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今年和去年不能牵扯到一起,我的意思是,咱们三个人轮流来。”
沈寄川知道王刚这话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李主任那边提了意见。
戍边置办最少要四个月。
多的话可能要五个月。
因为年后还有一阵子阴冷可能下雪的时间段。
沈寄川倒是不在意这个,来都来了,该做什么事情,他心里都有这个准备。
再说了,他的年纪在王政委和李主任面前,算是年轻的。
多做点事情没什么好计较的。
只是他有点担心温荞。
因此沈寄川在心里想着,在他轮班之前,必须找好了照顾温荞的保姆。
沈寄川开口说道,“王政委你直接安排就行,这些事情是你负责的。”
军事上的事情属于沈寄川的工作范围。
但这值班安排,王刚直接安排就行了。
但王刚觉着,至少表面上得跟沈寄川打个招呼。
听到沈寄川这样说,王刚心里一阵松快。
只要这个新来的沈副师长没什么意见,他就好安排工作了。
他们军区师部,目前是没有师长的。
按说,在沈副师长来之前,是要先调个师长来的。
这副师长都来了,师长的位置还空着。
上面领导又说,有什么事情跟沈副师长直接说,或者参考下他的意见。
王刚对于这个新来的沈副师长,是个什么具体的身份,不清楚,那自然是不敢得罪。
好在,沈副师长比较好说话。
甚至比李主任还要好说话的多。
李主任是打算在这个位置上养老了。
因此对很多事情,随意糊弄。
王刚也懒得理会他,有工作直接安排,不用跟他商量。
你越商量,他越上脸。
沈寄川和王刚早就到军区师部了。
他们上午有个关于戍边安排的会议,李主任这会儿还没来。
余梦娴来的时候多带了些钱,她在国外是用不着什么票据的。
但回国后,深知这个时候的国内,需要各种票据,她就花钱买了一些。
正好派上用场了。
王月菊收了余梦娴给的东西,那简直是拿余梦娴当做亲妹妹一样对待。
可李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自己小家,还要养着一堆人。
李主任还有一对老父母,每个月都要打钱回老家去。
李主任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弟弟妹妹。
妹妹出嫁了可以不管不问。
但这家里的弟弟,大弟结婚后生了五个孩子,在老家靠挣工分养不活。
李主任老父母就找他拿钱,说什么长兄如父。
除了生了五个孩子养不起的大弟,还有个没结婚的小弟。
因为是爹娘老来得子,跟李主任的大儿子差不多大的年纪,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儿。
也是有事儿没事儿的,来打秋风要钱。
李主任是个精明的。
他知道妻子管钱只进不出,每个月只给王月菊一笔生活费,其他的钱他自己收着。
就是想着贴补给爹娘的时候,妻子王月菊不知道,省的跟他闹。
王月菊就是个出生在重男轻女的普通人。
她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时候,跟着扫盲读了几天书,能认识几个大字。
当初李主任的爹娘要给他找老婆,就说了,一定要识字的。
王月菊就装着自己很有文化。
李主任的爹娘不识字啊,被识字不多的王月菊给糊弄住了。
让李主任打了结婚假,回家把婚结了。
十八九岁的女同志,就是黑了点,那看着也是水灵的,李主任就跟人洞房睡了。
等后来带了王月菊随军,才知道,王月菊的文化水平还不如小学生。
两个人因此还吵了一架,李主任说她是骗子。
可当时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都出生了,没办法只能继续过下去。
读过几年书,爱装文化人的李主任,就逼着王月菊去读书。
说他好歹是个军官干部了,这妻子没文化带出去多丢人。
王月菊被逼着学了一年学,后来实在是学不下去了,她又怀了孩子,就彻底放弃读书了。
但她学的那些东西的确也够用了。
加上后来王刚老婆也来部队,知道王刚老婆大字不识一个。
对比之下。
李主任觉着,他小学没毕业的老婆,能识文断字,他突然来了优越感。
就没逼着王月菊继续学习了。
可王月菊的算数依旧不行,因此家里的账本,都是给李主任管着的。
王月菊本来就是欺骗才嫁给的李主任,也不敢多说。
丈夫给多少钱,她就做多少饭,没钱了再找李主任要。
日子过得肯定不如自己当家做主好,这伙食也是普通。
可对余梦娴来说,在李家就是过苦日子,穷日子的,她有钱,自然是不想吃苦。
就拿了钱出来,单独给了王月菊,说是让她买点肉和菜来。
王月菊不傻,知道余梦娴是嫌弃他们家吃的不好,自己贴钱来了让她做吃的了。
“大妹子,你说,你想吃啥你说一声,这咋还能让掏钱啊。你这人是真实在,人美心善。”
“说实话,我觉着你跟沈副师长是真的般配,温荞除了年轻仗着一张脸漂亮,还有啥啊。”
“你不知道吧,我听王政委老婆说,温荞肚子里揣了三个孩子,你说,这沈副师长能对她不上心吗?”
“什么?”余梦娴着实被惊吓了下,“温荞怀了三个孩子?”
“可不是咋地,我听了都觉着神奇。”
“所以啊大妹子,你说你现在再喜欢沈副师长,跟温荞咋争啊?”
余梦娴心里一阵烦躁。
当下说道,“这怎么可能,我和沈寄川认识那么多年,他什么身体我能不清楚。”
听到余梦娴这样说,王月菊顿时八卦了起来。
“沈副师长他,身体咋了?”
余梦娴看着上钩了的王月菊。
状似不想说,却又拿王月菊当作亲姐姐似的,说了几句捕风捉影的话。
“照你这样说,温荞肚子里的孩子,未必就是沈副师长的啊,那沈副师长干什么还要对温荞那么好啊。”
余梦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咱们是看的清楚,可他身处其中,未必知道实情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