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 第358章 大唐的精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

    李承乾拍着李绩的肩膀,

    “等你们凯旋,朕在凌烟阁摆酒。

    到时候,让画师给你们重画画像,把今天的事也画上去。”

    玄甲军出发那天,长安百姓站满了朱雀大街。

    李绩穿着旧甲胄,骑着匹战马,走在队伍最前面。

    路过崔敦礼的人头时,他突然勒住马缰,对着那颗头颅拱了拱手:

    “贤侄,下辈子别做勋贵了,做个百姓吧。”

    人群里突然有人喊道:

    “英国公,带我们一起去!”

    李承乾循声望去,是个穿补丁麻衣的少年,手里攥着把锈迹斑斑的刀,正是当年在黄河滩用渔网困住私兵的那个渔民。

    “你叫什么名字?”李承乾问道。

    “小的叫王二郎!”

    少年大声说道,

    “我哥王猛死在幽州了,我要去替他报仇!”

    周围的百姓突然纷纷响应:

    “我们也去!”

    “杀突厥人!”

    “保卫雁门关!”

    李承乾看着这群自发请战的百姓,突然对杨怀贞说道:

    “给他们兵器,给他们甲胄。告诉墨家门徒,把新造的火器都带上。”

    杨怀贞有些犹豫:“殿下,他们都是百姓......”

    “百姓怎么了?”

    李承乾指着远处的石头祠方向,

    “当年石头不也是百姓?周元不也是百姓?

    让他们去!让突厥人看看,大唐的百姓,不好惹!”

    号角声再次响起,这一次,玄甲军的队伍里多了许多穿着布衣的身影。

    他们的步伐或许不齐整,他们的兵器或许生锈,但他们的眼神,和当年的石头、周元一样亮。

    李承乾站在城门楼上,看着队伍消失在尘土里,突然对王德说道:

    “把父皇请回来吧。告诉他,雁门关不会丢,大唐的江山,也不会丢。”

    王德刚要走,却见李承乾从怀里掏出块玉佩,正是那块刻着“新政”的羊脂白玉。

    他摩挲着玉佩上的字,突然低声说道:“阿竹,你看,世道真的变了。”

    风从城头吹过,带着渭水的气息,仿佛能听到黄河滩的芦苇在响,听到石头祠前百姓们的笑声。

    李承乾望着北方,突然握紧玉佩,转身走下城楼。

    他还有很多事要做,要给青州的百姓分粮,要让墨家门徒造更多的农具,还要在各州都建石头祠,让天下人都记住,什么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雁门关的雪下得正紧,城头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

    李绩裹紧旧棉袍,呵出一口白气,看着远处的草原。

    三天前,他们在这里打了场胜仗,薛延陀的先锋被玄甲军杀得片甲不留,首领的人头现在还挂在关楼的旗杆上。

    “英国公,”

    王二郎捧着碗热汤走来,冻得通红的手里还攥着把刀,

    “杨大人带的火器到了,说是墨家新造的‘轰天雷’,能炸翻一座山。”

    李绩接过汤碗,热气模糊了视线:

    “让弟兄们省着点用。

    这玩意儿金贵,别浪费在小股敌人身上。”

    话音刚落,关楼的瞭望哨突然大喊出声:

    “敌袭!好多人!”

    众人冲到垛口,只见草原尽头黑压压的一片,像是乌云压了过来。

    王二郎数了数,突然倒吸一口凉气:

    “至少五万......”

    “别怕。”

    李绩拍着他的肩膀,

    “当年咱们在白狼山,面对二十万突厥人都没怂过。”

    他转身对传令兵说道:

    “让程咬金带五千玄甲军从侧翼包抄,我带主力正面迎敌。

    告诉杨怀贞,等敌军进入射程,就把‘轰天雷’全扔出去!”

    号角声在风雪里撕开一道口子,玄甲军列成方阵,长枪如林,直指敌军。

    王二郎站在队伍里,紧了紧手里的刀,突然想起哥哥王猛。

    当年哥哥就是在这里战死的,死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块刻着“李”字的木牌。

    “哥,我替你报仇了。”

    王二郎喃喃自语,突然跟着玄甲军一起怒吼:

    “杀!杀!杀!”

    突厥人的骑兵像潮水般涌过来,马蹄踏在雪地上,溅起一片片雪沫。

    杨怀贞站在关楼上,举起红旗:“放!”

