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开始是蒙舍部新修了两座庙,从庙中求来的。
后来,周围几个部族,同白部、黑部一起,也都想方设法偷了来,暗中修炼。
等董氏长公主称王,昆弥国、西畴国先后立了国,被火布乌措带着的十几个部族抱成了团,给火布乌措玩了一手土人版的“黄袍加身”,一个新的国出现了,叫“灵巫国”。
“中原神是好神,但中原人不是好人,”“灵巫会”上,某个小部族的族长振振有词道:“既然这《灵巫凝魂功》是秦王神和白石神赐给我们的,被他们偷取了也就算了,凭什么还要屈从他们之下!”
“灵巫会”是灵巫国自己创造的一个体系中的“会议”,从模式上,更像是部族中长老们和族长、族老凑在一起商议大事时开的会,但从功能上,其实是灵巫国的“朝会”。
灵巫国没有国王,这些土人非常单纯地将这次悲剧归咎为贪婪的人想要争夺王位而导致的,所以灵巫国没有王,只有“灵巫”。
每个部族的族长就是各自部族的“灵巫”,火布乌措被推为“大灵巫”,也就是整个灵巫国的统治者。
除了“灵巫”,某个部族中,一位非常天才的长老模仿中原王朝的政治体系,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官位”,这些“官”都被称为“巫”,管牛的叫“牛巫”,管羊的叫“羊巫”,最终排下来,上下加上一共有上百个“巫”。
而灵巫国一共总人口也才几万人而已。
“白石神说世间不该有奴隶,那我们就应当许以奴隶们自由!”
火布乌措对救了自己性命的张承道十分推崇,所以坚定地要求废除奴隶制度。
涉及到自身利益,几个灵巫说什么都不同意:“火布乌措,或许神居住的地方没有奴隶,可如果昆弥川没有奴隶,那谁来帮我们放养,谁来帮我们养牛、为我们种地?”
火布乌措却对此异常执着,坚持道:“我们有神赐下的神功,有《灵巫凝魂功》,只要勤劳,我们可以种比以前更多的地、养更多的牛羊,根本不再需要奴隶!”
“怎么可能!”
“当然可能!《灵巫凝魂功》里有讲述,只要用上巫祝之法,稻子就会长得又高又壮,牛羊生了病也可以轻易治愈,我们居住的地方,水草会更丰美,这都是神的恩赐,我们要听从神的旨意,放弃不仁慈的行为——养奴隶就是不仁慈,而不仁慈的人,是不会得到神的青睐的!”
火布乌措说着,甚至干脆拿自己威胁起了大家:“我的性命是白石神恩赐的,蒙舍部受白石神的庇佑,就应当听从白石神的旨意,如果你们坚持还要保留奴隶,甚至还要用奴隶祭祀三坛神的话,那就请你们去昆弥国和西畴国吧!你们将不再是我火布乌措的兄弟姐妹!”
说完,他看了眼不少面露纠结之色的灵巫,又大声补充道:“不过,只要你们不觊觎灵巫的地方,灵巫是不会主动伤害你们的!”
听到这话,不少灵巫纷纷起誓:“三坛神在上,秦王神、白石神在上,我们越析部将遵从白石神的旨意,绝不做不仁慈的事,我们越析部同蒙舍部、弥渡部……二十一个部族一起,都是永远的兄弟姐妹!”
“三坛神看着我们,弥渡部绝不可能向白部和黑部低头!弥渡部那些死去的兄弟姐妹们也不会答应!”
灵巫国二十一个部族,很快就有样学样,都发了誓言,决定将奴隶这个身份取消掉。
不过,也有聪敏的灵巫笑呵呵地主动说道:“我听说,中原人那边虽然没有奴隶,但是可以互相签订契约,为那些签订契约、给自己做事的人提供吃穿和住处,再给予相应的报酬。只要签订了契约,家中的事也有人做,地依然可以请人种,牛羊还可以找人继续照料……这样应当就不算养奴隶了,对吧?”
火布乌措作为蒙舍部的族长,既然会说中原话,自然也对中原了解不少,所以也知道这灵巫口中的“签订契约”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他颇为迷茫。
若是让以前的他去想,是怎么都不可能将中原人那边所谓的签订契约和土人奴隶联系起来的,然而此时此刻,听着这番话,他的心理却诞生了深深的疑惑。
明明中原人那边签订契约的好像不是奴隶,怎么听起来却和土人部族中的奴隶没什么区别呢?
一直追随着火布乌措的大胡子壮汉看出了火布乌措的困惑,大声提醒道:“大灵巫,乃古灵巫的意思,大约就是我们不能殴打这些不再是奴隶的人,就像我们不能殴打我们的兄弟姐妹一样,而且还要给这些人报酬,用来支付他们付出的劳动……就像中原人那里一样!”
这些话一下子就把火布乌措点醒了,他点了点头,回答道:“说得对!我们要想爱护我们的兄弟姐妹们那样,爱护那些人,因为他们不再是奴隶了!”
