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 第215章 不情之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公冶白那个人年轻的时候倒还好一些,顶多仗着那双拳欺负欺负人。”

    “现在他年龄大了,武道修为高了,却变得为老不尊起来。”

    “什么事情都想掺和一手,搅得整个江湖鸡飞狗跳。”

    山婆婆似是想起一些陈年旧事,语气越来越重,声音跟着上扬:

    “依着老身看,他那风雨楼的名字取得一点儿都没错,专为在江湖上搅风搅雨……”

    听着山婆婆喋喋不休的数落白大仙,萧惊鸿脸上难得露出一抹微笑。

    那位白大仙在江湖上的确是个异类。

    明明修为极高,为人也算正派,但是他的行事每每透着邪性。

    也不知道他是天生扫把星,还是真的能仅凭一张嘴断人生死。

    总之,被他算过一卦的人下场都不算太好。

    事实上,不止山婆婆一人对白大仙心生忌惮。

    连萧惊鸿的师父——剑圣李无当,都曾在私下里骂骂咧咧。

    当然是不会带着脏字那种。

    “惊鸿,江湖上一些宿老古旧都会卖为师一个面子。”

    “但有一人,风雨楼的白大仙,你切记小心,遇到他能跑多远跑多远。”

    “那老东西属狗皮膏药的,沾上准没好事。”

    结合师父所说,萧惊鸿便能够理解山婆婆此刻数落白大仙的心情。

    只是她听了片刻,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疑惑——山婆婆年轻的时候,好像真的和白大仙有过恩怨。

    话里话外,让她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这时,山婆婆注意到萧惊鸿的眼神,自知失言,顿了顿道:

    “丫头,总之你以后尽量别跟白大仙牵扯上。”

    萧惊鸿微笑道:“晚辈谨记您老叮嘱。”

    山婆婆拢了拢身前的挂坠瓶子,晃动两下调整坐姿,继续道:

    “白大仙出山,应是有什么东西吸引他前往,他那人……咳。具体何事,老身还需要看一看他在什么地方露面。”

    “他被那些喜欢凑热闹的闲汉盯着,想隐藏行踪怕是困难。”

    萧惊鸿点了点头,“方才那封信上提到过,有些前辈也已出山。”

    听山婆婆絮絮叨叨那么久,她自是不会以为白大仙真的在风雨楼待不住。

    就如她师父剑圣一样,那等前辈高人大都神龙见首不见尾。

    所思所想,不能用常人眼光看待。

    “丫头,他们追他们的人,咱们做咱们的事。”

    叮嘱一句后,山婆婆转而问道:“前几日老身听阿大说,乌山互市进度受雨水影响,慢了一些?”

    萧惊鸿嗯了一声,“晚辈来您这儿之前,已经吩咐他们加快进度,争取两个月内完工。”

    山婆婆微微颔首,老脸带笑的说道:“你做事稳重,老身放心得紧。”

    “不像山族都是些泥腿子,大字不识,只会横冲直撞。”

    “往后若是阿大他们去了互市那边,有什么事儿还请你多担待。”

    萧惊鸿应承下来,倒也没觉得自持身份托大。

    山婆婆接着询问了些互市后续安排,多是有哪些人会往来行商,能买什么能卖什么。

    实际上,按照萧家和山族的约定,那座互市只为便利生活在乌蒙山上的各族。

    名为“互市”,实际上用“集市”更为准确。

    毕竟不论萧家、定远军还是山族人,都是大魏朝子民。

    之所以弄一个这样的互市出来,于萧家而言,是想赚些银子,填补定远军的钱粮。

    于山族来说,算是让她们的生活更便利些,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买个盐巴、细粮都要走数百里山路。

    闲聊几句。

    天色近晚,山婆婆便让萧惊鸿暂时住下。

    “丫头,今日中秋,你既是不回府城,那便在这里跟老身做个伴。”

    萧惊鸿想了想,没有推辞,“今晚打扰婆婆,明日一早晚辈再回互市。”

    山婆婆笑呵呵的说:“无需见外。”

    “这次乌山互市虽对你我有益,但老身知道你们萧家压力不小。”

    “京都府那位不发话,蜀州这边都指挥使司也会有些微词。”

    萧惊鸿语气平淡的说:“两位指挥使不露面,婆婆便无需担忧。”

    “老身并非担心山族,只怕给你萧家的境况雪上加霜。”

    “这次你救援及时,免了三镇劫难,难保下次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乌山互市上。”

    话音刚落,山婆婆苍老的脸上露出些冷肃笑容,道:

    “若是日后你应付不过来,大可跟老身讲,老身倒要看看这蜀州地界上何人跳脱。”

    萧惊鸿微笑着点头,拿起面具戴在脸上道:“晚辈记下了。”

    随后她躬身行礼,转身离开竹楼。

    山婆婆看着萧惊鸿走远,不禁叹了口气。

    “苦了这丫头了。”

    “若非萧逢春死得早,何苦让她一肩扛起偌大的萧家?”

