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玄真道李长松倒吸一口凉气。丞相魏庸是三朝元老,党羽遍布朝野,连当今圣上都要让他三分。上官老爷竟敢弹劾他的人,难怪对方要痛下杀手。
“那我们手中的证据……”
“必须尽快呈给御史台。” 上官轩烨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明日你陪我去见御史中丞李大人。”
玄真道李长松点头应下,心中却隐隐不安。他想起兄长白日里欲言又止的神情,总觉得有什么事被瞒着。
次日清晨,玄真道李长松刚洗漱完毕,就见苏澈匆匆赶来,手里捏着一张纸条。
“方才在门房发现的,说是给你的。”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张启年昨夜暴毙狱中,速查。” 字迹潦草,墨迹未干,显然是仓促间写就。
玄真道李长松心头一沉。张启年是此案的关键人物,他一死,线索便断了大半。这绝非巧合。
“我去通知公子。” 玄真道李长松抓起外衣就往外走,却被苏澈拉住。
“阿临,” 兄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别查了,我们离开上官府吧。”
玄真道李长松愣住了:“兄长为何突然说这话?”
苏澈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有些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但听我的,这潭水太深,我们蹚不起。”
正说着,上官轩烨的贴身小厮匆匆跑来:“苏先生,公子让您即刻过去,说有急事。”
玄真道李长松看了看兄长,又看了看小厮,咬了咬牙:“我去去就回。”
他赶到上官轩烨的院子时,正见他将一叠卷宗塞进一个紫檀木匣。见玄真道李长松进来,上官轩烨将木匣锁好:“张启年死了,我们必须立刻去见李大人。”
“公子,” 玄真道李长松犹豫片刻,还是开口,“我兄长让我们离开……”
“现在不能走。” 上官轩烨打断他,“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将一把钥匙塞到玄真道李长松手中,“这是我书房密室的钥匙,若我出事,你就把木匣里的东西交给李大人。”
玄真道李长松握紧那把冰凉的钥匙,忽然明白,从他踏入上官府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是局中人。
第三章 御史府的变数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疾驰,车轮碾过积水,溅起一片片水花。玄真道李长松撩开轿帘一角,看着街景飞速倒退。街角的茶馆里,几个穿短打的汉子正盯着他们的马车,眼神不善。
“他们跟了一路了。” 上官轩烨的声音在身旁响起,他正闭目养神,手指却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计算着什么。
玄真道李长松放下轿帘,压低声音:“要不要甩掉他们?”
“不必。” 上官轩烨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正好让他们看看,我们要去见谁。”
马车在御史中丞府门前停下。李大人的府邸算不上奢华,朱漆大门上的铜环有些斑驳,门楣上悬挂的 “御史府” 匾额,笔力刚劲,透着一股凛然正气。
门房通报后,两人被领到客厅。李大人是个年近花甲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看了看上官轩烨,又看了看玄真道李长松,开门见山:“轩烨,你说的证据呢?”
上官轩烨将紫檀木匣放在桌上:“李大人,这里面是海州私盐案的全部证据,包括张启年与吏部尚书的往来书信。”
李大人打开木匣,翻看了几页,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合上木匣,沉吟片刻:“此事牵连甚广,若没有确凿证据,恐怕难以撼动他们。”
“张启年本可以作为人证,可他昨夜暴毙狱中。” 玄真道李长松接口道,“这背后定有黑手在操控。”
李大人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没有活口,这些书证的效力就大打折扣了。” 他站起身,在客厅里踱了几步,“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需要时间核实这些证据。”
上官轩烨点了点头:“全凭李大人做主。”
两人告辞离开,刚走到门口,就见一个小厮匆匆跑来,在李大人耳边低语了几句。李大人脸色骤变,挥手让小厮退下,转身对上官轩烨说:“你们不能走了。”
玄真道李长松心中一紧:“李大人这是何意?”
