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35章 入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原城东北方向官道,烟尘如雾弥漫而起。

    这条官道,蜿蜒曲折在河谷之间,从雁门关经代州过石岭关而抵达太原府。

    正是前线和此间交通往来的最主要通路,也是河东官员,倾注心血,半年完成的奇迹工程。

    如今正值盛夏,按理说这个季节,赶路的人不多才对。

    但是此时,却车马喧嚣,往来人马昼夜不停。

    在太原府西面诸条道路,许多军寨甚至都拆掉了,因为完全不用再考虑太原的防御问题。

    谁说这时候有人能打到太原,绝对是脑子有问题。

    在东面方向上,只有一些太原府兵的逻骑不时经过,盘查往来之人,同时还要遮护这条支撑雁门防线的主要道路。

    定难军的运输补给体系,现在也开始全力运转。一支支车队已经就道,将积储在太原府的粮草军资,次第向着前线运去。

    这条道路之上,依稀又恢复了盛唐时候,那种繁忙热闹的景象。

    此时,远处尘烟升腾,就代表一支军马正在疾疾赶来。

    放在陈绍没来之前,传闻女真西路军即将南下进攻太原,那种人心惶惶风声鹤唳的时候,说不得现在道路之上那些民夫就要一哄而散,有多快跑多快。

    可是现在,这些民夫却在道中,踮起脚抬着头擦着汗向东而看。

    女真鞑子?女真鞑子有什么好怕的,现在代王坐镇太原,兵强马壮,就算是鞑子,有代王在,还怕个鸟?

    俺们河东尤其是太原,早就该和汴梁一个档次才对。

    甚至有人已经觉得太原的地位,已经超过汴梁了。

    这次来的将士,看上去和定难军不太一样,首先就是盔甲军袍并不一样。

    而且战马极少

    人们指指点点,都在猜测这是哪一路人马。

    有人一眼就瞧出来,说定然是西军,只有西军才会这般。

    然后有些消息灵通,有点人脉的,此时就抖了起来,一本正经地给大家讲,这是西军中的种家军。

    他们要东进参战了

    种家军的战斗力,任谁也不敢说差。

    但是在历史上,他们面对金国时候,战绩确实很难看。

    其实那也要放在当时背景下去看,彼时的大宋,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为将者作战时候,手下兵马已经全都不想打了。

    这一回,局势又不一样。

    跟着代王打仗,首先不用担心的就是辎重问题,在场的都是打老了仗的,看见官道上那一趟趟,一车车的粮食,心中就安定许多。

    而且这定难军也太富了,驮马比重竟然如此之高。

    马力运送,可比民夫肩抗车推来的要快。

    定难军拿的饷项赏赐,已经够让这些西军眼红的了,要是这一战之后,能融入到定难军当中,这上头好处就多出一大块。

    且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大宋已经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代王坐拥强军,要是能彻底击败女真,则大宋天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大家多少也有数。

    但为武臣,追随代王,岂不是最好的一条道路?

    虽然这条路前路莫测,且有极大风险。一旦临阵,生死不知,但是人是不是选择冒险,就是看冒险成功回报是不是足够的大。

    若是大家命大,能在这天倾之危中幸存下来,不折不扣也算是代王心腹了。

    将来回报,可想而知!

    要是能有了从龙之功,这些西北苦哈哈的军汉,顿时就有了十倍的忠诚勤奋勇猛。

    而且他们对陈绍,其实是有一些感激之心的,正是陈绍灭掉了他们的夙敌,让西北归于平静安宁。

    大家的亲眷都过上了安稳日子,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烟尘中果然有一大队军马滚滚而至,这时候城中出来一队人马,到军中问将。

    然后就有人,引着他们来到一处营寨。

    陈绍带着河东官员,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因为这都是实在亲戚,陈绍也就没摆谱,亲自到门口迎接了一番。

    此举无疑又为他博得了种家军武官们的好感。

    种师道看了一眼陈绍,果然又英武了许多,气度也愈发地沉稳起来。

    众人寒暄一顿,来到寨内,陈绍笑道:“此处原是你们的老熟人环庆军王禀所建,要在这里训练河东新军,因为朝廷调令,此时却去了两淮。”

