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驱离马达加斯加境内所有记者,是由马达加斯加总督府和法国远征军司令部共同下达的命令,这是无可更改的。
科曼直接绕过了抗议不断的法新社记者,这都什么时候了,哪有空和对方耍嘴皮子?
“跟我去司令部。”经过一天休息的科曼进入了工作状态,到了另外一处军营直接把博卡萨拎出来,“多看看多学学,对你以后的军事或者政治生涯有着巨大的帮助,难道你准备一辈子做一个低级军官么?拿破仑说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博卡萨一直都是尊重科曼的,更别提科曼提及了他的偶像拿破仑,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别管是什么目的,跟着就对了。
援军的到来,带来了重武器、充足的弹药和生力军。城内的气氛瞬间改变。之前弥漫的紧张和孤立无援感,被一种新的、更具攻击性的决心所取代。
首府的气氛也因为援军的到来为之一变,彷徨从守军的脸上消失了,转移到了塔那那利佛本地市民脸上……
比起法军当中的白人面孔,似乎越南的黄种人面孔看起来更能够令人接受一些,更何况已经有不少本地人听到了科曼传播的谣言,出于朴素的情感更加相信越南人一点,要不说无知是福呢。
如果真的处在一片区域,从过往的历史当中,马达加斯加的南岛人大概率是要面临被赶苗拓业、改土归流之类的操作。
从今天开始,首府塔那那利佛的法军将会转为前进状态,那么形容好像有点像是印度的前进政策,只要我们的士兵骄傲的挺起胸膛,敌人就会不战自溃。
但不是这么回事,法国在重拳出击这方面可比英国果断的多。
前进状态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控制中央高原和东海岸平原的入口,压缩暴动者渗透中央高原的可能。如果已经有暴动武装进来了,就先进行清缴工作,帕多瓦少将将非洲和法属印支的部队进行混编,共同来完成这一项任务。
科曼来到总督府面见保罗·奥迪总督,转交了现在可能看起来还是在画饼,但只要镇压成功必然会实施的重建计划,当中包括了基础设施和教育设施,最重要的就是马达加斯加大学了。
如果在殖民地的建设这个问题上,法国从来都不是针对谁,马达加斯加现在一所大学都没有,想要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去巴黎。
目前马达加斯加的初级教育,很大程度上甚至依赖于神父,这一次暴动的领导层里面,就有一个神父作为精神领袖。
“初步计划是,在暴动之后确立农业、采矿和机械维修为主的学科,作为新大学的教育核心。”
科曼见到了总督之后在其面前洋洋洒洒的解释道,“首先我们肯定不能培养这里的理工科,至于文科,文科的危害性也很大,总有一些学了一点皮毛,自认为受到了高等教育的人,按耐不住心中的怀才不遇,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切实际的妄想。”
眼见保罗·奥迪总督点头认可,科曼才继续道,“所以不管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都不在教育体系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教授一些实际的东西。所以这座大学的定位,是职业技术学校,这也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马达加斯加相当缺乏的东西。同时对法兰西联邦,以及马达加斯加联邦计划,造成的威胁不大。”
科曼还是没有忘记矿产,因为他记得马达加斯加境内存在少见的钛铁矿,虽然不如攀枝花铁矿的品质好,但在全世界已经算是不错了。
要连通法属非洲殖民地的撒哈拉大西洋铁路计划,所需要的铁轨肯定要经受大西洋海风和撒拉哈热浪的双重考验,对铁轨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世界上的铁矿很多,赤铁矿纯度高,黄铁矿含硫量高,林林总总但都不是铁轨的最好选择。
最适合制造铁轨的就是钛钒铁矿,除了攀枝花铁矿之外,这种铁矿在全世界寥寥无几,钛钒铁矿制造的铁轨,硬度远远超过普通铁轨,使用寿命是普通铁轨的二到四倍。
二十一世纪美国已经扭曲颠簸的铁路,如果用的是这种铁轨,说不定还运行良好,根本不会总出现火车出轨的新闻。
钛钒铁矿在铁矿当中十分稀少,科曼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钛铁矿,正好他记得马达加斯加就有这种铁矿。
在二十一世纪因为马达加斯加的钛铁矿储量不大,欧美也早已经过了建设铁路的时候,根本不会在上面大量投资。
至于需要建设铁路的国家比如说海峡对面的非洲,非洲国家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指望欧美国家帮助纯粹实在做梦,就一直处在有但用不上的状态。
但是现在,为了加强对法属非洲的掌控力,撒哈拉大西洋铁路是一个必要的办法,科曼就必须找到最适合的铁矿,来帮助完成这个计划,不然他让马丁寻找勘探人员带到这里做什么?
