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87章 迎驾?谋反!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部之间对于明朝皇帝来陕之事了解的都并不真切。

    只是听说有传闻。

    但对于草原上的诸部首领来说,却都是心中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一个朴素的共识——明朝皇帝来了又能怎么样?!

    没办法。

    数年之间,每年草原诸部都南下劫掠十数次,这已经是完完全全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了。

    在这种路径依赖下,别说是什么狗屁少年天子了。

    就算是太祖朱元璋复生,他们也敢照抢不误。

    不过由于所收到的情报并不真切,所以六部也并没有第一时间轻举妄动。

    而是在一番商讨之后达成了默契。

    过些时日后。

    先让额璘臣麾下的鄂尔多斯部进去抢。

    抢的时候顺便收集点情报,看看那个来陕的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反正轮的话,也正好轮到鄂尔多斯部了。

    而若是明朝皇帝所带人马不多的话。

    那便六部联合,一起在陕西全境搞个大的。

    若是能趁机掳来明朝皇帝,那他们可便是赚大发了!

    此举符合六部全体利益,所以大家也是欣然达成共识。

    方才六部联手抗金的不欢而散,也是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散会之后。

    额璘臣带着一众手下刚回到己方部落,便立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

    部落里一名妇人怀胎十月后生出五胞胎,为部落诞下五名未来的怯薛勇士!

    在这种祥瑞和对数日后南下劫明的期待之下。

    额璘臣自是大喜,当晚便在部落内大摆宴席,杀牛宰羊不必多说。

    整个鄂尔多斯部都沉浸在喜悦的范围之中。

    看着这一幕,额璘臣非常自豪。

    这些年来。

    鄂尔多斯部靠着延安府数十万百姓的孝敬。

    虽不说多么的丰衣足食,但也端的是一个吃喝不愁。

    即使从现在开始全部落的人都不再劳作,那么仓禀中堆积的粮食也够他们吃到明年开春。

    想当年,鄂尔多斯部与其他几部势力相当,甚至稍弱。

    全靠着他额璘臣一次次进出大明边关,方才能让部落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

    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他自豪吗?!

    宴会之间,亲信属下也是看出了额璘臣心思。

    当即在献舞一曲之后拍马道:“济农!过些日子后咱们入关时直接再往南边深入点。”

    “说不定便能直接把那明朝皇帝给劫来。”

    “到时候捏着他的命让明廷与我封贡纳市,凭此之功,济农当为我蒙古诸部大汉,就是那林丹汗也不敢不从!”

    “说不得,还要让那小儿皇帝认济农为父,当我蒙古诸部的儿皇帝!!”

    此言一出。

    宴会之上顿时爆出哄笑。

    当鄂尔多斯部在大肆庆贺之时。

    朱由检的圣驾队伍也是朝着延安府不断靠近。

    西安府离延安府并不算太远。

    不过由于圣驾队伍人数众多,所以也是直到第二天时方才抵临延安府边境。

    而与此同时。

    杜思源所带领的八百名精锐私兵也是来到了延安府。

    虽然只是从延绥军镇来到这边不过一天时间而已。

    但这八百人一路上已经抢了三座县城。

    当然,不是明着抢那种。

    而是:我来迎接圣驾,现需调度尔县物资,速速送来!

    反正脏水都可以往皇帝头上泼。

    此举虽极不合规矩,说白了就是谋反。

    但各县县令却是极为配合。

    一方面是皇帝一通乱杀之下,陕西已有纲常败坏之象。

    面对着这群骄兵悍将,他们哪里敢反抗?

    另一方面就是。

    延安府内的诸县县令,也是收到了那封让厘民度田开大会的圣旨。

    所有人原本还只想着,怎么在十县活一的恐怖中好好赈灾,以求条活路。

    但仅仅是一夜之间。

    延安府内各县便是心思飞转起来,只想着怎么把这趟浑水给再度趟浑点。

    当然。

    这其中也离不开乔应甲的隐晦暗示。

    陕西巡抚乔应甲遣人告诉他们,就算延安府真到了大乱的那一天,他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

    大明地大物博,不缺能给他们塞个一官半职的地方。

    于是乎,延安府各县官员也是心思涌动。

    只等着圣驾来临之后。

    痛哭流涕的向皇帝表完忠心,立马再按乔巡抚的吩咐来做事。

    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皇帝不光给不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反而还想让他们死。

    这种皇帝,这种大明,早该亡了!

    此刻。

    县城酒楼之内。

    包厢中杜思源手里捧着半只肥腻烧鸡,正在大快朵颐。

    一名亲兵突然跑了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将军,据城外斥候传来的情报,皇帝圣驾已经快要进入延安府境内。”

    杜思源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扔下烧鸡擦了擦手:“出城迎驾!”

