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腑蜕浊,炉贯三丹,内景地!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腑蜕浊,炉贯三丹,内景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仙山,五脏观。

    断壁残垣依旧,熟悉的荒芜气息弥漫每一寸空气。

    齐云立于这片缘起之殇的废墟之上,心神尚未来得及从方才那惊天动地的炉中劫难完全抽离,眼前景象却已定格于那尊黑沉古朴的丹炉。

    炉静默矗立,却已非死物。

    玉简将其掠夺而来的海量阴阳二气,尽数灌注其中。

    炉身之上,那些原本被岁月侵蚀得模糊黯淡、几近磨平的古老符文,正自炉基起始,一枚接一枚地、坚定异常地次第亮起微光。

    那光并非炽盛夺目,反而内敛至极,沉凝的星辉,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苍茫与厚重。

    每一枚符文的点亮,都仿佛一声低沉的心跳,回荡在这片死寂的废墟之上。

    嗡!

    低沉的嗡鸣自炉内传出,不再是金属的死板震颤,而是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生机萌动的深邃韵律,如同大地深处孕育灵脉的呼吸。

    旋即,缕缕清气,如初生婴孩般怯弱,自炉盖袅袅逸出。

    初时稀薄如蝉翼,缥缈不定,似有还无。

    随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浓郁、粘稠,化作乳白色的流质雾气,不再上升,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潮汐,无声无息的向四周弥漫、铺展开来。

    白雾过处,异像顿生。

    那些断裂的梁木、崩裂的砖石、倾颓的殿基,如同浸入了某种澄澈的溶液,边缘开始迅速模糊、淡化,逐渐呈现出一种虚实交织的半透明质感。

    仿佛被一只妙手,从现实的厚重基底上轻轻“揭”起,悬浮于一片朦胧浩瀚的白茫之上。

    时间于此仿佛被抽去了筋骨,陷入了一种绝对的凝滞,万物冻结在将散未散、将存将亡的刹那瞬间,弥漫着空灵而神秘的寂静。

    齐云静立雾中,周身气息不自觉间,竟与这方开始异变的天地隐隐相合。

    他心中惊涛翻涌,念头电转:“玉简强行掠夺阴阳二气,反注此炉,此炉究竟是何种存在?

    五脏观废墟,难道要在此刻重建?”

    他强压下翻腾的心绪,静观其变。

    然而,那白雾弥漫至一定程度,将大半废墟化为那片半透明的虚幻之态后,其转化的势头便逐渐缓慢下来。

    等待良久,未见进一步剧变,齐云决意先审视自身此番劫后之变。

    他心神沉入体内。

    甫一内视,便看到气海之中,景象已大不相同。

    原本三十三道奔腾流转的乳白色真炁,此刻竟已暴涨至四十二道!

    不仅数量大增,每一道真炁都变得更为凝实、精纯、厚重,奔流激荡间,竟隐隐发出山涧溪流潺潺之清音,光华内蕴,神异非凡。

    整个气海的广度与深度,较之先前竟拓展了倍余,潜力磅礴。

    更惊人的变化,在于六腑。

    受箓之境,炼五脏以固本培元,藏精纳炁;而蜕浊之境,便是要涤荡六腑之传化通道,祛除积年所染之浊秽淤滞,使气机运转圆融无碍,阴阳调和。

    此刻,他清晰地“看”到,六腑之中,竟已有三腑被彻底涤荡干净,完成了蜕变!

    胆腑,已清净如琉璃,澄澈明净,刚烈之气自然流转。

    此腑为“中正之官”,主决断。

    此刻魄力充盈,一种无畏无惧、明快果决的刚毅之气自胆腑滋生,弥漫周身,令他对自身信念道心更为坚定,外邪杂念难侵,心神稳如磐石,临事自有决断。

    胃腑,亦焕然一新,蠕动间似有柔和醇厚光华隐隐流转。

    此腑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水谷。

    如今其吸收转化之力变得极强,仿佛化作一座高效熔炉,日后无论进食寻常饭食或是灵物丹药,其效皆可大增。

    小肠腑,“受盛之官”,主分化清浊。

    此刻其分化精微、泌别清浊之力大幅提升,能更为精妙地将水谷精微吸收,将糟粕毒素彻底分离,排毒去秽之能远超往昔。

    随着三腑蜕浊完成,肉身亦得到浩瀚真炁与脏腑清气的反哺滋养。

    肌肉纤维更为密实坚韧,骨骼密度大增,稍一握拳,便觉澎湃巨力蕴含其中。

    身体轻盈而充满爆发力,耳聪目明,五感敏锐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远处风中细微的尘埃滚动声,周身雾气那玄妙的流动轨迹,皆清晰可辨,世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细腻与层次。

    心念微动,他尝试唤出玉简。

    虚影浮现在眼前。

    第三页,只见页面上,一尊丹炉的虚影正从原本的近乎透明模糊,快速变得凝实、清晰,其每一道弧线、每一处纹路,皆与眼前这尊正在散发白雾的真实丹炉一般无二。

    二者之间仿佛存在着某种超越距离的玄妙共鸣与紧密联系,一虚一实,交相呼应。

    就在此时。

    前方那尊真实丹炉的嗡鸣声陡然拔高,变得无比清越悠扬,穿云裂石!

