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152章 :万马无声,万人伫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驾缓缓驶出西安府的城门,车轮碾过之处,不再是来时那般死寂的黄土。

    三个多月前朱由检初入秦川,满目皆是龟裂的土地,啃食着观音土的饥民,以及道路两旁一具具无人收敛的枯骨。

    那时的关中是一座巨大而无声的坟墓,连风中都带着绝望的腥臭。

    而今,景象已截然不同。

    曾经坑洼的官道正被成百上千的民夫们拓宽和夯实。

    他们是第一批“天子屯”的佃户,虽然身上依旧穿着打满补丁的破旧衣衫,脸上也还带着长久饥饿留下的菜色,但那双眼睛里却重新燃起了生气的火苗。

    他们手中挥舞着官府发下的工具,口中喊着虽不整齐却充满力气的号子。

    更远处,一片片新规划出的田埂轮廓分明,简陋但错落有致的村落雏形已经出现,甚至能看到几缕炊烟在清晨的薄雾中袅袅升起。

    朱由检坐在缓缓行进的御驾之中,掀开一角车帘,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皇帝没有让地方官组织什么万民感戴的盛大场面,只是队伍以寻常的速度行走过的时候,沿途的百姓和兵士看到那面独一无二的日月龙旗,便会自发地停下手中的活计,跪伏于道路两旁。

    这无声的敬畏远比任何山呼万岁都来得更加真实也更加震撼。

    这是皇帝在陕西三个月,用雷霆手段超前谋划硬生生从阎王手中抢回来的江山一角!

    队伍一路向北,渐渐驶离了关中平原。

    窗外的景象也随之变化,八百里秦川的温润逐渐被黄土高原的苍凉所取代。

    风开始变得凌厉,吹在车壁上发出呜呜的声响,空气中的新生之气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是铁与血的肃杀之气。

    这里是大明的北大门,宣府。

    宣府城高墙阔,城墙上布满了刀砍箭凿的痕迹,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惨烈战事。

    城门之外,没有香案,没有跪迎的文官长龙,更没有繁琐冗长的礼乐。

    有的,只是风,和人。

    狂风卷起漫天沙尘,吹得日月龙旗猎猎作响。

    旗下,宣大总督满桂一身玄色铁甲,身披猩红大氅,面容黝黑如铁,一道深刻的刀疤从他的左眉划过眼角,让他本就锐利的眼神更添几分凶悍。

    他像一尊扎根于此的铁塔,身后是黑压压,望不到边际的军阵。

    万马无声,万人伫立。

    当皇帝的龙驾停稳,他走下马车时,只听“唰”的一声,那是上万名将士同时甲叶碰撞,手按刀柄的声音。

    “臣,满桂,率宣大步骑两万,恭迎陛下!”

    没有“吾皇万岁”的呼喊,只有纯粹军人撼人心魄的军礼和报告。

    朱由检的目光越过满桂,看向他身后的军阵,心中满意至极。

    这才是他要看到的边军!

    不同于其他卫所的孱弱涣散,这支军队的每一个士兵都像一柄出了鞘的刀,沉默,却杀气腾腾!

    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对皇帝的谄媚,只有对将领命令的绝对服从和对战争的渴望。

    “满卿,平身。”朱由检抬了抬手,“朕此来,不为虚礼,只为看兵。带朕去校场。”

    “遵旨!”

    满桂没有一句废话,翻身上马,亲自为皇帝引路。

    宣府的校场经过修整之后,广阔得仿佛能吞下整片天空。

    朱由检一身戎装,亲自登上高耸的点将台,俯瞰下去,黑压压的军阵如钢铁洪流,杀气直冲云霄。

    满桂立于皇帝身侧,声音洪亮如钟:“陛下!我宣大镇地处九边要冲,下辖兵马共计八万三千余人。为防北虏侵扰,边墙千里,各卫所、关隘皆需重兵驻守,各司其职,不可擅动。”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自信,伸手指向下方那片沉默的军阵:“今日奉诏前来恭迎陛下检阅的是臣从各营中精挑细选出的战兵!他们是我宣大的刀尖!其中,汉军主力共计一万五千人,请陛下检阅!”

    朱由检闻言,微微颔首,满桂能分清主次,恰恰证明了他的沉稳与可靠。

    他目光扫过下方那如林的长枪,如铁的盾牌,心中激赏更甚,这才是真正的强军,令行禁止,杀气内敛,只待将令一发便能爆发出雷霆之威。

    “演!”

    随着皇帝一声令下,满桂厉声传令,巨大的令旗挥动,下方的军阵瞬间活了过来。

    最前方的一千名火铳兵没有丝毫花哨,迈着整齐划一,分毫不差的步伐向前……

    在军官的号令下,

    “举铳!”

    “开火!”

    “后队上前!”

    三个步骤行云流水。

    只听“砰砰砰”一阵密集的爆响,前方的靶子应声倒下一大片。

    紧接着,步兵结阵。

    数千杆刀枪如同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伴随着震天的呐喊声向前推进,那股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仿佛能踏平眼前的一切!

    而后,是骑兵。

    马蹄翻飞,卷起漫天烟尘,刀光在阳光下闪烁,往来驰骋之间,阵型变换自如,动静之间尽显精锐本色。

    朱由检频频点头,这才是他想要的军队,这才是能为大明守住国门的虎狼之师!

    然而,真正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陛下,”满桂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难以抑制的自豪,“此部,乃是陛下亲授方略,由臣招募整编的归化勇士!”

    随着他话音落下,五千名骑兵从主阵中分离出来,气势尤为剽悍。

    他们身上穿着大明制式的铁甲,手中握着从张家口贸易换来的精良马刀和火铳,但骨子里的那种草原民族的桀骜与野性,却丝毫未减!

    他们是蒙汉混编的结晶,是皇帝破格用人授意下最完美的产物。

    为首的几名部落首领,在马背上向点将台上的皇帝行了一个标准的抚胸礼。

    “呜——”

    一声苍凉的号角响起,五千蒙古骑兵动了。

    他们没有结成严密的阵型,而是在广阔的校场上如风一般散开,展示着令人瞠目结舌的骑射技艺。

    在飞驰的马背上反身拉弓,箭矢如蝗,百步之外的柳条靶被纷纷射断,引得后方观摩的汉军将士也爆发出阵阵由衷的喝彩。

    这还没完!

    随着令旗再变,这五千蒙古骑兵与之前的汉军骑兵迅速合流,演练协同突击战术。

    汉军骑兵正面结阵,如铁犁开路;蒙古骑兵则化作两翼的利刃,不断袭扰穿插。

    不同服饰,不同面孔的士兵,在同一面明字大旗之下,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冲锋陷阵。

    朱由检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走下点将台,在满桂和一众亲卫的簇拥下,径直走到了那些刚刚演练完毕,正勒马喘息的蒙古骑兵面前。

    皇帝看着那些激动而又略带紧张的面孔,用他这些天刚学会的,还略显生硬的蒙古语大声说道:“你们干得很好!”

    简单的几个字,却像一道惊雷在这些蒙古勇士心中炸响,他们的大汗或许会赏赐他们牛羊,但从没有哪一位中原的皇帝会纡尊降贵,用他们的语言来赞美他们!

    “陛下万岁!”

    “(蒙语)皇帝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两种语言,同一种狂热!

    朱由检看着他们,朗声宣布:“传朕旨意!今日参阅全军,兵赏银三两!再赐全军牛羊百头,好酒千斤!今晚,朕与将士们同饮!”

    此言一出,整个校场彻底沸腾了。

    这他妈的

    上战场保底一息五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