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一百四十章 钢材厂的申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工程师江成回汽车厂了,这消息在汽车厂内一天就传开了。

    也就在当天,轻卡汽车生产线上的所有车间,收到了消息。轻卡汽车将要在一个月内,产量最少要提升三倍。

    因为最近厂里的设备添置了不少,轻卡汽车的零部件生产速度其实是提上来了的。组装车辆人员也在不断的培训,就算不下达新的成产目标,也会提升不少产量。

    但三倍的生产目标下达,特别是听到这任务是汽车厂里总工程师下达的。没有一个车间的主管或者工人有质疑的,放开手干就得了。

    有困难就解决困难,解决不了就上报。汽车厂现在可是重点企业单位,财大气粗。就算厂里资金不够,只要开口,地方部门都会尽量给安排解决。

    以前是有困难,解决了不了也要想尽办法努力解决,你可以说是不怕艰苦。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倔。

    有时候倔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资金扶持没技术支援,除了自己克服问题没其他办法。

    现在汽车厂讲究效率,出现问题,内部在多少时间内给不出解决方案,就直接上报。

    供销科的李主任一听到这个任务,直接头大。以前厂里没有整体的产品,只是零件加工厂的时候,也没有供销科。

    之前采购也是后勤部负责的,现在有了车辆销售,添加了销售部门,但后勤部也把采购的工作转到了供销一起。

    一辆汽车就要采购不少钢材,一个月汽车产量翻三倍。这还是厂里正式下达的任务,那作为供销科的主任,都不需要去询问厂长和书记,直接先按照三倍的量去采购材料和零部件。

    而这采购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东西并不是你下一个订单,然后等着收货就行。

    如果是市区内的,像都是一个城市产业链的这些工厂。那采购的确简单,供销科弄一份采购清单,盖一下厂里的科室的章印,安排人跑一趟那些工厂就可以了。

    但不是本市的就有讲究了,工厂如果只是市企级别,那么采购不是本市的东西,如果是归属某三类物资,是要通过市里物资局审批的。

    如果企业是省企,那么在整个省内的城市采购东西,那也可以随意。

    但汽车厂要采购大量的钢板和钢材,只能从外省采购,谁让赣省没有生产钢材的钢铁厂呢。

    萍乡那边只是一个炼铁厂,目前只能炼铁,炼不了钢。

    从外省采购东西,意味着省内的经济向外流出,因为利润被其他省挣了。

    这跟外交贸易是一个道理,省内企业互相采购,不管哪个企业挣了利润,那都是留在省内。到时候都要上缴很大比例到省里的财政机构的。

    但要是利润被其他省挣去了,那就是真的流出去了。这就跟站在国家层面一样,比如要进口的产品需要一万块。但能国产,你就算卖两万块,那也是优先采购国产的。

    省与省,市与市,甚至下面的县城和乡镇都是如此。每一级都有每一级的财政收入和支出。

    汽车厂现在只是在轻卡汽车上增长三倍的产量,但所谓的三倍产量,也不过是每月多生产一百多辆轻卡汽车。

    一百多辆的汽车,在后世根本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一个月就是多一百多吨的钢材消耗。关键是汽车厂其他产品也在增产。

    一辆轻卡汽车,自身总重两吨半多。除了汽车厂要的钢材,其他产业链上要的钢材也是要增加的。

    汽车厂这边要采购一百多吨钢材,其他厂零零碎碎加起来也不会少什么。

    李主任听到厂里的增产任务,当天就整理好了采购材料的报表跑物资局了。对于汽车厂要的材料,物资局那边肯定审批的很快。

    因为汽车厂生产出来的汽车,是能卖到省外去的,也就不存在单方面的利润输出。

    但是汽车厂这样发展,省里也要考虑一个问题了。既然钢材消耗提升的这样快这样大,是不是要在赣省内建设一个钢铁厂了。有了钢铁厂,在钢材这方面就不需要利润输出了。

    一家大型企业,是能带动企业所在地方很多经济和产业的。

    江成的出现,因为提前造出了轻卡汽车。注定要让历史中南京那边的NJ130轻卡汽车不会再出现。

    国内目前到处都要用钱,既然有了轻卡汽车,就不可能还花钱去试制其他的轻卡汽车。钱要花在刀刃上,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轻卡汽车的生产厂,但现在国内是不会出现了。

