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118章 向死而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着朱由检的话。

    毛文龙又一次陷入呆滞。

    打死他都没预料到。

    陛下竟然想着毕其功于一役,直接往朝鲜国都汉城进攻,彻底解决朝鲜问题。

    诚然。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操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如果军队真要是铁了心过去,那总是能找到一条路来的。

    朝鲜国内没有像长城那般的整条防线。

    前方遇到挡路的城池,可以选择不攻打然后直接绕过。

    就连大明朝都还出现过几百个倭寇一路弯弯绕绕,最终直接进攻到南京城下的情况。

    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

    实际操作起来的话,只要后面追兵一跟上,前面再一堵截,大明的军队就会被直接包饺子。

    那时朝鲜都不需要跟大明拼命,三天两头骚扰一下就能将大明朝直接给耗死。

    所以直取汉城的这条路根本行不通一点。

    想到这里。

    毛文龙刚想开口劝谏,但却又突然间想起什么。

    随即将已经到嘴边的话给生生咽了下去。

    闪击汉城的举动是九死一生不假。

    但若是不直接进攻汉城的话。

    那等待他们这支圣驾队伍的命运恐怕会更加凶险。

    朝鲜那边已经与后金勾结,山东地区的世家豪族肯定也在暗中注视着一切。

    只要征战朝鲜的时间线一被稍微拉长哪怕一点,那这些势力必然会倾巢而出。

    到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恐怕就不是朝鲜单方面的前后夹击了。

    而是朝鲜、后金、世家三方围剿!

    此刻。

    毛文龙才惊觉刚才他们商讨半天,方才议论出的左右两条进攻路线纯属扯淡。

    直击汉城才是最为正确的抉择。

    此举虽然听起来极为不可思议,但却是真正能向死求生的方法。

    毛文龙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只见陛下仍是一脸淡然,似乎并不觉得自己的这个决断有什么过人之处。

    毛文龙不由得吞了口唾沫,随即郑重应道:“微臣明白了,臣现在就去告诉其他人做好准备!”

    朱由检点了点头,毛文龙随之离开。

    接着,他继续拿起桌上的文策翻阅起来。

    目前他所看的,乃是关于朝鲜内部忠明派的记载。

    自从李倧政变上位之后,朝鲜朝堂之中的忠明派便一直被不断打压。

    不过在汉城中,仍有一些忠明派老臣残留其中。

    等大军开到汉城附近后,应该可以利用这些人再做做文章。

    看着眼前的资料,朱由检全神贯注,不断推演着兵临城下后可能会发生的一切。

    那边。

    毛文龙将直击汉城的消息传达给一众将领后,瞬间引起全场寂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陛下最终的决断竟然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直取汉城。

    凭他们这一万来人,就想直接拿下朝鲜国都?

    这太过耸人听闻了,甚至说太过儿戏。

    众人一时之间都不知道陛下是出于何种目的,才最终做出如此决断的。

    直至愣了好一会儿后,陈继盛方才脸色急迫皱着眉头开口问道:

    “大帅,就凭我们这些人马,怎么可能拿得下汉城?陛下此等决断是否有些太过急功近利?!”

    “您该再去劝劝陛下才是!”

    不怪陈继盛如此焦急以至于口不择言。

    这次出征,可是陛下御驾亲征和他们共同进退的。

    一旦出了什么事,那整个大明朝可就算是彻底完了!

    所以采用这种极其冒险又成功概率极低的方式来进攻朝鲜,实在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毛文龙听着陈继盛的质疑摇了摇头。

    接着他将自己与陛下交谈后所产生的新的担忧和众人讲了一遍。

    众人听完,皆是眉头紧蹙。

    这些人里有不少都对现如今大明朝究竟乱成了什么样,还没一个清楚的认识。

    现在听完毛文龙讲述,已是不知不觉间口干舌燥。

    短短几天前就有两三千名儒生士子啸聚起来阻拦圣驾?

    那他妈时间再往后拖拖还得了?!

    可以预料的到。

    只要他们在朝鲜耽搁的时间稍微长点,那这些世家必然会将他们的退路给彻底锁死。

    然后联合外部势力前后夹击。

    可虽然心中已经知道局势危急万分,众人却还是觉得相比之下,直击汉城的举动实在更为冒险。

    于是就又有人开口道:

    “大帅,您要不要再劝劝皇上,仅凭我们这些人,不可能攻的下朝鲜国都啊。”

    “是啊,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我大明岂不又要再现土木堡之耻?”

    “.”

    听着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毛文龙猛的一拍桌子。

    “够了!如果眼前是必胜的局面,那还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用?!”

    “按照你们所说的稳扎稳打,其后果无非就是慢性死亡罢了!”

    “只有直击汉城,才能向死而生!”

    “而且陛下所图谋的乃是重振大明,此举本就是逆天而为,难道说有凶险我们就不干了吗?!”

