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一卷 第357章 市纪委书记邓修的意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市委大楼。

    郑仪刚走进办公室,周扬便跟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神色略显凝重。

    “秘书长,刚才四海集团办公室打来电话,说是集团副总裁王坚,想预约您的时间,希望能当面向您汇报工作。”

    周扬将文件夹放在郑仪桌上,补充道:

    “这是四海集团和王坚的简要背景资料。”

    郑仪脚步未停,走到办公桌后坐下,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四海集团……反应真快。

    他昨天刚和胡之遥、李成栋谈完,今天对方的触角就伸过来了。

    这个王坚,他有点印象。

    资料显示,他是四海集团负责政府和公共事务的副总裁,据说很有些能量,在明州政商两界长袖善舞,是四海系对外沟通的主要桥梁之一。

    “汇报工作?”

    郑仪拿起资料,随手翻看着,语气平淡。

    “一个企业副总裁,向市委秘书长汇报哪门子工作?回绝掉,就说日程已满。”

    “是。”

    周扬点头,但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秘书长,这个王坚……在明州关系网很深,据说和省里一些领导也……”

    “关系再深,也要讲规矩。”

    郑仪打断了他,目光从资料上抬起,看向周扬,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市委秘书长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尤其是四海集团,现在是非常时期,更要避嫌。”

    “你回复的时候,注意语气,客气点,但立场要坚定。如果他们坚持要沟通,让他们走正常渠道,联系对应的业务部门。”

    周扬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郑仪的态度。

    这是要毫不客气地把四海系的第一次试探直接挡回去,并且划下清晰的界线。

    “明白!我这就去回复。”

    周扬转身快步离开。

    郑仪知道,这只是开始。

    四海系绝不会因为一次拒绝就罢休。

    他们还会用各种方式,试图接近、试探、甚至收买。

    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守住底线。

    几分钟后,周扬又回来了,脸色更加凝重。

    “秘书长,王坚的秘书又打来电话,说……说他们集团董事长张四海先生,希望能邀请您共进晚餐,时间地点由您定,说是……想尽地主之谊,欢迎您到明州工作。”

    张四海亲自出面邀请?

    看来,自己这个新任秘书长,在四海系眼中的分量,比想象中还要重一些。

    或者说,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不得不由幕后的大老板亲自出面,试图拉拢。

    “回复他们,谢谢张董事长的好意。”

    郑仪的声音依旧平稳,不带任何情绪。

    “但市委有规定,领导干部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心意我领了,饭就不吃了。”

    再次干脆利落地回绝。

    周扬暗自吸了口凉气。

    连续两次拒绝四海集团最高层面的示好,这在以前的明州,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位新任秘书长的强势和底气,可见一斑。

    “是!我明白了!”

    周扬再次领命而去。

    郑仪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街道。

    他知道,这两次拒绝,等于向四海系释放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此路不通。

    接下来,就看他们是会选择退缩,还是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了。

    无论是哪种,他都做好了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明州的政坛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暗流汹涌。

    政策调研组的班子在陈默的高效运作下迅速搭建起来。

    陈默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和魄力。

    他直接从市委政研室、发改委、财政局、自规局、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背景相对干净、且大多不得志的中青年骨干。

    他没有通过各部门一把手,而是直接拿着郑仪的尚方宝剑,点名要人。

    遇到阻力,他直接一个电话打到郑仪这里,郑仪再一个电话打给对方部门主要领导。

    通常几句话下来,对方便只好放人。

    短短三天时间,一个由二十余名精干力量组成的政策调研专班,就在市委政研室隔壁的一间大会议室里开始了高效运转。

    陈默几乎吃住在办公室,带着一班人疯狂地收集资料、梳理政策、比对数据、分析案例。

    郑仪只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他必须拼尽全力。

    而政法委那边,胡之遥也雷厉风行。

    “净网清源”行动悄然启动。

    他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刑侦支队和网安支队抽调了绝对可靠的精英,成立了一个秘密调查组,由他直接指挥。

    调查组根据郑仪提供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开始梳理四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银行流水、项目合同、股权结构。

    所有的调查都在高度保密中进行,如同一张无声的大网,正在水下缓缓张开。

    宣传部李成栋也不敢怠慢。

    他亲自召集了几家市属主要媒体的负责人开会,传达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导向、主动作为”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他们提前储备一批正面引导的稿件,并加强舆情监控力量,24小时值班,发现苗头立即报告。

    整个明州的权力机器,似乎都在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高效和默契,围绕着新任秘书长郑仪擘画的蓝图,开始悄然加速运转。

    这天下午,郑仪正在审阅陈默报上来的调研组初步工作思路,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

    市纪委书记邓修走了进来。

    邓修年纪比邹侠略小,但头发已然花白,身材清瘦,面容严肃,穿着灰色夹克,整个人像一把入鞘的古剑,沉静而锋利。

    “邓书记,快请进。”

    郑仪放下手中的文件,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与尊重,伸手迎向走进来的市纪委书记邓修。

    邓修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与郑仪握了握手。

    “郑秘书长,打扰了。”

    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邓书记太客气了,您能来指导工作,我求之不得。请坐。”

    郑仪引着邓修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

    周扬迅速进来奉上热茶,然后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

    邓修没有碰茶杯,他坐姿端正,目光平静地看着郑仪,开门见山:

