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昭踩着碎砖往前,鞋底碾过水泥块的脆响在空荡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唯一未拆的青砖小楼立在断壁间,门楣上“周宅“二字被水泥糊得斑驳,像块结痂的伤疤。
他抬手敲门,指节叩在潮湿的木门上,回声撞着坍塌的院墙散了又聚。
等了足有三分钟,门缝才裂开条细缝,浑浊的老眼从里面钻出来:“你像他......你爸。“
宋昭的呼吸顿了顿。
父亲宋建明的照片他看过无数次,穿警服的方脸,眉骨高得像道山梁。
此刻这双老眼里浮着层雾,却让他想起父亲遗物里那半张地图——地图边缘的折痕,和这声“像他“的尾音,在记忆里碰出火星。
“周叔?“他轻声问。
短信没署名,但“有东西等你“的口吻,像根线头牵着他二十年的执念。
门“吱呀“全开,老人扶着门框的手暴起青筋,腕间缠着褪色的红布,露出半截铜镯。“进来。“他转身时背佝偻成张弓,脚步虚浮得像踩在云里。
客厅很小,水泥地泛着潮,墙角堆着半袋发霉的大米。
老人从床底拖出只铁皮盒,锈迹顺着盒沿滴在地上,“1998年11月7号,陈会计撞开我家门。“他枯瘦的手指抚过盒盖焦黑的痕迹,“他说账本被改了,'林门'要吞地,我让他报警,他只说'警里有人'......“
铁皮盒打开的瞬间,宋昭闻到股焦糊味。
磁带外壳裂了道缝,标签上的字被烟火熏得蜷曲:“98.11.07,陈会计临终录“。
“他走的时候塞给我这个,说'万一我没了,交给穿警服的人'。“老人抬头,眼角的皱纹里浸着浑浊的光,“可后来穿警服的来了,烧了他的屋,封了他的账,我就想着......等个不一样的。“
宋昭的指尖触到磁带外壳时,掌心微微发烫。
这温度让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医院,第一次用“真相之眼“时,颅骨里像有钢针扎着转。
他垂眼掩住瞳孔里泛起的金纹,声音却稳得像块压舱石:“您保存了二十五年,为什么现在找我?“
“前晚我梦见陈会计了。“老人摩挲着铜镯,“他站在火里喊,'老七,伞骨藏账'。“他突然攥住宋昭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皮肤,“你爸当年查过林记伞行的账,对不对?“
宋昭的心跳漏了一拍。
父亲的结案报告里确实夹着林记伞行的纳税单,纸页边缘有焦痕,是他从火灾现场抢出来的。“对。“他说,“您怎么知道?“
“你爸来问过'三房七脉'的地契。“老人松开手,背又佝偻下去,“那是周氏祖产,陈会计管了三十年账。
后来林记的人说要'危改',说我们的地契是假的......“他突然笑起来,笑声像老风箱拉不动了,“假的?
地契是刻在青石板上的,他们烧了房子,可石板底下的字,能烧吗?“
上午九点的市局技术支援点,空调开得太足,宋昭的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
董岚的白大褂沾着磁带碎屑,她抬头时,护目镜上蒙着层雾气:“高温变形太严重,只能提取片段。“
“让我试试。“宋昭把磁带外壳放在操作台上,指腹沿着裂纹轻轻划。
董岚没多问——他们共事五年,她知道他对物证有种近乎偏执的直觉。
隔音耳机扣上耳朵的瞬间,宋昭闭紧眼。
太阳穴开始突突跳,这是“真相之眼“启动前的征兆。
黑暗里有细碎的电流声,接着是粗重的喘息,像有人刚跑完十里路。
“......LJ-097地契编号被替换成LJ-088,'三房七脉'产权已转至'林诚'名下......“陈会计的声音带着颤,像是被人掐着喉咙说的,“他们改了籍册......宋警官,你若听到,去找伞骨......伞骨藏账......“
