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150章 苏联四大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真维斯莫斯科旗舰店开业的时间,正好是在东正教的圣诞节。

    也就是一月七号。

    虽然说苏联禁止一切宗教节日,但是因为这个特殊时间点,圣诞的习俗摇身一变成了一月一号庆祝新年的一部分。

    从1937年开始,苏联便将圣诞树当作新年枞树。

    互送礼物,严寒老人(即俄版的圣诞老人)的拜访也成了新年习俗。

    而到了1991年,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份。

    人们似乎更加想要在宗教上寻找寄托与安慰。

    在一月六日晚。

    就如同除夕一般,所有苏联人都在当天晚上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对着新年树许愿,吃着晚餐,看着电视上的新闻。

    而在新闻结束之后,戈氏出场了,祝愿所有人圣诞节快乐。

    喜迎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如他所说,苏联改革的形势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但正因为这些问题,才让苏联的改革有了方向。

    1991年,将会成为苏联大跨越进步的一年。

    而为了坚定大家对于国家的信心,彰显民主,决定在3月17日举行民主投票。

    他的全国讲话,直接将莫斯科电视台收视率推上了巅峰。

    看着这一片段,里莫诺夫喃喃自语:“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想要苏联了呢?”

    他很清楚,戈氏的这次露面,正暴露了上层对于各大加盟国的担心。

    不然也不会用“全民投票”这种招数,聚拢人心。

    里莫诺夫仰头,看着那面在风雪中猎猎作响的苏联旗帜,心中百感交集。

    他是《消息报》的特派记者。

    曾经参与过那场将苏联拉入战争泥潭的阿服汉战争,担任战地记者。

    也曾经全程报道过苏联四大案之中的“棉花案”,深入造访了案发地——塔什干。

    作为喜欢寻根问底,实地调查的记者,他在报社中其实并不受人喜欢。

    但他的能力,无人质疑。

    在里莫诺夫看来,苏联持续运行了近七十年,明明国力越加强盛,可各大加盟国却越发的离心离德。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

    可共苦,不能同甘。

    苏联长期不能满足苏联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且不公平、不均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

    经济崛起,人民生活越加富庶。

    这种对比,产生了国与国的不平衡。

    而苏联的经济政策,又是典型的富裕补贴穷困,就说中亚五国,它们经济发展不好,长期拿补贴。

    这样的加盟国在苏联并不少。

    而且苏联基于大国影响力需要的对外援助,也造成了本国人的生活水平的下降。

    亚非拉国家都受到了苏联的援助,在很多斯拉夫人看来,这无疑是拿他们创造的财富给别的国家改善生活啊?

    这样的现状让作为苏联中坚力量的斯拉夫人,渐渐松动了自己的立场。

    他们的立场,从坚决维护苏联,给苏联做贡献,变成了开始寻思自己的生活水平问题。

    恰逢其会的,戈氏上台时喊的口号,更让这个想法变成了风潮。

    就在他沉思间,电视里突然响起了一阵警笛声。

    这让里莫诺夫一阵错愕,“警笛?”

    难道新闻结束之后,又出了什么突发性的事件?

    他连忙抬起头,看向电视屏幕。

    一个硕大的,莫斯科博物馆特写镜头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而后在博物馆内,射灯聚焦展柜,玻璃罩内空无一物,警报红光闪烁。

    特写镜头:地上一片深蓝色牛仔布,边缘撕裂处露出“JWS”刺绣暗码。

    (镜头推近至纹理)

    滴答滴答。

    刺耳警报声转为怀表滴答声。

    电视屏幕上,亮出了一行字幕:

    【镇馆之宝——初代牛仔裤,离奇失踪】

    看到这,里莫诺夫反应了过来。

    “这是广告?”

    他有些难以置信,广告还能这么拍?

    而类似的风格,他只在前段时间看过的“格瓦斯”上看过。

    正是因为那个充满着民族荣誉自豪感的广告,让格瓦斯瞬间出圈,成为了斯拉夫人的最爱饮品。

    而就在他错愕间,电视上的广告画面已经切换到了,一名福尔摩斯模样的侦探,正在追查痕迹。

    旁白声也适时响起:【“经典从未消失,它只是等待被重新定义。”】

    而后是一个全景俯拍,街头艺术家们,将一块块牛仔裤和皮夹克碎片拼凑成型,而后奇迹般的落回到了一名长腿美女身上。

    而后时空穿梭一般,这名长腿金发美女,出现在了T台之上。

    以强横的姿态,横扫一切同品类的品牌模特。

    最后,广告结束,一行字幕出现在正中央。

    【被偷走的经典,正在改写潮流】

    就在里莫诺夫以为广告结束了的时候,那名让人难以忘记的金发美女出现在了一处广场的服装店门口,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

    “真维斯失踪案,全民追缉中——你,是下一个改写者吗?”

    最后,全幅广告以【真维斯JVS】三个字母收尾。

    惊了,里莫诺夫真的惊了。

    国内竟然有这么高水准的广告?

    这镜头语言,这广告故事,还有这最后的点睛一笔。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两个念头。

    哪里能买到真维斯?

    电视里的广告美女是谁?

    那身材穿着一身牛仔裤和皮夹克,太有魅力了。

    不仅仅是他,全莫斯科,甚至是全苏联。

    无数正在观看电视,看完新闻之后还没来得及关掉的观众。

    此时,都是一脸的目瞪口呆。

    他娘的,广告拍的比电视剧都要有意思。

    要是苏联的各大电视台拍出来的影视剧,有这个广告一半的水准,他们都不会羡慕西方吃的细粮,羡慕其他国家能看到好莱坞电影。

    另一边,西莫诺夫也在回想着最后广告的那个街头镜头。

    “那个广场好像是普希金广场吧?”

    西莫诺夫喃喃自语,他在镜头中看到了麦当劳门店的招牌,而广告里真维斯门店就在麦当劳的对面。

    他想起了什么,立刻从抽屉里翻出来一份文件。

    上面写着一行大字:【远东贸易创始人调查资料】

    他从费尔干纳结束采访内务之后回到莫斯科,他的主编便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

    采访一名在经济改革之中的突出表现者——远东贸易、远东食品的建立者秦远。

    一个中国人。

    他之前翻开看了几眼,好像在里面看到过“真维斯”这个名字。

    “找到了。”

    里莫诺夫只翻到了第二页,便在其中找到了有关于“真维斯”的资料。

    【创建于中国,注册地在港岛的一家新兴服装品牌,凭借着高质量、时尚风格外形、美式风范,在大学城先一步打开市场,而后在远东贸易在我国构建起的庞大渠道链,迅速在叶卡捷琳娜堡、新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城市走红】

    认真看着这份调查报告,他快速翻阅。

    越来越多的内容出现在上面。

    远东贸易的崛起,哈巴罗夫斯克食品厂的收购、格瓦斯的品牌重铸、收购奥恰科夫树立起对抗西方饮料的民族大旗.

    以及,驱逐高加索人,压服本地帮派,确保了中国人在苏联的营商环境等等一系列作为。

    而,尤其让里莫诺夫这位传奇记者,眼前一亮的是接下来的几个字——

    【罐头换飞机,八百车物资,换购了古比雪夫飞机制造厂七架飞机】

    这个原本并不被他放在心上,准备随意应付的采访。

    直到此刻。

    在看完真维斯的电视广告,看完有关于秦远这个人在苏联的崛起历程之后。

    他的心态改变了。

    “这个叫做秦远的中国人,有点意思啊!”

    里莫诺夫眼中露出渴望,他的目光再次投注到窗外那面旗帜之上时,目光多了一丝平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