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贤妃是太后选入宫中之人,可她行事不端,早已枉顾皇恩。”
“儿臣断不敢因其身份而姑息,此等败坏宫规者,留之无用。”
“若是此次放她一马,今后再惹出什么祸端来,只怕也是给太后脸上抹黑。”
听到李天义这番话,太后不由得喉头一哽,面色微变却无法驳斥些什么。
毕竟那铁面无私的名声,是她苦心维系二十年的外衣。
“皇儿说得是。”
太后垂下眼睫,淡淡开口说道:“后宫乃皇儿家事,朝堂应议国政。”
“如今关中叛乱之事久拖不决,实乃大患,不知兵部有何对策?”
眼看着太后主动掀过此事,众臣如蒙大赦,纷纷转移话题。
“启禀太后,关中乱贼攻势渐烈,凤翔失守,朝廷兵援迟缓,平叛之事恐不容缓。”
“前线镇守的荀老将军,年已七旬,恐力有不逮。”
“臣以为,或应召回问责,以换新将,振军威。”
“臣等附议!还请陛下三思!”
“…………”
李天义静静看着他们,仿佛早已看穿一切。
待他们说罢,李天义突然起身,淡淡开口说道:“慢着。
李天义沉默地坐在金銮殿上,看着朝臣们面面相觑的神情,脑中却翻涌着过往的记忆。
在他的记忆中,这位荀仲远将军是个真正的铁血之人。
他出生行伍,出身寒门,自十几岁便在边疆摸爬滚打。
三十年军旅生涯,历任边防大将,打过北蛮、平过西羌,镇过江南水贼。
一生大小数十战,从未一败。
朝中议政之人多半文弱佞巧,唯独他从来都不屑与太监同席,更未曾依附过太后那一派。
哪怕后来太后执政,一道旨意便能废立百官,他也只是将令照办,从不奉迎半分。
这等人,在过去的李天义眼中,是难得的清流。
可惜那时候的自己,只会缩在帘后当个无用皇帝,哪有什么本事庇护忠良。
而眼下这场“关中叛乱”,更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陷阱。
表面看是灾民造反,可原主就曾查过,那一带连年旱灾,灾民哀鸿遍野。
朝廷虽说拨了赈灾银两,但灾民不但没粮吃,反倒大批饿死街头。
若真赈济到位,怎么可能反?
毫无疑问,有人贪墨了赈灾之银。
朝中诸部层层经手,却无人负责。
户部将这笔银子拨出去了,工部说粮草运输已按时出发,兵部则称军械整备无误。
可到了前线,荀将军手下只有两千老弱残兵,连军服都是拼凑来的,粮草更是三天一断。
分明就是有人借兵败之机,想让他死在那片山河之间,然后顺理成章打发归田,甚至……销毁这份异己忠骨。
新的知道了,李天义抬起眼,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冷意。
“皇儿莫非是在怀疑朝中有人暗中作梗,蓄意害将?”
太后似有所觉,微微颔首开口问道。
她语气平和,声线绵柔,听不出一丝波澜,仿佛只是在关心政务。
可李天义知道,她是在试探。更是在警告。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处处唯命是从的傀儡了。
李天义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的开口说道:“儿臣不敢妄加猜测,但实事如此。”
“关中千里之外,地势崎岖,兵少将孤、粮草不继。”
“此等兵情,不是去平叛,是去送死。”
随着李天义话音落下,群臣一片哗然,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那皇儿之意呢?难道此时还让年迈将军继续征战?”
“若有闪失,可怎么向天下交代?”
太后微微眯起双眼,语气加重了几分。
“若论年迈,他六旬之龄却仍亲自上阵杀敌,不如问问朝中有几人敢如此?”
“若论交代,朕宁可对天下人交代一个战死疆场的忠臣,也不愿对一群养尊处优却谋害忠良的小人交代。”
说到这里,李天义的语气顿了顿,随即朗声说到:“让他告老还乡,不如让他将功补过!”
“朕要赦荀老将军兵败之过,命其继续镇守关中。”
“待大军粮草一应到位,便由他调兵整肃,一战平乱!”
随着李天义话音的落下,太后脸色微僵,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见此一名老臣出列,拱了拱手开口说道:“陛下,荀将军虽忠勇,然军中皆言其气血衰退,精力难支。”
“若再强行派遣,只怕适得其反。”
“且此举恐让众将心寒,万一人言可畏,对荀将军更是伤害……”
然而他一番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天义所打断。
“众将?是哪些将?”
“敢问爱卿,关中目前镇守将领中,有谁能替代荀将军?你可有名单?”
李天义的目光扫过那老臣,云淡风轻的开口问道。
那老臣闻言顿时语塞,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见到眼前的这一幕,更是有不少臣子的神色中都流露出几分微妙。
放眼整个大魏朝堂,看得上这位皇帝的可谓是屈指可数,更别提还有不少诸侯虎视眈眈。
只不过……就算这皇帝再废物,好歹也是正统,至少明面上的东西还是要做一做的。
眼看着这群臣子老实了些许,李天义缓缓起身,语气冷然的开口说道:“朕记得,兵部此次调派之将,多是你们朝中世家子弟。”
“空有将军之名,却未踏战场一步。”
“他们安坐京城,却让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独自赴死?”
“如此将兵,如此朝廷,朕不要!”
“从今日起,兵部三日内调出五千精锐,配齐粮草军械,三月之备,不得有误。”
“户部尚书何在?”
听到李天义点到自己,户部尚书急忙出列:“臣在!”
“你亲自督查赈灾银两拨付,沿线账目、物资分发、转运路径。”
“十日之内交朕一份详查清单,若查出贪墨,连坐三代!”
户部尚书闻言面色顿时一片惨白,随即扑通一声跪倒,颤颤巍巍的开口说道:“臣……臣领命!”
李天义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面向太后,隔着珠帘神色肃然的开口问道:“太后向来明察秋毫,铁面无私。”
“应当不会因为荀将军目无太后之尊,或与太后政见相左,就弃之不用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