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 第122章 柴炭如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间。

    风雪愈发急猛起来,昨晚朔风吹得窗户嗒嗒作响,屋门吱呀出声。

    次日。

    武植起身一看,大地好似被一层白茫茫的鹅绒覆盖,寒冷空气中弥漫着雪花的清新气息。

    雪停了,但气温却陡然降到了零度以下。

    武植披上貂裘,戴上锦帽,感觉很是温暖和舒服。

    心中慨叹一句有钱真好,要是自己还在走街串巷贩饼,别说貂裘锦帽了,怕是棉衣都买不起。

    招财、如意两个丫鬟见老爷起来,赶紧打来温水,伺候武植洗漱。

    武植刚刷牙擦脸完不久,周守义来到后院厅堂,脸色不太好看,和武植报备道:

    “东家,今年入冬急猛,柴炭价格今日涨了,而且涨得很高。”

    武植眉梢微挑,问道:“多高?”

    “翻了一倍!”周守义回道。

    武植眉头微皱,自己开酒楼可离不开柴炭,平日都是周守义、周刻忠处理这些琐事,自己完全不过问,今天听见柴炭价格涨了一倍,冷笑道:

    “张员外那个奸商,见今年入冬急猛,家家户户没来得及备太多柴炭,就马上抬高柴炭价格,以此赚钱,果然一肚子坏水。

    不过价格才抬高一倍而已,不太碍事,他要是再涨下去,你便吩咐人去栖霞村后山伐木头运来做柴炭即可。

    待冬去春来,天气暖和,需要柴炭的人不多后,价格自然会降。”

    以前没直接在栖霞村后山伐木,一来是保护后山环境,二来伐木烧炭也耗费人工,还要额外运到阳谷县,一圈人工下来,没有直接采买来得方便省钱。

    不过要是柴炭价格继续涨下去,武植还有几座大山的繁茂林木,完全不愁。

    周守义点了点头,随后退了出去安排。

    ……

    武植和潘金莲用过早饭后不久,来到武楼前厅查看。

    伙计们忙得井然有序,武植见状,心中微微点头。

    今日许是忽然寒冷了许多,那辣椒做的菜肴吃了能让人浑身发热,所以卖得比平常要好上两成。

    武植早前拿出辣椒,让伙计挑出种子,随即拿回栖霞村,让人种下,并吩咐人日夜轮值守好,以免有心人偷走种子。

    这些辣椒也不怕山上野猪祸祸,野猪别说吃了,嗅觉灵敏的它们,便是闻也闻不了这种辛辣味道。

    武植招呼着上门的客人吃好喝好,寒暄完一圈后,转身抬头时,忽然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

    却是李易安和赵德甫登门。

    李易安含笑抱拳,很是意外道:

    “武掌柜,你这生意竟这么好!我也是昨晚才知道,那神仙林的茅台酒竟然是出自你手,待会儿可得让我带上几坛拿回汴京。”

    武植见李易安如约登门,笑问道:“李公子今日便要启程回京了么?”

    赵德甫见武植无视自己,眼中微露怒容。

    李易安苦笑道:

    “家中昨日已经差人到此来寻,要不是那兰亭集序的拓本,昨日便该启程回京了,今日来武掌柜这,一来是求那叫麻将的玩物,二来也是和武掌柜道别一番。

    他日武掌柜有空来汴京,可到李家寻我,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武植目光微闪,点头笑道:“如此武某便先在这谢过李公子了!”

    说罢,他将两人迎上二楼雅间,并吩咐伙计上酒菜。

    雅间内。

    李易安吃到又麻又辣的酸菜鱼时啧啧出声,连赞又辛又麻,又鲜又酸,口感复杂极是奇特。

    并指着辣椒问道:

    “武掌柜,此物极辛,入口宛如烈焰炙口,这究竟是何物?恕我见识浅薄,并不认得。”

    武植解释说是山里的一种怪异山珍,当时自己吃了之后,便差人研制出了这道菜。

    李易安闻言,连连点头,表示此物大奇。

    武植见她喜欢,感觉能跟这汴京李家的小姐交好对自己也有利,当下说可以送她一些辣椒,给她带回去,想吃时让家里的厨子做。

    李易安面露喜色,谢了几句。

    倒是赵德甫吃过一口辣椒后,感觉嘴巴被烈焰灼烧过一般,避之犹如蛇蝎,要不是李易安出言夸赞,他都怀疑武植是不是故意整他。

    今日倘若不是陪着李易安到此,他可不会来自己讨厌的武植这里。

    几人酒足饭饱后,武植将两人送下楼,随即差伙计拿来百余斤没种子的干辣椒和几十坛茅台,放到了李易安家仆驾着的马车上。

    至于那副麻将,早已经被李易安提在手上。

    李易安含笑谢过,直赞武植豪迈。

    武植摆了摆手,示意无需客气。

    几人没再多客套寒暄,看着李易安一行数十人的车队朝阳谷县东门而去,武植挥了挥手,随后返身回了武楼。

    ……

    ……

    一连过了三日。

    天气越来越冷,这雪下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阳谷县内,家家户户起来后都需要先扫门前积雪。