土人很喜欢提“兄弟姐妹”这个概念,只要是没有生死仇怨的部族,互相交流间,就都是“兄弟姐妹”了,而不是单纯只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但不管怎么说,乃古灵巫的话让不少心底并不情愿取消“奴隶”的部族,也都妥协了。
因为他们听着乃古灵巫的意思,“奴隶”虽然不再被称为“奴隶”,实际上仍然能继续为自己做事,只不过需要额外支付一些报酬罢了。
至于什么殴打奴隶之类的行为,其实没有多少人会这么干——
奴隶可都是宝贵的劳动力,每死掉一个都是很惨重的损失,只要不是花费很大的绝症,就算生病了,主家都要养一养奴隶哩!
这和以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嘛!
想通了这一点,大家就纷纷笑了起来,不再纠缠奴隶的事。
如果从制度上来讲,灵巫国大约是最落后的。
因为它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划分,也没有明确的法律。
事实上,就连大长和国,也没有什么严谨的法律,更多都是习惯法,而且只能约束自己治下的地方,那些羁縻地的部族,都是部族内自己管理——
即,全凭族长和长老们的喜好判定有争执双方的对错。
不过,白部高氏毕竟是中原血统出身,在建立昆弥国的时候,还是正儿八经地颁布了一套法律的,隔壁黑部建起来的西畴国不甘示弱,也模仿昆弥国,颁布了一套相似的法律。
反倒是大长和国,还保留了旧王国的框架,并没有什么变动。
主要是董振云也来不及搞什么大动作。
纵然她属于临危受命,勉强将大长和国即将灭国的命运拉了起来,重新撑起了这个古老的国家,但大长和国在她手上大幅度缩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很快和白部打了好几个胜仗,但打下来的地方一片狼藉,粮食和物资都让白部搬空了,以至于董振云根本无力继续打下去,只能暂时停在了王宫所在的鄯阐城,休养生息。
为了节约粮食成本,董振云甚至不得不将唐仲甫支援的一万五千剑南道驻军给送了回去——实在是养不起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白部的昆弥国、黑部的西畴国,还是那个突然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灵巫国,都已经修炼起了《灵巫凝魂功》,而自己掌握的大长和国,却还没来得及做这些事!
不能再拖下去了!
董振云对此非常看重,在派人想办法搞到《灵巫凝魂功》后,第一时间就在禁军中传播,并颁布了一条新的政令:
“凡是修炼《灵巫凝魂功》有成着,赐金一百,封为‘神巫’,留朝中待用……”
这条“通天”的捷径,很快就传遍大街小巷,引得新大长和国的百姓纷纷追捧修炼,一时间,滇云地区修炼《灵巫凝魂功》者,数不胜数,暂且不提。
再说另一边,眼看大长和国的事告一段落,唐小鱼便带着几个弟子回到了白石山。
同时跟她一起走的,还有二十多个唐门弟子。
这些唐门弟子都是门中佼佼者,乃是他们挣破头才争来的名额,心底也都知道,是跟着老祖宗来修仙的。
“你们也不必灰心,虽然错过了此次仙缘,但等老祖宗腾出手来,自然也会回来教导唐门的,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都有机会修仙了!
“至于什么《灵巫凝魂功》,就不必修炼了,那是魂修的路子,乃是下乘之道,莫要贪那个!”
唐门的掌门唐迟特地在唐小鱼走后,安抚起了唐门众人,只是话里话外,避重就轻了不少。
比如魂修并不下乘,恰恰相反,魂修到后期,很多都能走香火神道的路子,只不过因为这条路很容易走歪,才经常被其他修士瞧不起。
而在这个世界,仙道初兴,还不存在有关魂修的刻板印象,就更不存在什么“下乘之道”的说法了。
唐迟之所以如此说,也是惦念着当初和太祖师叔商议的、对唐门的规划,想着将唐门往炼器上拉扯,如此一来,魂修就十分不合适了。
“炼器一道,往往多为符修、阵修相配合,魂修是万万不可的,因为许多炼制的法宝灵器,本就是对付阴属的东西的,对魂修本身就有伤害,又怎么好长期炼制?”唐小鱼临走前,还专门给唐迟、唐仲甫讲解过:“体修倒是不错,淬炼肉身,很适合炼制一些大东西……不过这个也要看门中弟子的意愿了,但是走魂修的路子,定然是不好的。”
既然老祖宗这般说,唐迟当然也就奉为金科玉律,这才在安抚门中弟子时,也带了些春秋笔法。
“在此之前,你们大可以多看看《白石仙道书》那几本白石仙宗流传出来的书,我听说白石仙宗有不少无缘拜入其门下的普通人,也凭借这些书入了道,引气入体,成为修士,咱们唐门弟子都是人中龙凤,想必也不在话下。”
听了掌门的“鸡血”,不少唐门弟子都兴奋起来,当日,渝州城中的书肆里,所有有关仙道的书,都被抢售一空,《白石仙道书》更是早就没了,还是唐迟主动在唐门的学堂里放了几套供众人借阅,才勉强安抚了群情激奋的唐门弟子。
而与此同时,刚刚带着一群人赶回白石山的唐小鱼,则在白石山下四处转悠着,寻找合适的地方作为新门派的落脚地。
这件事也和张承道汇报过,他对唐小鱼为了安置原来的徒弟,而打算专门新建个门派的事十分支持。
为此,张承道还专门立了一条新规定,允许大家在白石仙宗治下建立新的门派,只是同以前周国还在时的要求一样,要受白石仙宗的监管。
何禹听说此事,还提议张承道搞一个专门管理修仙门派的“仙盟”——
“如此以来,将来就能整体掌控所有修仙的宗门和势力了!”