    炉身之上,所有被点亮的古老符文同时爆发出璀璨却不刺目的光华,如同夜空星汉骤然亮起!

    整个炉体,一种难以形容的、沛莫能御的磅礴生机与造化伟力自炉最深处孕育、积累,最终轰然爆发!

    下一刻,炉盖并非被机械掀开,而是如同冰融于水般,悄然消散于无形,露出其下深邃难测的炉口。

    “轰!”

    一道粗壮无比、凝练如青玉实质的煌煌光柱,自炉口冲天而起!

    光柱瞬间撕裂了神仙山上方那仿佛永恒凝固的、低沉压抑的漆黑天幕!

    如同亿万面琉璃镜面同时被巨力击碎!

    那漆黑厚重的天穹,被这道霸道又充满生机的青色光柱硬生生撞出无数道纵横交错的、蛛网般的巨大裂痕。

    温暖而纯粹的天光,从无数裂缝中如金色瀑布般奔涌倾泻而下,瞬间驱散了死寂与沉郁,毫无保留地照亮了整片五脏观废墟!

    天,亮了!

    温暖光芒普照四方,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残垣,每一粒尘埃,都被镀上了一层鲜活、温暖而充满希望的金色边晕。

    笼罩废墟的乳白色雾气在这浩荡天光与青色光柱的交融激荡下,开始剧烈地翻腾、收缩、凝聚!

    冲天的青色光柱完成了它的使命,开始回落,那浩瀚的白雾亦如百川归海般随之而动。

    整个景象,宛如一位技艺通天、掌控造化的大匠,以天地为砧板,以光雾为锤凿,开始重塑此方天地。

    景象飞速变幻,光影流转不息。

    在齐云一眨不眨的注视下,废墟如同时光倒流般消失,残垣断壁融入光雾,重新组合、凝聚、构筑……

    最终,所有的异象缓缓平息,光芒渐隐,雾气散尽。

    出现在齐云眼前的,不再是一片破败不堪、死气沉沉的废墟,而是一处幽静古朴、散发着淡淡灵蕴光辉的静谧小院。

    小院以历经岁月打磨的青石板铺地,缝隙间生长着翠绿欲滴、生机勃勃的青苔。

    四周以看似简单却透着自然道韵的竹篱环绕,篱上悠然攀爬着几株灵韵盎然的不知名翠藤,点缀着些许细碎而洁白的灵花,散发出清雅恬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院落正中,正是那尊变得愈发古朴玄奥、返璞归真的黑沉丹炉,炉身所有符文已再次隐去,深沉若寂,静静矗立。

    几乎在同一时间,那玉简第三页上完全凝实的丹炉虚影,骤然光华大放,竟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没入齐云的眉心祖窍!

    “嗡!”

    齐云身躯剧震,只觉眉心之处仿佛被一柄无形的开天巨斧劈开,一股清凉浩瀚、却又带着开辟之痛的力量涌入。

    上丹田,眉心祖窍轰然贯通!

    随即,上中下,三丹田骤然被一道虚影贯通!

    一座丹炉虚影巍然在齐云体内矗立!

    炉足深深扎根于下丹田之中,绛狩火丹在其下熊熊燃烧!

    炉身位于绛宫气海,四十二道真炁在翻涌;炉顶则正正位于方才被“劈开”的眉心祖窍之内。

    俨然方寸之间另辟乾坤,神华流转、紫气氤氲。

    而玉简第三页,那丹炉图影之下,也赫然出现了两个文字:

    内景!

    齐云心神骤然一震,若有所悟。

    内景者,非幻非妄,乃修行之人道基深厚、性光圆满之际,所显化的内在天地之象。

    道藏有言:“修道即修心,观心即观道。内景澄明,则神通自生。”

    内景之地,实为神栖性住之境,是修行者参玄悟真、凝练神通之根本,亦为个人道途之映照。

    修者于此间涵养本源、炼化万法,甚至窥见天地规则,步步生莲,玄妙不可言说。

    依照常理,齐云如今不过蜕浊之境,神气未纯,根本无力冲破眉心天门,更遑论开辟属于自身的内景之地。

    他蓦地抬头,望向自废墟中重塑而生的那座小院。

    心中骤然浮现出一个难以置信猜想。

    “难道……这整座观宇,并非真实山野间的存有,而是一处早已寂灭的内景之地?

    而那口丹炉,竟有逆转生死、重燃性光之能,将这已死之境复苏,继而……将它强塞给了我?”

    须知所谓“内景”,虽以“地”称之,实则并非真实山河,乃是神意所构、心光所照之精神灵域,存想之境,虚实交织,不在内外之间。

    而齐云穿越两界,虽皆以此地为中转,却是实实在在的肉身渡越。

    若此处真是内景,那他此刻究竟是元神映照,还是真身驻世?

    一念及此,便觉虚实难辨,真幻交错。

    更令他心神摇曳的是,这处内景并非初生之境,而是逝后重生之所。

    它曾寂灭,如同大道终焉、万法归虚;而今又得涅槃,自虚无中再度显化,循环生死,逾越常理。

    “那么……此地旧主,究竟是何等存在?难道真的就是天上仙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