    萧惊鸿隐约听到山婆婆的话,身形未停,依旧迈步向前。

    从很小的时候,她就清楚自己一生注定是波澜起伏,无法像师父李无当那样闲云野鹤。

    即便萧逢春未死,她身为萧家人,自是要为这个家尽一份力。

    而今不过是她把那份力从原本的一成,提高到十成罢了。

    想着这些。

    萧惊鸿来到那间熟悉的竹楼里,目光落在天边。

    昏黄的火烧云透过竹窗缝隙照在屋里,洒在她身上,隐约看到她略显单薄的倩影。

    纤细,娇弱,却又如一柄长剑般挺拔。

    萧惊鸿扫过云层,默默从怀里取出几封家书。

    一指夹着一封,如同扇子般捻开,挡在脸前让落日余晖打在纸背上。

    黑色的墨迹仿佛染上了一层金色,光辉熠熠。

    “夫君,请原谅,惊鸿这次食言了。”

    萧惊鸿本是答应了陈逸,中秋前返家。

    而今变故横生,她不得已要守在外面。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希望啊。”

    ……

    蜀州府城。

    申时刚过半,天光还算亮堂,街上就已是人满为患。

    东西两市,沿街的铺面早早大开。

    尤其那些酒肆、酒楼,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除了客人外,堂中还都有临时搭建的台子。

    唱戏的,唱曲的,跳舞的,应有尽有。

    总归是要请一些名角、花魁,最次也得是烟花巷里的头牌艺人前来。

    既为热闹暖场,也是不甘落于人后。

    而在街上,一辆辆木板车停在石板路中央,背靠背的支起一个摊位。

    大多数摊位上也都摆放几样需要送出去的礼物,用一张张写满小字的纸条对应。

    美其名曰:“猜灯谜”。

    男女老少行走其中,自是满面笑容,闲聊间挤进人群里。

    最兴奋的要属那些孩童,早早地挑着灯笼出来,只等天黑下来时点亮。

    大抵算是一片繁华景象。

    不过蜀州城内,今日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依旧是在城北的康宁街。

    无论往年今年,才子佳人聚集的地方,总会引来不少好事者。

    看一看哪家酒肆请得花魁多,曲唱得好,赏脸的恩客大方。

    那些在画舫里、酒肆或者楼阁里举行的诗会,攀比更是严重。

    哪场诗会有什么佳作,哪位才子有什么亮眼的表现,都会有人传扬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姑娘们竞相争艳,才子们以文会友。

    所以吧。

    作为今晚蜀州城内,贵云书院作为才子、姑娘聚集最多的地方,早早就有人在外等候了。

    一辆辆马车从队伍之外驶来,走下一两位熟面孔就能惹得四周议论声起。

    “知府刘大人这么早就来了?”

    “早?他来得不早,岂不是要让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几位大人等他?”

    闻言,有些消息灵通的人便小心的转了话题。

    “听说刘洪刘布政使今日被圣上降罪,也不知他今晚还会不会如约前来。”

    “不好说啊。”

    “刘大人受族中后辈拖累,也算是无妄之灾。”

    “说得是,谁能想到那刘文竟敢联合邪魔外道跑去火烧三镇夏粮?”

    “没有治他们夷九族的罪,已是圣上开恩了……”

    说话间,又有几辆马车前来,远远看着就是华盖粉饰,大气华丽。

    “这是哪位的车驾?”

    人群中自有见识不凡,喜欢结交朋友的人,认出车厢上的徽章,低声笑道:

    “布政使司参政,陈云帆。”

    “也是今年科举盛会的头名状元郎。”

    旁人打量一眼,认出江南府陈家的族徽,免不了说些或鄙夷,或嘲弄的话。

    “大魏建朝至今,历届科考头名无不是文曲下凡,文章写得好不说,为人心性也都谦恭沉稳。”

    “偏偏这一位,自打来了蜀州,他就不知道沉稳为何物。”

    “听说他不仅是烟花巷的常客,先前去城外收缴夏粮的时候,还闹过不少笑话出来。”

    “秤砣高抬,换斗之类的事没少做,惹得不少百姓怨声载道。”

    “哎?我听说那事并非他授意的,之后也查办了一些人。”

    “还不是萧东辰大人明察秋毫?查出来人后,将功劳给了他?”

