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 第248章 卢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照曾经看过的影视剧套路,崔清漪瞬间想到了不少恶霸为害乡里的桥段

    但转瞬又推翻了,毕竟东平县的前任知县可是周砚修,若是真有那样的人怕是坟头草早就三尺高了。

    黑脸汉子抹了把脸:“前些日子,一场冰雹将镇上的稻子都打了,眼瞅着都能收了,咱们一年到头就指着这两天吃几顿饱饭,可如今大家伙抢收上来的那点粮食怕是连今年冬天都熬不过去。

    乡主,您可得救救我们。”

    黑脸大汉说着说着都快哭了,此刻就连京魏气势迫人的黑脸也不能叫他有所反应,整个人只知道盯着崔清漪。

    可崔清漪却叫他说的越来越糊涂了,“等等,我想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朝廷虽将芦花镇赐予我做封邑,但本朝制度,我虽有乡主封号却并不能直接参与地方的实际管理,出了这样的事你们该去县衙找县令大人。”

    她这个乡主,也只是得封地每年税收的一部分,怎么着这些人也不该找上她来。

    黑脸汉子哪里知道这些,年初官府有人到里正家里传信,说他们芦花镇今后便是朝廷新封的东平县主的封地了,要他们好好干活今后每年年底向乡主府缴税,那他们理解的意思就是今后他们便归乡主管了,出了事儿他们便想着第一时间来找乡主了。

    可刚刚乡主说什么?他们得去找县令大人,可他连县衙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呢。

    这场简单的会面,双方都很麻就是了。

    好歹是自己封地的百姓,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崔清漪吩咐陈妈给做了碗实惠的面,然后吩咐好好将人送出去了。

    等着卢山回去将今次见到东平乡主的过程跟叼着水烟枪的卢大,也就是芦花镇现任里正这么一说。

    卢大因为年老和常年辛苦劳作垂坠的眼皮使劲儿掀了掀,吧嗒两口水烟问:“你觉得乡主人咋样?”

    卢山咂摸回味了一下今天的两大碗干面条,肯定的点了点头:“乡主是个善心人。”

    有了卢山这句话,卢大心里有了底,“你回去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带着我再去一趟县城,我和你婶子去给乡主请安。”

    他们芦花镇现如今是乡主的封地,他这个里正带着家小去给乡主请安合情合理。

    崔清漪万万没想到 ,刚过去一晚,芦花镇的人又来了。

    崔清漪有些头疼,她估摸着这些人来就是为了昨日卢山说的事情,可地方的政务她是真的插不上手,这要是上门找事的直接赶走就是了,可面对那一张张苦巴巴的脸,崔清漪压根狠不下心。

    卢大带着老婆子进了乡主府,他今年已经快奔古稀之年了,弯腰驼背拄着个拐走的颤颤巍巍,桃枝在前面带路也带的心惊胆战,毕竟这老人家看着像是随时会寿终正寝的模样。

    好不容易将人带到了会客的前厅,包括坐在上首的崔清漪都纷纷松了口气。

    卢大拉着自家老婆子就要给乡主磕头,桃枝眼疾手快上去就跟人搀住了,崔清漪:“给卢大爷搬个凳子。”

    卢大刚站稳,凳子已经被塞到了屁股底下,桃枝几乎是压着他的肩膀:“乡主赐座,卢大爷快坐下吧。”

    卢大娘有些忐忑的在自家老头子身边坐下,她这辈子还没进过这么漂亮的宅子呢,上头的乡主也跟仙女似的。

    她不禁心底直犯嘀咕,这样的人真的能帮他们芦花镇的百姓吗?

    卢大一张脸上褶子摞褶子,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叫崔清一觉得满满的苦味儿,“乡主,咱们芦花镇的百姓日子苦啊。”

    芦花镇的人已经来了两次,崔清漪不可能还毫无准备,早在门房通报卢大上门的时候,崔清漪便使人去县衙请王小钱了。

    芦花镇属于属于东平县,既然她今后每年都会得到这个地方的一部分税收,那帮帮忙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小钱来的很快,身边仍旧带着周奇。

    阔别几月再次见到王小钱,崔清漪差点没将人认出来,在她的印象里王小钱是个苍白,略显阴郁但很有些少年感的人,初初到本地上任时这人身上还多了些意气风发。

    可这才多久,仍旧苍白瘦削的脸上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占据了半壁江山,整个人神情恍惚无精打采的活像是现代具有某种特殊嗜好的人员。

    王小钱进门朝崔清漪点头示意时不小心打了个哈欠,坐下时那单薄的身体一晃,若不是周奇从背后托了一把,险些栽到一边去。

    等着人好不容易在椅子上坐稳了,顶着两个硕大的熊猫眼朝着崔清漪歉意一笑:“乡主失礼了,我这昨晚没睡好有些困倦。”

    崔清漪控制不住自己盯着王小钱瞧.....不是东平县县令的位置这么容易腐蚀人心吗?瞧把一个好好的有志青年给腐蚀成什么样了。

    就在崔清漪胡思乱想时,周奇忍不住 开口说话了,“乡主,我家大人近来时常熬夜巡视河道,您请他过来是有什么事?”

    言下之意:说完了县令还要回去睡觉呢。

    崔清漪:“今年县里的雨水确实多了些,辛苦大人了。”

    王小钱压根提不起力气和崔清漪客套,他现在每日忙完公务就是想,当初怎么就没坚持住底线,安安分分做个仵作多好,非得信了周砚修的话走仕途做官。

    照如今的情况来看,没等实现周大人给他许下的宏图伟业,他就要因为操劳过度猝死在东平县县令这个位置上了。

    大晋官员晋升有两种途径,一为科举,二为推荐制度,随着大晋国情的发展也为了防止大臣们之间裙带勾连,推荐制度基本已经慢慢消失,且要想达成举荐需要很多的先决条件。

    一是需要在朝廷里有一定分量的人推荐作保,二是被推荐的本人要为朝廷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恰巧这两样王小钱都符合。

    大晋皇帝开明,向来奉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策略。

    周砚修回归京城,正是需要组建属于自己班底的时候,东平县作为他为官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哪怕他回了京城也依旧至关重要。

    他不能丢掉东平县,便需要一个自己人来担任东平县县令的位置。

    可摆在他面前的事实也很残酷,他离开京城太久了,回归容易站稳脚跟不容易,他需要更多的人来为他的 人臣之路保驾护航。

    原本季允之该是东平县县令最合适的人选,可季允之留在京城远比回到东平县的价值更大。

    周砚修想来想去,便将目光对准了王小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