    种师道点头道:“看这安营的风格,便知道是王正臣的手笔。”

    他还真不是信口开河,西军上下,哪个将领不是在老种身边成长起来的。

    想起环庆军,种师道有些庆幸,道:“多亏了你啊,不然环庆军,多半要全部折在太原。”

    当初完颜宗翰要是顺利南下,环庆军确实会死守太原而灭

    如今不要说鞑子是不是还能威胁太原了,看这架势,代王就要群集精锐,再招西军,两面夹击,与宗翰、宗望会战河北。

    这已经是国战规模了。

    众人落座之后,种家军将士这才发现,此处已经备下了酒菜。

    “军中一切从简,改日得胜归来再于太原城中,宴请诸位。”

    “代王太客气了。”

    陈绍这时候,才打量起身边的种师道来,确实是比以前气色还要好一些。

    看来人真是受心情影响。

    “这次会战,前线可谓是名将云集,反倒是我身边,缺少一些老成之将,帮我将各地的零星军情,料理整当;让我有个节略,也好布置各项事宜。”

    “前线将领易求,这个位置却苦于无人,老兄长若是不弃,可愿留在太原助我一臂之力。”

    种家军将领一听,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替老种答应下来。

    如此一来,咱们种家军在太原,在代王身边,也有自己的人了。

    老种太尉,也能更好的遮护大家,不至于立了功劳被忽视过去。

    种师道半开玩笑地说道:“怎么,明远以为我这把老骨头,上不了前线了?”

    “实不相瞒,也有为老哥哥你身子骨担心的想法,但是前面所说,并非虚言。老哥哥也是统兵几十年的宿将,当知我所言不虚,这等战事,千头万绪,没个百战老将坐镇中枢,如何能行。”

    陈绍这个人,总能给人一种他很诚恳的感觉,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这番话说出来,大家全都听得舒心,哪怕是一直冷着脸的小种,面色也放缓和了一些。

    老种没有犹豫太久,就点了点头。

    “端孺,你率兵去河北。”

    种师中点了点头,此战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已经存了必死之心。

    老种没有瞧出端倪来,见他如此配合,不禁点了点头。

    若是小种能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那么种家,就有了光明的前途。

    因为自己再能撑,应该也没有多少年寿元了,到时候陈绍真成了事,种家还有小种这个能撑起家族的人在。

    大军还在前行,他们也不可能就在这里大吃二喝,简单吃完之后,种师中就带着人出发了。

    临行前在马背上,他对着老种拱了拱手,眼神有些涣散,便告辞离去。

    漫天的烟尘里,看着小种的背影慢慢消失不见,种师道才转身。

    他发现陈绍依然在等他。

    两人一起进到城中,陈绍笑道:“我早就给老哥哥备好了宅子,离我住处不远,彼此也好走动。”

    “靠近太原宣抚衙署最好。”

    “哈哈哈,实不相瞒,那衙署就是我的住处。”

    种师道闻言笑了笑,吩咐亲兵跟随陈绍的人,前去收拾住处。

    “本来环环说是要来见你的,但是她眼看就要分娩,行走不便,我就叫她不要来了。”

    “这事你做的十分妥当。”种师道说道:“一定要让她安心养胎。”

    他想起自己的小婶娘,身子就一直不好,否则也不会早早离去。

    以至于叔父从折家娶了个续弦,才引出后来的丑事。

    此时种师道对陈绍,一直还有些怨言,但是并不恨。

    因为不值当的.

    厮杀一生,岂会连这点事都容不下。

    回到自己住处,种师道活动了一下筋骨,这一路远行,确实让他有些疲惫。

    不服老不行啊!