    霎时间。

    随着传令兵跑过数家酒楼,其中延绥亲兵立即肃然而出。

    众人既然能成为亲兵,军纪自然是有的。

    就如同方才吃饭时,杜思源下令不准饮酒,那八百余人自然也是滴酒不沾。

    毕竟此事兹大,马虎不得半点。

    不多时。

    八百亲兵便集结完毕。

    杜思源向前点了点手指,一行人气势汹汹的朝城外行去。

    行出城外数十里地后。

    杜思源抬起手示意亲兵停下。

    军镇之中生活多年,兵事他多少还是懂一点的。

    这地方是一片空地,地势平缓无甚掩体,最为适合骑兵冲杀。

    待会皇帝若是老老实实的认下他们迎驾之功,那他们便护送皇帝进入延安府。

    若是皇帝有所异动,那他们便冲杀一番后跑路回延绥,立即跑去草原等半月之后再杀回来。

    虽然这种情况在杜思源看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还是要未雨绸缪的好。

    心中做好打算后。

    杜思源回头看向自己身后一众私兵,高声喝问道:“我等吃的是谁的粮?拿的是谁的银?”

    众人齐声回应:“吃大帅的粮!拿大帅的银!听大帅的令!”

    出行之前,这群人都是拿了大笔饷银再外加言语洗脑的。

    所以哪怕就算是皇帝此刻就在身前,只要杜思源敢问,他们也敢这样答。

    杜思源满意点头,随即唤来身边亲信:“等会圣驾来了之后,我独自一人上前请安,若是情况不对,你便立即率众冲杀前来救我!”

    “将军放心!”亲信拱手应道。

    杜思源做好万全准备,这才真正安下心来,让一众亲兵养精蓄锐,等待圣驾到来。

    差不多约莫大半个时辰之后。

    前方终于出现圣驾仪仗。

    而杜思源及一众亲兵也是顷刻之间凛然而起。

    杜思源回头看了众人一眼,点了点头后随即单人策马向前行去,来到圣驾仪仗之前,翻身跪地叩首道:

    “末将乃延绥军镇将领杜思源,听闻皇上圣驾进入延安府,然延安府内常有套虏破关劫掠,末将特奉总兵杜文焕之令前来迎驾,以护陛下周全!”

    此音落下,圣驾队伍中的亲卫顿时起了骚动。

    操你妈的逼!

    未有诏令带兵迎驾,就是谋反!

    你的九族不想要了?!

    但此事重大,没有皇帝命令亲卫也不敢冒动。

    最终,这事还是迅速传到了圣驾中心的朱由检那里。

    此时。

    朱由检正在马车之内继续跟张献忠了解延绥军镇的事。

    听见外面传来的消息后,朱由检心中没起任何一点波澜,张献忠却是脸色大变。

    这几天来跟在陛下身边,张献忠的见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他当即便明白了这所谓的迎驾是怎么一回事。

    一旁的小洪子,则是直接脸色阴狠将手按在了刀上:“陛下,杀!”

    张献忠听见这话,不免有些着急。

    他没想到杜文焕那杂种胆子竟然大到这种地步。

    而杜文焕敢做出此举,背后必然有所留手,无非就是勾结异族。

    若是陛下真将这些人给冲杀了,那火拼之下,圣驾队伍必然会实力大损。

    到时候一旦异族再进入延安府,那就是一着不慎全面皆输了。

    忠君爱国的张献忠刚想开口进言,却听到陛下淡淡的声音已经传来。

    “去取我甲胄来。”

    “是!”一旁小太监随即领命而去。

    张献忠大急,刚欲开口,便听到陛下那边又已经传来吩咐:

    “告诉神威营,先隐于人群之中做好准备,半个时辰后佯装封赏这批人,随后先用红夷大炮轰杀,接着其余人等随我一起冲杀!”

    “奴婢领旨!”小洪子领命,快步离去。

    马车内张献忠还有些发懵。

    红夷大炮?那是什么东西?!

    但张献忠此刻着实来不及多想这些,就算不费吹灰之力把这些人全杀了,那恐怕紧跟而来的便是延绥叛变。

    孙传庭带去的那些人根本拦不住!

    他跪地伏首道:“陛下,此举一出,杜文焕那厮必然携延绥军镇叛变!陛下有所不知,延绥军镇经杜家世代经营”

    朱由检摆了摆手:“不必理会,朕自有安排。”

    圣驾队伍外的杜思源看着先是骚动随即又安静下来的人群。

    也是冷笑一声后回到了己方队伍之中。

    老实说。

    他虽然提前做好了准备,但也没真想发生火拼。

    而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再有了。

    毕竟事缓则圆的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只要皇帝没有一开始就下令将他们拿下。

    那随着时间慢慢往后推移,动手的可能性便会越来越低。

    最终。

    皇帝在权衡利弊之下,也只得老老实实咽下这口气。

    而随之而来的。

    便是皇帝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步步被拖进深渊,再无一丝生机!

