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此,赫连韦伐只能主动暴露此事。
“什么!将军死了?”
叱以鞑的死讯让军中将校措手不及,他们纷纷前往赫连韦伐的帅帐,果然见到了两具尸首。
“北平公,呼卢古怎会是魏国的刺客。”叱以鞑的副将乌延与呼卢古相熟,不相信他会投靠魏人。
赫连韦伐眼神一凝:“你的意思是说,我,赫连韦伐,大夏的北平公,天王的叔父,杀死了叱以鞑,然后栽赃给呼卢古?呼卢古不会是刺客,难道本公是吗!”
“末将不敢。”乌延连忙低头认错,他也觉得是自己异想天开。
然而赫连韦伐并未就此息怒,也许是心虚,他怒不可遏道:“呼卢古妄图行刺本公,若无叱以鞑舍身相救,今日躺在地上的便是本公!你却在替呼卢古辩护,难道你也是魏人的奸细!”
说罢,便要喝令左右将乌延斩首。
乌延惊恐不已,连忙跪地求饶。
其余诸将见状,也纷纷替他求情。
“乌延愚蠢粗鄙,被呼卢古蒙蔽,还请北平公宽恕。”
“北平公,末将担保,乌延绝无二心。”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北平公留他一命,也好让他将功抵罪。”
乌延的好人缘有些出乎赫连韦伐的预料。
“罢了,起来吧。”赫连韦伐担心引起众怒,他对惊魂未定的乌延说道:“你既然怀疑事有蹊跷,可往高平一行,向天王汇报此事,孰是孰非,天王自有定论。”
就算不杀乌延,也不能让对方留在军营里,否则始终是个隐患。
“末将领命。”乌延应声后匆匆离开,唯恐赫连韦伐改变心意。
待乌延走后,赫连韦伐问诸将:“还有谁认为本公在说谎?”
诸将面面相觑,无人应声。
赫连韦伐身份尊贵,又是军中主将,没有证据,谁敢当面质疑他,乌延也只不过是帮着呼卢古辩护一句,险些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如今他们只盼着赫连定能够再度遣使,查明事情真相。
这也是赫连韦伐让乌延北上报信的原因。
他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稳住诸将,等王康率军赶来,便可高枕无忧,至于乌延,那时候恐怕他才刚刚回到高平。
一场风波暂时得以平息。
赫连韦伐让诸将散去后,遥目向南,暗道:‘王康,你可千万不要迟疑。’
赫连韦伐的信使快马加鞭,当夜就抵达了王康的营寨。
听说事情原委后,王康挥手让信使暂且退下。
待信使走后,王康烦躁不已,他很讨厌这种意料之外的变故。
王康看向叱干罗引:“叱干公,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府君是担心其中有诈?”叱干罗引反问道。
“不错。”王康坦然承认。
由于已经进入了山路,骑兵的速度不会比步兵快,因此,刘义真此时仍然落在后头,必须要王康自己拿主意。
一旦他轻信赫连韦伐,选择连夜拔营,轻兵疾进,只需有人在半道设下伏兵,这支晋军必将溃败。
叱干罗引抚须笑道:“老夫若是府君,自会立即发兵。”
“为何?”王康疑惑不解。
叱干罗引耐心解释:“世子信任赫连韦伐,府君又何必犹豫不决,即使有诈,以致损兵折将,也是因为世子信错了人,府君何错之有?以世子的贤明,哪怕战后府君主动承担罪责,不久也会得到起复;可如果因为府君延误战机,致使徒劳无功,府君又有何颜面再见世子。
“况且,我与赫连韦伐相交多年,熟知此人性情,敢以性命担保,赫连韦伐定是诚心归附。”
听了叱干罗引的一番话,王康恍然大悟:“幸得叱干公指点。”
至于什么以性命担保,王康完全没往心里去。
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女儿,得了世子的青睐。
说罢,王康命人擂鼓聚兵,而后舍弃辎重,带上五千步骑举着火把夜行。
“快,快,都跟上!”王康不住地催促着。
将士们叫苦不迭,但军令如山,也只能强打精神跟着王康赶夜路。
一路上,王康提心吊胆,唯恐突然冒出一支响箭,然后有伏兵从山道两侧杀出。
好在他的担心没有出现,直至次日,天色渐亮,王康见将士疲惫不堪,终于下令原地休整一个时辰。
荔非灵越感觉自己两条腿就跟灌了铅一样,他没有急于休息,而是在清点人数。
安定设有三军,其中第一军、第二军皆为三千人,第三军仅两千人,这次北上的五千将士便是来自第一军和第三军。
荔非灵越是第三军的军主,麾下原有二千人,如今却只剩了一千六百三十人,有三百七十人在昨晚的行军中掉队。
情况不容乐观,荔非灵越前去向王康。
王康听后,又命人唤来其弟王渊。
王渊是第一军的军主,听王康问起此事,他赶忙让人去清点,不查不知道,第一军竟然少了六百余人。
王康叹息道:“一矢未发,就已减员千人,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后,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将士。”
王渊劝慰道:“阿兄且宽心,世子就在后方,自会沿途收拢掉队的将士。”
“我是担心人数少了,不足以帮助赫连韦伐震慑宵小。”
荔非灵越闻言,开动脑筋献策道:“府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不许诺赏赐。”
王康双目一亮:“好主意!”
眼见王康动心,王渊赶忙阻止:“赏罚出于世子,阿兄需得慎重。”
“世子必能知晓我的难处。”王康说罢,当即下令道:“传我军令,能随我驰援夏营者,赏羊一头。”
王渊见状,只能作罢。
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转瞬即逝,但晋军将士好歹恢复了些许体力,又有王康许诺的赏赐,再次出发时,军中怨言少了许多。
但王康却神情凝重,他不是担心刘义真事后怪罪,而是清楚这支晋军就算抵达了胡夏营寨,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属于空架子,根本无法投入到战斗中。
现在只能期望赫连韦伐依然控制着局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