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83章、空旨镇山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冰天雪地里,三匹快马从山海关南疾驰而来,呼喝声中,裹得严严实实的三人被迎进了关城。

    回头注意到这一幕的小旗官轻蔑的教训自己手下老兵。

    “什么叫鬼都没一个?喏,一次三个,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的。我的老旗官说过。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小心点总没错的。”

    老兵不敢反驳,心里暗自嘟囔,活见鬼,这些传令兵几个子啊,大冬天赶路。并且再次对旗官的旗官表示不屑,真小心就不会嘎了。

    朱慈炅出于对李某某失业的担心,对驿传系统悄无声息的提高了待遇的,甚至他们是大明最早计件提成的一批人,千方百计的给这帮人提高收入。

    从朱慈炅继位之初,驿站几乎面临裁撤,但现在这已经是个小香饽饽了,他们比官员们还期待《朕问》新一期的发布,关心南京的印刷技术,尤其期待军情速递。

    至于吃拿卡要,中枢虽然三令五申,但依然流行,不过上面补助多了,他们的整体收入其实并不受影响。而且还有锦衣卫的有奖举报,有前途的官员不会贪这点小便宜的。

    南京就曾发生过一起官员公子纵仆白吃,还殴打驿站人员的小事,结果被锦衣卫上门讨债,罚银十倍,连累老子都被降了一级。大明官员升一级容易吗?这纨绔直接被打断了腿。

    三个传令兵直接奔向总督大堂,值岗的总监系统千户皱着眉头勘合火印,给他们签了回执。

    “下去喝口酒吧,督师有回讯,我会找你们的。”

    大堂内的范景文,终于看完了乱七八糟的会议记录,有些疑惑文官为何一个都没有发言,但现在的他心中压着巨石,不想计较这些文武对立。

    他随手将记录放在身旁,清了清嗓子,挤出笑容,望向众人。

    “都不错,很有见地。怎么,都等着本督呢?那好,本督也说说我的意见。”

    范景文刚要继续开口,就看到锦衣卫千户推开门,带进温暖的大堂一缕寒风。

    他直接走到平辽总监王世德的身边,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的王世德身上。王世德赶紧打开,快速浏览,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连范景文都忍不住发问。

    “军情急递?发生什么事了?”

    王世德面皮微微抽搐。

    “京师消息,监国谕令,加太后宝玺。成国公朱纯臣,领怀宁侯孙维藩、荣昌懿国大长公主第五子杨光龙、恭顺侯次子吴惟英、阳武伯薛棨将神枢神机五军三营,合兵四万,支援平辽。”

    大堂内鸦雀无声。

    范景文冷笑一声。

    “京师的意思是以成国公为帅?陛下知道吗?”

    王世德摇摇头。

    “不是,陛下应该知道,有黄阁老备注,援军全部受督师节制。”

    范景文猛怕座椅扶手,发出“啪”的一声,胸口起伏。

    “陛下钦点的大战总指挥是朱占遇,他朱纯臣也听吗?”

    王世德恭敬的向范景文递上文书,目光却看向上司高文采。

    “文书上没说。”

    范景文接过文书扫了一眼,扫了两眼就扔在旁边,目光中的自信都暗淡了几分。

    高文采知道自己该说点啥,偏偏他啥也说不出来。

    他是因功提拔,锦衣卫指挥同知这位置还不到一年,在朱慈炅面前都磕磕绊绊的,犯错不断。朱慈炅提拔他,除了继位的关键时候立功,更多是高文采是甲申殉国英雄。

    高文采只是个百户,升千户指挥执行可能问题不大。升到指挥同知,锦衣卫二把手,高文采可不是骆养性这样的世家子弟。

    尤其是这个位置已经不仅仅是密探军事,还具有相当的政治属性了,他有点玩不转。

    这其实不是他的错,但小皇帝被天启教育成了打死也不能认错的犟种,自己拉的粑粑再臭也得忍着。

    大堂内气氛有些微妙,无论文武,都是聪明人,没有人因为援军到来而喜,反而这援军给大战带来了浓浓的阴影。

    军事问题本来应该高文采说话的,但他哑了。邱致中同样年轻,不过在小皇帝身边熏陶过的人就是不一样。他冷笑一声开口。

    “有瑞王副署吗?”

    王世德和范景文对视了一眼。

    “没有。不过有太后宝玺。”

    邱致中端起茶碗,非常自信潇洒的在众人的目光中慢悠悠的品茶。

    “咱家就代表小皇爷问问平辽诸将,当北京圣旨与皇上圣旨冲突,以何为先?”

