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昌成机械工业技术学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机械动力学,并不是设备制造,而是动力的运用。

    所以江成说自己能制造出薄板,是有很多前提的。身体的原主在美利坚见过薄板生产的流程,流程可以说是挺重要的,但设备才是关键。

    没有合适的设备,给你看了流程也没有用,最多少走一点弯路。

    江成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在去炼铁厂之前,他得了解冷轧设备的结构。最好是有技术人员配合讲解,否则就算有设备图纸,江成也要思考和研究慢慢消化。

    而且这设备是大型设备,要想改动升级,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不像是几千块几万块一台的机床,让江成随便折腾,弄坏了也可以给他兜底。

    萍乡现在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归昌城这边管,离昌城有一百四十多公里。江成打算先去看一看,算是出差了。

    一个人去出差,郑可要忙着调整内燃叉车的数据,昌江750摩托车也要筹备生产。

    至于谭雅萱,江成也想过让她一起去的,但想想还是算了。他去那边也只是看看设备,又不需要画图纸什么的,而且那是炼铁厂,又不怎么好玩。

    一个县城下面的一个算是偏僻的地方,带谭雅萱去,除了晚上能解决江成的一点需求,身边有个人照顾,其他什么作用也没有。

    所以江成先跟劳改局那边打了一个招呼,就让厂里的司机刘勇开着车去萍乡炼铁厂考察了。

    炼铁厂归劳改局管理,其实也只是凑巧而已。并不是江成想象的那样,让劳改犯去炼铁。而是正好炼铁厂跟其他厂合并,在扩建工厂。

    但是工厂合并后,建设资金困难,进度也不行,才临时转交给劳改局的。

    江成带着司机到那边的时候,是真的同情那些劳改犯。大热天,在外面搬砖挖土,沙子也是依靠小推车运送。

    并且这些劳改犯肯定吃的不怎么样,脸色蜡黄,大多数胸前跟皮包骨一样。

    至于炼铁,倒不是说要多高的技术,有人负责统筹管理,普通工人只要各司其职就行。真要用劳改犯的话教一教也行。

    但是不可能让劳改犯从事这样的工作,改这活容易脱离监管,最少无法监视到位。而且真那样的话,那练铁厂得进行监狱式管理,普通工人也就进不去了。

    江成在萍乡那边待了一天就回来了,一个是那边的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对设备的结构理解的不透彻,没办法跟江成讨论升级的问题。

    另外就是那边的设备有点落后,并且冷轧机只有一台单式的,加工出来的铁板都是厚的。

    想要达到江成的要求,还得添加设备。但炼铁厂要购买设备应该批不下来,这是炼铁厂,不是炼钢厂。

    江成要的是生产钢材薄板,本来就要先进口钢材过来,再进行加工。

    考虑到运输和设备成本,还不如选择一家有设备的钢铁厂进行加工。

    等江成从萍乡回来后,上面的答复也下来了。就是认可江成的想法,但真有技术的话,在钢铁厂加工想保密是不可能的。

    另外国家能出现并且查的到的工厂,一般也不是什么真正的保密单位,哪怕是那些有代号的一些兵工厂和军工厂。

    因此得到的回复并不需要江成去找钢铁厂生产,会有部门安排工程师去找他进行技术交流。真要是能生产出薄板,昌城汽车厂到时候要用的话,自然会有单位给他提供。

    所以江成只需要在汽车厂等待就行,厂里目前该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而江成也只能把节省材料的事情放一放,钢结构车间在建设,他得把升降设备需要多大的坑和位置设计好。

    另外就是朱厂长那边办理学校的事情也落实的很快,主要是十几家工厂联合开办中专学校,并且已经有场地了,基本符合开办学习要求。

    开办中专技术学校,审批流程和内容其实也简单。内容包括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形式,场地设备,师资问题还有就是经费。

