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 第256章 考神附体!这碗面,吃完直接上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板,再加一道,片儿川!”

    钱飞正埋头猛喝那口老鸭煲的精华浓汤,闻言猛地抬头。

    “品哥?片儿川?”

    “那玩意儿……不就是一碗雪菜肉丝面吗?”

    钱飞的音量都变了。

    “咱们这又是东坡肉又是老鸭煲的,最后拿一碗破面条收尾?这画风不对啊!”

    “哎哟!帅哥你可太懂了!本地人啊!”

    老板在油腻的围裙上飞快地擦了擦手。

    “等着!马上给你下!保证是我们余杭最‘落胃’(妥帖舒服)的味道!”

    【钱飞懂个屁!我赌五毛,这碗面绝对是隐藏BOSS!】

    【前面的别尬吹,我一个北方人就想问问,片儿…川?这名字听着跟川菜似的,怎么跑余杭来了?】

    【科普君上线!‘川’在余杭话里就是‘汆(CUan)’!水烧开了把面倒进去烫一下的意思!跟川渝没半毛钱关系!】

    【感谢课代表!所以,品一口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陈品看着滚动的弹幕,慢悠悠地喝下最后一口老鸭煲的汤,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他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场的从容。

    “飞哥,你这话,属于是典型的外地人偏见了。”

    他指了指镜头,那副“品氏小课堂又要开课了”的招牌表情,精准地挂在了脸上。

    “家人们,千万别小看这一碗面。”

    “东坡肉,是苏东坡这位大文豪落魄时,苦中作乐的智慧结晶。”

    “龙井虾仁,是文人雅士追求风花雪月的‘行为艺术’。”

    “而这碗片儿川……”

    陈品微微眯眼,声音里透出一股神秘。

    “它的来头,比前两者加起来,都要硬!”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说书先生般的腔调,不疾不徐地开口。

    “相传清代,余杭城里有个小面馆,老板的儿子要考科举。老板心疼儿子寒窗苦读,就用了雪菜、笋片、肉片,给他下了一碗面。”

    “结果,你猜怎么着?”

    陈品故意卖了个关子。

    “他儿子吃完这碗面,直接高中!”

    “从此,‘片儿川’就成了余杭读书人的‘考神面’!但凡赶考,必来一碗,讨个‘状元及第’的好彩头!”

    他顿了顿,笑道:

    “所以啊,这碗面,它承载的,是这座城市最朴素,也最滚烫的期盼——望子成龙。”

    “它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它是余杭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常’,是离家万里都会想念的‘乡愁’。”

    这番带着历史温度的科普,让直播间的观众听得一愣一愣。

    【我靠!我以为我在看美食直播,结果是《百家讲坛》之《一碗面上岸的秘密》!】

    【学到了!以后去余杭,我就去面馆点一碗片儿-汆,显得我贼有文化!】

    【破防了,人家的面吃完能成状元,我吃的面只能让我体重再创新高,淦!】

    【品一口你别光讲故事啊!这玩意儿到底好吃在哪?听着还是雪菜肉丝面啊!】

    面对弹幕的追问,陈品摇了摇头。

    “不一样。”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

    “完全不一样。”

    “一碗正宗的片儿川,灵魂有三样:倒笃菜、冬笋片、猪里脊。”

    “所谓‘倒笃菜’,就是把雪里蕻整个塞进坛子里,倒笃(倒立压实),密封腌制。这种老法腌出来的雪菜,咸鲜脆爽,酸味纯正,比市面上那些工业咸菜,高了不止一个维度。”

    “冬笋,必须是本地产的,讲究一个脆、嫩、鲜。一口下去,咯吱作响,那是春天的回响。”

    “肉片,则要用最嫩的猪里脊,提前码味上浆。下锅滑炒,断生即出,保证入口的极致嫩滑。”

    “这三样灵魂,配上手工擀制的面条,用熬化的猪油做底,大火爆出冲天锅气,再猛地冲入滚烫的骨汤!”

