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 第282章 出酒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龚绣再一次造访了芦花镇,只不过这一次她是来和崔清漪告别的。

    两人站在桑树林里,放眼望去去年栽种的桑树如今已经适应了芦花镇的土地气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下,尚且稚嫩的树根正拼命吸收着养分。

    南方的山怎么也不算贫瘠,桑树苗种下去后并不需要额外的肥料,只要光照和雨水充足,并不需要如何操心便能茁壮成长。

    龚绣捻了一片细嫩的树叶在手中,面上带着些面对未知的迷茫。

    崔清漪:“我们的桑树尚未长成,江都之行或许可以再等等。”

    年前芦花镇的桑树全部种下的时候,龚绣就提出想往江都去一趟,她想从那边找到几个种桑养蚕的老手带回来。

    崔清漪对她的想法是表示支持的,她自己虽然养过蚕,也知道如何将蚕变成丝,但知道和大面积养殖是两个概念,况且崔清漪的养蚕经验到了蚕生了蚕宝宝便戛然而止 ,后面如何操作她自己也没那么清楚了。

    起初她抱着的想法是大不了先按照自己的经验试一试,想必种桑养蚕的老本家江都最初也是从一步步失败总结经验起来的。

    但如今龚绣肯主动提出往江都去一趟崔清漪无论如何是支持的,毕竟一个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合作伙伴十分难得。

    若是龚绣此行真的能带回一两个养蚕的老手,那对于芦花镇种桑养蚕的计划是莫大的助力。

    但真到了对方打算出行的这一刻,崔清漪却还是心软了,龚绣一个女人,此去江都山高水远,谁都不能保证路上会不会出现什么危险,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到时候大家后悔都来不及。

    听了崔清漪的话,龚绣将手中细嫩的桑叶放在鼻端轻轻嗅了嗅,语气坚定异常:“乡主手下能人辈出,我希望自己也是其中一个。”

    龚绣的目光遥遥落在山下那一排排正冒着热气的厂房上,她是个生意人从前懂得不是那么多,可托了这一年在外面四处转悠的经历,慢慢的竟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意人之间利益才是长久将彼此绑在一起最牢固的那条绳子。

    当然她也相信看在过去的交情上,崔清漪既然答应了带着她一起做生意,那就必定不会轻易舍下她,但龚绣瞧着崔清漪在芦花镇做的风生水起,就是觉得自己不能光等,她得主动出击,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才行。

    去江都走一趟这件事她想了很久,其实从之前和崔清漪的交谈中龚绣也能听出来对于种桑养蚕崔清漪本人或许根本不用外人插手,但龚绣还是提出来了。

    她的想法是即便是崔清漪不需要,她这个合作伙伴也该去看看江都的商人是如何经营这份产业的。

    没有用的人迟早会被留在原地 ,而龚绣不愿意做那一个。

    见龚绣主意已定,崔清漪朝着她伸出一只手,“那就祝绣姐姐此去一切顺利,早日归来。”

    龚绣握住那只手,笑着答:“一定。”

    龚绣离开的第二个月,崔清漪的清酒坊出了第一批酒。

    崔清漪也是等真的做了才知道, 酿酒这件事有多不容易,光是选料就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人工,酿酒对粮食品质的要求很高,要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如今又没有什么大型过筛的工具,只能靠着人工一遍遍的筛选。

    酿酒的行当里有一句老话,“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好的水对于粮食酿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好在芦花镇百姓们自己吃的就是说山泉水,水质清冽甘甜,正是酿酒最好的选择。

    到了这一步别以为就万事具备了,事实上到这才刚刚开了个头,制曲和发酵更是重中之重,这一步非酿酒的老行家才能精准把握,但崔清漪手底下没有这样的人,外头也找不到这样的人。

    崔清漪自己是完完全全的理论派,但理论派也没办法精准的说出酒曲就该是什么模样,或者发酵酒醅发酵到什么程度就刚刚好。

    梁掌柜比崔清漪能好上那么一点点,因为他爱喝酒,对如今大晋有名的酒都能说上来个一二三。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崔清漪和梁管事这两个臭皮匠勉勉强强的够用。

    花了这么大成本建起来的厂房和作坊,崔清漪也顾不上单单压榨自己的员工了,换了工作服便成日里和梁管事窝在清酒坊。

    在浪费了诸多粮食之后,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崔清漪咂吧咂吧舌尖上的酒醅,目光倏然一亮。

    而站在身边的梁管事更是兴奋的眉毛都快飞起来了,两人同时松了口气,齐声道:“成了!”

    再不成,崔清漪瞧着那一堆堆浪费掉的粮食,都快心疼死了,那可都是她的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啊!

    若不是鸿雁茶楼在后头撑着,这清酒坊怕是早就歇菜了。

    几日后,崔清漪在清酒作坊众人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揭开了酒罐的盖子,霎时间一阵醇厚的酒香飘散,梁掌柜只是闻了闻便觉得自己要醉了,他从未尝到过酒香如此清冽的酒。

    崔清漪心中高兴,见识过前世五六十度白酒的她自然能瞧出自家酿的这酒品质还差上很多,但这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四十来度的白酒已经是巅峰了,她的芦花白出世了。

    不错,崔清漪在闻到酒香的这一刻便确定了这一批清酒的名字,芦花镇的芦花白,多顺口,以后只要人们提起芦花白就会想起芦花镇。

    “拿杯子来,今日我与诸位共饮此杯。”

    没有人推辞,也没有人说话,甚至有那捧着酒杯的高大汉子瞧着清澈的酒液险些落下泪来。

    谁能想到呢,他们芦花镇竟然酿出了酒,还是品质如此高的酒,他甚至已经能看到他们芦花镇的日子要好起来了。

    得知清酒作坊终于出酒了,豆腐坊和陈醋坊比清酒坊的人还高兴,盖因乡主早发了话,等着酒坊出了酒,她便亲自带队,带着芦花镇的人往县里乃至清河城走一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