    “果然官官相护……”

    陈云帆隐约听到周围议论声,撇了撇嘴没说什么。

    他先前的确闹出了笑话,一时不察竟让人在眼皮底下玩手段。

    虽是对他没什么影响,但知道这事的人不少,传来传去的,让他本就糟糕的名声更加狼藉。

    甚至有人将他与刚到蜀州的陈逸放在了一起,戏称“陈家双子”。

    还说什么前有逃婚郎回头是岸,后有状元郎以身试法。

    总归没说什么好话。

    崔清梧自也听到了一些声音,笑着宽慰道:

    “云帆哥哥不用放在心上,等他们看到你的本事,自然会闭上嘴。”

    “就如你那位兄弟陈逸,如今不也名声好转,受人尊敬?”

    陈云帆摆了摆手,无所谓的说:“闲话而已,本公子这些年听到的多了。”

    “他们愿意说就说吧,别不长眼的凑过来就好。”

    说着,陈云帆掀开帘子看了看外面,嘀咕道:

    “逸弟看样子还没来……”

    崔清梧闻言看了他一眼,轻笑道:“你那兄弟如今的确可以来得晚一些。”

    “说的也是,走走走,咱们先进去瞧瞧来了哪些姑娘嗯……才子。”

    崔清梧听到也只当没听见,依着他一起下了马车,走进贵云书院。

    身后的环儿、春莹两人跟上。

    主仆四人外加驾车的宁雨,倒也称得上低调。

    相比之下,姗姗来迟的陈逸等人就有些人多势众了。

    除去他和萧婉儿、萧无戈外,随行的还有小蝶、沈画棠、裴琯璃,以及侯府的四名甲士亲卫。

    两辆挂着定远侯府旗帜的马车停在书院外,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萧家来人,除了轻舟先生外,没想到小侯爷和大小姐也来了。”

    “萧婉儿姑娘当真如传闻的那样,有倾世之颜啊。”

    听到周遭议论,萧婉儿有些不适应的拉了拉身上大氅,低声催了句进去吧。

    陈逸笑着点头,在王力行等人的护卫下走进书院。

    进去后,便见一条挂着两排灯笼的宽敞石板路左右,站着数名书院请来帮忙的学子。

    为首的正是马观,马和明。

    见到陈逸等人过来,他连忙上前行礼道:“先生,烦请您先跟我来。”

    “院长交代我,让我看到您后,先带您去他那里。”

    陈逸微愣,看了看萧婉儿,见她没有开口,提议道:“一起去看看吧。”

    萧婉儿嗯了一声,拉着萧无戈跟在他身后。

    一路走来,她起初的好奇新奇已经没剩多少了。

    尤其看到书院外的人群,以及书院内的布景,心中多少有些隔阂感。

    相比之下,早前来过一次且还是诗会的裴琯璃就没什么异样了。

    甚至她还很兴奋的说着上次来的时候一些见闻。

    只不过小蝶一句字帖丢了,就让她圆润小脸垮掉下来。

    “上次只是个意外……都怪姐夫那位兄长,他老老实实被我毒倒就是……”

    正说着,走在前面的陈逸脚步停顿一下,看着迎面走来的几人,眼神颇有几分意外。

    赫然是荆州刘家,刘昭雪,和几名护卫丫鬟。

    一旁的萧婉儿同样如此。

    她看着来人,犹豫着打了个招呼:“昭雪妹妹。”

    刘昭雪目光扫过两人,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昭雪见过婉儿姐姐,轻舟先生。”

    顿了顿,她躬身一礼,继续道:

    “昭雪本想过几日登门请罪,既是今日遇到,机会也算合适。”

    “昭雪替二哥所为,说一声见谅。”

    “不求原谅,只希望能够不影响姐姐与我的关系。”

    刘昭雪只字不提萧刘两家,只说她跟萧婉儿,算是避重就轻了。

    萧婉儿看着她想了想,脸上的犹豫散去,摇头叹了口气:“昭雪妹妹,见谅。”

    刘昭雪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一向宽厚待人的萧婉儿会这么直白的婉拒她。

    以至于让她先前准备的说辞也没办法继续说下去。

    这时,陈逸上前一步,没有理会刘昭雪,只招呼萧婉儿等人道:“走吧。”

    “岳明先生相邀,应是有急事。”

    萧婉儿点了点头,便默默地跟他走进宅子里。

    几人都不太想理会刘家之人。

    唯有裴琯璃路过刘昭雪时嘀咕了句厚脸皮。

    待他们走远。

    房门关闭。

    刘昭雪深吸一口气,神色恢复平静转身离去。

    旁边一名身材魁梧的护卫,聚气成线以腹语低声道:

    “那位山族的丫头,应该是山婆婆的孙女吧?”

    刘昭雪下意识的点点头,反应过来后回头看向开口之人,正对上一双杀意盈满的血红眼睛。

    “燕拂沙,你……”

    “昭雪姑娘,燕某有个不情之请。”

    “呵呵,可否让燕某也将那女娃娃一并试探了?”

    刘昭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