除了农业和矿产之外,机械维修也是可以交给马达加斯加当地人的,知识是真的,学了就可以到手。但这些知识不至于对法国产生威胁。
这种课程充其量就会诞生一批熟练工人,可以类比巴基斯坦乡村作坊的工厂,技术含量不大的东西都可以手搓出来,但能用多久,用了会不会有生命危险,谁都不知道。
这种层面的手搓作坊,大多只能对坏掉的成品进行修复,比如说报废车翻新。和法国倾销的工业品不在一个生态位。
科曼现在就像是一个卓越的医生,用手术刀切掉最为关键的部分,将一些看起来有用,也能够改善生活,但天花板不会很高的学科和产业,开放给马达加斯加。
这都是有参照物的。战后美国对德日两国的产业扶持,其实就是这一套的高阶版,德国和日本的工业都是看起来强大而且比较完整,离开美国则根本玩不转。
德国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可以通过欧共体国家内部取长补短,很多地方可以绕过限制。
至于日本完全就是单打独斗,离开美国的授权和市场,加上驻日美军的正面作用,只要让美国感觉到威胁,处理起来比欧洲这边容易的多。
保罗·奥迪总督经过了详细解释,十分认可的说道,“暴动之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善后方案,当然我们现在首先要解决暴动者。”
“这是肯定的。”科曼一副洗耳恭听的摸样问道,“远征军刚刚到达,旨在控制中央高地,将暴动压缩到东海岸的前进策略命令已经下达。但有些暴动的资料还是不太明细,我们初步计划是拉拢南岛人,清洗东海岸班图人。”
“这可能比较难,因为暴动武装的领导人恰好是南岛人占多数。”保罗·奥迪总督无奈的说了一句。
“一群南岛人高层,带着东海岸的班图人暴动?”科曼听到这个回答的表情颇为玩味,他只知道马达加斯加在一九四七年有过这么一次暴动,但没想到这里面的故事这么有戏剧性。
南岛人作为领导层,领着班图人组成的暴动者来法抗法国殖民?而居住在中央高地的绝大多数南岛人,却并没有参与进来。
这要是换一个地区,就是尼赫鲁跑到印度河流域,带着一群穆斯林发动了武装起义,而印度教徒在一旁袖手旁观?
保罗·奥迪总督让人拿出来了总督府掌控的资料,科曼一看之后果然如此,暴动者的最高政治领袖拉沃阿汉吉,他的副手约瑟夫·拉赛塔,以及精神领袖拉桑巴神父都是南岛人,只有另外一个副手是班图人,最有意思的来了,暴动武装一线指挥官是南部的贝齐略人。
这个组合就是四个政治领导人,一个军事领导人,政治领导人是三个南岛人一个班图人,唯一一个军队领导人则两个民族都不是。
“太好了,这是一个民族仇杀的基础。”科曼匆匆一扫总督府提供的资料,喜形于色道,“这非常符合我们拉拢南岛人,清洗班图人的计划,好到不能再好了。在清缴暴动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南岛人深度参与,这样遭到重大损失的班图人,就可能对领导暴动的南岛人产生怀疑,现在要做的就是促成民族仇杀出现的条件,不知道是否有愿意和法国关系不错,愿意合作的政治领袖,把事情往前推一步。”
一个崭新的,关于一小撮南岛人野心家,煽动班图人反抗法国的秩序的阴谋论就这么出现在脑海。
这件事要办成了,法国可以把镇压过程造成的死亡,直接推卸到马达加斯加最大单一民族南岛人身上,至于这几个领导暴动的独立运动领导人,等着遗臭万年吧。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上面究竟会上演什么样的戏剧,还要看法国怎么执笔。”离开总督府的科曼踌躇满志的对博卡萨道,“这一次的经历对我对你都难得一见,好好学着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