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哈哈哈,大明 > 第 13章 伤兵,伤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夫人要去京城领诰命了……”

    茹慈的出行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诰命,但不妨碍众人去羡慕。

    大家其实真的什么都不懂,只记得在说书人那里听过。

    说书人把醒木一拍,夹着嗓子学那妇人说话的口气,一声冷喝震人心魄。

    “小小七品官,也敢审我诰命夫人?”

    一句话,把那县令吓得颤颤兢兢,然后在诰命夫人的周旋之下,某某被冤枉的人沉冤昭雪。

    听故事的人也长吐一口大气,觉得畅快至极。

    说书人口中的场景就是无数妇人心目中的梦。

    虽不知道诰命夫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但并不妨碍大家去羡慕。

    谁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人上人。

    众人羡慕茹慈,却鲜有人知道茹慈这次去京城其实是当“人质”的,荣耀是表面,背后却是让人心酸的猜忌。

    如今长安茶楼生意好的要命。

    那些谈生意的人进进出出,茶水不值钱,值钱的是雅间,是环境。

    青楼也建好了,如今到了起名字的时候了,准备年底开业。

    这玩意虽然让人忍不住啐一口,但这茶楼和即将开业的青楼养活了一大批人。

    茹慈要出行了,青楼开业的盛况估摸着是看不到了。

    今日上街的茹慈准备买些礼物给大爷。

    京城里其实没有多少的亲朋。

    苏家算一个,茹慈知道这属于自家高攀了,吴家算一个,吴墨阳和大郎玩的好。

    真要算亲人,谭家应该是外姓里唯一的一家。

    谭家老爷子和老爹一起杀过人,一起拼过命。

    虽不同姓,但这种一起拼过命的交情比同姓亲戚还要亲。

    这些家得去拜会,不能让人觉得余家忘了本。

    谭伯长也想回,也做好了准备,但自从收到谭百户的信后他就不准备回了。

    谭百户要辞官了,辞官了后就会来长安照顾两个小孙子,如今正在处理京城的一些产业。

    谭百户不看好京城的风气。

    在新皇即将登基的这个时刻,他准备离开,他有点害怕。

    夏收的长安城里全是人。

    黄土的路面只要人一多,感觉哪里都是灰,成衣铺子的伙计每隔一会就要去拍打一下售卖的衣衫。

    茹慈看了一圈,发现流民还是多。

    衙役忙得脚不沾地,只要是生人面孔张口就问办户籍了没。

    如果没赶紧去办,办了的会有一个牌牌。

    挂脖子上,挂腰上都行。

    衙门这么做那都是被逼的,不把人口统计清楚,就不断的有案件发生。

    虽然这么做并不能彻底的解决。

    却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案件的发生。

    去年的一批流民已经安置了,这群人发了一笔“战争财”。

    因为要做盔甲,要打造武器,要研磨各种药粉等,找了很多流民去做事。

    挖矿,打铁,砖窑,煤场等诸多地方都挤满了人。

    丰厚的工钱就别想了,不饿死已经算是老天保佑了。

    人多了,长安的商业好像更发达了。

    去年的辽东的征兵余令花了好多钱,好多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做工获得了他们来长安的第一笔钱。

    活着就要花钱。

    他们是逃难来的,钱主要花在“衣食住”上面。

    花钱的人多了,各种货物的需求一下子就大了起来,官道上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

    货物需求大了,商家不得不招人。

    他们一招人,一下子就解决了好多无所事事的流民。

    他们靠给商铺,砖窑,作坊做工来养活自己。

    他们有了工钱,他们也脱离不了“衣食住”。

    没有土地的他们,要想活着就只能拼命的赚钱,拼命的填饱肚子。

    赚钱,花钱,钱,在长安就这么转了起来。

    西边的空地上多了一排排窝棚,虽寒酸,四处漏风,但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

    如今的那里天天有衙役巡逻。

    因为,窝棚那里是防火的重灾区,一个疏忽就能火烧连营。

    流民并不全是无所事事的人。

    有的人会手艺,这年头只要是会手艺的人来了长安基本就饿不死。

    锔碗匠,补锅匠,还有弹棉花的……

    有手艺的人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家子。

    如果是匠人,尤其是能打铁的那种匠人,只要去衙门登记,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长安现在准备建一个大型的铁厂,专门打造农具。

    身体好,有胆子的汉子会走几十里路进南山。

    他们会进山里捡柴然后扛回来卖,两三日卖一回……

    勉强保证饿不死。

    若搁在以前那绝对是活不了,因为在以前的时候城门口的衙役会问你要钱。

    不给钱可以去,把柴便宜卖给他,他们会把收来的柴原价卖出。

    现在这群人敢这样搞。

    只要被人知道并查实了,直接被吊起来了,直接让你明白什么是有命拿钱,没命花钱!

