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游戏制作:从重铸二次元游戏开始 > 第254章 他是怎么飞起来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飞扬随手点开一个帖子,发帖人正激动地展示着自己刚凑齐的机枪套装,四套效果是“击杀敌人后有15%几率恢复5%弹药。

    楼主用这套装备,配上大弹链机枪,在视频里上演了一出“永动机”式的扫射,弹幕几乎没有停过,看得人血脉偾张。

    底下的评论更是夸张。

    “兄弟,我懂你!我为了刷套莫辛甘纳的消音器套,已经整整刷了一个下午了!!!”

    “谁不是呢?我本来是想体验一下剧情的,结果现在剧情打到哪忘了,只记得怎么刷图最快。”

    “星辰游戏你坏事做尽!我买游戏是为了让你们亏22块钱,不是为了让我亏一晚上睡眠啊!”

    “我宣布,《终末战线:溯源》应该改名叫《终末战线:刷子》,或者叫《暗黑破坏神:终末》”

    玩家们对这一套刷子的玩法是很不错的。

    哪怕,《终末战线:溯源》的刷子玩法,非常简单。

    这游戏甚至连肉鸽的经典三选一都没有,考虑到产能,每一个出场人形的“金装”其实就那么一两套。

    刷上几次,其实就足够通关了,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反复刷。

    这其实就是刷子游戏带来的乐趣,刷装备,变强,继续刷装备,这种像是只要LU了就会爽的玩法。

    除了偶尔刷完,会一样产生贤者时间之外,唯一的区别,就是看这个刷子游戏,够不够漂亮,能不能刷的爽了。

    而很显然。

    这种“2D俯视角美少女刷刷刷”还是可以爽的。

    对于完全新玩家来说,剧情不减分,玩法够有趣,价格够便宜,再加上《终末战线》的IP基础反馈。

    就已经奠定了游戏的影响力。

    事实上,就在《终末战线》本体在亚洲各大畅销榜登顶的同时。

    《终末:溯源》的销量也开始暴涨,是的,就是实打实的暴涨。

    从预售500万份,到口碑炸裂之后,只用了1天半的时间,就冲到了1000万,达成了总销量翻倍的壮举。

    这其中当然有大量的《终末战线》玩家是为了白嫖“优惠劵”去的。

    因为在《终末战线》的周年庆剧情中,也有A-017的登场,而且戏份不低,所以这是一个IP互动的衍生游戏。

    考虑到其价格不过38,还能反劵,口碑还好。

    所以有大量的玩家“慷慨解囊”,是奔着反劵买的游戏,可另一方面,也确确实实有大量的玩家。

    是真真正正的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终末战线的玩家。

    这一点,老玩家的感知特别明显。

    因为,从去年到现在,终末战线大版本更新也已经好多次了,这一次,老玩家是明显感知到有很多新人入坑。

    这种变化,不是来自星辰官方。

    也不是各大UP主,标题上挂的什么“最适合入坑的版本”“现在入坑绝对不后悔。”

    更不是什么版本更新公告,什么“下载榜”重回第一的海报,而是一种更直观、更鲜活的体感。

    比如游戏里的世界聊天频道。

    作为一个已经运营了一年多的游戏,正常情况下,世界频道,都是老油条们在插科打诨,可现在,画风突变。

    “萌新求问,这个叫‘核心协议’的东西是干嘛用的?”

    “大佬们,刚玩,请问新手池抽哪个角色比较好?”

    不仅是游戏的频道,论坛,和各大视频,乃至很多UP主发现,自己之前做的新人入门攻略的视频突然又有了流量。

    “兄弟们,情况不对,买《溯源》的那批人打进来了!”

    “草,什么叫打进来了,那叫债主们来视察自己的产业了!”

    “全体起立,欢迎老板!老板们这边走,新手教程在这边,迷路了随时问!”

    对于老玩家而言。

    什么时候最激动?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可这些答案中,一定有“大量新玩家入坑”。

    虽然按道理来说,有新玩家入坑,对于老玩家没有任何关系,毕竟《终末战线》又没有什么交易机制。

    老玩家也没办法从中获益。

    那为什么老玩家会这么兴奋呢?

