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一卷 第300章 看到了权力,自然会迸发野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茶室的木门在身后无声地合拢。

    那沉静的书香、浓郁的茶气、以及李天为话语中蕴含的磅礴力量,瞬间被隔绝。

    冰冷的空气和哗哗的雨声重新包裹上来。

    郑仪站在奢华的走廊里,血液奔涌,耳畔似乎还在回响着李天为那几句如同洪钟大吕般的质问和期许。

    浮萍?大树?还是能选择的种子?

    走廊尽头的休息区,周正秘书长无声地从沙发上站起,脸上依旧是那种无懈可击的平静。

    “郑研究员,辛苦了。”

    “车在楼下等着。”

    他微微抬手示意。

    郑仪深吸一口气,让冰冷的空气灌满胸腔,压下翻腾的心绪。

    “周秘书长。”

    他的声音平静下来。

    “不用麻烦送我了。雨小了,我想……自己走走。”

    周正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诧异,随即恢复如常。

    他没有追问,也没有坚持。

    “也好。”

    他点点头,依旧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需要伞吗?这边有。”

    “谢谢秘书长,不用了。”

    郑仪礼貌地婉拒。

    他转身,没有再看周正,步履平稳地穿过奢华空旷的休息区,走进电梯。

    走出“观澜会所”的大门。

    雨果然小了很多,不再是瓢泼之势,变成了连绵的、带着湿冷海风的细雨。

    城市浸泡在水汽中,霓虹灯光晕染开,连成一片模糊迷离的光海。

    空气冰冷而潮湿,带着咸腥的海的味道。

    郑仪没有撑伞,任由细密的雨丝落在头发上、脸上、肩膀上。

    冰冷的触感反而让他发热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没有叫车。

    抬起脚,沿着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人行道,径直朝着海岸线的方向走去。

    没有目标。

    只是凭着一种本能,走向那片深沉、躁动、却又广阔无垠的大海。

    街道上行人寥寥。

    偶有车辆驶过,轮胎碾过积水,发出哗啦的声响,更添寂寥。

    高楼大厦冰冷的轮廓在雨幕中显得更加遥远而疏离,像一座座沉默的墓碑。

    郑仪的脚步不疾不徐,皮鞋踩在湿漉漉的地砖上,发出单调的节奏。

    郑仪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

    冰冷的雨水顺着额发滑下,浸湿了脖颈。

    海风越来越大,带着刺骨的凉意。

    空气中咸腥的味道越来越浓。

    终于,一片开阔的、暗沉无边的水面出现在眼前。

    那是大海。

    在黑夜和雨幕的笼罩下,失去了白天的碧蓝与壮阔,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汹涌的、躁动不安的深灰色。

    涛声由远及近,轰隆隆地滚过来,拍打着堤岸的礁石,发出沉重而永恒的撞击声。

    细密的雨丝无声地落入这片喧嚣之中,瞬间被吞噬。

    郑仪停下脚步。

    他除了工作,唯一的爱好就是钻研历史。

    浩渺的历史长卷中,他见过太多雄才大略的人物。

    秦皇汉武,凿通山河,鞭笞宇内。

    唐宗宋祖,开疆拓土,文治武功。

    xxxx,定鼎中原,规天矩地。

    他们挥斥方遒,以千万生灵为筹码,在名为“天下”的棋盘上落下重子。

    他们建起的,是万里长城,是京杭运河,是巍峨宫阙。

    后人仰望那些遗迹,惊叹其雄奇,赞颂其伟业。

    他们的名字,被浓墨重彩地镌刻在史册最显眼的位置。

    千古风流,功过任凭后人说。

    而真正挥汗如雨、血肉筑城的黔首黎庶呢?

    他们面目模糊,身影单薄,最终都化为史册角落里冰冷的数字,或者几笔潦草的“丁壮苦役”、“民力凋敝”。

    他们无声地来,无声地走,如风过原野,草芥飘零。

    郑仪读到时,也曾扼腕,也曾悲悯,但总觉得那是遥远的过去,隔着一层泛黄的纸页,带着宿命的尘埃。

    “历史就是如此,”他那时常想,“主旋律不属于人民。”

    那是史家的无奈,是时代的底色。

    但此刻。

    站在这深夜的海边,听着海潮声声,如同历史的回响,郑仪第一次感到,那冰冷的、残酷的、被写在书页上的“历史”,从未远去。

    它就站在自己身后!

