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青年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单衣薄裤上补丁摞着补丁,露出的小臂上结着暗红的痂,却跑得极有章法——他左闪右突间避开挑夫的扁担、避开茶摊的桌椅,鞋底擦过青石板的声响竟暗含节奏,像是常年在市井中练出的"凌波微步"。云逸挑眉望着他轻盈的身法,忽见青年突然转头,苍白面容上绽开一抹笑——那笑容清冽如深潭映月,眼尾却挑着狡黠的光,竟让云逸心中泛起莫名的熟悉感。
擦肩而过的刹那,青年袖中滑出一个纸包,云逸只觉掌心一沉,尚未反应过来,家仆们已举着木棍将他团团围住。为首者腰间玉佩流苏狂颤,酒糟鼻几乎要碰到云逸鼻尖:"好啊!原来你们是一伙的!快把银子交出来,不然送你去蹲大牢!"
摊开掌心,两锭碎银用草纸包着,纸上洇着星星点点的褐色痕迹,细闻竟有苦参与血竭的气息。云逸望着青年消失的街角,无奈苦笑:"这位大叔,方才那小哥塞给我的,我与他素不相识。"
"当老子是傻子?"家仆挥棍劈来,却被贾临铁钳般的手掌扣住手腕。年逾五旬的老管家袖口翻出半截刀柄,刀鞘上的云纹雕饰与云逸腰间的如出一辙:"我家少爷乃江湖酒楼少东家,岂会与蟊贼勾结?再敢放肆,便去见官评理!"
刀鞘上的寒芒映得家仆们后退半步,却仍有人嗤笑:"少东家?穿得比叫花子还寒酸,哄鬼呢!"
云逸将碎银抛给贾临,老管家接过时指尖微颤——草纸上的草药纹路,正是当年老爷在恒峪山脉亲手绘制的《百草图谱》样式。贾临心中微动,朗声道:"我家少爷随老爷在深山修行十载,近日方回王都。尔等若不信,可随我去酒楼问掌柜唐音茹——她今早还吩咐厨房,为少爷备下了清蒸鲈鱼与碧潭香米。"
这话如重锤落地,最年长的护院忽然咳嗽着拽了拽同伴衣袖,指了指前方垂花门:"我家小姐在听香楼雅间,二位若肯随我分说,再好不过。"
穿过垂花门时,云逸瞥见门楣上的"唐"字匾额,心中忽然一动。院内梨花正盛,一名襦裙少女立在花树下,腰间荷包半敞,露出半块羊脂玉佩。她抬眼望向云逸,忽然怔住——少年负手而立,月白色衣袂被风掀起一角,腰间刀鞘上的云纹雕饰与方才那偷儿眼中的锋芒,竟都泛着相同的冷冽。
"银子就算了,"少女轻声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玉佩,"只是方才那贼子......"
"小姐可是觉得他身法眼熟?"云逸忽然开口,将碎银递还时故意触到她掌心。
少女指尖冰凉,竟与那灰衣青年的温度如出一辙。她猛地抬头,与云逸对视的瞬间,两人眼中都闪过惊觉——那偷儿的步法,分明是唐家失传已久的"踏雪无痕"。
夜风卷起梨花落在云逸肩头,他望着少女匆匆离去的背影,忽然伸手按住贾临欲言又止的嘴。老管家掌心的纸包此刻已温热,草药香中混着若有若无的硫磺味——这哪里是普通碎银,分明是魔教用来传递消息的"火折银",遇热便会显现密文。
"贾叔,"云逸望着远处"江湖酒楼"明灭的灯笼,指尖摩挲着刀鞘,"明日起,我要搬去酒楼住。"
"少爷可是察觉了什么?"