    十几个墨家门徒同时点燃引线,把“轰天雷”扔了出去。

    那些黑黝黝的铁球在空中划过弧线,落在敌军阵中,突然“轰隆”炸开,火光冲天而起,把雪地都映红了。

    “好!”李绩大喊一声,

    “玄甲军,冲锋!”

    三千玄甲军如同一把利剑,插进敌军阵营。

    李绩虽然年迈,却依旧勇猛,手里的长矛舞动如龙,一下子挑翻了三个突厥骑兵。

    王二郎跟在他身后,用刀劈开迎面砍来的弯刀,反手将刀柄砸在对方鼻梁上。

    厮杀声、爆炸声、惨叫声混在一起,盖过了风雪声。

    王二郎杀得兴起,突然看见个穿金袍的突厥人,正举着狼牙棒指挥军队。他认出那是薛延陀的可汗,当年就是他下令杀了王猛。

    “狗贼!”

    王二郎怒吼一声,发疯一样冲了过去。

    他的刀被对方的狼牙棒磕飞,索性扑上去,抱着可汗滚进雪地里,用牙齿狠狠咬在对方的喉咙上。

    可汗惨叫着挣扎,却被王二郎死死按住。

    直到对方不再动弹,王二郎才松开嘴,满嘴的血腥味让他忍不住干呕。

    他从可汗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个狼头,正是当年王猛丢失的那块。

    “哥,我给你拿回来了。”

    王二郎把玉佩揣进怀里,突然看见李绩被十几个突厥人围住,连忙捡起地上的长矛冲过去。

    就在这时,关楼上传来杨怀贞的喊声:

    “殿下驾到!”

    王二郎抬头,只见一支队伍冲破风雪而来,最前面的人穿着龙袍,正是李承乾。

    “殿下!”

    李绩又惊又喜,突然爆发出力气,一矛刺穿了最后一个突厥人的胸膛。

    李承乾翻身下马,走到李绩身边:

    “老将军辛苦了。”

    “殿下怎么来了?”李绩不解的问道。

    “来给突厥送葬。”

    李承乾指着棺木,

    “朕说过,犯我大唐者,杀无赦!”

    农兵卫们把棺木放在雪地上,李承乾亲自解开绳子,打开棺盖。

    李承乾从怀里掏出块染血的木牌,正是那块刻着“李”字的木牌,轻轻放在棺木之内。

    杨怀贞突然指着远处:“殿下,你看!”

    众人望去,只见雪地里突然出现许多身影,是雁门关的百姓。

    他们捧着热汤、棉衣,还有个瞎眼的老妇人,摸索着把块麦饼放在李承乾的面前。

    “陛下,您是好人啊。”

    老妇人哽咽着说道,

    “去年您给我们分粮,今年又来保护我们......”

    李承乾看着这幕,突然对李绩说道:

    “老将军,你看,这就是大唐的百姓。

    他们记仇,更记恩。”

    李绩躬身行礼:“老臣明白了。”

    事情都办完后,李承乾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草原。

    杨怀贞捧着一份奏折走了过来:

    “殿下,户部说沧州的盐田丰收了,今年的赋税能多收五万贯。”

    “好。”李承乾点了点头,

    “把这些钱都用来修水渠,让百姓们多种地。”

    他突然指向南方:

    “等春天来了,咱们就回长安。

    到时候,朕要在太极殿摆酒,宴请所有有功的百姓。

    王二郎,你也来。”

    王二郎愣了愣,挠着头笑了:

    “俺......俺不会喝酒。”

    “那就喝粟米粥。”

    李承乾拍着他的肩膀,

    “朕让御膳房给你做,管够。”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风雪里回荡,惊飞了城头上的寒鸦。

    李承乾望着这幕,突然想起父亲的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想,自己或许真的做到了。

    三个月后,青州。

    石头祠终于建成了。

    百姓们自发前来祭拜,有人捧着粟米,有人提着浊酒,还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女孩,把块麦芽糖放在碑前。

    正是当年石头救下的那个女孩,如今已经能去弘文馆念书了。

    李承乾站在碑前,看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突然对杨怀贞说道:

    “传朕旨意,天下各州,都要建石头祠。

    让所有官员都来看看,什么是为官之道。”

    杨怀贞刚要应声,却见个墨家门徒跑来,手里举着个新造的水车:

    “陛下,您看!这是新造的水车,一天能浇百亩地!”

    李承乾看着那水车,突然笑了:

    “好!让百姓们都用上,让天下的田地都丰收,让孩子们都能吃饱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