    “郑秘书长,最近市委这边动作不少。政策调研组,政法系统的‘净网清源’,宣传口的舆论管控……几条线同时启动,力度很大。”

    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但郑仪听出了其中的审问意味。

    纪委独立办案,但同样也是在市委领导下工作。

    郑仪作为市委常委、秘书长,近期协调推动的这几项重大行动,理论上都应该与纪委有所通气,至少保持信息同步。

    但郑仪刻意绕开了邓修。

    一方面是因为纪委工作的特殊性,不宜过早介入,另一方面,也是存了试探和观察的心思。

    现在,邓修主动找上门来了。

    “邓书记消息灵通。”

    郑仪微微一笑,没有否认,语气诚恳地说道:

    “确实有几项工作正在推进。主要是落实邹书记的指示,想尽快摸清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底数,化解矛盾,稳定局面。时间紧,任务重,有些程序上可能考虑不周,还没来得及向邓书记详细汇报,是我的疏忽。”

    他主动放低了姿态,把原因归结于“时间紧、任务重”和“程序疏忽”,给了邓修一个台阶。

    邓修脸上的表情似乎缓和了一丝,但目光依旧锐利:

    “秘书长言重了。纪委的工作原则是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你们前期调研摸底,我们不便干预。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加重了几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按照相关规定,必须及时移交给纪委处理。这是纪律,也是程序。”

    “我注意到,你们调研组的成员名单里,没有纪委的同志。政法那边的‘净网清源’行动,似乎也更侧重于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层面。”

    邓修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严肃的看着郑仪:

    “郑秘书长,我直说了吧。你们搞这么大动静,如果真的触及到了核心问题,必然会牵扯出一批违纪违法的干部。这些人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由纪委来立案查处。”

    “你们前期辛苦工作,拿到了线索,但如果移交不及时,或者程序不规范,很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甚至打草惊蛇,让一些人有了串供、销毁证据、转移赃款赃物的时间。”

    “这样一来,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贻误战机,让本该受到惩处的人逍遥法外。”

    “我的意见是,纪委应该现在就介入进来,不是主导,而是同步跟进。确保一旦发现违纪线索,能够第一时间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形成办案合力。这样才能确保整个行动的效果,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不知道秘书长以为如何?”

    郑仪安静地听着,心中快速权衡。

    邓修这番话,冠冕堂皇,完全站在工作和纪律的立场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是真的铁面无私,只想履行职责,确保违纪问题得到查处?

    还是……看到了这是一个出成绩的机会,不想被排除在外,想借此分一杯羹,甚至主导最终的查处环节,以此树立他作为纪委书记的权威?

    或许,两者皆有。

    郑仪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邓书记,您提醒得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这一点确实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却忽视了纪律审查程序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他态度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随即话锋一转:

    “您提出的‘同步跟进、形成合力’的建议,我完全赞同!这对于我们整个行动的顺利推进,乃至最终取得实效,都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您看这样是否可行?”

    郑仪身体前倾,语气变得具体而务实:

    “由纪委这边选派一至两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同志,以‘联络员’或‘观察员’的身份,加入政策调研组的工作专班。”

    “他们不参与具体的调研事务,主要职责是监督工作程序,确保合规合法,同时,一旦发现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按程序向纪委报告,启动内部研判。这样既保证了纪委的及时介入,也不影响调研组的正常工作节奏。”

    “至于政法系统那边的行动,主要是针对刑事犯罪,与纪委的职责有所区分。但如果有涉及党员干部违纪的问题,我相信胡之遥书记那边也会第一时间按程序移交给纪委的。”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邓修“介入”的要求,又将纪委的角色限定在了“监督”和“按程序接收线索”的范围内,避免了纪委过早主导局面,打乱郑仪的整体部署。

    同时,也给了邓修一个台阶和下台的礼物,纪委的人进入了核心工作圈子。

    邓修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还是闪出了一丝满意。

    郑仪的这个提议,分寸把握得极好,既尊重了纪委的权威,又保证了行动的主导权仍在市委这边。

    “可以。”

    邓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方案。

    “纪委这边,我会让副书记李建忠同志亲自负责对接,选派得力干将加入你们的专班。”

    李建忠是邓修从省里带过来的心腹,让他负责,显然邓修对这件事很重视。

    “太好了!有李书记亲自把关,我就更放心了!”

    郑仪适时地送上肯定,随即又道:

    “邓书记,不瞒您说,明州的情况复杂,积弊甚深。这次下决心要触动一些深层矛盾,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反扑。”

    “有纪委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为我们守住纪律的红线,清除害群之马,我们的底气就足多了!”

    他巧妙地将邓修和纪委放在了“坚强后盾”的位置上,这是一种尊崇,也是一种捆绑。

    邓修看着郑仪,眼前这个年轻的秘书长,说话做事滴水不漏,手段老练得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水平。

    “纪委的职责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有利于明州的事业发展,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纪委义不容辞。”

    邓修的表态依旧原则性强,但语气比刚进来时缓和了不少。

    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沟通了片刻。

    邓修起身告辞。

    郑仪亲自将他送到办公室门口。

    看着邓修挺拔而略显孤直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郑仪关上门,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

    邓修这条线,算是初步接上了。

    既没有让他完全置身事外,也没有让他过早地全面介入。

    分寸刚刚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