"没什么,"少年轻笑一声,任由梨花落在刀身,"只是觉得,这江湖的水,该亲手探一探了。"
当云逸转身时,月光恰好落在他眉间,少年清俊的面容上染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毅。贾临忽然想起老爷书房中那幅未完成的画像——画中少年手握双刀,身后是翻涌的云海,而眼前的云逸,竟与画中人渐渐重叠。
听香楼的梨花还在飘落,却无人注意到墙头上闪过的灰影。那青年摘下兜帽,露出左耳后指甲盖大小的血犬刺青,望着云逸的背影勾起唇角。他摸出怀中另一块碎银,草纸上赫然用朱砂写着:"风无咎传人已现,速报血煞堂。"
更深露重,云逸握着发烫的碎银走过街角,忽闻身后传来琴弦轻颤。他转头望去,听香楼的窗纸上,少女的剪影正与灰衣青年的影子交错——那画面诡谲如魔,却又透着说不出的玄机。
这一夜的偶遇,终将在未来掀起惊涛骇浪。而云逸手中的破云刀,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江湖的第一缕腥风。
转过街角,玉华河畔的听香楼已在眼前。湖畔垂柳如瀑,两名女子立在雅阁前的汉白玉栏杆旁,裙裾被晚风掀起细碎的涟漪。年长者身着月白襦裙,腰间青玉琴囊随动作轻晃,正是三日前在画舫上以《潇湘水云》技惊四座的唐秋雪;年幼者穿藕荷色罗裙,发间银铃随着蹦跳轻响,可不就是那在船头拨弦轻笑的唐秋芸。此刻两人正凑在一起看一本琴谱,听见脚步声齐齐转身,四目落在云逸身上时,俱是一愣。
"小姐,就是这少年与贼子勾结!"护院俯首在唐秋雪耳边低语,却被她抬手止住。唐秋雪指尖轻扣琴囊上的双鱼纹样,美目微瞪,却在看见云逸腰间刀鞘时骤然放柔——那云纹雕饰蜿蜒如流水,竟与祖父书房中那幅《风无痕刀谱》上的印记分毫不差。
"你当真是江湖酒楼的......少东家?"唐秋雪的声音里带着疑惑,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期待。云逸尚未答话,唐秋芸已像只活泼的小鹿般蹦过来,银铃发饰扫过他鼻尖:"这云纹是风先生的独门标记!去年我给祖父抄刀谱时见过!"
"风先生?"云逸挑眉看向贾临,老管家笑着颔首:"正是老爷在江湖中行走的化名。去年中秋,唐家老爷子携两位小姐拜访江河府,那时少爷在山中闭关,是以未曾谋面。"
"贾叔!"唐秋芸眼尖,认出了贾临腰间的青铜令牌,"原来你也在!那日你还夸我琴音通透呢!"她忽而凑近云逸,杏眼睁得溜圆,"可我们从未听说风先生有亲传弟子!我和阿姊每日卯时便起来练琴,才得了个记名弟子的名分,你怎么能......"
"秋芸!"唐秋雪轻斥一声,却也忍不住打量云逸。夕阳的金粉落在她发间银步摇上,碎成点点星光,映得她耳尖微红。她指尖摩挲着琴囊流苏,那是用天山雪蚕丝编织的,尾端还系着一枚刻着"音"字的小玉佩——那是风先生去年送她的生辰礼。
贾临见状,不禁失笑:"小姐们莫要误会。少爷是老爷从小养在身边的弟子,刀术、医道、兵法皆得亲传。"他忽而压低声音,"不过老爷常说,两位的琴艺已得'天音阁'真传。前日秋雪小姐在画舫上的《潇湘水云》,连路过的江鸥都盘旋不去,当真是绕梁三日。"
"那是自然!"唐秋芸挺起胸膛,小脸上写满骄傲,"上月我在演武场练《十面埋伏》,琴弦震碎了三尺青石板!阿姊更厉害,她弹《阳关三叠》时,连祖父养的竹叶青都不敢爬出竹篓!"
云逸望着眼前眉眼飞扬的少女,忽然想起山中师父常说"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他抱拳一礼,腰间双刀轻响:"早闻两位师姐琴艺冠绝王都,改日定要讨教——不过今日这误会......"他看向一旁局促的护院,"能否先让这位大哥回去复命?"
唐秋雪这才惊觉护院还候在一旁,忙挥手示意退下。湖风掠过雅阁,檐角铜铃发出清越的响,她望着云逸腰间随步晃动的刀鞘,忽然轻笑出声:"既是同门,明日巳时便来听香楼吧。我与秋芸新谱了《将军令》,正想瞧瞧......"她指尖划过琴弦,发出一声清越的响,"是你的刀光更快,还是我们的琴音更利。"
唐秋芸在旁猛点头,银铃发饰晃得人眼花:"还要比暗器!我新学了'天女散花'针法,准能扎中你的刀鞘!"
云逸看着两姐妹眼中跃动的战意,忽然想起山中与师父对练的时光。他按住腰间破云刀,指尖触到冰凉的云纹,忽然朗声应下:"叨扰了。明日定当领教两位师姐的高招。"
暮色中的玉华河波光粼粼,唐秋雪望着少年离去的背影,忽然轻声道:"秋芸,你觉不觉得,他的背影与风先生很像?"
"像!"唐秋芸咬着下唇笑,"尤其是拔刀的姿势,简直一模一样!阿姊,你说他明日会用几分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