脚步声突然炸响,录音“咔“地断了。
宋昭摘下耳机,冷汗顺着后颈滑进衣领。
董岚递来纸巾,指尖碰着他发烫的手背:“又头痛了?“
“伞骨不是实物。“他抹了把脸,“是财务代号。
林记伞行的'伞骨',指的是他们的账。“
董岚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跳出基金会历年审计报告。“找到了!“她点着一行字,“2003年起有笔'伞骨计划'拨款,名义是文化遗产修复,实际流向离岸账户。“她抬头时眼睛发亮,“和林阿诚接手林诚置业的时间完全吻合。“
她快速打包文件,标注“高度关联1998年纵火案“时,鼠标悬在“提交“键上:“陈砚那边......“
“他要的是证据链。“宋昭扯松领带,“不是故事。“
下午两点的周老七家,窗台上的收音机正放着咿呀的戏曲。
苏晚蹲在老人脚边,装古籍修复工具的帆布包摊在地上。
她给老人换膏药时,瞥见他颈间晃出枚铜牌——纹路盘曲如枝,正是古籍里记载的“南枝脉序“。
“您姓周?“她指尖停在膏药贴纸上。
老人摸了摸铜牌,笑得眯起眼:“周氏三房旁支,七脉末系。
陈会计是我表兄,小时候总揪我耳朵背族谱。“他突然咳嗽起来,手撑着桌子直不起腰,“他们烧的不只是房子,是根......“
苏晚的呼吸顿住。
幼时在孤儿院,她床头总摆着枚护身符,被嬷嬷说是她生母留下的。
后来她学古籍修复,才认出那是“南枝脉序“——周氏旁支的族徽。
此刻铜牌上的纹路,和记忆里那个被她收在木箱底的护身符,像两片从同棵树上落的叶。
“您这铜牌......“她喉咙发紧,“是祖上传的?“
“我娘塞给我的。“老人低头抚过铜牌,“她说'周家人的根,刻在骨头上,烧不毁'。“他抬头时,眼尾的泪痣微微发亮,“姑娘,你问这个做什么?“
苏晚低头整理工具包,帆布蹭过膝盖的旧伤,疼得她抿紧唇。“古籍部在做地方宗族档案,“她声音平稳得像张拓片,“周氏是江城建城时的大姓,想多收些实物资料。“
老人没再追问,转而拨弄收音机旋钮。
苏晚装着收拾,指尖却悄悄碰了碰包底——那里躺着她今早从古籍库借出的《江城氏族谱》复印件,“南枝脉序“的拓印就夹在中间。
傍晚五点的西街,残阳把断墙染成血红色。
宋昭刚把苏晚扶上车,整排危楼突然“轰“地暗下来。
断电了。
车载电台自动跳台,刺啦声后,女主持人的声音像根冰锥:“......停职警员宋昭涉嫌利用亡父名誉进行舆论操控,所谓'族谱证据'经专家鉴定系伪造......“
苏晚的手按在他握紧方向盘的手背上。
宋昭冷笑一声,猛打方向盘拐进小巷。
后视镜里,那辆跟了他三天的无牌车缓缓启动,车灯在暮色里像两只发红的眼。
“他们怕的不是真相。“他踩下油门,轮胎擦着墙皮发出尖啸,“是真相被读懂的方式。“
苏晚望着窗外掠过的断墙,摸出包里的铜牌。
金属贴着掌心,带着她体温的暖。“有些字,烧不掉。“她轻声说,“因为它长在血脉里。“
夜风灌进车窗,掀起她额前的碎发。
远处传来消防车的鸣笛,不知道又是哪处危楼着了火。
宋昭把车停在图书馆后巷,转头时,看见她包里露出半截《民国伞业档案》的封皮——那是她今早说要“数字化归档“的资料。
“明天我去古籍库。“苏晚整理着包,指尖划过封皮上的灰尘,“有些老账,该翻出来晒晒了。“
宋昭望着她走进图书馆的背影,路灯在她身后拉出长影。
巷口的无牌车熄了灯,隐进夜色里。
他摸出手机,省厅的新消息跳出来:“林门契“已启动一级核查。
而在城市另一端,市图书馆数字中心的监控屏幕上,“民国伞业档案数字化“的进度条刚刚跳动。
某个被加密的文件夹里,“南枝脉序“的扫描件正与苏晚幼时护身符的照片重叠,在黑暗中发出幽蓝的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