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蒟蒻这才破涕为笑:“您就别操心这个了,家里那么多人照顾他呢。”
自打蒟蒻生了孩子后,乔家也请了人帮忙,几个人照顾一个孩子确实绰绰有余。
不得不说,之前桃枝和翠嬷嬷伺候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到底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蒟蒻接手照顾起崔清漪确实更得心应手,崔清漪自己也莫名觉得舒坦几分。
照顾崔清漪的这段日子,蒟蒻感觉自己再一次认识了自家姑娘,瞧着她每日努力吃饭睡觉养身体的样子,就莫名想起幼时她们还在崔家的日子,她是既心疼又佩服。
姑娘看着温柔,其实性子比男人都坚韧。
有些事情因为当时年幼,脑子里想不了那么多的所以下意识被忽略,可等长大成人再想起来就觉得如果不是姑娘一步一步领着,她们主仆俩其实很难走到这一步的。
也是自己做了娘亲才知道袁氏那样的人,做她的孩子,真的很难不长歪。
可她家姑娘不但没长歪,还自小就分得清是非黑白,她们这对主仆没有折在袁夫人的高压下,没有折在陈家的后宅里,全凭姑娘一颗玲珑心。
蒟蒻想,能成为姑娘的孩子真的很幸运啊。
一月时间对忙碌的芦花镇百姓来说一晃而过,可对备受折磨的崔清漪来说简直度日如年。
但瞧着陆大夫把脉之后脸上露出的诧异,崔清漪还是觉得之前遭的罪是值得的。
陆大夫是真的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乡主之前的脉象,他觉得乡主这一胎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这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每日都在给乡主请脉,可这胎象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的平稳了下来。
崔清漪有些期待的询问:“脉像如何?”
陆大夫有话直说:“如今瞧着确实平稳,乡主可以放心了。”
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崔清漪大大的松了口气,这个结果不枉她遭了那么大的罪。
从这天往后的日子虽然依旧难熬,但崔清漪却熬得愈发起劲了,等着小腹能摸到一点浅浅的弧度,崔清漪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和肚子的孩子说话。
她坚信肚子的小生命完全能感受到她这个做娘的对它的期盼和爱意,也盼着它在感受到这份爱意之后能安安稳稳的留下来。
......
芦花镇开始组建商队,其实在崔清漪的计划里,芦花镇这支商队并不是必须的,但任何计划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若是今后芦花镇的商业模式成熟,各种产业达到了她最初设想的规模,能够吸引外面的商队到这个地方来。
那作为东道主的芦花镇百姓就必须对外面的世界有个充分的了解,不然勤等着被人宰吧。
崔清漪选人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百姓们在看到宗祠门口发布的告示时议论纷纷,一向大男子主义惯了的男人们交头接耳片刻后默默接受,女人们则是喜忧参半。
喜得是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走出这大山,去看看芦花镇以外的世界,忧的是她们半辈子都围着灶台和男人孩子,不晓得自己去商队里能干什么?
但即使心有戚戚,依旧不耽搁芦花镇的男男女女们踊跃报名,他们如今已经有了一个习惯,那便是只要是乡主下的命令,那必定是对他们芦花镇好的,众人只需要按照乡主的指令走就是了。
崔清漪瞧了瞧报名的人员名单,让人去学堂将年纪超过十二三岁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找了过来。
崔清漪在芦花镇建起学堂,聘了夫子给他们教学,但她对这些孩子的期望从来不是能够科举入仕,农夫与蛇对崔清漪来讲可不仅仅只是寓言故事,而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她在芦花镇杀了人,即使那些人在她看来罪有应得。
她也不会小看任何一个人,谁能保证如今这些看起来天真烂漫,人畜无害的孩子若是真的有一天手握权力,不会对她现如今的所作所为发难。
有时候想想按照大晋的科举制度,穷人家的孩子其实很难在为官这条路上走很远,有些即便是学问出众却也连科举的门槛都摸不着,对这些孩子的防备让崔清漪觉得自己杞人忧天,可若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
张夫子没有对崔清漪将学堂里年长的孩子挑出去送进商队有什么异议,即便他在这半年的教学时间里发现了一两个聪明伶俐的。
这些孩子的爹娘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乡主组建商队,今后商队要带着厂房生产出来的东西出去做生意,这对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
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家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也是因为乡主来了他们才能舒舒服服的坐在学堂里读书识字,若不然早该下地干活给家中减轻负担了。
如今乡主好不容易松了口,让这些孩子进了商队,今后赚了银子补贴家用也是极好的。
孩子们自己也没什么必须留下来读书的想法,芦花镇如今日新月异,商队又是他们从前无比羡慕的存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比起坐在学堂里看无聊的书本,跟着商队出去见识世面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
这些孩子们被崔清漪聚集起来,交给专人培训,按照崔清漪的想法今后便负责商队的对外沟通,等着芦花镇的商业稳定下来,这些孩子也可以慢慢培养成管事。
孩子们接受培训的时间,被选进商队的大人们也没闲着。
芦花镇闭塞,从前一年到头连外人都没几个 ,这样环境下除了那些喜欢做坏事的,大多数人性格里都有畏惧腼腆羞怯的一面,崔清漪可不希望芦花镇的商队第一次亮相就给外界留下土包子的印象。
她对商队的最低要求是,等出去了不会的可以慢慢看慢慢学,但大大方方一定是芦花镇商队的基调。
王小钱得知崔清漪出面替芦花镇租赁城外集市货栈的时候心里跟猫抓似的,不光东平县城里的商人好奇崔清漪到底在芦花镇搞出了什么名堂,王小钱也好奇的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