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偶要传宗接代 > 第75章:苏州团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州老染坊的青砖黛瓦浸在暮春的暖阳里,檐角的铜铃被风拂得轻轻晃,叮咚声漫过院墙,混着染坊特有的草木香,在巷子里漾开一圈圈软绵的涟漪。院子里的凝露草长得正疯,挤挤挨挨地爬满了南墙根,叶片上的露水还没被晒干,在阳光下折射出碎钻似的光,风过时便簌簌地落,在青石板上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

    “爹!娘!” 砚安的声音撞开朱漆大门时,门轴发出 “吱呀” 的轻响。他背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包袱角沾着一路从扬州带来的河泥,鬓角还挂着未干的汗,风尘仆仆的模样却掩不住眼里的亮。账本从包袱里探出头来,封面上的 “中原分号” 四个字被摩挲得发毛,边角还沾着点染布的靛蓝 —— 那是上个月盘货时不小心蹭上的,他却宝贝似的没舍得换。

    沈知意正蹲在晾架前翻晒水纹布,听见声音便直起身,素色布裙的裙摆扫过凝露草,带起一阵细碎的香。“可算回来了。” 她笑着迎上去,指尖刚碰到砚安的胳膊,就被他手腕上的光流烫了下 —— 那道淡金色的印记比去年深了些,像在中原的水土里浸得更透了。

    砚安刚把账本递过去,西厢房的门又被推开。砚莎牵着露西亚的手走出来,两个姑娘的发辫上都缠着染坊的蓝布条,露西亚的波斯裙角扫过门槛时,带起一串银铃似的笑。她们怀里捧着卷拜占庭的圣像布,布上的金箔在光下闪得耀眼,圣像周围的光晕里还游着淡淡的光流,像刚从遥远的城邦一路追到这里。

    “这是主教大人特意让带回来的。” 露西亚的汉语带着点异域的软,她小心翼翼地展开布角,圣像的衣纹里藏着极细的金线,是用威尼斯织法缠的,“他说这布上的光流和咱们染坊的是亲戚,非要让它们认认亲。”

    砚莎在旁补充,指尖点着圣像的袖口:“你看这缠枝纹,我让露西亚掺了点苏州的水纹,是不是像极了娘绣的鸳鸯帕?”

    正说着,院门口的石榴树突然沙沙作响。秦桑抱着砚桑从树后转出来,小姑娘的羊角辫上别着朵雪顶艾草花,手里攥着把刚从青州带来的干草,银毫在光下亮得像撒了把碎雪。“路上遇见商队,说你们都到了,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半步。” 秦桑的布包里露出半块染布,碧绿色的布面上印着藏羚羊的影子,是砚桑在染缸边看着光流画的,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认真。

    砚桑刚被放下,就举着雪顶艾草往晾架跑,小皮鞋踩在青石板上嗒嗒响。她仰着小脸看那些飘在风里的布,水纹布的蓝、圣像布的金、赤铁矿的红在她眼前转,突然指着西墙角喊:“索菲亚阿姨!”

    众人转头看时,索菲亚正牵着托马索的手站在月亮门边,两人手里各举着半块染布。托马索晒得更黑了,胳膊上的肌肉鼓鼓的,怀里的染具包还在往下滴非洲的红土;索菲亚的碎花裙上沾着棕榈叶的绿,发间别着朵卡鲁托人捎来的金盏花,笑起来时眼角的光比布上的金线还亮。

    “看看我们带什么回来了?” 索菲亚把手里的半块布往前递,托马索立刻举起手里的另一半 —— 赤铁矿染的红底上,金线织的羚羊正好拼成完整的一只,羊角缠着波斯的藤蔓,蹄子踩着威尼斯的三叶草,连光流都顺着接缝处游成了圈。

    “卡鲁说这叫‘团圆纹’。” 托马索的声音带着沙漠的粗粝,他挠了挠头,从包里掏出个布包,“还让带了这个,说是给砚欧的见面礼。” 里面是块用棕榈叶编的染架模型,精巧得能放进掌心,叶筋的纹路里还嵌着点赤铁矿粉。

    就在这时,砚欧突然在林砚怀里咯咯地笑。小家伙刚会蹒跚走路,穿着件绣满 “家” 字的小褂,被林砚架着胳膊站在院子中央,小胖手正往索菲亚手里的染布上拍。他的掌心突然亮起层淡金,光流顺着指尖往下淌,像条调皮的小溪,在众人脚下慢慢织成个大圆圈。

