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 第192章 满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日是女学的考核,主角应该是已经通过毕业考核的学生们,崔清漪眼神示意蒟蒻有什么事情回去再说。

    蒟蒻只能压下心头的想法,和崔清漪一起将几位掌柜送到门外。

    王掌柜还想着和崔清漪说一说开糕点铺子的事情,但瞧着现场的几位生怕别人同他抢,忙拉着人一同离开了。

    等着女学里就剩下崔清漪和蒟蒻,崔清漪瞧了瞧天色,“时辰还早,将门窗大门关好,咱们散步回家。”

    蒟蒻欣然应允,两人将女学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门窗都关好,这才带着旺财和黑牙慢悠悠踏上回家的路。

    这大半年事情一件接一件,崔清漪和蒟蒻忙的厉害,如今趁着这茬学生毕业,崔清漪决定女学索性就提早放假,来年开春再恢复上课,正好趁此机会她和蒟蒻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两人先是沉默着相伴走了一段,蒟蒻忽然抬头:“姑娘,咱们好像很久都没这么悠闲的一起散步回家了。”

    闻言,崔清漪也笑着应和一句:“别说散步回家,我都好久没好好看过这个时间的天空了。”

    蒟蒻靠近崔清漪挽住她的胳膊,她们姐妹俩已经许久没有这样亲近,眼下带着狗子一同散步回家,路上看到她们的人都报以善意又温和的笑容却又不凑近来打扰。

    “姑娘,现在的日子我觉得很满足,女学我不能要。”

    崔清漪隔着披风拍了拍蒟蒻的手,却并不直接说女学的问题,而是换了个话题,“蒟蒻,你说这世间女子生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虽是来自现代的灵魂,但崔清漪从未和蒟蒻谈论过这样的话题,她努力让自己忘却曾经在现代社会的一切,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古代人。

    可掌控欲过于强盛的母亲,失败的婚姻都告诉她一件事,沉默既是无声的消亡,她需要做出改变,需要自救。

    好在她成功了,如今她只是崔清漪,不再作为联姻市场上待价而沽的货品被提及,也不再作为谁的夫人被评头论足。

    她是女学的崔先生,是鸿雁茶楼的老板娘,是槐花巷崔宅的主人,是一个独立的完全的人。

    蒟蒻一愣,姑娘问的这个问题她好像从来没仔细想过,只能凭着本能回答,“其实也没人说过咱们女子来到这个世上就该做什么。

    从前跟着您在崔家的时候,就觉得女子长到出阁的年纪就该嫁人生子,然后相夫教子就是了。

    可自打咱们来了东平县,我发现了女子的一生也可以很不一样,我们可以自己做家主,甚至还能开女学教化更多的女子。

    再比如像绣姐姐一样自己天南海北的跑着做生意,还有蒋班主,说实话我一直都挺佩服她的,您看她年岁也不大,却负担着那么多人的生计,而且蒋家班的人都很信任她。

    若是可以我也想成为和她们一样的人。”

    说完这番话,蒟蒻目光灼灼的看向崔清漪,似乎在寻求她的认同一般。

    蒟蒻的这番话,真的叫崔清漪刮目相看,说实话她是真的害怕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丫头还给她来一句女子生来不就是为了相夫教子,生儿育女,那她肯定是要吐血的。

    果然,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你若是想成为这样的人,那就不能一直站在我身后,你需要走出去慢慢的学着独挡一面。

    还记得之前我说想要在女学里添加些别的课程,后来我们加入了识字课和烘焙课,如今我再问你,若是女学里还要增加别的课程,你觉得加什么好?”

    没想到崔清漪突然考核上了,蒟蒻有些傻眼,她偏头想了半晌随后有些泄气又撒娇似得摇了摇崔清漪的袖子:“姑娘,好姑娘.......”

    崔清漪无奈的笑了笑:“你我最初开办女学的目的是想着教姑娘们刺绣的同时赚点零花银子,但女学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要考虑的东西就更多了。

    或许不用等到明年,马上就会有除了东平县之外的人闻名而来,将自家的孩子送到女学学习,随着女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这学堂越办越大,你想没想过今后该怎么办?”

