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130章:龙河大学,已经“入列”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色,浸透了燕京大学的百年砖瓦。

    校长办公室里,灯还亮着。

    俞天舟的身影被巨大的办公桌吞噬了一半,整个人仿佛都失去了重量,深陷在柔软的皮椅里。

    他面前的桌面上,那份关于龙河大学的成果清单,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在他的瞳孔中烙下滚烫的印记。

    【方舟内循环系统】

    【“龙鳞”仿生复合材料】

    【“烛龙”智能光能玻璃】

    【便携式全息投影技术】

    ……

    输了。

    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生根,便疯狂地滋长,挤占了所有的思考空间,只剩下无尽的空洞与疲惫。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意气风发,想起了在高校联盟会议上对龙河大学的种种定性与批判。

    “哗众取宠。”

    “没有学术底蕴。”

    “野路子,走不远。”

    那些掷地有声的断言,此刻听来,只是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所有传统学术权威的脸上。

    可笑。

    太可笑了。

    当他们还在为一篇论文的引用率、一个课题的经费分配而勾心斗角时,那个叫何宇的年轻人,已经带着他的学校,换了一条赛道。

    一条他们连入口都找不到的赛道。

    俞天舟缓缓抬起手,拿起桌上的红色内线电话,动作迟缓得如同年过百岁的老人。

    电话接通了。

    “喂,是我。”他的声音干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来。

    “校长,您有什么指示?”

    俞天舟闭上眼,靠在椅背上,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那句宣告着一个时代落幕的话。

    “之前……所有针对龙河大学的学术评估、舆论引导……全部,立刻,无条件终止。”

    “所有。”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似乎在消化这个命令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转向。

    “……明白。”

    挂断电话,俞天舟睁开眼,视线再次落到那份清单上。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我们……从一开始就输了。”

    ---

    与此同时。

    数百公里之外,国防部,最高机密等级的先进材料实验室。

    这里的气氛,与燕京大学的死寂截然相反。

    是足以点燃空气的狂热。

    “参数稳定!”

    “能量输出达到峰值!”

    “目标状态……完美!无任何能量逸散!无任何结构损伤!”

    巨大的环形实验室内,数十位身穿白色无尘服的国防科学家,死死地盯着强化观察窗内的景象。

    他们的视线焦点,是静静悬浮在磁场中央的那块巴掌大小的透明物质。

    【“烛龙”超级玻璃】。

    一道比太阳核心还要耀眼的高能粒子束,正以毁灭一切的姿态,精准地轰击在玻璃样品之上。

    足以在瞬间将一米厚的特种钢板气化的恐怖能量,此刻却温顺得像一道无害的光。

    玻璃的表面,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它只是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内部流淌着数据驱动的微光,完美地显示着全息影像,仿佛在嘲笑着人类现有物理学的极限。

    “停!”

    总工程师一声令下,粒子束瞬间消失。

    实验室内的气氛凝滞了一秒。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彻底引爆了整个空间!

    “成功了!”

    “我的天!这根本不是材料,这是神迹!”

    “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见证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无数白发苍苍的国之栋梁,此刻激动得像孩子一样,他们拥抱着,嘶吼着,有人甚至流下了滚烫的眼泪。

    这种材料的意义,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它意味着,未来的战斗机座舱,可以硬抗导弹的直接命中。

    意味着,未来的单兵装甲,将无视大口径***的攒射。

    意味着,未来的星际飞船,将拥有足以抵御宇宙射线的坚固外壳。

    然而,巨大的惊喜,往往伴随着同样巨大的难题。

    当这份堪称完美的测试报告,连同那块完好无损的玻璃样品,一同被送到国防部先进材料加工中心时,狂喜的浪潮,撞上了一堵冰冷的墙。

    加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中心主任周立国,一个在材料加工领域干了一辈子的顶级专家,正盯着测试台上那块晶莹剔透的玻璃,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的脚边,散落着几片报废的、价值连城的金刚石切割片。

    旁边一台价值上亿的高能激光切割机,散热风扇正在疯狂地嘶吼,但它的能量输出口,已经因为能量反射过载而烧毁了。

    “主任,所有方法都试过了。”

    一名满手油污、眼神中充满挫败感的首席技师走了过来,声音沙哑。

    “高压水刀,无效。”

    “超声波震动切割,无效。”

    “高能激光,无效,甚至烧了我们一台设备。”

    “金刚石刀具……您看到了,那玩意儿比金刚石还硬,我们这是拿鸡蛋碰石头。”

    周立国一言不发,只是拿起那份最新的加工测试报告。

    上面每一项测试结果后面,都跟着两个刺眼的红字。

    【无法加工】。

    【无法切割】。

    【无法打磨】。

    【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塑形】。

    周立国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这简直是世界上最荒诞的事情。

    国家得到了一种近乎“神之材料”的瑰宝,却发现自己连把它做成一个杯子的能力都没有。

    一个无法被加工成特定形状的材料,无论它的性能多么逆天,都只能是一个躺在实验室里的“概念样品”。

    它无法变成战机的座舱盖。

    无法变成坦克的观察窗。

    无法变成士兵的头盔面罩。

    它的价值,等于零。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从狂喜的云端,瞬间坠入失望的深渊。

    紧急会议,连夜召开。

    面对这个严峻到近乎无解的挑战,在经过数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所有与会高层都得出了一个唯一的、不得不接受的结论。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们必须再次求助于那所创造了奇迹,也带来了这个“甜蜜烦恼”的大学。

    ---

    龙河大学。

    校长办公室。

    何宇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方舟内循环系统】在沙漠地区应用部署的视频会议。

    桌上的红色加密通讯器,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蜂鸣。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眼神平静,接起了通讯。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沉稳而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军方遇到的困境。

    没有丝毫的意外。

    当何宇放下电话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创造一种超越时代的技术,必然会遇到超越时代的问题。

    他立刻通过内部系统,召集了学校材料学与物理学的核心团队。

    几分钟后。

    以陆建华院士和方振国教授为首的几十名核心师生,已经聚集在会议室内。

    所有人都看得出,这次召集,非同寻常。

    何宇没有半句废话,直接走上台。

    他抬手在空中一划,一道全息屏幕凭空展开,上面投射出一份刚刚接收到的、抬头印着国徽与军徽的绝密文件。

    《关于“烛龙”材料量产加工技术的联合技术攻关请求》。

    “各位。”

    何宇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中。

    “我们的‘烛龙’,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加工难题。”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专注的脸庞。

    “国家战略有迫切需求,所以,我决定,将攻克‘烛龙’玻璃的量产加工技术,确定为当前学校的首要科研任务!”

    台下的师生们,视线死死地钉在那份来自军方的文件上。

    看着上面罗列出的那一连串他们闻所未闻、连军方最顶级加工中心都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他们的脸上,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反而,所有人的眼中,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炽热到近乎燃烧的光芒。

    陆建华院士激动地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那不是紧张,而是一个科学家面对未知之巅时的极致兴奋。

    方振国教授更是直接,他猛地一拍大腿,低吼道:“好!这才有意思!这才是我们该干的事!”

    对他们而言,这不再仅仅是一项科研任务。

    这是一种认可。

    一种来自国家最高层面的、超越了所有学术期刊和国际奖项的终极认可与荣耀。

    这是一个全新的、由他们亲手开启的、需要他们再次去征服的挑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