    于是乎。

    在小半个时辰后。

    杜思源甚至都已经开始思考起已经到了江南后的美好生活。

    不仅如此,他还和一旁同僚亲信打趣道:

    “你们说皇帝小儿等会是赞赏咱们护驾有功,还是说觉得光凭这样还不足以体现咱们的功劳。”

    “必须还得赏赐点什么才行?谁敢跟本将赌赌?”

    “哈哈哈——将军,我出五百两!赌皇帝有赏!”

    “.”

    就在这群人调笑打骂后没过多久。

    圣驾队伍中突然有一名小太监骑马跑了出来。

    杜思源与身边几人对视一眼,眼神不禁玩味起来。

    太监出来,那必然是宣旨。

    而宣旨。

    那就代表着是将护驾有功的事给认下来了。

    接下来唯一要考虑的。

    就是谁能赢得这场赌局了。

    只见那边小太监策马来到众人身前,尖着嗓子高声叫喊道:“陛下旨意:”

    “延绥军镇护驾有功,赏银十五车!”

    杜思源心头猛一喜,当即跪下接旨:“末将叩谢陛下圣恩!”

    传旨太监说完便转身离去。

    而也是在此时。

    前方的仪仗队伍分列出数条宽阔道路。

    十数架盖着明黄色布匹的马车,从里面依次而出。

    看着这些不断靠近的马车,杜思源等人刚想再度做做样子跪下来谢恩。

    却突然闻到空气中传来一股焦糊之味。

    众人刚有所警觉。

    平地之上突然有惊雷炸起。

    下一秒,八百人中有一半便被炸了个人仰马翻。

    杜思源心中大骇,当下瞬间明白皇帝竟然以这种卑劣方式偷袭!

    他还没来得及查看身后队伍伤亡,刚想指挥让列阵迎敌,却突然发现前方仪仗通道中竟又奔出全副武装的重骑兵来。

    而为首那人全身上下所裹挟的滔天煞气,竟是杜思源生平未见。

    他见过很多常年征战沙场而气势逼人的将领,例如自己的义父,又或是草原诸部的那些大汗。

    可眼前之人,却完完全全不像个人,而像是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杀神!

    当他看到此人身上的龙纹铠甲之后,发惊觉此人竟然就是当今皇帝!

    不!这不可能!皇帝这么可能会有这么重的杀气?!

    这得杀了多少人才能养的出来?!

    仅仅是一个照面。

    杜思源就被吓的肝胆欲裂,手脚并用的向后爬去。

    主将崩溃、伤亡过半。

    剩下一众延绥亲兵的下场自然不必多说,仅仅是一刻钟的功夫不到,就全被屠戮殆尽。

    看着满地的尸体。

    骑在马背上的朱由检接过手下递来的毛巾,面无表情的擦了擦脸。

    紧接着,他开口对小洪子吩咐道:“将这些人斩首,然后带上十门红夷大炮和一千兵马即刻前往延绥军镇。”

    “若是军镇上下按兵不动,那便等朕到了后再做处置。”

    “若敢有任何异动,即刻诛杀!”

    “记住!即使拼杀也不得蛮干!而是要利用朕的名号煽动起军镇奴兵,与他们一同作战!”

    对于朱由检来说。

    其实小洪子去了后,延绥军镇动或不动,那里的将领和私兵都是要全死完的。

    贪银子他可以接受,但拿了钱还纵容异族劫掠甚至勾结。

    那就注定了这批人结局便只有一死。

    只不过若是他去了,损失会降到最低而已。

    听着陛下的话,小洪子有所犹豫。

    若是再带走一千人马,那圣驾之中真正堪战的便只剩下几百人了。

    但想起陛下刚才的神勇,小洪子还是咬咬牙应声道:“奴婢领旨!”

    言罢。

    他不再犹豫,当即开始行动起来。

    而此刻人群里。

    刚才跟在队伍中一起砍人的张献忠。

    也是彻底明白了刚才那句“不必理会”是什么意思。

    延绥军镇上下在陛下眼中,从始至终都只是一群死人而已!

    死人自然不必理会。

    就算延绥军镇真想叛变,那现在一千兵马增援,再加上陛下明确说了,可以用他的名号煽动军镇里那些饱受欺压的奴兵.

    如此一来,杜文焕的那些私兵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更让张献忠没想到的是。

    他原以为陛下只是运筹帷幄外加心狠手辣,但他万万没想到陛下竟然还能带头冲锋。

    而且那一瞬间所展现出来的滔天杀气,着实让跟在后面的张献忠都自觉胆寒身软。

    什么他妈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放在陛下面前狗屁不是!

    项羽我不认识,陛下那可是亲眼所见!

    此刻在张献忠心里,陛下的地位已然达到至高。

    而张献忠也明白。

    若想在陛下身边做事,那就必须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想到这里,张献忠不再犹豫。

    在小洪子领完旨后,他赶忙站出来接话道:

    “陛下,小人对延绥军镇颇有了解,愿随洪大人一同前往,好为陛下分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