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宋婆子母子五人也有,按照一天十文钱标准发放的,当然,两个小的,三牛跟小菜花,是跟顾莜莜一个水平的。
干不了活的,像是牛小子,顾凌宇,那就只能是五个铜板零花钱。
地主老爷家银钱也不多啊。
钱箱里面,有大半个月豆腐坊的收入。
因为大豆都是用的自家的,所以,钱箱内的银钱不算少。
碎银子多了五两,铜板足足有六十三吊钱。
因为临近冬日,牲口棚里面的兔子虽然停止了怀孕,都在为过冬养膘,但是出栏的兔子还不少。
用余老头的话说,一直能买到腊月初。
卖完了大大小小的,留下种兔,来年春末夏初才会接上。
给众人发了月钱后,赵清虎拿走了三十吊铜板。
毕竟,十一月他们家要花钱的地方不少。
给小孙女摆上满月酒,就是十一月二十五号,除此之外还要开始筹备二郎的婚礼用品,也是要花钱的。
十一月初五的时候,绿竹村迎来了今年第一次的霜花。
赵清虎让大郎带着人去把二茬稻收了回来。
有霜了,代表他们这里入冬了。
枯水季节来到,少雨多阳,甚至会开始下雪了,他们家这个冬天,还有一个工程呢,那就是去梯田开凿水渠,整理那野塘。
山坳里面八亩水田,有七亩是二茬稻,一株株稻穗,像是蔫了吧唧的小老头一样,耷拉着脑袋。
赵清虎摘下一根稻穗,上面有十几颗稻谷,将稻穗双手一撮,瘪犊子有一大半,有米粒的只有七颗。
他们家水田是蓄了水的,这个时候可不能放水。
冬日雨水少,把水田里面的水放了,一整个冬天干着,泥土立马就会板结,野草疯长,给来年的春耕提升难度。
现在蓄着水,顺便还能把水田里面的杂草稻根泡烂,是天然的肥田好办法。
收割二茬稻的时候,一人一个木盆,或是竹簸箕,只需要把二茬稻的稻穗割下,扔进木盆或是簸箕里面就行,其余的都不要了。
没费多少力气,七亩地的二茬稻就收好了,一牛车拉回家。
直接连稻穗一起晒上两天,连枷一敲,过了筛后上扬谷风扇车。
扇二茬稻风不能太大,毕竟,就算有米粒,也是不饱满的,风扇车摇太快,啥都吹没了。
收获不错,有七百三十斤稻谷,亩产比想象中好,有一百多斤。
“爹,施肥的一块比其余的二茬稻长得好,来年还是要施肥。”赵大郎道。
赵清虎点了点头,反正施了肥,就算二茬稻吸收不完,最后还是留在水田里面的。
“今天我看了看,那野塘的水位下降了不少,连里面的石头都露了出来,再过段时间,咱们就开始挖水渠。我已经让王木匠帮着打两辆水车,等水车好了就去把那野塘给抽干。”
“爹,那野塘多少年没干了,指不定里面有大鱼呢。”赵三郎道。
赵清虎却摇了摇头,“那地方太偏僻,就是从石隆山上流下来的溪水,也不连接竹溪,应该没什么鱼的。”
“啊---”赵三郎有些失望。
“哈哈哈哈,不着急,等抽干了,不管有啥全都抓了就是。”
不仅是野塘要抽干,他们自家挖掘的蓄水池也要抽干,里面有不少鱼呢。
赵清虎想着,总不能全都用人工,水车可是纯手工用力气摇动的。
王木匠打造的水车很简单,不是用脚踩的,而是用双手左右开弓摇动的。
用木头打造一条长长的,只有底板,左右挡板,上不封顶的长条形木盒子。
这就是水流的主要承载体。
然后在两头打造两个木质的齿轮,再用类似自行车铁链一样的,木质的卡槽链条连接两个齿轮。
木质的,卡槽链条肥大笨重,跟铁链没法比,却也是能动的。讲究一点的,抹上桐油,也很滑,能省力气。
再在卡槽链条上,装上一块块横向木板。
原理就是,摇动左右摇把,带动齿轮转动,让卡槽链条动起来,带动木板。
一块块木板就会把一格格的水从下面往上,顺着木盒子往上推,最后从上方流出来。
中间虽然也会损失一些水,但是,这办法可行,能把水从低处弄到高处。
手艺精湛的木匠,会在水车龙头处,安放一个高脚凳,人坐在上面,两只脚像是蹬自行车一样蹬踏板,那水就会从座位下,你的屁股后面流出来。
没有高脚凳的,左右摇把弄长一些,你就站着摇动,水从你脚下往外流。
为了省力气,赵清虎想要看看,是不是能利用虹吸效应,把水从野塘里面吸出来。
塑胶水管他是肯定弄不出来的,但是有竹子啊。
他可是继承了老篾匠所有手艺的,让竹子弯曲一个弧度是没问题的。
而且,只要角度合适,竹子也不用弯曲,只要他肺活量足够,就是一根斜插进水面的竹子,也能把水给吸出来。
大气压还是很给力的。
赵清虎拿着柴刀进了竹林,寻摸合适的竹子。
竹子不能太粗,太粗他可没有那么大的肺活量。
最好是老竹子,密封性好,不能有缺口,被竹虫钻了眼的竹子肯定不行。
找了大半个时辰,赵清虎才找到一根合适的。
竹子不粗,只有他手臂粗细,但是很长,有九米多,通体也没有虫眼。能用的应该有七米长。
弄回家后,赵清虎拿来木条,先把里面的竹节打通。
两头磨平后,这才独自拿着竹子提着水桶去了野塘。
光靠肺活量,这足足七米长的竹子,他就是吸到死也吸不出水来,所以要往竹子里面灌水。
来到野塘旁边,先提了一桶水上来,而后竹竿入水,直接戳到底。
下面不戳到底,上面灌再多的水也是浪费。
一整桶水灌进去,赵清虎晃了晃竹子,里面是有水的,重量不一样。
深呼吸一阵,做好准备,赵清虎用嘴抵住口子,往上缓慢提竹子的同时,猛然吸了一口气长气。
水上来的很突然,赵清虎自己吸了一嘴的水,差点没手一抖,把竹竿从野塘里面拔出来。
水流哗啦啦的,赵清虎兴奋了,果然有用。
这口野塘不大,抽光这根竹子的长度,应该剩不下多少,到时候都不用上水车了,直接就上水桶挑。
测试了竹子可行后,赵清虎还是把竹子收了起来。
野塘里面这些水可不能浪费了。
要先把水渠挖好,到时候野塘内的水能浇地。
梯田这边,来年准备当水田用的,都种上了油菜,油菜用水不多,多了反而要烂根,多余的水也要利用起来。
就先抽蓄水池内的水,把水抽到水田里面,再把野塘内的水引到蓄水池。
冬天雨水少,来年春天,也不一定就雨水密集。
就这两个小水塘,可经不起浪费。
刚好郑师傅在,赵清虎就跟他商量了,让他帮着去规划规划那水渠。
郑师傅很快就跟着去了梯田,撒了石灰,把水渠的线条画了出来。
赵清虎也没闲着,立马带着家里面的劳动力开始挖水渠。
这条水渠,总共也是七百多米长,半米深,宽度也是半米,加起来不到四百方的土,工程量不大。
也不用把土挑走,挖出来就往旁边堆积,形成一条堤坝就好。
没几天时间,水渠就挖好了,几乎跟家里冰窖一起完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