    “一碗能把人鲜到眉毛掉光的片儿川,才算功德圆满。”

    陈品一番讲解,说得自己都有点饿了。

    直播间的观众,早已被他用语言描绘出的画面,馋得口水决堤。

    【完了,我嘴里的泡面突然有了塑料包装袋的味道。】

    【猪油底!手擀面!倒笃菜!品一口你别念了!我求你别念了!我这就下楼买雪菜,今天必须复刻!】

    【品老师,划重点了家人们!以后吃片儿川,就按这三个标准来!少一样,直接掀他桌子!】

    就在这时,弹幕里飘过一条略带遗憾的评论。

    【品神,你今天探的这两家店,味道是绝了,但评分好像都卡在90分上下啊。东坡肉88,老鸭煲90,就没那种能突破天际,来个95分以上的神级菜吗?】

    这个问题,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确实,从昨天赣州小炒的89、91、92分三连爆,今天的杭帮菜虽足够惊艳,但在分数上,似乎总差了那么一口气。

    看到这条弹幕,陈品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许。

    他的眼神变得格外认真。

    “家人们,问得好。”

    “正好借这个机会,我跟大家聊聊,在我的评分体系里,90分,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他伸出一根手指,定在镜头前。

    “首先,在我这里,90分,跟食材贵不贵,工艺复不复杂,刀工火候炫不炫技,没有一毛钱关系。”

    “它只跟一个东西挂钩。”

    陈品看着镜头,一字一句,声音清晰而郑重。

    “好不好吃。”

    “或者说,是那种能让你吃完之后,大脑一片空白,灵魂为之震颤的,极致的纯粹的美味。”

    “一道菜,食材新鲜度99%,制作工艺99%,摆盘无可挑剔。但它吃起来,只是让你觉得‘嗯,还不错’。”

    “那它,最多89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决绝。

    “反过来。”

    “就算是一碗最简单的蛋炒饭,没有山珍海味,没有花哨技巧。但它就是能做到米饭粒粒分明,蛋香、葱香、锅气完美融合,好吃到让你想把盘子都舔干净。”

    “那它,照样可以拿95分,甚至更高!”

    “所以,89分和91分,看着只差两分,但中间隔着的,是一道天堑。”

    “89分,是‘人间烟火’的极致,是匠人精神登峰造极的体现。”

    “而90分以上……”

    陈品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近乎敬畏的光。

    “那已经不是单纯的‘菜’了。”

    “那是‘作品’。”

    “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甚至需要厨师在那一瞬间的灵光乍现。”

    “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能稳定做出85分以上菜品的,已经是神级小馆。”

    “能偶尔诞生一道90分以上菜品的,那足以称之为——美食圣地!”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彻底颠覆了直播间所有人对“美食评分”的认知。

    原来,在品一口的世界里,分数,从来不是冰冷的数据。

    而是对“美味”本身,最纯粹的敬畏!

    【我悟了!90分是仙凡之别!是人与神的分界线!】

    【难怪昨天那家赣州小炒那么猛,三道菜两个90+,老板简直是厨神下凡!】

    【这标准太硬核了!我彻底服了!以后品一口的评分,就是我觅食的唯一圣经!】

    就在众人还在消化这番惊人言论时,那个热情的老板,亲自端着一个比脸还大的青花瓷碗,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帅哥!久等了!”

    “你们的片儿川,来了!”

    “砰!”

    一声闷响,大碗稳稳落桌。

    一股混合了猪油的焦香、倒笃菜的咸香和骨汤的醇香,霸道地钻入所有人的鼻腔!

    碗里,汤色清亮,油光点点。

    手工面条浸润其中,根根分明。

    碧绿的雪菜,洁白的笋片,嫩滑的肉片,均匀地铺在面上,构成了一副极具市井烟火气的诱人画卷。

    陈品拿起筷子。

    在数千万道目光的聚焦下。

    他挑起一筷子浸满了汤汁的面条,缓缓送向嘴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