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昭庆十三年,西北。
冬去春来。
地里种子发芽冒出了土,柔嫩的幼芽在风中点头,茎秆纤细却坚韧。
张副将蹲在瓜苗边,粗粝黝黑的手指抚过瓜苗的嫩叶:
“阿澈你看,这瓜苗长得好啊,今年的瓜肯定跟去年一样甜脆。”
想到去年夏秋时鲜甜多汁的瓜果,张副将咧开嘴,齿间还留着甜味。
“今年庭州的百姓们也都开始种瓜了,种的多了可以交给商队卖到南边。”
旁边的小少年举目远眺,满眼都是青绿的瓜田,无垠的黄土上如同铺了许多块绿绒毯。
他身上穿着去年换的铠甲,腰间佩剑,眼睛炽热明亮。
是正在长大的薛澈。
他的个头比三年前蹿高了不少,声音也褪去了稚嫩,有点沙哑。
西北的阳光将他的肤色晒深,面庞的轮廓愈加分明,虽然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可眉眼间隐隐透出英气。
这三年,他在边疆同薛家军一起种田、训练、抗敌。
虽无大战役,但他在一些小战中与胡人交过手,有了些沙场实战的经验,也算是一名小将了。
奔腾的马蹄声传来。
“吁——”云靳在瓜田边勒住马,对薛澈喊:
“阿澈,走,将军唤你过去。”
“好。”薛澈走到自己的马边,熟练地翻身上马。
两人骑马进了军营,进了薛玉成的帐内。
帐内,薛玉成和紫玄长老正在说话。
“将军、师父。”薛澈在军营中只能和其他人一样叫薛玉成“将军”。
薛玉成:“阿澈,紫玄长老要离开西北了。”
薛澈惊讶:“师父为何要走?可是我哪里学得不好?”
“非也非也,你学得很好。”
紫玄长老捋着长胡子,几年前被烧掉的胡子又长出来了,捋得很顺。
“就是因为学得好,老夫该教的功法和招式都已经教给你了,余下的,就要靠你自己践行和领悟了。”
薛澈的剑法的确小有所成,和多年征战的薛玉成都能过上几十招。
今年年初,他终于能拿起无涯为他铸的那把剑了。
薛澈还想挽留,但是紫玄长老摇头道:
“死小子,你也该让师父歇会儿,在西北吹了这么久的风,老夫要回岭南休息去了。”
薛澈只得对紫玄长老行了大礼:
“徒儿多谢师父这几年来的悉心指点,日后定当好好习剑,不负师父期许。”
薛玉成:“还有一事,云靳家中有喜,要回长安探亲了,澈儿你也一同去长安。“
云靳搂住薛澈的肩膀,喜上眉梢:“我媳妇儿生了个胖小子,我回去看看。”
云靳在西北待了快十年,也是老大不小的了,去年回京终于娶了亲,最近这两日刚收到信,说是家中妻子已经生了。
“恭喜靳哥!”薛澈先祝贺云靳一番,但转而又收起笑,“我回长安是不是不太稳妥?万一有人认出我,会有不少麻烦.”
薛澈说完,帐内其余三人都笑。
薛玉成看着儿子:
“昭庆六年时,你六岁离开长安,之后在岭南和西北一直没回去。如今你已离开长安七年,长安众人以为你已经不在人世,而且——
你自己照镜子看看,你现在同六岁时的模样像么?”
紫玄长老先摆手:“别说六岁,老夫刚到黑匪山那日,你七岁吧?和现在完全是两个模样!”
紫玄长老说的也不夸张。
薛澈的眼型和小时候还是一样,不过整个人的面容和气质确实变了不少,让人很难想到这会是当年那个孱弱病态的孩童。
薛玉成:“你对外的身份是阿靳的亲戚,也该与阿靳一起回去一次了,否则旁人也会生疑。你若实在担心,路上可以遮面,回到京城后请秋姐帮你稍作遮掩便可。”
薛澈这才道:“好,我同靳哥一起回长安看看。”
云靳在薛澈耳边笑:“啧,刚好回去见你那小青梅,否则人家都不记得你什么样了。”
薛澈抿唇,把云靳推开了一点。
知知的记性很好,才不会忘记他的样子。
“你们这几日料理好手中的事务,理好后,就出发吧。”
“是,将军!”
……
长安。
黑山府。
“要迟了迟了!”
“娘,我出门了!”
苏知知拎着自己的小书箱和蛇皮鞭子,从院子里冲出来,一路箭步,飞扑进马车。
“知知,你还没吃早饭。”伍瑛娘对着院子里闪过去的身影叫。
“娘,来不及啦!我要赶紧去武学馆。”
少女婉转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
“不行,早饭怎么能不吃?”倪天机一个飞身落到马车边,把用纸包好的煎饼从马车窗口塞进去。
“这是你秋姨给煎的,还有豆浆,路上都趁热喝了。”
“知道啦,倪伯伯,我会都吃完的。”
马车窗口探出一个头来,苏知知一双圆溜溜的杏眼似两颗浸在晨露里的黑葡萄,又黑又亮。
三月春辉跳跃在她的肌肤上,脸颊粉嫩如春桃,笑时若云破月来,光华流转。
十三岁的苏知知,脸瘦了些,一张还未长开的美人面有了少女的清秀。
骨子里却还透着一股子机灵活泼的劲。
“知知,坐稳了,我们出发。”白洵提醒了一句,驾马往武学馆的方向驶去。
苏知知在马车上一口煎饼一口豆浆,煎饼里有菜有肉有煎蛋。
而且肉还是炸过的猪排肉,外面裹了一层薄薄的面粉,吃起来外酥里嫩。
苏知知吃得很满意,身体里攒了许多力气。
武学馆还没有正式开学,今日还是招生的第一日。
苏知知作为这三年来最优秀的学子之一,要像当初祁方一样去帮忙,和来武学馆报名的学生过招。
她向来睡得好,起得早,可是昨晚黑山府吃烤羊肉吃到太晚,她今早差点睡过头,还好赶上了。
“周祭酒、林教头、熊博士,早!”苏知知走进武学馆。
周祭酒几人回头,满脸喜气:“知知来了,人齐了,我们马上开始。”
馆内的考核场地已经布置好了,武学馆的大门徐徐大开。
门外,已经排了一条长队。
熊博士很看好今年的招生情况:
“我们武学馆这几年的风气和名声都好了不少,招的好苗子越来越多。”
林教头补一句:“饭桶也比以前少,着实令人欣慰。”
因周祭酒铁了心要整顿好武学馆,冒着得罪不少人的风险,把那些纨绔子弟整治得服服帖帖的。
那些纨绔子弟回去后见人就骂,说武学馆不是什么好地方,劝人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风声传开,大家都知道,武学馆再也不是昔日可以混日子的地方了。
纨绔圈里本来打算来武学馆的人,要么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要么就打死也不肯来。
“我们下的功夫没有白费,终于见成效了。”
周祭酒的三年目标达成,对此很满意。
“招生考核开始,请第一位进来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