何禹野心勃勃。
张承道却一口否决。
他倒不是玩什么三推四请或认为这东西没有必要,而是觉得现在还不需要,或者说,这个时候,这件事的重要性在自己这里还排不上号。
“现在谈这个还为时尚早,待将来交通发达,往来方便一些以后,再考虑此事……”
何禹不过是顺口一提,见张承道心中有数,便又闷头研究起了阴界的事去了。
而唐小鱼这边,则在张承道的建议下,将新门派的驻地选在了天河山。
天河山就在白石山的南边,和白石山一样,同属大形山脉。
不同于白石山奇峻惊险的山峰,天河山更像是一片“草原”。
它整体海拔不低,但却并没有十分尖锐或险峻的山峰,大多都是丘陵状的山,绵延不绝,山顶也十分平坦,很适合建造建筑。
当然,天河山中其实是有两个小门派的,但是财大气粗的唐小鱼随手送了几块金子,就让这两个加起来人数还不到三十人的小门派眉开眼笑地让出了地盘,并殷勤地询问唐小鱼收不收整个门派投奔的新弟子。
“您别看我们人少,但对这地方可是熟的很,哪里有水、哪里能种地,都清楚得很,而且砍柴、打猎、做饭、洗衣,我们都会,您看您新建个门派还得从外面买奴仆,不如干脆就收了我们呗!”
那个人数最少的、原本叫作“天河派”的门派的掌门,非常谄媚地围绕在唐小鱼左右,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挤成了菊花。
其实江湖上许多武道门派,在钻到深山老林里建立门派的原因,还真不是为了什么武道传承之类高大上的理由,而是非常单纯的“活不下去了”。
交不起重重赋税,也买不起地,最后只能“落草为寇”。
所以很多门派,都是叫某某寨,因为它们最初就是山里的匪寨,靠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为生的。
只不过等当家的或领头人修出来一点名头以后,才洗白了自己,成了“武道门派”,再交足了赋税,成功上岸。
但更多的门派,其实都没有被记录在官府的档案中,就是为了避税。
毕竟官府也没那么多人手去各种犄角旮旯的山里求证有没有门派,便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像这两个门派,就完全没有被记载在原先周国治下的武道门派和势力的卷宗中,属于两个“非法”的小门派。
这样的小门派,要是能挂靠上正儿八经的大门派过活,哪里还会在乎什么祖宗啊、传承啊之类的东西?
何况两个门派加起来,都不够五十年的,哪来的传承!
而眼前这个一出手就是几块金子的年轻掌门,带了那么多衣着不凡的“弟子”,一看就很有钱,指不定是什么名门大派出来的武者想自己独立开宗,才整了这一出……
不然怎么可能看着这么年轻,就有那么多弟子追随,其中不少弟子年纪可一点也不小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种门派里传授的功法,怕是能吊起来打自己这般野狐禅,就算是在这种门派里当个看门的杂役,都要比原来门派里学的那些武道功法和武技要强!
想到这个可能,两个门派的人越发积极了,恨不得当场跪下称祖师!
唐小鱼倒是没想收徒,她在没拜入白石仙宗以前,收徒的标准就很高,拜入白石仙宗以后,就更是只能收闯过仙缘大会试炼的人为徒,又怎么可能随意收下这些不知名小门派的人?
而且这群人面黄肌瘦,穿的衣服都是打补丁的,看着穷得很,资质只怕根本不行,收了也没用!
修习武道,可是要足够优厚的经济条件的,否则光是日渐增长的食量,就能吃垮一个普通的家庭。
但是吧……
这些人说的也有道理,门派新建,肯定是要人手做事的,自己带来的唐门弟子平常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怎么舍得用来干杂事?
而且门派里确实也需要一些杂役弟子做事,看门、洒扫等等,都要人手,这些人既然有心,不如先收了进来用着,若是不合用,再发钱请离就是!
打定了主意,唐小鱼便点了头,松口让这些人进了即将新建的门派里,只不过身份暂时只是杂役弟子的身份。
饶是如此,这些人也激动非常,皆是热情地带着唐小鱼一行人四处巡视天河山,恨不得连自己从附近的河里钓过多少条鱼都说个清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