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开局马符咒,我在明末当仙人! > 第125章 李成栋(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州城的城门在封闭半月后终于缓缓开启,生锈的铁链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晨曦中,厚重的城门像两片枯叶般被秋风推开,露出城外泥泞的官道。

    城外的空气裹挟着自由的味道涌入,引得城内百姓欢呼雀跃。

    “城门开了!城门开了!“

    孩童们蹦跳着叫喊,声音在拥挤的人群中此起彼伏。

    衣衫褴褛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推着独轮车的农夫、挑着担子的小贩、抱着孩子的妇人,所有人都挤作一团。

    半个月的封城让粮价飞涨,饿疯了的百姓早已顾不得体面,你推我搡地冲向城外,仿佛那里有救命的粮食。

    李定国站在城墙箭楼上,银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脸上没有表情,只有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盯着城下涌动的人潮。

    “李将军。“徐州总兵李成栋快步走来,铁甲发出沉闷的碰撞声:“这样放百姓离开,岂不是让那朱由检有机会混出去?“

    李定国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眯起眼睛看向远处的地平线。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诮:“李总兵是担心崇祯混在人群里溜走,还是担心他活着回京后治你附逆之罪?”

    李成栋眼神闪烁,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当、当然怕。在下也是为将军考虑,万一让那昏君跑了……“

    “昏君?“李定国突然转身,锐利的目光如刀般刺向李成栋,“李总兵半月前还口称'陛下',如今改口倒是快。“

    城墙上的风突然大了起来,吹得李成栋的衣袍猎猎作响,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沉默了半会,李成栋突然大笑起来:“将军说笑了。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明气数已尽,在下也也要为自己谋条后路。现如今能取得天下的不是闯王就是将军您的义父。闯王那边……嘿嘿,自然不会再收留我李某。”

    李定国脸上不可置否,但内心冷笑,这个李成栋是个见风使舵的三姓家奴,先随李自成造反,后降大明,如今又暗中投靠义父张献忠。

    如此反复小人,连野狗都不如,至少狗还知道忠于一个主人。若非此刻还需他控制徐州驻军,早该一刀结果了!

    这时李成栋眼珠转了转凑近低声道:“李将军,不如……不如就直接宣布崇祯已死?反正这半月城里饿死病死的流民不少,随便找具尸体……“

    “李总兵好计谋。不过……“

    李定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李成栋一个趔趄,他话锋一转:“我义父要的是活皇帝,死人可换不来的那些大明忠臣的投降。“

    李定国拍了拍手,两名亲兵立刻押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走上城墙。老者满脸血污,却仍挺直腰杆,浑浊的眼中透着不屈。

    “王公公!“

    见到此人李成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失声叫道,随即意识到失态,急忙闭嘴,显然他是认出了这位崇祯的贴身太监。

    王承恩抬起肿胀的眼皮,冷冷地扫了李成栋一眼:“李总兵好记性,还认得咱家。“

    李定国撇了一眼李成栋:“今早在城南一处破庙里抓到的,这老东西想要去其他县城求援,可惜我们的人都在路上埋伏着……“

    李成栋听了当即大笑一声:“李将军真是有如天助,有这位崇祯最亲近的司礼监大太监在手,不愁那昏君不现身。“

    王承恩抬起头,浑浊的老眼扫过二人,冷哼一声:“杂家劝二位莫要高兴太早,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明庇佑,而某些背信弃义之辈定不得好死!“

    李成栋闻言脸上一黑刚要开口说话,这时候一个亲兵突然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李定国注意到这个墙头草的脸色一变。

    “将军,在下有些军务要处理……“李成栋抱拳道,眼神飘忽。

    李定国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如刀般锐利,似要剖开李成栋的伪装。直到对方额头渗出冷汗,他才挥了挥手:“总兵请便。“

    当李成栋匆忙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阶梯处,李定国的心腹凑上来低声道:“将军,要不要派人跟着?“

    “不必。“李定国摇头,“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李定国不再理会,转而望向城外蜿蜒的官道。

    不知为何,他心头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离他远去。

    这种感觉很奇怪,他的父母血亲早在他年幼时的灾荒年间就饿死了,如今世上能让他牵挂的,唯有义父张献忠,但……

    “义父坐镇大营,有千军万马护卫,怎会有事?“李定国低声自语,却压不下心头那股不安。

    “将军说什么?“一旁的亲兵问道。

    李定国没有解释,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远方。那种不安感像毒蛇般缠绕着他的心脏。

    义父……漳州……那个所谓的“圣主“……

    -----------------

    距离徐州城不远处的官道上,一辆破旧的驴车缓缓前行,车轮在泥泞中留下深深的车辙。

    良坐在车辕上,手中把玩着那块温润的玉佩。阳光透过玉佩,映出内部细腻的纹理和一丝几不可见的血沁。

    “这绝对是皇室之物。“良眯起眼睛,这玉的质地,他在洛阳福王府见过类似的,是专属于皇室的贡品。

    良不由回想起在徐州城中打探到的消息,半个月前的一个深夜,有个渔夫看见运河上驶过一支悬挂五爪金龙旗帜的船队,随后徐州境内便开始戒严封城。

    车厢内,满穗正为“朱五“更换腿上的伤药。半个月的东躲西藏让这位自称商人的男子憔悴不堪,但那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却始终无法掩饰。

    “朱先生忍着点。“满穗熟练地撕开被血浸透的布条,露出深可见骨的伤口。她从小包袱中取出珍藏的药粉,轻轻撒在伤口上。

    朱五紧咬牙关,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却硬是没发出一声呻吟。

    朱五看着在场的两人,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他坐在金銮殿上,对这样的平民生死予夺;如今却要靠他们才能苟活。

    “多谢姑娘,若非你们二人相助恐怕我早已经被那李定国抓去。“崇祯声音嘶哑。

    满穗抬头对他笑了笑,深蓝色的眼睛在阳光下如同清澈的湖水:“朱先生客气了。您给的玉佩,够我们吃一辈子了。“

    车厢外,良将玉佩收入怀中,眼神变得锐利。他早就怀疑这个“朱五“的身份,那举手投足间的气度,那不经意流露的威严,还有谈及天下大势时的见解,绝非寻常商贾所能有。

    可惜这半月内朱五一直没有对他们袒露真实身份,问他也是支支吾吾的打混过去。

    “与皇帝有关吗?“良低声自语,脑海中闪过那个雨夜在巷子里撞见“朱五“时的情景。当时李定国近在咫尺,而这个男人眼中闪过的不只是恐惧,还有一种君王被冒犯的愤怒。

    驴车转过一个山坳,远良回头看了眼车厢,正好对上满穗探询的目光。少女对他眨了眨眼,手指悄悄在脖子上一划,做了个“别说破“的手势。

    良心中一凛,原来满穗也早看出了端倪。他无奈地摇摇头,这丫头总是比他机灵。

    “前面有茶摊,歇歇脚吧。“良高声说道,同时用眼神警告满穗保持警惕。无论这个“朱五“是谁,带着他都如同揣着一块烧红的炭,随时可能引火烧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