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三等米……嗝……罪减一等……你们……你们等着……”
赵府内,气氛骤然紧张。
一名下人连滚带爬地冲进赵海陵的书房,声音都带着哭腔:“老太爷!不……不好了!无痕少爷……他,他当街纵马,惊扰了都察院李御史的官轿,被……被京兆府的差役给抓走了!”
赵海陵正临摹着一幅前朝书法,闻言,手中狼毫微微一顿,一滴浓墨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形成一个刺眼的墨点。
他眉头紧锁,缓缓搁下笔:“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具体怎么回事,仔仔细细说清楚!”
那下人喘着粗气,将事情的原委慌忙说了个大概。
赵海陵听着,脸色愈发阴沉。李御史是朝中有名的犟驴,刚正不阿,油盐不进,此事怕是难以善了。
他正盘算着要动用赵家所剩不多的哪几层关系去疏通,却听那下人又哆哆嗦嗦地补充了一句:“老太爷,无痕少爷……他被抓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嚷嚷,说他买了翰林粮庄的三等米,就算犯了天条,也能罪减一等,让京兆府的人别不识抬举……”
“什么?!”赵海陵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翰林粮庄?罪减一等?
那张贴在皇城边上的告示,内容荒诞至极,尤其是那最后一条,简直是将大盛王朝的律法视同儿戏。赵海陵本以为那不过是某些人哗众取宠的噱头,可此刻,听闻自己那不争气的孙儿竟也牵扯其中,还以此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他想起翰林粮庄就开在赵家那块是非之地,更想起前些时日,宫里那位送来的那封只有四个字的密信——“静候佳音”。
难道……这看似荒唐的告示背后,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玄机?
赵海陵的眼神闪烁不定,心中盘算着。赵家如今的境况,已经不起任何大的折腾了。但,倘若这“罪减一等”真有其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对他风雨飘摇的赵家而言,或许,会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
“你先下去。”赵海陵挥了挥手,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日的镇定,“派人去京兆府那边盯着,但切记,不要声张,也无需使银子打点。老夫倒要看看,这翰林粮庄,究竟有多大的神通,敢放出如此狂言。”
他决定赌一把。就用他这个不成器的孙儿,来试试这“罪减一等”的真假虚实。
京兆府内,府尹大人正对着赵无痕的案子愁眉不展,头疼不已。
当街纵马,惊扰御史,这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坏就坏在这赵无痕醉酒之后,嘴里不停念叨的那句“罪减一等”。
“罪减一等?荒唐!”府尹大人将惊堂木拍得“啪啪”作响,“本官审案数十年,大盛律例翻遍了,也从未听闻有此等说法!这赵无痕莫不是得了失心疯,在这里胡言乱语?”
底下堂官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躬身回道:“大人,据外面传闻,城南那家新开的翰林粮庄,确实张贴过此类告示,说购买其三等米者,无论犯下何罪,皆可减免一等。只是……只是此事太过骇人听闻,匪夷所思,不知其真假。”
“岂有此理!”府尹大人气得吹胡子瞪眼,“光天化日之下,竟有此等公然藐视国法的言论!若是不严加查办,我京兆府的颜面何存?皇家的威严何在?”
话虽如此,但这事毕竟牵扯到一个名不见经传却又透着诡异的“翰林粮庄”,背后水深不知。府尹大人思忖再三,还是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将案情整理成册,连夜向上峰,也就是刑部递了上去。
刑部尚书接到这份火急火燎的卷宗,也是大感错愕。
他仔仔细细将那份关于“罪减一等”的描述看了足足三遍,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这翰林粮庄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敢放出如此狂言?难道,是某一位皇子在背后撑腰,意图不轨?
此事非同小可,刑部尚书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召集几位心腹侍郎,连夜共同商议。
一时间,这桩因纨绔子弟醉酒纵马引发的小小治安案件,竟在官场上层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暗流涌动。
消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三皇子府上。
“罪减一等?赵无痕?”三皇子听完林建的禀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抹毫不掩饰的狞笑,“好啊!真是太好了!妙极!本皇子正愁抓不到那翰林粮庄的把柄,没想到这赵无痕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王腾在一旁忙不迭地接口道:“殿下英明神武!这定是那粮庄平日里吹嘘过头,如今被人拿来当真,看他们如何收场!只要坐实了他们欺世盗名之罪,咱们就能……”
“不!”三皇子摆了摆手,打断了王腾的话,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本皇子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有这个通天的本事!林建!”
“臣在!”
“你立刻派人去给京兆府和刑部那边递个话,让他们务必秉公办理,绝不能让这赵无痕因为几句醉后的疯话就轻易脱罪!”
他顿了顿,嘴角那抹笑意更冷了几分:“本皇子要亲眼看着,这所谓的‘罪减一等’,是如何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届时,本皇子不仅要将那翰林粮庄的招牌砸个稀巴烂,还要把背后那个装神弄鬼的缩头乌龟给揪出来,碎尸万段!”
与此同时,二皇子府邸内,气氛却是一片凝重,与三皇子府的幸灾乐祸截然不同。
“什么?赵无痕被抓了?他还嚷嚷着‘罪减一等’的事?”二皇子听到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急得在书房里团团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坏了坏了!这下可如何是好?恒文,这事要是闹大了,惊动了父皇,父皇一旦追查下来,咱们岂不是……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杨恒文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悠哉地品着杯中的香茗,仿佛外界的风雨都与他无关,丝毫影响不到他。
“殿下莫慌。”他轻轻放下茶杯,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波澜,“这赵无痕,不过是咱们投石问路的一颗石子罢了。”
“石子?”二皇子闻言一愣,有些不解。
杨恒文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我们这三等米‘罪减一等’的特权,既然已经挂出去了这么久,总得有第一个人来试试它的成色,验验真伪。这赵无痕,自己不知死活地撞了上来,岂非正中下怀?”
“你的意思是……”二皇子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这……这也是你计划之中的?”
“谈不上计划,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杨恒文淡淡道,“殿下,这出戏,才刚刚拉开序幕。也是时候,让皇城里某些自作聪明的人看看,我们这翰林粮庄的‘特权’,究竟是真是假了。”
二皇子看着杨恒文那副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情,悬着的一颗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但眉宇之间的忧色并未完全散去。他总觉得,杨恒文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自己,似乎连棋盘的全貌都还未曾看清。
几番周折,赵无痕的案卷,最终还是被层层上报,送到了大盛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鸿禧皇帝的御案之上。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鸿禧皇帝捻着那份薄薄的奏折,眉头微蹙。
奏折上,京兆府尹和刑部尚书的措辞都极为谨慎小心,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对“罪减一等”此等奇谈怪论的难以置信与请示圣裁之意。
“翰林粮庄……罪减一等……”鸿禧皇帝的指尖在奏折上“翰林”二字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杨家那个看似早已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实则对朝局仍有莫大影响力的老太君的身影。会是她吗?她究竟想做什么?
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先前派人送去赵家的那四个字——“静候佳音”。
难道,这所谓的“佳音”,竟是以如此离经叛道、挑战皇权的方式出现?
这翰林粮庄的背后,究竟是谁在主导?是真的有通天彻地之能,还是在故弄玄虚,借此试探朕的底线?
鸿禧皇帝的目光深沉如海,叫人看不透他此刻心中所想。他清楚,自己对此案的任何一个批示,都可能在朝堂之上,乃至整个大盛王朝,引发一场难以预料的轩然大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