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开局穿越杨宇霆,辅佐少帅抗日 > 第336章 戴家满门忠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月未过,年味正浓的吉林敦化

    戴家大院门前的红灯笼被寒风刮得猎猎作响,灯笼穗子上凝着的冰碴子。族长戴万龄背着手站在院里,棉袍下摆扫过冻得发硬的积雪,留下两道浅浅的印子。他望着远方,手中还提着一把村镇中人不常见的一把长刀。

    “爹,东北军那边的回信到了!”长子戴克勤撩着棉门帘冲进院,手里拿着一张叠得整齐的信纸。戴万龄快步迎上去,展开信纸,信是东北军驻扎在敦化的第九旅旅长佟麟阁所写的,字里行间满是急切“日寇占我河山,烧杀抢掠,戴公若能举义,我部愿赠步枪五百支、子弹五千发,助君抗日!”

    戴万龄的目光在“步枪五百支,子弹五千发”上顿了顿,随即抬眼望向院外。

    远处的长白山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卧在天地间。九一八事变后,敦化早就没了往日的安宁,鬼子一路从延边杀到了安图,敦化以及周围的许多县城。因为缺少补给和过冬的衣物,鬼子在当地烧杀抢夺的消息,时有发生。

    前几日,戴老爷子的结拜兄弟,自任为抗战救国军司令的王德林派人捎来口信,劝他莫惜家财,共御外侮。那时他心里就有了打算,戴家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绝不能看着鬼子把家毁了。

    “去,把族里的后生都叫到祠堂来!”戴万龄把信纸揣进棉袍内袋,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戴克勤应声而去,不多时,戴家的男人们就踩着积雪聚到了祠堂。有护院的炮手,有地里干活的庄稼汉,还有刚满十六岁、脸上还带着稚气的侄子戴克勇。他们围着祠堂中央的岳飞像站定,看着戴万龄拿着那柄长刀,“唰”地一声抽出刀身,寒光在烛火下晃了晃,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格外肃穆。

    “鬼子要强占了咱东北,杀咱同胞,现在都快打到敦化家门口了!”戴万龄的声音在祠堂里回荡,“东北军愿意给咱军火,王德林兄弟也在抗敌,咱戴家不能当孬种!今天我把话撂这,愿意跟我抗日的,留下。想躲的,我不拦着,但记住,咱戴家的祖坟在这,丢了祖宗的脸,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没人说话,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片刻后,次子戴克俭率先往前一步,攥着拳头喊“爹,我跟你干!”紧接着,三子戴克吉、四子戴克志、五子戴克远。。。一个个身影往前站,连最小的六子戴克政都扯着大哥的衣角,仰着脖子说“哥,我也去,我能给你们递子弹!”戴万龄看着眼前的族人,眼眶有些发热,他把长刀举过头顶“好!从今天起,咱就是抗战救国军第五营,跟鬼子拼了!”

    三天后,东北军的军火如期送到。十几辆马车载着步枪、子弹和几箱手榴弹,在雪地里压出深深的车辙。戴万龄带着族人卸军火时,心里踌躇万分。他让大儿子戴克勤负责教大家用枪,次子戴克俭带着护院炮手操练队列,自己则拿着地图,反复研究敦化周边的地形,县城东边的滴嗒嘴子是个峡谷,两边是陡峭的山壁,谷底只有一条小路,是日军往宁安运物资的必经之路,若是在那设伏,定能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正月十五那天,雪下得格外大。戴万龄带着全部亲族五十余人,以及村镇中的青壮年四百多号人,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往滴嗒嘴子赶。棉鞋里塞着干草,却还是挡不住刺骨的寒风,有人的耳朵冻得发紫,却没人吭声,只是把步枪抱在怀里,尽量不让雪渗进枪膛。小儿子戴克政才刚刚十六岁,他跟在戴万龄身边,小脸冻得通红,却死死咬着嘴唇,一步不落地跟着。

    “都找地方隐蔽好,听我信号再开枪!”戴万龄趴在峡谷西侧的山壁后,雪花落在他的眉毛上,很快就结了冰。他透过雪缝往下看,谷底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梢的“呜呜”声。约莫过了一个小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和日军的吆喝声。

    一队日军正押着几辆马车往这边来,大概有四十多人,马车上盖着帆布,不知道装的是什么?戴万龄心中盘算着,甭管他里面装的是物资还是军火,就算是去拜寿的,自己也不能让他们如愿!

    戴万龄屏住呼吸,手指扣在腰间的手榴弹引信上。等日军全部进入峡谷,他猛地举起手,往下一挥“打!”话音刚落,枪声就像炸雷一样在峡谷里响起来。子弹带着股股仇恨飞向日军,不少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雪地里。日军指挥官慌忙拔出军刀,想要组织反击,却被长子戴克勤一枪击中肩膀,惨叫着倒在马车上。

    戴家人都是初摸枪械,很多人的枪法都非常一般,有的乡亲甚至七八发子弹都打空了,但是四五百人齐齐开枪,伏击四十多个鬼子,光是枪林弹雨,便让这些鬼子损失大半了。

    “冲啊!”次子戴克俭喊着,率先从山壁后跳下去,手里的步枪不停地射击。戴家的后生们跟着冲上去,有的用步枪打,有的扔手榴弹,还有的抄起随身携带的砍刀,跟日军拼起了近身。四子戴克志的胳膊被鬼子的刺刀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棉袖,他却像没感觉到疼一样,反手一刀砍在鬼子的脖子上。六子戴克政跟在后面,他鼓起勇气,拿起一把长枪,直接捅在鬼子的后心窝,嘴里还喊着“别伤我四哥!”

    战斗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当最后一个鬼子倒在雪地里时,峡谷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喘息声和马匹的嘶鸣。戴万龄拄着长刀站起来,雪地里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散落的武器,马车帆布被掀开,里面装的全是罐头和弹药“清点人数,看看伤了多少弟兄!”他话音刚落,就看到侄子戴克勇扶着一个受伤的族人走过来,那人的腿被流弹击中,裤腿已经被血浸透。

    “爹,鬼子死了大概四十多个,咱这边伤了七个,没死人!”长子戴克勤跑过来汇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戴万龄点点头,走到一具日军尸体旁,看着对方身上的军装,眼神里满是冷意“这只是开始,只要鬼子还在咱的土地上,咱就跟他们没完!”

    就在众人清理战场的时候,突然有个放哨的后生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叔,不好了!县城方向的鬼子。。。。好像在撤退!”戴万龄心里一惊,赶紧带着几个人往高处跑。站在山顶往下看,果然看到敦化县城方向有不少日军的队伍在往东边移动,马车载着物资,士兵们排着队,看起来像是在有序撤退,却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怎么回事?鬼子怎么突然撤了?”三子戴克吉疑惑地问。戴万龄皱着眉头,心里也犯嘀咕。 他们这只是打了一场小伏击,就算歼灭了四十多个鬼子,也不至于让县城里的日军大规模撤退。他突然想起近日报纸上说的日本人打了一个大败仗,在盖州那边被歼灭了一个常设师团,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军队开始撤退了。

    “不管怎么说,鬼子撤退是好事!”戴克俭笑着说“咱这一仗没白打,不仅灭了鬼子的威风,还帮着东北军减轻了压力!”众人听了,都忍不住欢呼起来。雪地里,一张张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笑容。

    戴万龄看着欢呼的族人,又望向远处的长白山,心中感慨万千。

    而像戴家族人集体抗日救国的故事,在广阔的东北大地上,还有无数例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