    “怕死的现在就可以离开,老子绝不拦他!”

    毛文龙也知道。

    现在能站在这里的,哪里会有什么怕死之辈?

    众人刚才的那些言语,也只不过是纯粹的担忧而非惧怕。

    果不其然。

    毛文龙这一番话说完,剩下一众将领对视一眼,也不再多言,而是齐声领命道:

    “末将明白了!现在就去准备逐项事宜!”

    毛文龙点了点头。

    等众人离去后,他才独自一人在房间内坐了下来,目光深邃。

    虽然现在已经确定了进攻路线。

    但是他们这支人数堪堪过万的军队,真正到了汉城附近后又会遇到何种凶险,就不是他解决的了。

    那时怎么办,只有陛下知道。

    想到这里。

    毛文龙不由得叹了口气,只感觉自己这个一品大员好像有些无用。

    没办法。

    带着一万人就敢去直接攻打别人国都,而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做成此事。

    恐怕就是兵仙韩信复生,一时间恐怕也只会感觉束手无策。

    与此同时。

    朝鲜国都,汉城。

    虽然如今已是深夜。

    但十来个头发花白垂垂老矣的朝鲜官员,仍是精神抖擞的聚在一间密室之中商讨大事。

    这十来个人都是李倧上位前的前朝老臣,又都是忠明派。

    其中几人更直接是明人后代,对大明有着深厚的感情。

    本来。

    几年时间下来,大家都快被李倧那个杂种给整死了。

    但没想到临死之前,竟然还能看见大明朝的使者重现天威的那一幕。

    虽然这幅场景只是如昙花盛开般短暂。

    刚出现就就被李倧给按下去了,但终究还是出现了不是?

    一名唤作谢守忠的老者看着众人,率先开口道:“大明使者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随着这个问题问出口,屋子里每个人脸上都出现了一抹凝重。

    孔有德等人被游街后抓进囚牢之事,现如今已经传遍了汉城。

    想必要不了一两天就会传遍整个朝鲜,毕竟朝鲜还没大明朝一个布政司大。

    李倧此举,已经等同于明着造反。

    那他们这些人尽皆知的忠明派,到时又该怎么办?

    这事不光跟大明的脸皮有关系,还跟他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有关。

    顿了顿后。

    众人间居中而坐,名为金德民的老者开口道:

    “要不了多长时间此事就会传回明朝了,大明朝既然能守住后金进攻,那就肯定不会对此事忍气吞声。”

    “反正孔有德等人肯定是要搭救的,但具体怎么救,还是到时先看看大明做何反应吧。”

    一帮老头听着这个回答,皆是捋着胡须默默点头。

    金德民是如今众人中实力最强的那位,也是手底下唯一掌管军队的忠明派。

    虽说这所谓的军队只有几百人而已,还都是一些杂兵。

    但在现在这种整个朝鲜内的忠明派都快被收拾妥当的情况下,金德民已然就是忠明派领袖。

    既为领袖,那他说的话别人就肯定要听。

    最重要的是,金德民说的很有道理。

    不管出于哪种目的,孔有德他们都要搭救。

    但是是小救、中救、还是大救。

    那最终还要看大明。

    大明是派人谴责、还是再派更多的使团来处理此事、亦或是直接派兵给朝鲜一个教训?

    他们到时候怎么办,实际上是根据这个来的。

    没办法。

    忠明派的实力就在这摆着,他们也想直接一个招呼把人给放了。

    但实力这块不允许。

    若是可以的话。

    他们更希望大明直接派遣军队过来,把李倧这狗操的玩意给一刀宰了。

    这些年,他们这派中的人可是被李倧给整死太多了!

    虽然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想法非常不切实际。

    但一帮老头聚在一起,还是忍不住像小孩子一样幻想起来。

    另一边。

    山东地区。

    一众沿海地区的世家实控人听见有五座城被皇帝带人给抢了后,瞬间下巴掉到了地上。

    皇帝没死在东江镇,还他妈活着回来把我们给抢了?!

    那我们这几日各种运筹帷幄的谋划又算什么?!

    马戏团里的小丑吗?!

    尤其是被抢那五座城池的负责人,听着这个消息更是直接身子一软晕了过去。

    我他妈就出来开个会

    然后你现在过来跟我说,我不光全家死绝了、传承了百年的家业也随之被抢掠一空了?!

    还有王法吗?!

    还有天理吗?!

    众人不知道皇帝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但所有人都清楚,如今的事态已经大大超乎他们的预料了。

    尤其是孔胤昌。

    他的大脑在极度震惊之下,已经只剩下一个想法:

    别管圣驾队伍是如何抵挡住后金进攻的了,反正现在就是做到了!

    赶紧回去找自家兄长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这事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是所有人的灭顶之灾!