    这蝴蝶效应有时候就这样有意思,让一些历史事物消失,但又会让一些事物提前到来。

    就因为汽车厂的这次产量扩张,竟然让赣省这边提前申请要建设钢铁厂了。

    其实在历史上,是上面的冶金工业部在五七年计划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钢铁厂的。

    上面倒是不在乎省与省的交易,那些利润输出。上面考虑要建设一批钢铁厂,是因为工业在发展,很多地方都需要钢铁。给铁路和水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占用了很大的运输资源。

    公路运输在这个年代因为道路的问题,只能在城市内进行短途运输,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

    在全国很多地方建设钢铁厂,缓解运输压力才是一开始的初衷。

    赣省申请建设钢铁厂,可以说是给昌城汽车厂为首的整个汽车产业链配套,而且最少得是一个中型钢铁厂。

    这年代的钢铁厂产量低,如果是小型钢铁厂,一年都生产不了多少刚才。汽车厂现在一个月就消耗上百吨钢材,后面再增加,一年能消耗几千吨钢材。

    没有一个中型钢铁厂,都不够汽车厂一家工厂使用的。

    在大家还认为汽车厂的体量还不算庞大的时候,江成回到汽车厂,一个长期增产计划出来。产业链上的很多工厂也开始行动起来。

    像零部件比较难生产的,发动机厂一个月得多生产上百台发动机,橡胶厂也意味着要增产五百条轮胎。都直接在组建临时生产车间了。

    小的配套工厂,像灯具厂,也最少是要多招几个工人。

    招工,大厂上百人的要,小点规模的厂就算是内部招工,也要上报一下劳动局。

    劳动局审批不过来,有些不需要技术的岗位,招临时工。

    现在农村没到收割水稻的季节,用竹子搭建工棚,乡镇农村的工人也要。

    只要不是招正式工,带编制的那种,工厂和地方单位是可以不通过劳动局那边直接招工的。但工资体系跟带编制的体系是不一样的,工资是从工厂在自留金里面出。

    ~~

    江成在开完科室内部的会议后,跟郑可是说要搞手扶拖拉机的。但最近的真实情况是把她安排到了机械车间,帮忙协助负责车间工位完善的事情。

    车间里面的地面在画线条区分位置,每个工位都有一个简易的工作柜,放置一些工具和零件。

    不过目前的机械设备,还无法达到一个人一个工位的情况。但是有升降机可以调整合适的组装位置,有起重机负责协助安装。

    之前车间组装,是车子所在的位置不动,按照工人在绕着车子转。比如装发动机的,是装好了后,不是等下一个底盘车架被人送过来的,而是安排人带着发动机去另外一个地方安装。

    现在有了机械车间,工人不需要移动。站在工位,准备好安装的部件,等待底盘和车架被天车起重机运输过来就行了。

    而那些零配件,只要规划好。不会技术的人员,指导一下,就会用托盘车帮他们搬运到指定的工位。

    安装的技术人员,不会因为那些不需要技术的事情耽搁时间了。他们的任务就是不停的组装,机械式无脑的组装。

    不用再去考虑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只要盲目的完成自己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就可以了。这样一来,组装车间的员工培训就更快了。

    之前的轻卡汽车组装车间,直接让了出来,那个车间改成拖拉机组装车间了。

    一个机械车间投入太大,江成倒是想多建设几个,但不现实。

    江成把郑可安排在机械车间完善工位,他自己也就是每天去查看一下。其他时间都是在外面跑,他想要把昌城的道路搞好,其实砂石路不是他的目标。

    他要的水泥路,然后弄一辆跑车出来,成为这个时代的秋名山车神。年轻人,有点中二的想法很正常。

    “老周,还是市里机关单位食堂的师傅手艺可以呀。我们食堂,就二食堂那何师傅水平还行。”