李大人叹了口气:“刚刚接到消息,吏部尚书弹劾你们污蔑朝廷命官,圣上已经下旨,让我暂押你们二人,等候审问。”
上官轩烨脸色微变:“好快的动作。”
玄真道李长松却明白了。这是个圈套,他们刚将证据交给李大人,就被扣上了污蔑的罪名,显然是有人早就布好了局。
“李大人,” 玄真道李长松上前一步,“您手中的证据足以证明我们的清白,还请大人明察。”
李大人摇了摇头:“证据?在圣旨面前,这些都不算数。” 他看了看两人,“你们放心,我会尽力周旋,但在圣上查明真相之前,你们必须留在府中。”
两人被领到后院的两间厢房,名为看管,实为软禁。玄真道李长松坐在窗前,看着院中那棵老槐树,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兄长的劝告,若是当初听了兄长的话,或许就不会落到这般境地。
忽闻窗外有动静,玄真道李长松警惕地站起身。只见一个黑影翻墙而入,落地无声,径直朝他的房间走来。玄真道李长松握紧袖中的短刀,正欲呼喊,却见那人掀开脸上的黑布,竟是兄长苏澈。
“兄长?你怎么来了?” 玄真道李长松又惊又喜。
苏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快步走到玄真道李长松面前:“我是来救你出去的。” 他从怀中掏出一串钥匙,“这是李府的钥匙,我刚刚从一个小厮那里偷来的。”
玄真道李长松愣住了:“兄长怎么会有……”
“别问了,快走。” 苏澈拉着他就往外走,“轩烨公子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见上官轩烨站在那里,身后跟着两个护卫。见他们出来,上官轩烨点了点头:“走吧。”
玄真道李长松这才明白,兄长早已和上官轩烨联系好了。他心中一阵愧疚,错怪了兄长。
四人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御史府。马车在僻静的小巷里疾驰,苏澈掀开车帘,指着前方一座破败的寺庙:“我们去那里暂避一时。”
寺庙早已荒废,蛛网密布,佛像蒙尘。四人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偏殿,生起一堆火。
“现在怎么办?” 玄真道李长松问道。
上官轩烨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铺在地上:“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证据,证明张启年的死与吏部尚书有关。”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张启年的老家在城南,据说他在那里藏了一本秘密账本,记录着所有的交易。”
玄真道李长松眼前一亮:“那我们现在就去。”
上官轩烨摇了摇头:“不行,现在外面肯定到处都是搜捕我们的人,白天去太危险。等入夜再行动。”
夜幕降临,四人悄悄潜出寺庙,朝城南而去。张启年的老家是一座四合院,院墙高大,门口挂着两把大锁,显然已经很久没人住了。
上官轩烨让两个护卫在外望风,自己则和玄真道李长松、苏澈翻墙而入。院子里杂草丛生,荒凉破败。三人分头寻找,却一无所获。
“难道消息是假的?” 玄真道李长松有些失望。
上官轩烨却摇了摇头:“不会,张启年这样的人,一定会留一手。” 他走到正房门口,推了推门,锁着。上官轩烨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撬开了门锁。
正房里陈设简单,积满了灰尘。上官轩烨走到书架前,仔细检查着每一本书。忽然,他眼前一亮,从书架的最底层抽出一本厚厚的《论语》。
“找到了。” 上官轩烨将《论语》递给玄真道李长松,“你看这里。”
玄真道李长松翻开一看,只见书页中间被挖空了,里面藏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册子上用蝇头小楷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正是张启年的秘密账本。
“太好了!” 玄真道李长松激动地说,“有了这个,我们就可以洗清冤屈了。”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上官轩烨脸色一变:“不好,我们被发现了。”
四人连忙翻墙而出,却见外面已经围满了官兵。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军,手持长剑,厉声喝道:“拿下他们!”
一场激战在所难免。上官轩烨和玄真道李长松、苏澈虽然也会些武艺,但毕竟不是官兵的对手。眼看就要被擒,忽闻一声唿哨,从暗处射出几支冷箭,正中几个官兵的手腕。
“是自己人!” 上官轩烨喊道。
只见一群黑衣人从暗处杀出,与官兵混战在一起。四人趁机突围,朝城外跑去。
跑到城外的一座山脚下,黑衣人的首领才掀开脸上的黑布,竟是御史中丞李大人的贴身小厮。
“李大人让我来接应你们。” 小厮说道,“他已经查明真相,张启年确实是被吏部尚书灭口的,账本就是最好的证据。”
玄真道李长松心中一阵激动:“那我们现在就回去,将证据交给圣上。”
小厮却摇了摇头:“不行,吏部尚书已经买通了宫中的太监,我们根本见不到圣上。李大人说,只有一个人能帮我们。”
“谁?” 上官轩烨问道。
“当今太子。”
第四章 太子的棋局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东宫,朱红的宫墙在雾中若隐若现。玄真道李长松跟着上官轩烨走进这座戒备森严的宫殿,心中忐忑不安。他们是朝廷钦犯,如今却要面见太子,这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
太子赵衡年方二十,面容俊朗,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坐在紫檀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平静地看着两人。
“你们就是上官轩烨和玄真道李长松?” 太子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是。” 上官轩烨拱手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玄真道李长松也连忙跟着行礼。
太子摆了摆手:“免礼。你们的事,李御史已经跟我说了。” 他指了指桌上的账本,“这就是你们找到的证据?”