    李天为!

    这个名字,此刻在他心中,与那些史册中的人物重叠了。

    “雄才大略?”

    杜维明酒酣耳热时的吹捧,此刻在涛声里无比清晰。

    把一个海边破城,硬生生拔升为北方的万亿级重镇!

    临港新城拔地而起,全球巨头纷至沓来,千亿项目如雨落下……

    郑仪亲眼目睹了那种“势”。

    在徐有成的汇报里,在龙湾新区如同熔炉般的工地上,在杜维明掌控的星耀帝国那吞吐资本的力量里!

    这何尝不是一种“凿通山河”?何尝不是一种“定鼎一方”?

    郑仪甚至能清晰地勾勒出那个未来:

    龙湾新区彻底落成,成为闪耀北方的明珠,Gdp再攀新高,李天为的名字被载入地方发展的史册,成为传奇。

    后世修志,必将浓墨重彩!

    而为之付出的代价呢?

    那些因拆迁补偿不公而怨声载道的家庭……

    那些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拿着微薄工资、缺乏保障的工人……

    那些在“发展阵痛”中被挤压、被淘汰的传统行业从业者……

    那些在高昂房价和快速城市化中窒息的生活……

    这些,会变成什么呢?

    史书角落里的“拆迁补偿安置存在局部问题”?“转型过程中出现阶段性困难”?“发展带来的阵痛”?甚至是轻飘飘一句“总体向好,个别矛盾在发展中解决”?

    他们会被抽象,会被模糊,会被宏大叙事的辉煌光芒彻底掩盖。

    他们的血汗,他们的泪水,他们的悲欢,最终都只会成为那“雄才大略”脚下,一层看不见、也无需在意的尘埃!

    “历史太近了……”

    郑仪喃喃自语,声音被涛声吞没。

    近得让他窒息。

    他看到了唐骏用“稳定”铸成的冰冷堡垒,将一切苦难归为必须容忍的“阵痛”。

    他看到了李天为以“未来”为名,挥动资本的巨斧,劈砍出壮丽的蓝图。

    他们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都在用权力,塑造他们所定义的“大局”!

    郑仪闭上眼睛。

    雨水冲刷着他的脸。

    李天为那如同种子生根的话语,罗教授那关于权力工具的警示,在脑海中激荡碰撞。

    他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

    一边是唐骏代表的“稳定”,那是冰冷的、不容置疑的秩序之墙,将一切异动都视为威胁。

    一边是李天为挥洒的“未来”,那是辉煌的、令人窒息的宏伟蓝图,以效率为名碾过一切阻碍。

    巨大的压力从两边同时挤压而来,几乎要将渺小的个体压垮、碾碎。

    何去何从?

    随波逐流?

    像周正那样,成为规则最忠诚的仆人?

    像何伟一样,被扫地出门,当个替死鬼?

    郑仪站在海边,久久不动。

    雨水浸透了衣服,湿冷地贴在身上,寒意浸入骨髓,但他的思维却愈发清晰,如同暴雨洗刷过的天空。

    他忽然想起了导师王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权力是个中性的工具,关键在于谁来使用它。”

    现在,他站在权力巨塔的底层,仰望那些高高在上的身影,唐骏的冷峻,李天为的雄阔,杜维明的张扬。

    他们构筑的体系,他们书写的规则,让他感到窒息。

    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犯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一直在被动地思考,如何在这个别人制定的规则里周旋,如何在不触及他们底线的前提下做点事情。

    这就像一只蚂蚁,在思考如何在大象的步伐间寻找生存空间!

    错了!

    完全错了!

    海风呼啸,浪涛拍岸,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身影。

    但他不再感到渺小。

    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从心底涌出。

    “如果我能走到那个位置……”

    “如果我手握权柄……”

    “那会是一番怎样的局面?”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熄灭。

    他看向那片深邃汹涌的大海,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当他真正站在那个位置,手握那份权力时……

    必将是一个新的局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