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178章 好有胆气,好有魄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据最新报道,安徽国投与远东贸易、西南开发集团达成合作,三家共同成立奇瑞汽车集团】

    【目前奇瑞股份占比为远东贸易45%,西南开发集团30%,安徽国投25%,这是一家典型的国有资产投资,民间自营的国有汽车品牌】

    【目前,该集团的初始团队已经组建,尹同耀担任奇瑞汽车集团总经理和总工程师】

    ——《经济日报》

    燕京街头,寒风依旧,但报摊前却比平日热闹几分。

    来自福建莆田的林国富捏着一份还带着油墨香的《经济日报》,怔怔地看着头版头条的新闻,心神巨震,手指甚至微微颤抖。

    “哥,这个你要见的秦远真是好了不起。”

    林国富身旁,站着一个娇小玲珑的姑娘,正是他的小妹林书瑶。

    她踮着脚尖,也看到了报纸上的内容,双眼满是星星,一脸的崇拜。

    “一个‘倒爷’出身,做起了震惊全国的跨国贸易,现在又从贸易行业,一举杀入了实业,还是汽车工业这种高技术壁垒的领域……”

    “好有胆气!好有魄力!”

    是啊,如此胆气,如此魄力!

    这才是真正的“京爷”啊!

    这才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从一个白板玩家一路狂飙突进,杀入排行榜前十,硬生生打破维持了七八年的稳定格局,激得无数玩家野心沸腾、躁动不安的传奇人物!

    他们兄妹到燕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现在普通人要见到秦远可不是那么容易。

    得排队。

    没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排队。

    自从“罐头换飞机”的壮举经全国媒体报道后,远东贸易和秦远这个名字就如同插上了翅膀,响彻大江南北。

    无数怀揣着各种目的的人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

    有想和远东贸易合作,借此打开苏联市场、出口积压产品、赚取宝贵外汇的各地厂家代表。

    有嗅到商机,想来寻求代理或合作的商人。

    自然,也少不了大量想要“抱大腿”、寻求机遇的玩家。

    紧接着,又传出矗立在国贸一楼中心位置的真维斯旗舰店准备开业。

    而后横跨中苏两国的汽车贸易如火如荼……

    秦远的存在,就像一个巨大的发光体,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四面八方飞来的“飞蛾”。

    如今,又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大动作。

    与背景深厚的西南开发集团、与安徽省属的国投公司联手,成立一家全新的汽车集团!

    奇瑞?

    真是好大的魄力啊!

    深城大超和深城科技猿,用通信技术弯道超车,达成史诗级成就——【标准缔造者】

    京爷与太子就立刻还以颜色,以一个庞大的汽车集团予以应对。

    精彩,真是精彩。

    相比于这些超新星,过往那些常年位居前十,乃至于前三的存在,最近却是有些沉寂了。

    林国富,此刻都有些犹豫要不要见秦远了。

    因为两人之间的差距,被拉的太大了。

    “哥,你在想什么呢?”林书瑶扯了扯林国富的衣袖:“马上就要轮到我们了!我们可是足足排了五天的队,好不容易才拿到这个预约机会,可不能错过了。”

    说着,她用力举了举手里精心准备的莆田鞋样品盒。

    “咱们的鞋,要是能通过远东贸易的渠道卖到苏联去,也算是打开国际窗口了,未来未必不能像‘真维斯’一样,创立咱们自己的品牌!”

    “卖到苏联?”

    一道声音在他们身旁响起。

    “小姑娘,你们这鞋……是打算卖到苏联去?能给我看看吗?”

    林书瑶是个窝里横,见陌生人搭话,立刻往林国富身边凑,只露出一只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说话的人。

    说话之人,风尘仆仆,眉宇间可见风霜。

    身子裹得厚厚的,好像从很冷的地方回来一样,脸色有些苍白,年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

    “你是?”林国富挡在自家小妹面前。

    “自我介绍一下。”陌生人向林国富伸出手,“徐振邦,四川航空的,来燕京办点事。”

    刚刚还躲在林国富后面的林书瑶,顿时双眼大亮,一下子探出脑袋,兴奋地说:“川航,我知道,报纸上说的罐头换飞机,就是给你们川航换的飞机!”

    “没错,就是我们川航。”徐振邦真是感慨万分。

    他这趟旅程可谓一波三折。

    从成都到燕京,再从燕京辗转前往苏联,满心希望能见到那位神奇的秦总。

    结果到了古比雪夫,才得知对方提前一天就已经启程回国。

    他只能望着机场跑道上早已消失的航迹云,望洋兴叹。

    无奈之下,他只能返回。

    从莫斯科飞回国内,他先到了燕京,却又一次与秦远错过。

    之后回到川航,他才得知,关于开通国内经西域直飞莫斯科航线的建议,秦远不仅十分支持,还给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不过川航总经理将聘文对于徐振邦还是很认可的,不但提升了他的职务,还给她发了一笔出差补贴与一笔奖金。

    那条准备在西域开设的飞往莫斯科的航线,就准备交给他管理。

    但他这次来燕京,却不是为了新航线的事。

    刚才偶然听到林国富兄妹谈论苏联,他忍不住出声搭话。

    徐振邦再次看向林书瑶手中的鞋盒:“这位小姑娘,这鞋子,能给我仔细看看吗?”