    其实这些问题也是今日看到几个来自其他县的掌柜的崔清漪才想到的 ,但她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这些问题有很多的解决方案。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在现代社会做牛马猝死的人压根没有在封建时代继续做牛马的心思,光是如今这一摊子事崔清漪都觉得用光了浑身的力气。

    蒟蒻从刚刚的泄气变得更加泄气,这些问题她确实压根没想过,以前都是姑娘怎么说她怎么就去做,猛不丁被这样问她压根想不到太多。

    崔清漪瞧着蒟蒻的模样,笑了笑:“说一千道一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人这一辈子不过几十年,当然是怎么 舒服怎么过,按照你自己心里的想法就行了。

    若是你真的害怕,索性如今女学已经走上了正轨,直接外聘一位先生管理就是了,咱们日常就只负责给孩子们上课。”

    事实上,崔清漪觉着这方法也挺不错,只是外聘一人女学的真正管理权还在她们手上,也不害怕女学的路走歪了。

    但崔清漪刚一说完,蒟蒻立即便摇头拒绝了,这女学是她和姑娘的心血,是绝对不可能交给外人去管理的。

    蒟蒻也算是看出来了,若是自己坚决不同意做女学的主事人,自家姑娘是真的会从外面找人管理女学的。

    她深吸了口气:“那还是我来吧,但您可不能直接撂挑子不管,总要容我过渡上一段时间。”

    崔清漪:“那是自然。”

    蒟蒻也需要时间来成长。

    东平县的第一场大雪在众人的翘首以盼里悄然落下,早起看到院子里厚厚的积雪时,满月激动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满月就是傻丫,经过老陆大夫的妙手回春,傻丫终于傻的不那么厉害,可以和人对话也渐渐开始认识人了。

    但仍旧没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老陆大夫悄悄和崔清漪提过,受伤的时间太长加上伤在脑袋上,即便是华佗在世也不可能让她恢复到和平常人一样。

    崔清漪起初有些遗憾,但后来想想又觉得上天待这姑娘已经很不错。今后脑子里只有简简单单的想法,不会有太多烦心事也挺好。

    她为傻丫重新取了个名字叫满月,希望她今后顺顺当当的,人生如满月圆圆满满。

    满月的兴奋也带动了陈妈,因着崔清漪早说过等到第一场雪的时候要带她们去城外的茶楼听说书。

    崔清漪裹上厚厚的毛披风带着人坐进属于自己的包间时,鸿雁茶楼的说书人也就位了。

    吸取开业时秦腔和皮影戏同时亮相的教训,崔清漪将说书这个项目押在手里留到了现在。

    为着今天这第一场,崔清漪交代掌柜的在茶楼进行了好久的预热,弄得蒋家班和毛琳都有了危机感。

    茶楼的说书人是从邻县回来的老先生,之前就是靠说书谋生,在外漂泊半生本想着年纪大了回乡养老,没成想刚一回来还没进城就先瞧见了独树一帜的鸿雁茶楼。

    有了好奇心便格外的关注,一来二去的就听邻居们说什么秦腔,有人还能咿咿呀呀的来上两句。

    老先生去听了一场秦腔便彻底爱上了,在鸿雁茶楼里连听了好几场戏后,老先生便觉着自己的荷包瘪下去的 速度着实快了那么一点。

    主要是这茶楼实在不正经,先不说茶怎么样,单是那日日不重样的糕点,就花了老先生好些银子。

    老先生一想这不行啊,坐吃山空什么的难免叫人心生焦虑,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问了茶楼掌柜自己能不能也在这里登台表演。