    这个问题,就像问为什么球迷喜欢看到主队球场座无虚席一样,这是一种微妙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安全感。

    玩游戏,某种程度上,只要你还在持续的游玩,就是一种你对该游戏的认可。

    甭管你是骂着玩,还是怎么玩,只要你没弃坑,这种认可感就确实存在,基于这种认可,玩家会很自然的去关注游戏的外部口碑。

    这也是为什么“挑唆式流量”这么好挣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一些放个“流水排行榜”的视频博主,都能有大几十万粉丝的原因。

    因为流水,代表的是“广泛”的认可,然而流水这个东西的认可度,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归根结底,最好的认可度还是人气。

    越是老玩家,对“人气”的敏感度就越高。

    可偏偏人气这个东西,平常是很难感知到的,现在《终末:溯源》这么一冲,虽然真实的纯新玩家并没有那么多。

    可他们是同时“刷新”出来的。

    世界频道开始出现新人冒泡,好友申请突然多了很多只有几级的萌新,好友借用次数开始变多,入坑视频的播放量开始上涨..

    这种感觉一下子就变得很强烈。

    于是乎《终末战线》的玩家社区,很快就做出了反应。

    老玩家在带新玩家入坑这件事上的积极度,有时候,甚至比抽卡还积极,而且从1.4版本开始《终末战线》的拉新难度就大幅度降低。

    除了“累计拉新”这个模式之外,玩家还可以选择拉一个玩家,只要这个新玩家完成一系列任务,双方都能获得拉新奖励的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

    不少老玩家在解答新人疑惑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再去找一个新玩家,互相“拉新”,而没有用自己的拉新链接。

    从这个小细节,其实也能看出,很多老玩家在拉新的时候,真的是很单纯的享受“安利”成功的过程。

    这股“新人”潮的出现。

    不仅仅让老玩家感到很激动,在全球范围内,做《终末战线》相关内容的UP主,博主,也是相当激动。

    不仅仅是华夏,在日本,在欧美。

    这种感知甚至还要强烈一些,因为特别是欧美的《终末战线》玩家基数本身就要小一些。

    很快,不少UP除了在发新人攻略之外,也开始对“终末战线出现大量新人”这件事本身,进行“解构”

    在这个解构的过程中,一条“搬运工”的视频突然火了。

    这个“搬运工”扮演的内容,是一个美国玩家画的可爱的“入坑四格漫画”,这个漫画大体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现在,就是入坑《终末战线》的最好时机!】

    “还在犹豫要不要玩《终末战线》?我给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现在不玩,错过一个亿。”

    “第一步:花6美刀,购买《终末战线:溯源》。”

    “第二步:获得一张9美刀优惠券。看见没,到这里,你什么都没做,就已经净赚3美刀!!!”

    “第三步:进入《终末战线》本体!!现在是周年庆!史无前例的超大版本,海量福利活动,登录就送十连抽,主线剧情全通送自选SSR人形!你一分钱不花,就能爽的飞起。”

    “第四步:还记得那张优惠券吗?用它!我推荐买月卡9美刀的月卡很划算,或者买个新手礼包,相当于白送。”

    这篇漫画,其实就是对“星辰亏钱卖游戏”这个梗的“二创”,在国内其实有很多类似的二创“梗漫画”

    可要说影响力,这张用“英文”画的漫画一出现,很快就成为了不少UP主的素材。

    “星辰游戏亏麻了?这一次,美国人也中招啦!”

    可要说影响力,这张用“英文”漫画,被搬运工搬运回国内之后,就像是火星一样,给本就炽热的狂欢。

    又点了一把火。

    B站上,微博里,社群中,与此相关的内容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其实如果深度挖掘的话,这种国内反应,其实还是有原因的,因为之前《终末战线》只在亚洲比较流行,经常登顶。

    所以,很多人其实是对欧美市场的反应,有一定“关注”的。

    无论是正关注,还是负关注。

    而这一次,这张漫画,其实是《终末战线》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在欧美闹出点大动静,玩家们的关注度自然也很高,流量也就相对比较大。

    在这流量的狂欢中。

    从“亏钱卖游戏”到“新玩家黄金入坑时机”,从“衍生单机”到“长线服务游戏”

    这其中其实存在大量的“偶然”性,简单来说,《终末战线:溯源》给出的游戏质量,以及定价模式。

    就注定了这个游戏一定能卖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份。

    可最终,第二天下午就真的在全球范围卖到了千万份,这就不仅仅是游戏本身,还有一些营销,以及一些运气。

    而这种运气,其实很难察觉。

    特别是对于“旁观者”来说,这一套组合拳,看起来相当丝滑,给人一种环环相扣,逻辑闭环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

    “他是怎么飞起来的???”

    的惊愕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