    而张员外的柴炭生意也越来越火爆,柴炭的价格较之去年已经涨了三倍。

    这下让阳谷县内的百姓怨声载道起来,但天寒地冻的,没有柴炭做不了饭不说,夜里怕是会被冻死。

    而平日县城里挑柴来卖的樵夫这几日也越来越少,直至今日,更是不见一担柴进城,所以诸多百姓也只能捏着鼻子在张员外的柴炭分销点掏钱购买。

    直叹大寒之时,柴炭如金!

    与此同时。

    阳谷县外的一座大山前,几个恶奴拦着八九个樵夫上山,为首那恶奴骂道:

    “这山上林木上个月便已经归我凌家所有,你们这些偷柴的今日起不准再上山伐木!不然被捉住,立刻绑了,押到官府问罪!”

    众樵夫闻言,吃了一惊。

    其中一个樵夫气道:

    “这座翠峰山一直都是无主之地,什么时候成你们凌家的了?”

    那恶奴拿出盖了衙门官印的文书,放到那樵夫面前,冷笑道:

    “看清楚,白纸黑字写着呢,你们不认字就找一个认字的人来看看,如若再不信,可到县衙查问。”

    几个樵夫见今天走了那么远,来到这翠峰山依旧大户家的恶奴手持公文拦住上山路,心中猛然一沉。

    他们已经兜兜转转去了附近好几座原本无主的大山,想要伐木挑到县城里卖,可都和现在差不多,恶奴手持公文拦路。

    如今看这状况,别说卖柴了,以后他们家里的用柴都成问题。

    当樵夫当到家里无柴可用,这还是他们头一遭。

    其中一个老樵夫见状,哀求道:

    “几位小兄弟,可否通融一下?我等兜兜转转这么久,要是空手而归该怎么和家中老小交代?我等只伐一担木柴回家自用,绝不贪心,也绝不会挑柴进县城售卖。”

    其余樵夫闻言,连连出声说道:

    “没错,我们只伐一担木柴家用,这山上林木这么多,也不缺我们这一担,几位兄弟通融通融。”

    为首那恶奴哈哈一笑,恶狠狠道:

    “别跟老子套近乎,谁是你家兄弟?要柴回你们村买,你们村现在应该已经开了柴炭分销点了,你们还费力来伐什么木柴?花钱就行!”

    众樵夫闻言一怔,自己一个樵夫还要花钱买柴,当真古今少闻。

    “开什么玩笑!我一个樵夫还买柴用?!”

    “没错,你们这些恶奴赶紧让开,不然我们这边人多,别怪我们不客气!”

    为首那恶奴闻言,脸色一沉,怒斥道:

    “你们这些村野蛮夫敢动手打人,我家老爷马上找丁都头带人上你们村拿你们一家老小问罪!”

    几个樵夫有家有室,闻言一惊,后退了几步。

    那恶奴见狐假虎威得逞,哈哈一笑。

    正在他猖狂大笑时,忽然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朝那恶奴脸上猛地一拳打去。

    那恶奴只觉剧痛袭来,口鼻鲜血横流,脑袋天旋地转,一屁股摔在地上。

    他双手捂住鼻子,哎呦哎呦叫个不停,眼中满是惊怒之色,显得有些不敢置信。

    那汉子手持一根扁担,沉声怒道:

    “我在此间倒是没有家小,你们尽可差人来拿!”

    说话间,他看着面前几个恶奴,怒目圆瞪,丝毫不惧。

    众樵夫见出手的是前段时间来村中暂住的一个外乡人,听说是跟着叔父到北地倒卖羊马,但叔父中途病逝,生意也亏了本钱。

    无奈之下,回乡途中做起了只需一把子力气就能干的樵夫行当,攒些回乡的盘缠银钱。

    众樵夫中,一个年轻樵夫似乎与那汉子相熟,哎呦一声,大苦道:

    “秀哥儿,你这烈火脾气又发作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