    瞌睡来了递枕头都没这么精准的。

    崔清漪看了一场老先生的表演,也是终于能明白为什么古人很痴迷说书这种表演,那个在台下平平无奇的老头,台上醒木一拍便立即换了个人一般。

    字正腔圆,精神饱满,文化典故 ,古今造化信手拈来,十分能带动观众的情绪,让台下的看客情绪跌宕起伏,乃至于久久不能平息。

    满月不傻之前大抵是个十分活跃的性子,进了包间便左看看右看看,摸摸屋内的摆件又伸手去晃崔清漪坐着的宽大的椅子。

    崔清漪养孩子大抵是十分宽容的那种,任由满月在不大的包间里跑来跑去也没有不满,还是陈妈看不下去在满月推开包间朝外的窗户时将人拉住了。

    “满月乖,外面下着雪呢,开了窗仔细着凉。”

    满月活泼归活泼,但不是闹腾的性子,陈妈说了不许便乖乖回来,被安置在崔清漪身边坐下,崔清漪随手抓了一把花生递过去 ,满月的所有注意力便全集中在那些花生上了。

    茶楼的掌柜是崔清漪后来聘回来的,是个读书多年明白许多道理却和官场无缘的中年年书生,自打来了茶楼也是兢兢业业。

    知道今日东家要来听说书,早早的便让人将留给东家的包间打扫干净,放上了炭盆。

    眼下更是亲自上来询问:“东家,您要喝点什么茶,今日后厨供应的有翡翠糕,红豆酥,山楂糕给您每样来一点?”

    崔清漪笑了笑:“今日难得悠闲又是初雪,不喝茶,让田婶温上一壶黄酒,上些好克化的糕点。你自去忙你的,我这里有需要再去招呼你。”

    崔清漪这东家大概是掌柜的见过最好说话也最爽快的,无论是发工钱还是做生意都一等一的爽快,知道她说这里不用他招呼就是真的不用,便爽快的离开去忙了。

    田婶如今帮崔清漪管着鸿雁茶楼后厨的地界,听闻东家来了也是亲自准备好了东西端上来,她对崔清漪是真心感激。

    胖丫在女学里学了一手做糕点的好手艺,如今已经是能出师。

    她也托了崔清漪的福在茶馆做工这几个月攒下了一点银子,“我跟当家的商量着把我们手里的银子凑一凑,再从外面借上一点给胖丫把糕点铺子开起来,总不能让她学了这么好的手艺,放着白白浪费了。”

    崔清漪闻言也有了几分兴趣:“哦,可是已经看好了铺子的位置?”

    说起这个田婶子便皱了皱眉:“我和她爹想着就开在东山脚下那一片,来往的学子多生意能不错。

    但胖丫也不知怎么想的,非得要去城中糕点铺子多的地方扎堆,那里好几家开糕点铺子的,咱们去了哪能有生意?”

    崔清漪仔细寻摸了一下这两处地方,感觉都还不错。

    但这种是事最终还是得田婶自家人商量着拿主意,“胖丫有手艺,又有家里人在旁帮衬,不管铺子开在哪生意都能不错。”

    这话田婶子爱听,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崔清漪的包间,又干劲满满的去守着后厨了。

    蒟蒻带着乔母姗姗来迟,进门时乔母满面的喜色,但崔清漪瞧着蒟蒻眉间竟蹙着几缕愁绪,瞧着兴致不高。

    看见崔清漪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说书在大晋的茶楼是很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自然没有秦腔和皮影戏那般的吸引人,但客人们都想着那可是鸿雁茶楼,说不得这说书也能整出几分新花样。

    一些鸿雁茶楼的老顾客早早的就预订好了位置,只等着这一天来了。

    今日的第一个惊喜是崭新的茶具给的,鸿雁茶楼统一换了小巧的白瓷茶具,连带着茶杯小火炉都放在一个木质的托盘里;瞧着就精致。

    另一个九宫格的托盘里分别放着小份的茶叶,橘子,桂圆,花生,瓜子,甚至是坚果。

    有那第一次来鸿雁茶楼的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立即便有负责这个区域的跑堂上来为他们解惑:“您瞧这大雪天,咱们自己个约上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自己煮茶的时候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欣赏窗外的雪景,是不是悠哉极了,这日子便是神仙来了也不换啊。”

    这跑堂会说话,惹得客人大笑过后瞥见窗外簌簌飘落的雪花,拍手称赞,‘可不就是如此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