    “这没办法的事情,工厂食堂的师傅才几级工资。这政府食堂的师傅级别都不一样,能比嘛。”

    周厂长和江成从市ZF这边出来,刚吃了这边的招待餐,两人笑着点评着。

    在这个年代厨师就是炊事员,工资级别和技术员一样是跟工人反正来的。八级技术工人工资最高,但炊事员是最低。

    工厂一般招厨师,主要是烧大锅菜,厨艺水平要求低,这工资自然也就低。厨艺好的师傅,一般都会去饭店和接待单位工作。

    拿工厂食堂的师傅跟人家市ZF这边的比,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可比性的。

    “这修路的事情还真烦,要是你是我们市的领导就好了,直接打手一辉,就给批了。”江成开玩笑的说道。

    “江成,我们厂生产的车,现在都是供不应求,你这好好的操心道路的事情干嘛。”周厂长有些无奈的说道。

    本来一开始就不是汽车厂的职责。汽车厂的职责就是生产车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但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有社会责任感。如果出面牵个头,就能把很多地方的路修好,周厂长和康书记肯定也愿意看到。

    本来以为道路建设是归建设局管的,江成和周厂长一开始跑去那边谈修路的事情了。哪里知道谈了半天,建设局的局长倒是很乐意合作,他们也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

    但建设局只负责建设道路,道路规划是要找公路局,那边是规划道路的。后来找到公路局后,发现这边也是一个清水衙门。

    城市里的道路,的确是公路局规划,比如建多宽,用什么材料建设。但公路局部门只是收到命令,要建设什么地方,才会去规划。

    这主动规划权其实不在公路局手上,公路局规划的再好,给全市都规划好街道有什么用,得上面同意拿钱呀。

    到最后,江成和周厂长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跟市里的二把手约谈这个事情。

    采购的车辆下县城,市里真的承担不了多少费用。

    现在一条砂石路,一公里的成本在四千左右,这个价格是在五四年修青藏公路核算出来了的。

    如果汽车厂提供车辆运输,成本下降一半是肯定有的。下面的县城也分摊一下,再找省里拨点款。

    到时候一条一百多公里的路,市里可能出资都不需要十万块。当然了,十万块对于这个年代来讲也不少,要修的路也不只是一条。

    当昌城市的二把手不管那么多,汽车厂现在是省企,厂里生产的车辆能留在昌城的并不多。光景德镇那边,仗着陶瓷出名,能卖到全国各地,省里领导怎么可能不资源倾斜。

    还有外省的单位和企业,加上部队多少也要分走一点。

    对于市里的二把手来说,这就是把大批车辆留着本市的机会,等于是修了道路就直接有运输车辆了。

    作为市里的二把手,不可能不明白交通便利会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这有路没有车,其实也是交通规划里要考虑到的核心之一。

    反正江成跟周厂长跑了几个部门了,在市ZF这边总算是达成了合作意向,汽车厂那边只要负责提供车辆了。

    当然了,市二把手是要在市里的会议大厅跟下面的领导干部开会的,到时候下面各县城的领导都要来昌城开会。

    这一路一带大会,除了各部门领导要来,也会邀请市里的一些商界认识。

    大范围的搞道路基建,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但ZF的力量有限,搞一场全民出钱或出力的捐献很有必要。

    两年前鹰潭那边修建铁路,省内就搞过一次募捐。也是两年前,发大洪水,民众就捐献了五千万斤粮食。

    会议那天,汽车厂的领导也是要去参加并且讲话的。还要起带头表率,带头捐献几辆汽车什么的。

    但汽车厂的捐献,是捐给昌城市那些公私合营的商人看的。在计划经济下,公私合营的形式,商人想亏钱都难。

    什么物资都缺,真要有不是很缺的东西,也是计划生产,不用考虑销售问题。所以这个年代有些商人,是真的有钱。

    汽车厂是国营单位,挣的利润除了给工人多发的福利,其他都是国家的。他们捐几辆汽车,到时候上面单位减免一点利润款项,真正的目标是那些有钱的商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