    林书瑶此时胆气大了几分:“哼,我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才不是什么小姑娘,我看你也没比我大几岁嘛。”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把鞋盒递了过去。

    林国富也想听听这位来自川航、似乎对苏联有所了解的人,能有什么见解。

    徐振邦接过鞋子,仔细端详起来。他从材质、做工,到款式、厚度看得非常仔细。

    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将鞋子递还给林书瑶。

    “徐先生,您这又是叹气又是摇头的,是什么意思?”林国富心里咯噔一下,沉声问道。

    徐振邦看着他们,语气诚恳:“说实话,你们这双鞋,单从质量和做工上看,确实不错,完全达到了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的标准,甚至更好。”

    “那当然了!”

    林书瑶立刻扬起小脸,带着几分骄傲,“阿迪达斯、耐克的很多鞋都是我们家工厂代工的,同样的机器同样的原料,怎么可能会差!”

    “原来如此,怪不得做工这么扎实。”徐振邦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是,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

    他看向林国富,认真地说道:“你们……没去过苏联吧?或者说,对苏联的市场和气候习惯,了解可能不够深入。”

    “苏联那边,尤其是我们现在主要贸易的俄罗斯区域,常年寒冷,冬季漫长。”

    “他们习惯穿的鞋,是那种高帮、加绒、加厚、防水防滑的长筒靴或者雪地靴,皮质坚韧。”

    “只有夏季非常短暂的两三个月,才会穿这种轻便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你们带来的这种鞋,款式和厚度,恐怕……很难适应那边大部分时间的气候和需求。”

    林国富看着手中手中这双自己工厂精心生产的鞋子,怔了怔,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

    自己还真是后知后觉。

    只考虑了样式,品质,却连最基础的市场调研都没做扎实!

    他竟然忽略了气候和穿着习惯,这天差地别的关键一环!

    “我太急躁了,就想着可以打出品牌,通过远东贸易的渠道,让我们莆田的鞋子走出去,竟然忽略了这一点。”

    林国富摇头懊恼。

    林书瑶也一下子沮丧了起来。

    “谢谢您,徐先生。”

    林国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真诚地向徐振邦道谢,“如果不是您提醒,我们这冒冒失失地去见秦总,怕是真要闹出大笑话了。”

    他收起鞋盒,拉了一下妹妹:“书瑶,我们走吧。”

    “啊?这就走啦?”林书瑶显然还有些不甘心。

    “等等。”

    徐振邦看见两人这样子,忍不住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挽救的空间。”

    “苏联那边需要的是各种保暖、防水、耐用的靴子,难道你们就做不了吗?”

    “你们完全可以根据苏联市场的需求,转头去设计、生产针对性的各种冬季靴、工装靴、雪地靴!”

    “凭借着你们莆田成熟的制鞋产业链、强大的仿制和改良能力,我不信你们设计不出、生产不出符合他们需求的鞋靴!”

    “我去过苏联,那边对于这类功能性鞋靴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市场空间广阔得很!”

    徐振邦的话,如同拨云见日,瞬间驱散了林国富心中的迷茫和沮丧!

    是啊!为什么非要执着于自己现有的产品?

    为什么不能根据市场,做出相匹配的鞋子。

    “对!我们可以做,绝对可以。”林国富的眼睛重新亮了起来,激动地抓住徐振邦的手用力握了握。

    “徐先生,太感谢您了!刚才是我钻牛角尖了!”

    他思路瞬间清晰:“不过,我现在还是不见秦总了,我打算先去一趟苏联,实地调研一趟。”

    “下次,我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

    说完,他拉着妹妹,毫不犹豫地转身,迅速离开了排队的人群,消失在人流中。

    徐振邦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摇摇头。

    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这个林国富总给他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不是说见过。

    而是气质。

    在去苏联的K3国际列车上,在莫斯科契科夫旅馆,在他遇到过的不少人中。

    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共同的气质。

    急躁、冒险、充满饥饿感、善于捕捉一切机会,甚至有些不计后果。

    徐振邦抛开这些想法,走到金祥大厦的前台,递上了自己的名片,清晰地说明了来意和预约。

    或许是因为四川航空的名头。

    他并没有等多久,就得到了秦远的接见。

    “徐振邦”秦远看着他,笑道:“我从你们蒋总那知道过你的名字,听说你追我都追到了苏联,但咱们之间,还是错过了!”

    徐振邦苦笑:“是啊,错过了。不过,这一路奔波,也不能说全无收获。走过的每一寸路,坐过的每一趟车,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难得的经历。”

    “说得好。”秦远赞赏地点点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一趟,何止万里。坐吧。”

    他指了指会客区的沙发,自己也在对面坐下。

    “直接说吧,你们蒋总让你特地跑这一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还是川航那边,又有什么新的合作想法?”

    徐振邦脸上的笑容缓缓敛去,他身体微微前倾,上前一步,声音压得很低,语气却异常郑重:

    “秦总,我这次来,是奉蒋总的密令,口头传达一个消息。”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关于您上次提到的……火箭发动机的事情。”

    “上面高度重视,经过多方研究和沟通……”

    “接收单位,已经找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