    这些问题,除了需要从一些高校招一批基础课程的教师,其他的都不需要教育局出一点力。

    另外教学大纲,教材什么的,套用其他工业学校的就可以了。基础什么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专业不一样,如果是学焊工,简单设备维修,机械设备操作什么的,两年制毕业。

    学摩托车维修的,也两年制就可以毕业。但学汽车车辆维修,驾驶的,得三年制。

    另外发动机厂也有课程设置,机械工程专业。橡胶厂有橡胶材料专业。电机厂也有电力工程。

    这学校创办,不光是招工厂内部子女,对于一些成绩好的初中生,他们中考的时候,也可以报考这学校。

    只不过不是内部子女报考,分数方面肯定会不一样。说白了,就是弄一个内招和外招比例,比如招一千人,拿七百个名额用于外招,三百个名额内招。

    不存在外招的比内招的高多少分就能过,真那样,一些好的中专,可能就算比别人分数少一点,也不一定有多少内部职工子女能考上了。

    就像航空工业学校,能考入那个学校,不光是分配工作的问题,而是能分配到大企业重点单位。

    内部职工子女就算给他们少三十分,那也没多少人可以考进去。因为昌城飞机制造厂是在昌城,职工也基本上都是住在昌城。

    意思就是职工子女考试,可能只是一个城市的比拼。这要只是分数有点限制,那范围可能就是全省的中考生比拼了。

    不过第一期,也来不及搞报考那一套了。但大家又不想等一年再开始招生,准备直接从职工子女中,今年刚好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和中专的人中,筛选出五百人出来入学。

    然后这是联合办理的,办学费用自然是大家一起出。不过也不一定是光要给钱,也可以出一些东西折算成办学费用。

    比如灯具厂,提供一批灯具,等学生宿舍建好后,每个宿舍也要装一盏灯。发动机厂,弄几台发动机过去,用于停电的时候备用发电。

    但其他厂都是小东西,汽车厂可能不用给钱,还要学校给一笔钱。

    学驾驶汽车的学生,总要给他们练手吧,一辆汽车就一万多,还有工程车呢。另外考虑到有些工厂离汽配厂这边比较远,职工的子女要去学校自然也比较远。目前汽配厂那边也提供不了学生宿舍。

    所以江成打算先用轻卡汽车的底盘,生产出两辆小公交车出来。开出一两条学生公交路线,是自己学校的学生免费坐车。

    因此汽车厂其实得拿出好几辆车出来,按照一辆一万多的成本,是不需要因为建设学校要投钱的。

    反正朱厂长那边是在把厂房进行改造,先弄出一些班级出来。确保九月份开学的时候就能进行初步的教学。

    而学校因为专业课程分类多,所以名字叫‘昌城机械工业技术学校’。没有搞什么汽车工业学校之类的名字。

    毕竟现在汽车厂也不光是生产汽车,手动工具车,摩托车,工程车都生产。

    这学校一开办,江成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走后门找到他这里了。

    中专包分配,而且工资比普通人高一点,只要读个两三年。其实两年制的中专,在这个年代也就一年半多,最后一个学期基本上就是在安排实习什么的。

    等于是读上了中专,两年后就有铁饭碗工作了。

    虽然以汽车厂为首的产业链龙头,带动了很多工厂的扩张。但招几千甚至几万人,也解决不了整个城市的待业人员。

    ~~

    “哥,你忙嘛。”

    “燕子,你怎么来了。”

    江成奇怪的询问道,自己这妹妹怕他被人说闲话,在厂里基本上很少主动来找他。

    虽然看管仓库离不了人,但看守仓库的又不是一个人,偶尔让人顶一下是没有问题了。

    “哥,有个事想问你一下。杨枫他有一个同事的亲戚是在电机厂上班的,那边有一个儿子今年考试成绩一般,想问一下能不能帮忙进厂办的学校。”江燕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

