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有一些底层贫困家庭实在没能力讲究居住条件,才会和别人家一起挤在大杂院里。
嘉靖三十九年二月,京师春寒料峭。今日午后突然响起几声春雷,着实惊到了不少人。
在宣武门附近承恩胡同的一处大杂院里,有位十五岁少年白榆,正站在院门口的大榆树下找乐子。
当他用言语调戏泥瓦匠李家的二姐儿时,突然就遭了雷劈,当场昏迷过去。
别人并不知道,在雷劈时,有个来自五百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这位土著少年白榆身上。
从承恩胡同向东过了一道水沟,就是驯象所的象房,白榆的父亲白河在这里工作。
这里饲养着几十头大象,占地比一般衙门还大,朝廷典礼、皇帝仪仗都需要用到这些大象。
只是当今嘉靖皇帝已经二十来年不上朝、不出巡,导致这些大象成了能令所有躺平派羡慕的人生大赢家。
它们完全不用工作,每天都有二百斤干草加五斗豆麦的定量,这待遇足够让所有普通人眼红。
此时三十四岁的白河正在骂骂咧咧,忍受着象房里臭烘烘的气味,奋力清理着大象粪便。
刚才白河本想躲在房后偷懒,结果被驯象所长官发现了,挨了狠狠的几鞭子。
他不得不带着几道火辣辣的疼痛,回到象房里卖力气。
真不知道这烂怂活计,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们白家祖祖辈辈都是驯象所力士,隶属于军籍,其实就是给朝廷养大象的苦力。
月薪只不过五斗米,外加若干不值钱的宝钞,这是非常典型的京城底层军户待遇。
如不出意外,白河的儿子在若干年后也会继承驯象所力士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
这就是大明特有的军户制度,差事是世世代代父子相传的。
只要白家没有绝嗣,就必须要有一个白家人充当驯象所力士。
至于改变户口属性的办法,大概只有科举这条路,而且要考中进士才能脱离军籍。
不过想起自己的好大儿白榆,白爹忍不住就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有理由怀疑,自己这个独生子已经养废了。
虽然好大儿才十五岁,但已经展现出好吃懒做、顽劣不堪的气质。
穷人家这个岁数的小子,大都去找份散工或者当学徒学手艺,只有自家好大儿终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而自家好大儿完全指望不上,叫他来象房替自己分担活计,也是百般推脱!
可是作为一个鳏夫,白河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家里家外都要忙碌,实在没有多余精力管教好大儿。
想到这里,白爹更加忧愁了,同时又有另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按照大明律例,十六岁算是正式成年,所以自家好大儿白榆距离成年不远了。
或许可以给好大儿寻一门亲事,等成亲后,好大儿就能变得成熟些。
但是娶亲需要花钱,自家现在却没有多余钱财,这就很糟心。
再说他白河独守空房十好几年,也想再寻个知冷知热的屋里人啊......
于是白爹一边叉着干草,一边开始幻想,如果攒下了钱,应该先解决好大儿终身大事,还是先给好大儿找个后妈。
这时有旗校捂着鼻子,站在象房门外,朝着白爹大喊道:
“你家邻居来传话,说你儿子刚才遭了雷劈!让你回家去看看!”
听到独生子出事,白爹也顾不得被罚了,慌慌张张的就往家跑。
白家住处在这处大杂院的前院东厢房,当白爹冲进南屋,就看到好大儿坐在炕上。
人倒是没有缺胳膊断腿,但双目无神,表情呆滞。
难道挨了雷劈后魂魄受损了?白爹焦急的问道:“你怎样了?”
白榆转过头,木然的看了眼白爹,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的答道:
“那个...那个谁,我可能是一个写文章提笔立就、答卷如同吃饭喝水的科举考试天才,你信不信?”
白爹:“......”
完了完了!大号彻底废了!连爹都不会叫了!还在满嘴胡话!
列祖列宗在上,他白河现在还没钱娶新妻、练小号啊!
这个白榆已经因为雷劈而获得“新生”,他的意识来自五百年后,逐步吸收了原身的记忆。
在五百年后的公元二十一世纪中叶,为了挽救严重的社会危机,东方各国开始打击青年群体的不婚不育、不买房、不大额消费等不良风气。
各国官方将“去责任化心理”以及衍生的“抽象意识”、“躺平摆烂思维”等情况定性为新型精神类疾病,需进行治疗。
父母双亡的孤儿白榆因为反婚育言论和行为,被诊断为重度抽象原子型人格,同时兼具轻度表演型人格、轻度被迫害妄想症状。
在强制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将意识进行抽离,再由高阶自主式人工智能进行辅助治疗。
不知遇到了什么医疗事故,可能是四年速成医师手艺不精,反正白榆再苏醒后,他的意识就已经穿越到明代嘉靖朝了。
在白榆视野内还出现了一道虚拟光幕,能随着意念打开或者关闭。
光幕的正中有一行大字是:“关爱精神病AI助手”。
另外还有小字注释,“因能量有限,每日只可使用三次”。
这让白榆有点惊奇,怎么连这个辅助精神病治疗的人工智能也跟着穿越了?
如果放在网文里,可以称之为系统?
但“新生”的白榆对穿越没有半点兴奋,心情反而非常愤怒和生气!
凭什么孤儿就活该穿越?
就不能把宝贵的穿越名额给那些父母双全、爱好历史和键政的人吗?
他白榆的人生梦想就是躺平,就是安逸和舒适,并没有改天换地的野心!
这时代没电,没网,没自来水,让一个习惯了二十一世纪生活的人怎么舒适?
就凭这个“关爱精神病AI助手”?还踏马的是个每天只能用三次的阉割版!
随着意念所及,白榆尝试着在AI助手界面里输入了一个理工科问题,这也是此刻他最紧迫的问题。
“穿越到明代,怎样迅速建造一个水冲式厕所?”
AI助手先是沉默了一会儿,可能是试图理解宿主的抽象思维,然后才输出了答案。
“所需材料:花岗岩或者青砖、定制陶瓷管件、毛竹......”
今日系统可使用次数减一,还剩二次。
看完材料、工艺后,白榆无奈的叹口气。
技术上并没有问题,就是贫穷限制了他的能力,他没钱买材料和组织施工。
由“水冲式厕所”窥一斑而知全貌,穿越者想要在这时代过上真正舒适生活,是多么不容易。
人有三急,无法靠AI助手解决,白榆只能无奈的翻身下炕,去外面找茅厕。
虽然内心依旧愤懑,但白榆不得不开始适应大环境了,这里是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的京城。
晚上,白爹弄了一小锅野菜稀粥,以及三个豆面窝头,外加一碟冬天剩下的腌白菜。
神态僵硬的白榆看着粗粝的晚饭,眉头紧皱。
他这样来自物质丰富时代的年轻人,哪里见过这种饭食?
从原有记忆里得知,这就是家常便饭,平时就是这样吃的。
偶尔有块豆腐,那就是高蛋白大餐;若想吃肉,需要等过年。
在饥饿的驱动下,别无选择的白榆还是勉强吞了喝了,人总要活着的。
粗粝的窝头让嗓子十分难受,让白榆有点怀疑人生,自己到底还能不能适应这个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