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院长接过文件,手指轻轻摩挲着封面,目光深沉如水。
他缓缓翻开第一页,纸张在阳光下泛出淡淡的光晕。
“江城罕见病基因诊疗中心……”他低声念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与玩味,“你这是要颠覆整个医学体系?”
林修远站在办公桌前,神情平静如常,“我只是想改变现状。”
“现状?”高院长轻笑一声,合上文件,抬起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实习医生,“你知道国内目前对罕见病的认知是什么吗?不是不想治,而是没能力治。你现在提出要建一个独立的诊疗中心,引入全外显子测序、人工智能诊断、基因编辑原型设备——这些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技术,你觉得医院有这个预算?有能力?”
“技术已经存在。”林修远直视他的眼睛,“资金可以争取,能力可以培养。但时间不会等人,小宇这样的孩子,他们等不起。”
这句话一出,办公室里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高院长眯了眯眼,似是在衡量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赵文杰推门而入,脸色阴沉,手中还拿着一份资料。
“听说你要搞什么基因诊疗中心?”他冷哼一声,将手中的资料往桌上一甩,“我刚查了全国过去五年的罕见病诊疗数据,成功率不足3%。你说你要救人,可这不叫救人,这是拿医院的资源去做一场豪赌!”
林修远依旧冷静,“那是因为我们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精准的诊断手段。如果当年我们能准确诊断出小宇的真实病因,他也不会死在ICU。”
“你!”赵文杰被呛得一时语塞。
“我并不是要否定传统医学。”林修远继续说道,“但我希望能在传统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条路或许艰难,但它值得尝试。”
赵文杰嗤笑:“你不过是个实习医生,哪来的底气谈改革?医院不是你一个人的试验场。”
林修远淡淡一笑,“可小宇的命,不是试验品。”
一句话,如同重锤砸在空气里,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高院长看着两人争执不下,最终摆了摆手,打断了这场争论。
“这件事我需要再考虑。”他说着,将那份筹建方案放在桌上最上方,“林修远,你的确有些想法,也有些胆量。但如果你想做这件事,那就靠你自己去拉投资吧。”
林修远心头一震。
高院长并没有彻底否定他的提案,而是给了他一个明确的条件:自筹资金。
这是一个信号——只要他能证明这个项目具备可行性,并拥有足够的市场潜力与社会价值,医院就不会阻拦他。
走出院长办公室后,林修远站在走廊尽头的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思绪翻涌。
从这一刻起,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依附于体制的年轻医生,而是一个试图打破旧秩序、重建新规则的挑战者。
夜色渐深,医院早已恢复了夜晚的安静。
林修远独自一人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自己的资源清单。
他手头的资金并不充裕,但他拥有的是未来十年内最具前瞻性的医学成果与信息。
智能诊断算法、基因修复液配方、AI辅助决策模型……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所没有的东西。
只要合理包装,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他完全有可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医疗科技雏形。
正思索间,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
“林医生,我是林雪。听说你有个关于罕见病诊疗的大计划?我刚好掌握了一些风投渠道,也许我们可以聊聊。”
林修远微微一怔,随即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他回复了一句简短的信息:“好,改天见。”
窗外星光点点,城市的灯火映照在他脸上,映出一双坚定的眼睛。
而这,只是他布局的第一步。第28章:医道不止于救人
夜风微凉,医院顶楼的栏杆被风吹得微微发冷。
林修远站在那里,望着远方江城市如星河般的灯火,眼神坚定而深邃。
“我不仅要救一个人,我要改变千万人的命运。”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苏晚照悄然走近,手里还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病例报告。
“你在想什么?”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林修远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扬起,“我在想,医道之路,不止于治病救人……更是重塑规则。”
苏晚照怔了一下,随即轻轻点头。
她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这个时代,医学资源分配不均、罕见病无人问津、医药利益链条盘根错节,普通人一旦患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
“你想建那个基因诊疗中心,不只是为了小宇吧?”她低声问道。
林修远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小宇只是开始。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孩子,他们不该被这个世界遗忘。”
苏晚照看着他,眼底泛起温柔的光,“我会一直陪着你,帮你一起完成这一切。”
林修远目光一暖,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谢谢你,晚照。”
第二天清晨,林雪便带来了好消息。
“省里有一家专注于医疗创新的风投基金,最近正在寻找有潜力的项目。”她一边走进咖啡厅,一边将手机上的信息递过去,“我帮你联系上了他们的负责人,下周可以安排一场面谈。”
林修远接过信息,迅速扫了一眼,
“很好。”他合上手机,语气沉稳,“那我们就去谈谈。”
离开咖啡馆后,林修远立刻回到宿舍,开始着手撰写商业计划书。
他没有选择直接使用“基因修复液”这个名字,而是以“靶向基因疗法研发平台”作为核心切入点,结合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和罕见病数据库建设,描绘出一个极具前景的未来医疗蓝图。
同时,他在计划书中加入了小宇的案例——
>“患者:小宇,男,9岁,确诊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综合征。常规治疗无效,预估寿命不超过15年。采用本团队提出的个体化干预方案(营养支持+免疫调节+靶向药物模拟治疗),病情已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这不仅是对项目的证明,更是对现实困境的控诉。
夜深人静,电脑屏幕前,林修远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他的神情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这份即将改变未来的计划书。
与此同时,苏晚照也并没有闲着。
她在护士站悄悄调取了小宇过往三年的病历资料,并利用林修远教授的算法模型进行分析,帮助制定更加精准的后续治疗策略。
两人虽未明言,却早已心照不宣。
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也是彼此心中最坚定的支持。
数日后,林修远带着计划书,与林雪一同前往省会,与那家名为“启源资本”的风投公司进行会谈。
会议室中,气氛凝重。
对面坐着三位投资人,其中一位是基金合伙人陈立然,看上去四十多岁,目光锐利,像是看穿人心一般。
“林医生,你说你们团队掌握了未来十年的医学方向,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他开门见山地问道。
林修远毫不慌张,淡淡一笑:“我不是说我们掌握未来,而是我知道哪些技术会在什么时候成熟。比如全外显子测序的普及时间、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临床应用节点、还有未来三年内爆发的几次重大疾病事件。”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果您愿意投资,我可以提供几个短期内就能验证的技术方向。例如,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早期肺癌筛查系统,准确率高达98.7%;又或者是一种新型抗病毒化合物,能有效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感疫情。”
陈立然眼神一震,显然被这些话吸引了注意力。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结果虽然尚未定论,但对方明显已经产生了浓厚兴趣。
走出会议室时,林雪低声笑道:“你今天的表现,让他们刮目相看。”
林修远抬头看了看天空,阳光洒在脸上,温暖而不刺眼。
“这只是开始。”他说。
深夜,儿科病房一片寂静。
值班室里,林修远和苏晚照刚刚结束一轮查房,趁着空隙,悄悄走向小宇的病房。
周婉婷坐在床边,双眼布满血丝,手中握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喂着他喝药。
看到林修远进来,她连忙起身,“林医生,您来了?”
林修远点点头,在床边坐下,轻轻翻开小宇的病历本。
“这段时间的调理效果不错,肺部感染频率降低了,肝功能也在逐步恢复。”
周婉婷含泪点头,声音哽咽:“只要能救他,我们什么都愿意做。”
林修远望着她,缓缓开口:“我有个想法,也许……能让小宇活得更久一点。”
苏晚照站在一旁,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无声的安慰和支持。
窗外月色如水,洒进病房,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
这一刻,仿佛一切的希望,都藏在这片寂静之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