“是。” 上官轩烨点了点头,“这本账册记录了吏部尚书与张启年等人的交易,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
太子拿起账本,翻了几页,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合上账本,沉吟片刻:“吏部尚书是丞相的人,扳倒他,就等于向丞相宣战。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知道。” 上官轩烨语气坚定,“但为了朝廷清明,为了天下苍生,我们在所不辞。”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有胆识。” 他站起身,在殿中踱了几步,“这样吧,三天后是父皇的寿辰,我会在寿宴上呈上这本账册,揭发他们的罪行。”
玄真道李长松心中一喜:“多谢太子殿下。”
太子却摇了摇头:“先别高兴得太早。丞相党羽众多,势力庞大,想要扳倒他们,没那么容易。” 他看了看两人,“在这三天里,你们必须隐藏起来,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上官轩烨点了点头:“我们明白。”
两人告辞离开,按照太子的安排,躲进了东宫的一处密室。密室不大,却陈设齐全,有床有桌,还有一些书籍。
“现在只能等了。” 玄真道李长松叹了口气。
上官轩烨却摇了摇头:“不能等。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万一。”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玄真道李长松,“这是我父亲的旧部,遍布京城各处。如果寿宴上出事,你就拿着这张纸条去找他们,让他们接应我们。”
玄真道李长松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心吧,我会的。”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寿宴当天,皇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向皇帝祝寿。
太子赵衡趁着献寿的机会,将张启年的秘密账本呈给了皇帝。皇帝翻开账本,脸色越来越阴沉。
“好一个吏部尚书!好一个丞相!” 皇帝怒不可遏,将账本扔在地上,“来人,将吏部尚书和丞相拿下,打入天牢!”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吏部尚书和丞相擒住。两人高呼冤枉,却无济于事。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一场寿宴竟会变成一场朝堂巨变。
东宫的密室里,玄真道李长松和上官轩烨通过密道里的传声筒,听到了皇宫里的动静。
“成功了!” 玄真道李长松激动地说。
上官轩烨却皱起了眉头:“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丞相党羽众多,不会就此罢休。”
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两人连忙走到密道入口,向外张望。
只见一群侍卫冲进了东宫,为首的是一个太监,尖声说道:“奉皇后娘娘懿旨,捉拿钦犯上官轩烨和玄真道李长松!”
玄真道李长松和上官轩烨脸色大变,没想到皇后竟然会插手此事。皇后是丞相的侄女,显然是为了救丞相,才出此下策。
“快走!” 上官轩烨拉着玄真道李长松就往密道深处跑。
密道蜿蜒曲折,四通八达。两人跑了半个时辰,才从一处出口钻了出来。外面是一片荒郊野外,远离京城。
“我们现在去哪里?” 玄真道李长松问道。
上官轩烨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们必须找到证据,证明皇后与丞相的勾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扳倒他们。”
玄真道李长松点了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正准备出发,却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 苏澈。
“兄长!” 玄真道李长松又惊又喜。
苏澈翻身下马,走到两人面前:“我来接应你们。”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李大人让我交给你们的,说里面有你们想要的证据。”
上官轩烨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骤变:“不好,我们中计了!”
玄真道李长松连忙凑过去一看,只见信上写着:“皇后与丞相早已勾结,太子也被蒙在鼓里。你们手中的账本是假的,真正的证据在我这里。若想活命,速来西郊破庙。”
“这是个圈套!” 玄真道李长松恍然大悟。
苏澈却叹了口气:“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看着两人,“走吧,去西郊破庙。”
三人翻身上马,朝西郊而去。他们知道,这一去,生死未卜。但为了真相,为了正义,他们别无选择。
西郊的破庙早已荒废,阴森恐怖。三人刚走进庙门,就被一群黑衣人包围了。为首的是一个老者,面容阴鸷,正是丞相魏庸。
“没想到吧,你们还是落入了我的圈套。” 魏庸冷笑一声。
上官轩烨脸色平静:“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们吗?”
魏庸摇了摇头:“困住你们?不,我是来送你们上路的。” 他挥了挥手,“动手!”
黑衣人一拥而上,与三人激战起来。玄真道李长松和上官轩烨虽然武艺高强,但对方人多势众,渐渐落入下风。
就在这危急关头,忽闻一声大喝:“住手!”
只见太子赵衡带着一队禁军冲了进来,将黑衣人团团围住。
“魏庸,你竟敢谋反,罪该万死!” 太子厉声喝道。
魏庸脸色大变:“太子殿下,你怎么会在这里?”
太子冷笑一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的阴谋,我早已看穿。” 他指了指地上的账本,“这本账册,就是你通敌叛国的证据。”
魏庸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终于结束。丞相魏庸和皇后被打入天牢,吏部尚书等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朝廷上下焕然一新,百姓拍手称快。
玄真道李长松和上官轩烨也洗清了冤屈,恢复了名誉。玄真道李长松留在了京城,继续做他的幕僚。上官轩烨则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朝廷的栋梁之材。
两人时常聚在一起,谈论国事,回忆过往。他们知道,这场风波虽然结束了,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携手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这座繁华的京城,在这座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上官府,玄真道李长松和上官轩烨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友谊,他们的理想,将永远铭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