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 第十八章 老太“蹬鼻子上脸”,全家“鸡犬升天”?!

第十八章 老太“蹬鼻子上脸”,全家“鸡犬升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个子工商同志蹬着那二八大杠,一溜烟儿没影儿了。

    赵大刚和李娟还杵那儿,傻了吧唧的,跟做梦似的。

    刚才那叫一个刺激,魂儿都快吓飞了,结果老娘几句话,齐活!

    还上门给说法,送宣传单,最后那句“胆子再大一点”……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妈,您、您咋知道是李师傅写的信?”赵大刚嗓子冒烟儿,这弯儿他转不过来。

    赵淑芬把那宣传单,往柜台底下一塞,慢悠悠收拾桌上的零件。

    “就他那点小心思,还能有谁?不就是眼红咱家生意好吗?”她那口气,啧啧,早就把人看穿了。

    李娟凑过来,还是不放心。“那,那李师傅真能来道歉?”

    赵淑芬鼻子哼了声。“他来不来,咱生意照做。不过,这事儿倒是提醒我了。”

    赵大刚和李娟对眼儿,以为老娘要让他们以后小心点。谁知道赵淑芬话锋一转,眼睛直勾勾盯着铺子外头,那眼神,亮得有点吓人。

    “咱们这铺子,还是忒小了。”

    一句话,给赵大刚和李娟干懵了。

    “妈,这还小?现在生意多好,一天挣的比我原来一个月工资都多!”赵大刚觉得现在就挺好,知足常乐嘛。

    “是啊妈,咱家现在可是家属院头一份儿,谁不眼红咱挣得多。”李娟赶紧点头。

    赵淑芬摇摇头,不是嫌钱少,是格局小了。“光靠修,能修几台?以后电器越来越多,坏了要修,可那些没坏的,新出的,人家就不想买了?”

    她抄起柜台上那把螺丝刀,在手心里颠了颠。

    “整个红星市多少人?家家户户以后都得有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往后还有洗衣机、电冰箱!光靠修,能吃饱?想吃好?难!真正的大钱,在卖!”

    “卖?”赵大刚和李娟异口同声,一脸懵。

    “对,不光修,还要卖!把铺子搞大点,直接进货,卖新电器!”赵淑芬手一挥,斩钉截铁。

    “卖新电器?!”这下,俩人真炸了!

    “妈,那得多少本钱?一台电视好几百呢,咱这点钱,够进几台的?”赵大刚掰着手指头算,越算越慌。

    李娟也急了。“是啊妈,卖东西跟修东西不一样,那钱都压在货上!万一卖不掉呢?再让人说咱‘非法经营’咋整……”

    “怕啥?!”赵淑芬嗓门一提,那股劲儿又上来了。

    “刚才工商所的同志咋说的?政策活泛了,胆子大一点!上头都让搞活经济,咱自己还缩手缩脚的,那不成傻子了?”

    “可、可钱呢?咱没那么多钱,得贷款吧?那利息……”赵大刚一听贷款,腿肚子都打颤,欠国家的钱,想想都睡不着。

    “贷款咋了?钱放着能下崽啊?你们算算,修东西,一天累死累活挣个几十块顶天了。要是卖出去一台电视,能挣多少?卖十台、一百台呢?”

    赵淑芬盯着他俩,没明说,但那眼神里的光,让赵大刚和李娟心里直发毛。

    “妈,这步子迈得太大了,我这心里头,是真没底。”赵大刚还是怵头。

    “没底?跟着妈走,啥时候让你们掉坑里了?”赵淑芬放缓了语气,但没得商量。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两天你们边干活边留意,看哪儿有合适的门面,得临街,地方大点。我去银行那边问问贷款的事儿。”

    “您去银行?妈,那不要单位开证明啥的?”李娟问。

    “我自有我的办法。”赵淑芬摆摆手,没多解释。她当然知道个人贷款不容易,但总有办法,工商所的态度不就是个信号?

    她站起来,拍拍手上的灰。“行了,都别傻站着,赶紧干活。这几天多挣点,到时候进货手头也宽裕些。”

    赵大刚和李娟看着老娘转身就去招呼新进来的顾客,心里头那个滋味啊,五味杂陈。

    害怕是害怕,可老娘那股谁也挡不住的劲儿,加上前面几次神准的“预言”,又让他们觉得,没准……这次老娘又是对的。

    李娟扯了扯赵大刚沾着油污的工装袖子,压低嗓门儿,眼睛瞪得溜圆。“大刚,咱妈这是……真要上天啊?”

    赵大刚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抬手抹了把脑门上的汗珠子,一脸的心有余悸。“呼——谁知道呢!”

    “就这劲头……咱家这回,怕是真要玩儿命搞把大的了!”

    赵淑芬已经笑脸迎上顾客:“同志,修啥?放心,咱这儿手艺保准,价格也公道!”

    顾客递过来一个掉了漆的收音机,一边好奇地四下打量,一边瞅着这位精神头十足的老太太。

    “听说你们这儿前两天让工商查了?没事儿吧?”顾客也就是随口一问。

    赵淑芬接过收音机,手指麻利地拧着旋钮,嘴上乐呵呵地回应:“嗨,小误会,早没事了!现在国家政策好,鼓励咱们个体户嘛,凭本事吃饭,光明正大!工商同志还夸咱是响应号召的榜样呢!”她声音不低,外面路过的人也能听见几句。

    顾客一听,立马放心了,脸上也多了几分信任:“哦,那好那好!我就说嘛,你们手艺这么好,挣的是辛苦钱,哪能是那啥投机倒把!”

    赵淑芬心里乐开了花,瞧瞧,这危机变广告,效果杠杠的。“您擎好吧,保证修得跟新的一样,明儿个您过来拿就成。”赵淑芬三下五除二诊断完,报了价。

    送走顾客,赵淑芬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眼神更亮了。

    门面、钱、货源……一步都不能错。

    她可不只想当个小富即安的万元户,这改革开放的浪潮来了,她得带着全家都冲到浪尖上去!

    “大刚!”她突然喊了一声。

    “哎,妈?”赵大刚正拧螺丝呢,吓一跳。

    “明天去家属院门口贴个红纸告示,就说咱铺子要扩大经营,招几个学徒工,手脚麻利的优先,管吃住,工钱面谈!”

    第二天一早,家属院大门口那张红纸告示,像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哎哟,老赵家要招工了?”

    “不是吧?他们那小铺子还招人?”

    “听说是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挣老多钱!”

    “哼,啥挣得多,我看就是瞎折腾,早晚得出事!”

    各种议论、猜测、嘲讽声此起彼伏。

    老邻居王大妈路过,看到告示,撇撇嘴,不屑地哼了一声,快步走了。

    但也有不少年轻人的眼睛亮了。

    厂里效益不好,正式工名额少,在家待业又没啥出路,老赵家这电器铺子,听说真能挣钱,而且学门手艺总不是坏事。

    告示贴出去没多久,就有人小心翼翼地过来询问。

    赵大刚按照母亲的吩咐,热情地介绍情况,并约好时间让赵淑芬亲自面试。

    面试那天,小小的铺子里挤满了人。

    赵淑芬坐在小板凳上,一个个问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