    场中众将齐齐反应过来,陈震亨的大嗓门第一个发声。

    “末将只奉陛下谕令。”

    “当然是陛下!”

    “肯定是陛下。”

    邱致中满意的点点头,目光看向一直不开口的吴甡等人。

    “即便讲朝廷法度,一封驿传送过来文书,还能盖过咱家亲传的圣旨不成,北京行人司的官老爷们真是舒服啊。”

    吴甡还是开口了。

    “可陛下只是私印。”

    邱致中哈哈大笑,怀中露出明黄绫角。

    “高同知作证,咱家怀里还有一份空白圣旨。陛下口谕,平辽一旦有人胆敢不接旨,咱家立即当面照抄一份。”

    范景文连忙开口。

    “不用,不用,邱公公不用。本督不是接旨了吗?陛下调兵用私印的事,我在平辽也有耳闻的,据说民间将此印炒成了天价,咱们平辽可是好不容易才有一份。

    邱公公给我个面子,不要再收回去了,本官也要留在大堂镇邪的。”

    范景文真急了,他喵的,小皇帝比自己想的还阴,现场誊抄,打谁的脸啊?

    邱致中拱手一笑,又低头喝茶,不再言语了。

    吴甡脸色有些发白,当初陛见,小皇帝把他苦心写成的平辽策看都不看就砸他脑袋上的事,他还耿耿于怀呢,现在又来这招,这娃娃是天慧聪明,但未免把国事太儿戏了。

    但不管如何,邱致中这一发言,稳定了军心。范景文又恢复了强大气场,他站起身来,走向沙盘。文武又再度围住了沙盘,鹿继善还给范景文递上了一根笔直的长木棍。

    “本督的意思,此战不打大战役,也不打攻城战。左路骑兵我不管,中路和右路,我想试试多点开花。以参将为指挥,各带两千人,各划战区,协调分进合流,让整个辽东无处不战,遍地烽烟。此战更要遵从陛下旨意,以杀伤建奴、破坏其作战潜力为目标。”

    满桂当即不干。

    “督师,补给呢?若是只有两千人一只的队伍,岂不是羊入虎口,被建奴各个击破?”

    范景文神情依然坚定。

    “也不是全部只有两千人,几位总兵还是要建立支援营地的。至于各个击破,诸位将军都是傻子吗?打不过就跑啊,往山窝里钻,下雪天,建奴骑兵敢不要命的追你们?如果追兵少,你们还不能想法吃掉?”

    满桂依然犹豫。

    “就算如此,我军伤亡恐怕不会少,要是一只部队遇到大股敌军就完了。”

    范景文脸色凝重。

    “本督考虑的是整体战场,不是具体战场。谁没本事运气不好,本督管不了,谁本事大战果大,本督也看得到。综合来看,建奴疲于奔命,必然损失惨重。至于我军,本督可以承诺,你们损多少兵马,本督给你们补多少兵马。”

    几大总兵面面相觑,连文官都有点慌张的眼神。是的,十万人分成五十只队伍,肯定有人会遇到建奴大部队,但绝大多数都能突进到辽东腹地,真这样打,绝对是两败俱伤啊。

    连吴甡都忍不住开口了。

    “督师,这样打,我们补给跟不上的,这得动员多少民夫?”

    范景文闭上了双眼。

    “跟不上就不跟,一个民夫也不动员。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诸将,本督只为你们提供最初你们自己可以携带的最大粮草,杀进辽东后,你们手中有刀箭,自己想办法。洪歹极扣关,他也没带多少粮食,他怎么做的,你们就怎么做。”

    这,我们是大明啊,又不是蛮族。范梦章,你疯了吧,等着弹章等身吧。文官们再度失语,吴甡都低下了头,心里发堵,辽东其实也是我大明本土啊。

    不过武将这边反而士气高涨,有些人跃跃欲试。

    张可大的东江军对这套战法比较熟悉,当即肯定。

    “可以这样打,打一战,建奴至少五年不能翻身,牺牲大点可以接受。占遇觉得呢?”

    朱可贞的情绪依然低落。

    “可以。部堂下令吧!”

    平辽总监王世德赶紧开口。

    “京师援军呢?”

    范景文大手一挥,不容质疑。

    “不等他们,赶得上就加入预备队,赶不上就滚回京师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