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水龙头被人开启过,冰箱里的桃子也少了三四个,锅碗瓢盆都不在原来的位置,像是被人翻动过。
幸好煤气灶关得好好的,没被打开,否则云雾镇就该散播“小易炼丹把厨房炸了”的谣言了。
不在厨房,那应该在哪呢?
周易不怕李白躲起来不见自己,而是怕他偷偷下山溜到云雾镇上。
十二三岁的小孩儿,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还穿着汉服蓄着长发,满嘴胡言乱语,绝对会被送到镇派出所。
离开厨房,周易开始寻找李白的影子。
大雄宝殿没有,三清殿没有,娲皇殿没有,长生殿没有,武成王殿没有,财神殿没有……他穿过重重大殿,路过文宣王殿时,发现门槛上坐着一个少年,正捧着全自动洗衣机的说明书认真翻阅。
“李白?”
周易试探着喊了一句,少年瞬间像弹簧一样站直身体,背靠文宣王殿的大门,手持一把跟他身材相符的短剑,俊俏的脸上满是戒备:
“你缘何知道我的名字?”
周易想到李白一辈子跟道教牵扯不清,每当失意就表示要出家当道士,在山里呆一段时间又想着要追求功名施展抱负,便一摆拂尘,跟诗仙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我是神仙,这里是神仙居所,对你的到来,自然一清二楚。”
听到神仙两个字,李白清澈的眼中顿时闪出了浓浓的兴趣:
“您就是我心里一直说的一元道长?”
周易轻轻点头:
“对,一元就是我的道号。”
他刚要顺着自己的道号延伸一下,讲讲什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类的,给自己的道号加点神秘BUFF,谁知还没开始,李白就放下宝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来了个五体投地式的大拜:
“求神仙收我为弟子,教我成仙之术!”
周易:?????????
不是,你拜师这么草率的吗?
现在拜我为师,以后遇到纵横家赵蕤和白云子司马承桢你喊什么?
周易有种玩笑开大了的感觉,弯腰将李白扶了起来:
“你小小年纪,连人生还没经历,如何修仙?欲成仙,先成人。”
不在社会上体验一下四处碰壁、受制于人、忍气吞声、仰人鼻息、低三下四的憋屈和无奈,怎么能理解躲在山中躺平的快乐呢?
就好像有些人一心想脱单,直到经历了供房、供车、结婚、养娃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后,才会发现:
“还是他娘的单身快乐!”
十二岁的李白,显然不理解这些,他眨了眨眼睛问道:
“道长,我听人说,童子保持纯阳之身,才更容易叩开仙门,您说的为何跟他们说的不一样?”
周易一摆拂尘,不慌不忙的问道:
“说这话的人,成仙了吗?”
李白摇了摇头:
“此人只是我家供奉,并未成仙。”
“不是神仙,怎知神仙之事?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我混元宫,并无此说法。”
周易觉得自己很有当神棍的潜质,说起瞎话来那是脸不红气不喘……毕业答辩时要有这份心态该多好!
为了防止诗仙的人生出现重大转折,周易说道:
“刚刚说神仙是跟你开玩笑的,这里是后世之所,你未来会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诗人,连我都喜欢你的诗。”
李白一听,并没有因此骄傲,也没有质疑这话的真假,而是一揖到地,恭敬的问道:
“敢问仙长,小子以后是否实现了儿时【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追求?社稷是否因我而安稳?天下是否因我而太平?”
周易:“……”
你要不这么问,我都忘了你的目标是当管仲、范蠡之类的大政治家了。
后世让人交口称赞的诗句,不过是诗仙不能实现理想抱负而发的牢骚和伤感而已,根本不是他的追求。
就好像宋朝的辛弃疾,老辛的词气壮山河,是因为他喜欢写吗?不,他是有心杀贼而无力,只能借诗词抒发内心的苦闷罢了。
看着李白真诚的眼睛,周易据实以告:
“你终其一生都不得志,游历天下,结交无数好友,还两次入赘,都是为了博取功名,但奋斗一生,却只得了个写诗吹捧皇帝的翰林。”
唐朝的翰林有三种,一种是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的储相翰林,一种是起草诏书工作的秘书翰林,而李白的这个翰林,主要工作是写诗娱上,夸玄宗牛逼,夸杨玉环漂亮,夸太平盛世,夸万寿无疆。
总之,这就是个给李隆基解闷寻开心的活儿,跟匡扶社稷的人生理想相去甚远。
听完之后,李白稚嫩的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相符的惆怅。
他一屁股坐在文宣王殿的门槛上,好半天才抬起头,看着周易问道:
“仙长,小子不想过这种人生,可以吗?”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理想幻灭的痛苦,让周易不由得心疼起了这个孩子:
“你的人生你做主,不管做什么选择,我都支持你。”
李白问道:
“那我……该从何做起?”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周易正思索时,李白再次起身,又吵着要拜师:
“古人曰达者为师,仙长为小子指点迷津,在下无以为报,愿拜为师父,侍奉终生!”
周易:“……”
收诗仙当徒弟确实挺有面子,但该怎么教呢?
先来一套人教版的中小学生教材开开眼界,然后再来几套奥数卷子上上强度?
这场面想想挺带感,就是不知道一套组合拳下来之后,李白会不会写诗骂自己。
毕竟写诗骂人可是诗仙的老传统,有前科的。
考虑再三,周易最终还是被虚荣心战胜,答应了李白的要求:
“行,以后你就是混元宫的大弟子了,至于你的道号……”
周易想了想,最终还是将历史上的称号还给了李白:
“就叫青莲吧,青莲子、青莲真人、青莲道长……你想用哪个用哪个。”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居士的意思是不出家,在家修行。
不过身在道观中,居士两个字就不用带了,那会让人贻笑大方的。
听到自己的道号,李白脸上一喜,随即问道:
“师父给徒儿赐此道号,是希望我能像莲花一样,涤荡人间之污垢,盛开圣洁之花朵吗?”
周易:?????????
原来青莲的称号还有这个意思吗?受教了受教了。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周易看着李白问道:
“你来多久了?”
“启禀师父,约有两个时辰。”
“饿不饿?”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问,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现在的李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放下筷子半小时就会觉得饿。
周易领着新收的徒弟来到厨房,准备把买来的吃的收拾一下,师徒俩共进个晚餐。
另一边,赵伟把路修到半山腰一处错车的平台,见天色已晚,便将挖掘机停在路边,锁好车门,溜达着往山下走去。
回到家里,他洗洗手刚要吃饭,一个钓友突然打来了电话:
“伟子你今天咋没钓鱼啊?黄泥洼下午遭雷劈了,劈的正好是你经常钓鱼的地方,那片芦苇烧了个精光,奇怪的是,那芦苇一股子烧焦头发的味道,非常难闻。”
赵伟有些意外:
“上午我钓鱼时还好好的,咋就遭雷劈了呢?没人受伤吧?”
“没有没有,当时有个穿道袍的小年轻不知道干嘛的,就在那片芦苇旁杵着,幸好没被雷劈到,否则我们这会儿应该都在派出所做笔录呢……”
——————————
第二更送上,求月票啊兄弟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