    情急之下。

    他连夜带着田、张两家的核心人物田宏和张拙往曲阜赶去。

    连夜奔波之后,三人终于赶到曲阜。

    一进衍圣公府邸大门,孔胤昌就连滚带爬的跑进祠堂,将皇帝击败后金并劫掠沿海五城的事全盘拖出。

    孔胤植听着自己胞弟的话,脸上再也没有了几乎从未变过的淡然,而是流露出不可置信与惊慌失措。

    缓了好一会儿后,他才慢慢将自己的心中激荡给平复下来。

    而此时。

    在一旁急到不行的田宏与张拙二人也是赶忙迎上来开口道:

    “孔兄,事已至此,我们三家齐心再联合其他力量直接反了吧!”

    “我们山东各种势力全加起来至少能拉出几万大军,趁着皇帝还未再次登陆山东直接将他弄死才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指不定还会生出多少岔子来!”

    面对着二人催促,孔胤植也不免有些烦躁:

    “胡闹!我们现在都不知道皇帝究竟会在哪里停留,就是拉起几万大军,他收到消息直接绕路跑了,我们又该怎么办?!”

    “那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田、张二人针锋相对,怒目而视。

    不怪他们如此急迫。

    被抢的可是他们两家!

    虽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那么严重,但五座城池也是着实够让人肉疼的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

    他们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再来!

    孔胤植摆摆手叹了口气:“容我想想!”

    随即,他便在祠堂之内不断的来回踱步。

    就这么走了好一会儿,他方才猛的抬起头询问道:“皇帝抢完那五座城后往哪去了?!”

    田宏回答道:“似乎是继续返回东江镇了。”

    东江镇?

    孔胤植有些痛苦的捏了捏眉心,皇帝都已经守住后金的进攻了,他还回东江镇做什么?!

    他一把扯过地图,看着与朝鲜相距极近的东江军镇陷入了沉思。

    在不断推演过后,他突然间有所明悟。

    随即,孔胤植脸色凝重的看向田、张二人:

    “皇帝恐怕并非是真回东江镇了,他最终的目的恐怕是通过东江镇进攻朝鲜。”

    “然后再利用朝鲜和东江镇之势钳制我山东!”

    田宏、张拙表情皆是一滞:“就他那点人马,哪怕把东江镇的兵马全算上,又怎么可能打得赢朝鲜?”

    “更何况朝鲜不是还与后金有所勾结吗?!”

    孔胤植不禁有一种怒极反笑的冲动:

    “那谁能料到他能守得住后金的进攻?谁又能料到他不光守住了后金还杀了回马枪?!”

    田宏、张拙默然,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那就按刚才说的,直接造反罢!”

    “不管他接下来还准备怎么办,我们就在山东聚集起军队等着他!”

    听着二人的提议,孔胤植踱步速度变得更快。

    从他的角度出发,孔胤植是不愿意看到事情演变到这一步的。

    田、张二家依靠海贸,或许不那么在意大义这种东西。

    但他孔家还是要世修降表的。

    若是背上了直接造反的名声,那以后改朝换代了谁还敢找他们修这个降表?

    大明朝的国祚如今可是已经都两百多年了,摇摇欲坠之下,说不定要不了几年就得江山易主。

    而且还有个问题是。

    真打得过吗?

    孔胤植停下脚步,看向田宏、张拙:“皇帝能守住后金进攻,就说明他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很强。”

    “我们若是与之硬碰硬的话,恐怕会付出惨痛代价,你们真愿意承受这般代价吗?”

    “而且皇帝不管是行事还是用兵都快若雷霆,若是不把其脚步给强行困在一地的话,这个代价还会更大。”

    田、张二人对视一眼,沉默半响后才叹了口气:

    “那难道说我等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陷入被动,不管皇帝如何行事,都制约不得一点吗?”

    孔胤植摇了摇头:“我并非是这个意思。”

    “皇帝既然选择远征朝鲜,那么他不管是赢是输,军队都会出现死伤。”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和朝鲜分出胜负之前,先盯好各自领地,不再遭受波折。”

    “等到皇帝与朝鲜事了之后,他必然还会再次经由山东。”

    “那时我们将其脚步困住,才好真正与其一决生死。”

    张拙、田宏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觉得孔胤植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

    随即二人开口问道:“那又该如何将其困在一地?孔兄有何高见?”

    孔胤植语气平淡:“攻敌所必救。”

    “决堤毁田,制造灾民。”

    “将其强行困在一地。”

    听着孔胤植的话。

    田宏和张拙眼中并未出现任何震惊之意,只是浮现出一抹凝重。

    看上去像是在思考这种方式究竟是否可行。

    皇帝在陕西的救灾举动,他们也是听说的了。

    这样看的话。

    大明朝的这位皇帝似乎非常在意民生,如果山东出现大批灾民,他肯定会去处理。

    那如此一来,整出几万灾民来强行拖住他的脚步就非常合算了。

    想到这里。

    二人望着孔胤植,点了点头。

    再苦一苦百姓,骂名事成之后让皇帝来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