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换专业考研后,师姐们跪求带飞 > 676 强势回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676

    孟良艺此刻就站在江岚身后,当然听见了她那番呓语。

    她走上前站在江岚身边,锐利的目光直刺向她。

    “醒醒吧江岚。承认你儿子的优秀就那么难吗?你知不知道,据我所知国外至少有三个顶尖实验室,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和数百人的团队,秘密研发同类技术已经超过两年,至今连最关键的材料问题都没攻克!你以为吴风止教授,甚至国内任何一个团队有本事在背后帮江南做出这个吗?”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点怒其不争的意味:“江岚,你的这个儿子,他很优秀,超乎你想象、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优秀!他甚至可能……比当年的汪铎还要强。他不是你的耻辱,他是国家的瑰宝。不要再刁难他了,这只会让你自己显得可笑又可悲。”

    听到“汪铎”这个名字,江岚的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甚至还有一丝被触及伤疤的慌乱。

    她猛地瞪了孟良艺一眼,又看了一眼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江南,神色复杂得站在原地,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猛地转身拂袖而去。

    江南根本没关注台下这些波涛汹涌,只是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完成了极其详尽的技术报告。

    最后他扬声总结道:“‘启明’一代并非终点,相反,它只是一个开始,证明了我们完全有能力走通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之路。后续我们将会开放部分技术接口,期待与国内外有志于此的企业和团队合作,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

    说完,他微微颔首干脆利落地结束了发言:“我的介绍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莅临。”

    没有提问环节,他甚至没有给台下众人反应的时间便径直走下台,在郭思涛、林逸等人的保护下朝着后台走去。

    奇怪的是现场一片寂静,没有人冲上去阻拦,也没有记者疯狂追问。所有人仿佛还沉浸在那场信息密度极高的科研风暴中没有回过神来。

    在场的许多专家学者和业界大佬下意识地形成了一种不约而同的共识——这样的人,这样的成果,简直堪称本世纪最不可思议的发明,在这之前没有一个人能想象人工智能芯片的变革来自于一个二十出头的本科生,甚至只耗时不到两个月。

    此刻江南和他的启明一代在他们心里绝对不容惊扰也不容亵渎,是每个科研人心中最珍贵的存在!如果有人敢跳出来质疑或者使坏,恐怕最先站出来阻止的,就是这些被江南的技术实力彻底折服的同行们!

    经此一役,网络上舆论彻底反转!之前所有关于江南考研作弊的质疑此刻被衬得就是个笑话。

    江南,用自己的硬实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卧槽!脸好疼!但疼得爽!江南牛逼!”

    “就这实力,他需要作弊?他去出考研题目还差不多!”

    “之前骂江南的人呢?滚出来道歉!”

    “@清大研究生院,看看!看看!这才是你们应该招收的人才!不录取他是你们巨大的损失!”

    “别说读研了,我觉得清大应该直接给他发个博士文凭,再特聘他当教授!”

    “江南吃亏就吃亏的年龄太小!谁敢相信这世上真有这种天才!”

    “学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然而,在国内一片欢欣鼓舞之时,国外某些前沿科研机构和傲慢的媒体,在收到现场留下的视频后反而公开发难。

    某国际知名芯片领域的学术网站迅速刊登了一篇外国专家的评论文章,标题极具挑衅性:《到底是奇迹还是骗局?论江南‘启明’一代芯片技术宣称的物理不可能性》。

    文章声称,根据现有物理定律和材料科学极限,江南所宣称的在成本降低40%的同时实现性能大幅提升且应用广泛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质疑其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断言“启明”芯片根本无法替代目前国际通用的高端芯片,充其量是“一种概念玩具”,暗指江南此举是华国方面为争夺技术话语权而进行的“战略性欺骗”!

    文章迅速被大量转载,试图给刚刚沸腾的舆论泼上一盆冷水。

    而面对来自国际权威的质疑,国内网友们还没来得及反应,江南就第一时间直接甩出证据回应。

    他甚至没有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而是直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干脆强硬得甩出了两个链接。

    第一个链接是一段长达半小时、未经过任何剪辑的第三方公证机构全程监督下的对比测试视频。

    视频中,“启明”一代芯片与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先进的同类型芯片A和芯片B,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运行相同的复杂AI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

    测试结果以最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形式呈现:“启明”一代的完成速度更快,功耗表读数却远低于对手,散热红外成像图显示温度控制完美,最终结果精度丝毫不逊色甚至略有超越。

    第二个链接,是一篇长达百余页、格式规范数据详尽的学术论文预印本,发布在权威预印本网站上。

    论文标题极其低调:《关于一种新型复合纳米材料及异构存算一体架构在人工智能芯片中的应用》。论文里详尽披露了部分核心材料的合成路径架构设计的数学原理、以及大量的原始测试数据,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在论文的最后,江南只写了一句话:“欢迎任何人在同等条件下反复验证,并基于此进行进一步研究。”

    没有一句多余的争辩,他直接用最真实最无可辩驳的技术和数据,狠狠甩在了那些质疑者的脸上!

    这一刻,全网直接沸腾!

    尤其是网民中的大量青年学生,国外机构媒体对国内的造谣抹黑由来已久,他们才不吃以德服人那套,江南硬碰硬的举动反而更得人心!

    “爽!!!就该这么刚!”

    “我早看这些外国佬不顺眼了!他们这就是羡慕嫉妒恨!”

    “哈哈哈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大佬:懒得跟你们废话,数据和论文自己看。”

    “扬眉吐气!看以后谁还敢说我们不行!”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科技自信!”

    “江南: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