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何长青坐在宽大的真皮老板椅上,目光阴沉地从办公桌上摊开的一迭报纸上扫过。
仅仅只是粗略一瞥,就能看到最上面几份赫然是《阳光日报》、《经济日报》、《燕京商报》以及《参考消息》。
这些重量级媒体,无一例外,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罐头换飞机”这一商业奇迹。
他抬起头,冷冷地看向垂手站在对面的秘书:“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媒体跟进了?”
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何总,国内的主流纸媒,几乎都进行了转载或深度报道。电视台方面,燕京电视台今晚的财经栏目都会做专题报道。另外……”
秘书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一些:“国外的几家主要通讯社,如路透社也都发布了相关简讯,标题是‘中国私人企业完成创纪录易货贸易,成功引进苏制客机’。”
听完秘书的报告,何长青的脸色更加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随手拿起一份《经济日报》,看着上面那一行行充满了惊叹与赞誉的文字。
“罐头换飞机”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波及的广度,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
这已经不只是一桩成功的商业案例,它几乎成了一种象征,一个标志性事件。
而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他通过特殊渠道获悉,秦远在机场随口透露的关于“火箭发动机”的可能,竟然引起了相关层面的极大重视。
上面有人认为,这或许是打破西方技术封锁、从正处于动荡中的苏联获取先进军事和航天技术的一个关键性窗口。
引进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火箭发动机可能会产生“破窗效应”,未来极有可能从苏联获取到更多的技术资源和宝贵的人才资源。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那边风雨飘摇,国内这边却因此蠢蠢欲动,摩拳擦掌。
这让他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对秦远有任何轻举妄动。
因为一旦动手,且不说成功率如何,后果绝对是他无法承受的,最终只会为他人做嫁衣。
“必须沉住气……”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烦躁,又看向秘书,“最近,远东贸易那边,还有什么别的动向吗?那个秦远,回京后做了什么?”
“什么都没做,那位秦先生回京之后非常低调,几乎不像是一个刚刚完成了惊天贸易的大老板。”
秘书立刻回答,“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金祥大厦的办公室里,或者回家,深居简出。除了……除了他带回来的那个苏联女人有些引人注目外,其他方面没什么异常。”
“哦,对了,”秘书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您让我盯着的西南开发集团的李楚泽李总,还有山河建工的赵山河赵总,前两天都突然离开了燕京,去了满洲里。”
“满洲里?”何长青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警觉地问道:“他们去那里做什么?”
“具体目的还不清楚,但我们的分析是,很可能与苏联过来的货物有关。”秘书谨慎地回答。
“货物……”何长青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苏联来的货……能让李楚泽和赵山河这两个分量不轻的人物亲自跑一趟的,绝不会是小打小闹。
他顿时觉得,这个秦远实在是太聪明,也太懂得借势了。
他不是那种单打独斗、眼高于顶的孤狼式天才。
而是非常善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稀缺资源,去整合、调动像李楚泽、赵山河这样拥有不同资源的人,共同达成一个更大的目标。
所有人都能从中得利。
而他自己则稳坐中枢,成为最大的赢家和枢纽。
“罐头换飞机”就是一次极其经典的演示。
如今,他又把李楚泽和赵山河引到了满洲里……那里是陆路口岸,来的只能是更大宗、更高端的货物。
“秦远……你到底想干什么?”他喃喃自语,目光阴沉,“就这么急不可耐的冲击排名,想要通关吗?”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话,也太低估了通关的难度了!”
……
而此时,何长青口中念叨的秦远,正位于西城区新落成的金祥大厦内。
远东贸易的业务越做越大,一个体面的总部办公室是必要的门面。
老张头拍板,租下了这栋新建写字楼的一整层。
秦远此刻就在自己的总经理办公室里,盯着眼前过去三个月的所有账目。
当然分析财务报表这件事自然是要交给更专业的人。
伊莲娜正坐在一旁的会客沙发上,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财务报表和单据,她秀眉微蹙,指尖快速划过一行行数据,偶尔拿起旁边的计算器敲打几下,神情专注而干练。
没过多久,她抬起头,碧蓝的眼眸中带着一丝惊叹:“秦,你这家贸易公司的利润率……高得惊人。”
“根据过去三个月的账目,从广东方明海那里发往苏联的三百吨服装,利润接近百分之四百。”
“而西南开发集团支付的第一批四架飞机的货款,扣除我们采购罐头的成本以及各项运营、打点费用后,毛利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她报出一个最终数字:“光是这几个月,远东贸易的净利润就达到了三亿人民币。其中,飞机贸易贡献了超过一亿六千万。”
听到这个数字,即使秦远早有心理准备,心脏还是忍不住多跳了一下。
对比历史上的牟其中,他这次赚的更多,利润更大。
一旁的老张头喝了口茶水,看着伊莲娜赞道:“远子,你小子行啊!”