    贪污成本高了,没人敢为了几两碎银去赌命。

    如今有本事的人已经在盖房了,日子虽然烂,且只有一间屋子,屋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但好歹有了一个家。

    长安的人虽然越来越多,衙门收的商税钱却是涨的飞快。

    茹慈上次回娘家的时候见自己的哥哥在那里自饮自酌。

    嘴里念念有词,什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个道理茹慈懂一点,可茹慈却不是很懂。

    为什么长安的人多了,穷人是大多数,大家都没钱,长安的铺子却是每天都有开业的。

    这钱哪里来的?

    茹让一时间也说不明白钱财运行的道理,他知道如今的军户娶亲不难了。

    自从那些逃难的人来了后……

    军户娶亲难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律法森严,官吏不贪的长安给了很多人底气,在如今的世道之下,有这么一个地方已经非常的难得了。

    在能好好的活着面前,能好好的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

    什么军户,什么贱籍,在咕噜噜乱叫的肚子前,在饿的哇哇大哭的孩子面前,什么三六九等一点都不重要。

    夏收开始了,粮商又开始来收粮了。

    整个长安都飘扬着麦香,香气一直飘,一直飘,飘到了广宁卫。

    ……

    广宁卫的麦子也要熟了,五月底就要收了。

    伤兵营的余令嗅了嗅麦香继续忙碌。

    几日不见的余令有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沧桑感,这一战虽然是大胜,但大胜之下难免有伤亡。

    伤亡最大的就是御马监众人,直接战死了一半。

    余令敢对天发誓,在军营里,自己没有给任何人穿小鞋。

    也没有说如师父教徒弟那般藏一手。

    余令不屑于做这些龌龊事,因为这些真的没有什么好藏的。

    火器这条路走不完,自己用的这些只是开始。

    赵大学士那些书几乎包含了火药在战场运用的每个方面,但现实里运用的却少之又少。

    余令也想把火铳打到几百米开外。

    可现实告诉余令目前是达不到,定装火铳就很好,但要做出来那种又远又准的枪根本达不到那个条件。

    不说膛线,光是子弹就是难题。

    子弹的金属弹壳需要高精度的冲压、锻造和密封技术,现阶段是真的搞不出来。

    哪怕余令懂所有的原理,也搞不出来。

    霰弹火铳就很好,虽然射的不远,但这个好做。

    前装枪管,配合燧发枪技术即可使用,和宋朝的突火枪原理一样。

    所以说,没必要藏,后面的路很长。

    御马监这一次伤亡大是因为他们上头了。

    一看鞑子在跑在撤退,他们想着一口吃大的,队形不要就扑了上去。

    结果被鞑子给掏了……

    盾牌就是防弓箭的,五人一组,盾牌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战壕。

    把盾牌扔了,那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他们就把盾牌给扔了,跑去追着敌人杀。

    三个小队不说全部躺下,那也个个身上带伤。

    现在天热了,医术条件有限,每个受伤的人都有可能死去。

    这一战,全军上下伤亡了二百多。

    这还是有火器的压制,若是没有火器的压制,用以前的那种打法,就算是胜,那也是险胜,伤亡会更大。

    看了一眼伤员,余令开始给众人打气。

    不打气不行啊,心里得有盼头,心里若是没了念想,以为自己要死了,就算把孙神仙拉过来也救不了人。

    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兄弟们,钱有了,功劳也有了,虽然鞑子跑了一千多有些不美,但谁也不能否认咱们这是一场大胜。”

    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余令继续道:

    “这一次回去,你们觉得朝廷会让你们这样的有功之士碌碌无为?别做梦了,也不看看咱们的军中主簿是谁?”

    余令伸手朝着钱谦益一指,大声道:

    “有钱大学士在,就没有人敢对你们的功勋打歪主意,所以,如今的我们钱有了,功勋有了,必须要好好的活着!”

    钱谦益知道余令要做什么。

    要说难受,他其实心里最难受,一屋子伤患,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暮气,这样的情形比战场见到的还吓人。

    “诸位请相信我,你们的功劳谁也拿不走!”

    见众人脸上有了期盼之色,余令把麦秆插到伤患的伤口处。

    见血污顺着管道往下流,余令抬起了头,继续道:

    “可不敢想着死了算求啊,你要是甘心闭眼了,钱怎么办,功勋怎么办,娘老子、妻儿怎么办?”

    余令指了指自己,豪气干云道:

    “所以,大家要信我,我是状元,我学问好,我医术也好,听我的安排,只要伤口结痂,年底又是一条好汉!”

    王辅臣顺着余令的话打趣道:

    “状元是什么,那是文曲星,文曲星是什么,那可是天上下来的神仙,令哥最厉害的就是救人……”

    众人眼里有了光,是啊,令哥是状元,是文曲星。

    没有人想死,没有人不想好好的活着。

    可所有人都知道军中条件差,对活着并不抱太大的念想。

    如今听令哥这么一说,众人心里不免信心大增。

    伤营里忙碌了起来,提纯后白盐在热水里化开。

    余令要用这个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冲洗或擦拭伤口,达到清除伤口表面附着的灰尘、血痂、污秽的目的。

    走出伤兵营,不信诸神的余令对着上天虔诚道:

    “老祖宗,睁开眼看看吧,看看我可怜的大明男儿,保佑他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