    “光流!” 砚桑拍手跳起来。

    只见那圈光流越来越亮,把晾架上的布料都圈在了中间 —— 中原的水纹布在圈里轻轻晃,布上的浪涛仿佛真的在流动;拜占庭的圣像布泛着温润的金,光晕里的光流与圆圈融在一起;非洲的赤铁矿布红得像团火,金线羚羊在光流里仿佛活了过来;欧洲的金线布则亮得张扬,三叶草的纹路顺着光流往外漫。

    四种颜色的光在圆圈里慢慢转,起初泾渭分明,转着转着便渐渐融在一起,最后化成片柔和的金,像把所有地方的阳光都揉在了里面。凝露草的叶片被光流扫过,突然齐齐抬起头,叶尖的露水折射出彩虹,在众人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沈知意端着茶盘从屋里出来,龙涎香的沉润气息随着脚步漫开来。她把青瓷茶杯在石桌上摆成个圈,杯沿的缠枝纹正好与地上的光流圈呼应。“尝尝这个。” 她给每个杯子里都放了片凝露草,露水顺着草叶滑进茶里,漾开一圈圈淡绿的涟漪,“这是今早太阳刚冒头时采的,带着咱们家的露水味。”

    林砚抱着砚欧凑过去,小家伙的小胖手在茶杯上拍来拍去,光流顺着他的指尖爬进茶里,在水面画了个小小的漩涡。“以后每年这时候都回来聚。” 沈知意的声音轻得像被风吹着的纱,“不管在哪个分号,青州的香料行也好,威尼斯的染坊也罢,都要知道根在这。”

    秦桑端起茶杯,水汽模糊了她的眉眼:“去年砚桑染坏了二十块布,我就罚她抄染法册子,告诉她不管到了哪,手艺不能丢,家更不能忘。” 小姑娘在旁听见,吐了吐舌头,把手里的雪顶艾草往茶杯里放了点,碧绿色的茶水立刻又深了些。

    索菲亚捧着茶杯笑,金盏花的影子落在茶水里,与凝露草缠成好看的纹:“我在威尼斯的染坊梁上也挂了块团圆布,就像这里的水纹布一样,想家了就摸摸它。” 托马索在旁点头,突然从包里掏出个小罐,往每个人的茶杯里都撒了点藏红花,“卡鲁说这个能安神,就像家里的艾草一样。”

    砚欧突然在林砚怀里挣了挣,小手伸向晾架上的布料。林砚把他放下来,小家伙摇摇晃晃地扑向最近的水纹布,掌心的光流蹭在布上,立刻印出个小小的 “家” 字。他咯咯地笑,又跌跌撞撞地跑向圣像布,光流在金箔上画了个同样的字;接着是赤铁矿布、金线布…… 不过片刻功夫,每种布料上都缀满了淡金色的 “家”,像撒了把会发光的种子。

    “你看。” 林砚把扑回来的砚欧抱进怀里,指着那些 “家” 字笑,“不管什么布料,只要有这字,就是咱们家的布。就像不管走多远,只要心里记着这个字,就不算真的离开。”

    光流突然从地上的圆圈里涌起来,顺着每个人的脚踝往上爬,在砚安的账本上画了个 “家”,在露西亚的圣像布上描了个 “家”,在秦桑的艾草包上印了个 “家”,最后所有的光都聚到院子中央,在晾架上空织出个大大的 “家” 字,把所有人都罩在了里面。

    凝露草的香、龙涎香的沉、雪顶艾草的清、藏红花的暖,在光流里缠成一团,像块无形的染布,把不同地方的气息都织在了一起。砚桑举着雪顶艾草在光流里跑,银毫的光与淡金的光混在一起,像条流动的河;露西亚和砚莎数着布上的 “家” 字,笑声惊飞了石榴树上的麻雀;托马索正教砚安辨认非洲的赤铁矿粉,两个男人的肩膀偶尔碰到一起,发出沉闷的响。

    沈知意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她在苏州的樟木箱里翻出那方未绣完的鸳鸯帕。那时总以为分别是常态,却没料到,那些被时光拆开的线,终会被手艺与思念重新织在一起,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聚成这样温暖的一团。

    夕阳把染坊的影子拉得很长,光流织成的 “家” 字在暮色里渐渐淡去,却在每个人的眼底留下暖融融的痕。砚欧的小胖手还攥着半块染布,上面的 “家” 字亮得像颗星,仿佛在说:不管将来走到哪,只要带着这字,带着这染布的香,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院子里的凝露草还在轻轻晃,叶片上的露水映着远处的灯火,像把所有地方的星光都收在了里面。而那些来自中原、非洲、欧洲的布料,此刻正静静地躺在晾架上,被同一片月光照着,像一群终于团圆的亲人,在苏州老染坊的夜色里,悄悄说着只有彼此才懂的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