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一座深埋于地下的金属殿堂,穹顶的灯光模拟着日光的柔和色温,空气中弥漫着恒温系统与精密仪器运行时特有的、冰冷而洁净的味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中心那个被光芒笼罩的身影上。
何宇站在全息讲台中央。
他没有慷慨激昂,甚至没有多余的动作。
他的身后,那副代号为【“龙鳞”仿生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模型,在幽蓝色的光晕中无声旋转,每一个原子键的连接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属于未来的美感。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何宇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灌入每个人的耳廓,清晰,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欢迎大家,正式成为【“方舟”计划】的一员。”
他停顿了一下,视线缓缓扫过台下。
那是一千多双眼睛。
年轻的,闪烁着初生牛犊的锐气与对未知的渴望。
年长的,沉淀着岁月与知识的厚重,此刻却同样燃起了久违的烈焰。
这些眼神,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的基地已经就位,我们的理论已经突破。”
“现在,是时候将图纸,变为现实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台下许多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指尖微微蜷曲,那是智力生物在面对终极挑战前,抑制不住的生理兴奋。
何宇公布了【“方舟”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捅破天窗的第一拳。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着所有人的心脏。
“在一个月之内,彻底攻克【‘龙鳞’仿生复合材料】的量产工艺,并成功制造出第一块标准尺寸的、可直接用于穹顶结构搭建的——‘龙鳞’结构板!”
“轰!”
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与倒吸冷气的声音。
一个月!
对于一项足以颠覆材料学界的全新技术,从实验室理论到标准化的工业量产,一个月的时间,这根本不是挑战,这是神迹!
然而,何宇没有给他们消化震惊的时间。
他话锋一转,身后的分子模型骤然崩解!
无数光点爆散开来,又在空中以惊人的速度重新聚合,化作一张覆盖了整个巨型屏幕的、无比繁杂的工艺流程图。
那张图,宛如一张星图。
密密麻麻的节点闪烁着,被无数条代表着逻辑关联与技术路径的线条连接,构成了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迷宫。
“这个任务,我将其拆解成了137个具体的技术难点。”
何宇的手在空中轻轻划过,一道光束跟随着他的指尖。
流程图上的每一个节点,瞬间放大,变成一个独立的、悬浮在空中的任务模块。
每一个模块上,都清晰标注着任务描述、技术要求、参数边界和预期目标。
“材料在超高压环境下的相变阈值测定。”
“生物蛋白与非晶合金的界面耦合算法。”
“高能粒子束流轰击下的晶格重构控制。”
“……”
一连串的名词,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博士甚至一个顶尖实验室数年的研究方向。
而现在,它们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被陈列在这里。
“每一个难点,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攻关小组来负责。”
何宇的目光再次投向台下的师生们,他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鼓动的意味。
“现在,所有项目组成员,将根据你们之前提交的申请书和专业方向,自由组合,成立相应的攻关小组。”
“然后……”
他手臂猛地一挥,指向那片由137个技术难题组成的璀璨“星河”。
“前来,认领你们的任务!”
死寂。
长达三秒钟的、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下一刻,整个会议室被彻底引爆!
“哗啦——”
所有人几乎是同时弹射而起。
“老李!‘非晶合金’那个是你的方向!我们组队!”
“陈教授!‘界面耦合’我们实验室能做!算我们一个!”
“‘高能束流’!这个任务我们要了!”
“别抢!那个是我们的!”
整个会场化作了一个巨大而精密的蜂巢,无数个体的意志在瞬间完成了重组。
平日里德高望重的院士,此刻正拉着自己最得意的几个博士生,在人群中奋力穿梭。而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天才学生们,也迅速找到了自己的“组织”,三五成群,眼冒红光地盯着屏幕上的某一个模块。
他们冲向讲台。
那不是散漫的拥挤,而是一股股目标明确的洪流。
他们在巨大的全息屏幕前,伸出手,重重地拍在自己选定的任务模块上。
每一次触碰,那个模块就会亮起红光,然后迅速淡去,代表着它已被认领。
王浩和他那群自称“失败者研究会”的核心成员,对那些最热门、最光鲜的任务看都未看。
他们的目光,死死锁定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听起来就晦气无比的任务上。
“结构板应力溃散模型分析。”
这个任务,研究的是“龙鳞”如何失效,如何崩塌,如何毁灭。
“就是它了。”王浩的嘴角咧开一个弧度,那是一种面对深渊时的兴奋。
他的同伴们,眼中同样闪烁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光芒。
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在那块代表着“失败”的模块上,印下了自己的掌纹。
另一边,林晓灵,这位生物工程系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早已召集了她麾下最精锐的一批学霸。
她的目标清晰而直接。
“‘活性生物蛋白分子序列优化’,这是所有生物学难题的根源,也是‘龙鳞’拥有生命的基石。”
她语气冷静,眼神却锐利如刀。
“这个任务,除了我们,没人能吃下。”
“明白!”
她的团队齐声应和,以惊人的效率和秩序,在屏幕上认领了那个最核心、也最艰难的生物学难题。
认领成功的提示音此起彼伏。
不到十分钟,137个技术难点,被瓜分殆尽!
没有动员,没有口号。
抢到任务的小组,立刻转身就走,迫不及待地奔赴分配给他们的实验室。
一场围绕着“未来材料”的、不分昼夜的科研攻坚战,就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地下堡垒中,正式打响了!
空气中,只剩下成功的渴望和挑战极限的狂热。
在这里,时间失去了意义。
日夜颠倒。
废寝忘食。
唯一的标尺,是那块通往未来的“龙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