    没有办法,杨枫酱油厂单位里的一些同事是知道他媳妇有一个有本事的哥哥。现在他媳妇都在汽车厂上班,看管仓库的,工作轻轻松松,福利好的很。

    加上杨枫也有虚荣心,在厂里炫耀过这事。

    现在这就碰巧了,跟杨枫关系不错的一个同事,那同事的亲戚是电机厂的。电机厂也是中专学校的合作单位,厂里的职工子女要是今年刚好有毕业没考上高中和其他中专的。还有机会进自己厂合作的学校读书。

    这年代不用管是什么中专,既然能开办出来,就不用担心毕业后有没有工作,包分配的。

    汽配厂那边搞的学校,别说现在是临时用厂房改的,就算没有教室,坐地上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无所谓。

    能录取这等于就是一份工作,所以但凡有一点路子。当父母的,平时哪怕再有骨气,都可能为了子女去下跪求人。

    厂里开办了学校,江燕和杨枫知道消息的时候,也是很开心的。因为江燕是汽车厂的职工,哪怕她是杨文斌的后妈,那也是妈,是她的子女。

    这也意味着杨文斌起码初中毕业的时候在中考方面多了一条出路,现在杨文斌成绩就不怎么样,但是对于他,江燕肯定会帮他走点后门。

    主要是读了一个中专以后好发展,真要是读不上,等到了十六岁,也可以让江成给他弄个工作指标。

    但是这次是杨枫同事亲戚的孩子,说实在的,江燕是真不想开口来找自己哥哥的。但昨天杨枫的同事在场,他同事的亲戚两人带着孩子,都要给他们下跪了,而且还带了不少东西。

    真要读上了中专,肯定后面还会来感谢,意思意思的。

    “你有没有问那边考了多少分,这能进学校等于是一份工作到手了,成绩太差了可不好帮。”江成说道。

    这成绩太差了,说明学习本身就没有什么天赋。中专毕业出来,一般是技术干部。

    “一百二十二分。”江燕回答道。

    江成听了点了点头,这个年代初中生中考就只有两门功课,数学和语文。

    一开始朱厂长那边的意思是学校先开办出来,已经错过了今年的学生报考时期,弄点成绩差的也行。

    只是真的实行后,发现竟然还有不少成绩过的去的来学习报名。这些成绩不错的,其实是考上了高中的。

    在这个年代,高中是不包分配的,中专是包分配的。虽然高中毕业的人,在这个年代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毕竟高中就已经算是很有文化的人了。

    但高中生找的工作一般都是普通办事员,中专生是当技术干部培养的。

    对于有优秀成绩的学生来说,中考第一选择的是中专,中专录取分数比重点高中都要高。

    所以碰到了能进中专的机会,那些考上了高中的选择放弃读高中,属于很明智的选择。

    因此机械工业技术学校,哪怕是仓促的招生,真正特别差的学生也是进不了。

    今年昌城这边高中录取分数在一百三十二分,离高考相差十分。相差的不大,江成要出面的话,真算是这学生的运气。因为到明年,就算只跟一些内部职工子女比成绩,这成绩也难。

    分数相差不大的,一些单位领导可以关照。相差太大的,小领导没能耐,大领导直接等人家年龄到了,把人家弄进单位就得了。

    江燕不是第一个来找他的,还有江成的枕边风谭雅萱,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她爸那边的一个亲戚找上门的。

    一个是老丈人开口,一个是亲妹妹开口,而江成本身又不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行,不过以后这事情不是逼不得已,外人的话尽量别去弄。你哥我的人情没有那么廉价,我去找学校那边开口,人家巴不得,以后找我有事,可能付出的代价就不小了。”江成答应着说道。

    对于江成来说,给人一个自己厂里的工作指标也比去打招呼要强。现在工厂在快速发展期,厂里的领导手上都有一点工作指标。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弄到工作指标太难了。因为这可能不是努力就能有的,但子女要是努力点,能考上中专,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