    想当年,打起仗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陈绍给他安排的这个住处,十分清幽,外面街道上很安静。

    一看就知道,这附近应该是不让百姓进来的,周围应该有护卫。

    这倒也正常,听说他们和女真鞑子,还进行过一次刺杀比赛

    太原如今的知府李唐臣,就被人割了一刀。

    确实如他所料,附近住的,全都是些重要人物。

    这次鞑子南下,有很多的中原士人,逃到了太原避难。

    他们来的时候,只是为了保命,但是想要回去,就有些拔不动腿了。

    局势日渐明朗,住的近一点,说不定就能混上从龙之功了。

    这功劳谁不眼馋?

    坐在屋檐下的竹椅上,种师道又回想起这一路的见闻,对陈绍愈发的佩服。

    真让他吃惊的,不是定难军的战绩,因为这件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河东府的农事,竟然做的如此之好!

    到处都是新修的水利,水渠、蓄水库、耕具

    听说助农的官员,基本都住在乡间,而且功劳都会得到记录。

    这一路行来,那些田地内,几乎没有一处荒废的。

    要知道,这可是河东府,今年不知道征发了多少次民夫!

    他们修建了如此多的道路、水利,竟然没有耽误农事。

    一个会打仗的军头,并不可怕,有时候只要一场失败就会将他打倒。

    但是这个人治理内政,若是也能如此厉害,就大不一样了。

    他有失败的本钱。

    如今这个世道,‘农事’依旧是最重要的内政.

    这个秋天,河东会大收!

    ——

    回府之后,陈绍心情不错。

    老种主动做出如此举动,比自己胁迫之下,他无奈从之,更让陈绍安心。

    其实陈绍真不缺你那些人马,但是毕竟是在自己后方,算是个隐患。

    其实严格来说,都不算是在后方

    自从那年双方合作打银州,小种重修永乐城之后,银州和永乐城就连成了一线。

    双方关系十分紧密,布防也就相当稀松,大军从银州杀入永乐城,比种家军来打自己要快。

    整个陕西五路,都不是在自己后方,而是被自己的地盘给环抱了起来。

    环环的小腹已经隆起,百无聊赖的在檐下避暑。

    李玉梅听说夫人的娘家兄长,名满天下的老种经略来了,主动提出派人送去一些礼物。

    大多是吃穿用度,此时正在和环环汇报。

    陈绍进来,听到之后,夸了她几句。

    李玉梅守着大妇,老实的很,她好像是这个宅子里,最尊重那种大妇是天的规矩的。

    就算是面对陈绍,她都会撒娇弄痴,有些亲昵地放肆举动和言语。

    在环环面前,则老老实实的,没那么活泼了。

    对于后宅这些事,陈绍更多是当一个旁观者,他从来不介入,除非是有人太过分。

    作为一个男人,你要是掺和进来,那行了.

    无尽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本来没事,也生出事来,可能比打天下还累。

    尤其是陈绍的后宅,要是乱起来,那可不得了。

    每一个后面都有势力.

    唯一没有背景的李师师、吴春桃姐妹,还是陈绍第一桶金的提供者,要是真成功了,师师高低也算是个开国第一功臣。

    羌女三姐妹更不得了,她们的爹朱大帅直接倒反天罡,爹随女儿姓。朱令灵趁着汉化的风,改姓金了.

    河西大族翟蕊和张映晗,背后则是西域与河西五州,是陈绍的钱袋子。

    刘采薇李玉梅是河东系的,如今定难军的腹心之地就是河东,河东系为陈绍立下了汗马功劳,作用还在提升。

    外面的萧氏更不得了,前段时间传来消息,自己只允许她有五百人的护卫队。

    结果她带着五百人,攻城去了,听说是亲自擂鼓,战死者抚恤千金,重赏之下真就把叶尔羌打了下来。

    赵山来信专门说了,他一个人也没拨,夫人确实是用了五百人攻城。

    陈绍除了感叹一下西域优秀的匹配机制之外,也不得不承认,这娘们有股子狠劲。

    随着分娩的临近,环环最近,好像对陈绍越发地依赖了。

    见他坐在那里发呆,环环不满地问道:“郎君,你在干嘛呢?”

    陈绍说谎是张嘴就来,“我在想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

    环环转嗔为喜,“那你可得好好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