“从苏联拐回来这么个又漂亮又厉害的洋媳妇儿!这算账的速度和清楚劲儿,比咱们雇的老会计还利索!”
“三亿啊……”老张头感慨万分,眼睛都有些湿润:“当初我这一把老骨头,跟着你们几个毛头小子跑去苏联,真是抱着死在那边的决心去的。”
“真是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能闯出这么大一番事业。”
“我这一辈子,当过富家少爷、从过军打过仗、也低三下四讨过饭……”
“临了临了,竟然还能跟着你们当一回大商人,做下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值了!真他娘的值了!”
秦远能感受到老张头话语中那沉甸甸的激动与感慨,他伸手拍了拍老张头布满老茧的手背:“老张叔,放宽心,你这精彩的后半辈子,才刚开了个头呢。”
老张头摇摇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又看向伊莲娜,带着点考较的意味问道:“伊娃啊,按你这算法,等年后厦航那三架飞机的尾款到了,咱们公司是不是还能再赚一个亿左右?”
伊莲娜却摇了摇头,用流利的中文纠正道:“不止,张先生。根据我的预估,净利润可能会接近一亿五千万,甚至更多。”
老张头很是意外:“为啥?少了一架飞机,赚的钱咋还差不多?”
伊莲娜耐心解释道:“因为中国的轻工业产能还在快速提升,我们的罐头、服装等货物的采购成本会被进一步压缩。”
“同时,我们远东贸易的自有品牌‘真维斯’和‘格瓦斯’在这次交易中的占比会持续增加,这部分利润更高。”
“此消彼长之下,即使交易总额略低,净利润率也会显著提升,最终赚到的钱很可能与第一批持平甚至反超。”
老张头听得连连点头,恍然大悟:“哦……是这么个道理!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络!”
他再次把头转向秦远,语气中充满了期待:“远子,接下来咱们怎么干?你小子肯定早有主意了。”
秦远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了全盘规划:“苏联那边,‘真维斯’的名头已经彻底打响了,销量和口碑都起来了。现在是时候,把这些成果‘出口转内销’了。”
他对武卫国示意了一下,武卫国立刻从文件袋里拿出一迭苏联的《消息报》、《劳动报》等报纸,上面都有关于“真维斯”品牌在莫斯科火爆销售的报道,并且贴心地在旁边附上了中文翻译。
“老张叔,您在燕京朋友多,人面广。看看有没有渠道,将这些苏联媒体的报道,在国内主要的报纸上转载出去。”
秦远指点着那些报纸,斩钉截铁道:“我们要营造出一种氛围:‘真维斯’是征服了苏联市场的国产骄傲品牌!”
“先声夺人,把品牌的调性和知名度拉起来。”
“同时,”秦远落地有声道:“我会去联系电视台,问问广告时段的价格。等报纸宣传发酵一阵,我们就上电视广告,线上线下一起发力。”
老张头接过那迭报纸,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翻译内容,用力点点头:“好!登报宣传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他将报纸收起,心中盘算着该找哪些人运作这些事。
在这个年代,在报纸上登广告很简单。
联系直接,没有中间商。
你不需要找4A广告公司做代理。
通常的做法是,企业负责人或市场人员直接拿起电话,或者直接跑到报社的广告部,面对面洽谈。
省去了所有中间环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审核轻松,因为没有《广告法》的存在。
所以夸大其辞、直白甚至有些“土味”的广告语比比皆是。
当然,虚假宣传还是管的,但商业吹嘘的空间很大。
“对了,”老张头想起一事,“你之前让我盯着的国贸和王府井那边的门店,装修都已经搞好了,货也配齐了。”
“你要是不放心,抽空亲自去巡视看看,满意不满意,趁着开业前这段时间找人弄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