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点璀璨的灵光自他眉心绽放,投射在两人面前的灰雾之中,瞬间化作另一幅无比清晰的画面——正是当年那个初雪的深夜!
年轻的叶昭凤(记忆影像)裹着厚厚的狐裘,在御书房的烛火下奋笔疾书。她的脸颊因寒冷和疲惫而略显苍白,但那双凤眸之中,却燃烧着足以融化冰雪的倔强火焰!
她将一封密信郑重地交给风尘仆仆赶来的楚凡,眼神交汇,无需言语,是托付,是信任,更是为共同理想并肩而战的决绝!
那烛火,照亮的不只是信笺,更是她眼中那为了苍生福祉而甘愿背负一切的、无比纯粹的光芒!
叶昭凤浑身剧震!
她看着灰雾中那迷茫的冷宫幻象,再看着楚凡以道心显化的、烛火下眼神倔强如星的自己!
两幅画面,两个自己,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
“原来……这才是我的本心!” 叶昭凤眼中迷茫尽去,如同拨云见日!一股沛然莫御的帝王意志从她身上轰然爆发,瞬间冲散了周身的灰暗雾气!她猛地抬手,五指如钩,对着那面映照着她迷茫幻象的铜镜,凌空狠狠一抓!
咔嚓!
虚幻的铜镜应声而碎!碎片化作飞灰!
“我担这江山,非因我是先帝血脉,非因我是大乾公主!”叶昭凤的声音如同九天凤鸣,清越而威严,响彻这片灰雾世界,“是因为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江山该走向何方!该为谁而存!该让谁得享安宁!这担子,我担得起,也必会担到底!”
随着她斩钉截铁的话语,那弥漫的灰雾如同遇到了克星,剧烈地翻滚、退散!雾气之中,不再浮现诱惑与迷茫的幻象,而是涌现出无数鲜活、温暖、充满希望的面孔——那是新政推行后,在春雨中扶犁春耕,望着沃野露出憨厚笑容的老农;
是坐在明亮学堂里,朗朗读书,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的孩童;是市集上吆喝叫卖,脸上洋溢着富足与干劲的商贩;是边疆安定后,终于能安居乐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异族百姓……这一张张充满生气的笑脸,如同最温暖的阳光,刺破了厚重的灰暗迷雾,驱散了所有的倦怠与阴霾!这是她道心所系的根本,是她力量的源泉!
几乎在叶昭凤挣脱心魔的同时,楚凡也迎来了最后的考验。裂土封王、黄袍来加身的诱惑幻象在他识海中膨胀到极致,那至高无上的权柄触手可及!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他识海深处,一个更加遥远、却更加清晰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般响起——那是少年楚凡,在边关烽火台上,对着苍茫大地、浩瀚星空立下的血誓:
“我楚凡此生,不为封侯拜相光耀门楣!不为裂土封疆称王称霸!只为手中之剑,能护身后家园无烽火!只为心中之义,能守这方水土百姓得安康!家国无虞,百姓安宁,便是吾心所向,吾剑所指!”
这少年时的誓言,如同最锋利的剑,瞬间斩碎了眼前所有的权力诱惑幻象!那裂土的版图、那至高的王座,在“家国无虞,百姓安宁”八个血字面前,轰然崩塌,化作齑粉!
幻象散去,露出楚凡道心深处最本真、最璀璨的坚守——辅佐叶昭凤,绝非依附,而是志同道合的并肩!守护这天下,绝非占有,而是发自肺腑的责任!他与她,从来都是为了同一个信念、同一个天下而战!这信念,比任何王座都更沉重,也更辉煌!
当两人并肩走出这片“道心蒙尘”的灰雾世界时,他们的道心,如同被最纯净的灵泉彻底洗涤、又被最坚韧的意志反复锤炼过的无暇美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那光芒纯粹、坚韧、无惧任何侵蚀,仿佛蒙尘千年的明珠,终于被拂去所有污垢,折射出足以照亮万古长夜的光华!
“道心蒙尘”的迷雾在身后彻底消散,展现在叶昭凤与楚凡面前的第十八重关卡“法理相悖”,景象奇异而肃穆。
整个关卡笼罩在一片不断变幻、相互纠缠的红蓝双色光晕之中。红色炽烈如火,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冰冷;蓝色深邃如海,蕴含着包容与温润的脉动。两种光芒并非和谐共存,而是如同两条咆哮的巨龙,在虚空中激烈地冲撞、撕咬、角力!每一次碰撞,都爆发出无声的能量涟漪,震荡着心神。
关卡入口处,两块巨大的石碑巍然矗立,如同划分阴阳的界碑。
左侧石碑,通体赤红,如同凝固的岩浆。碑身之上,以凌厉如刀凿斧刻的笔法,深深镌刻着四个散发着铁血与冰冷气息的大字:
**法不容情!**
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带着审判的锋芒,让人望之心生凛然,不敢亵渎。
右侧石碑,则是一片深邃的湛蓝,如同宁静的深海。碑身之上,以圆润包容的笔触,刻着四个截然不同的字:
**法本乎情!**
这四字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阐述着律法之下应有的人性温度。
红与蓝,冰冷与温润,不容与包容,两种截然相反的法理理念,在中央地带激烈交锋,形成了一道扭曲的、不断变幻形态的光带。这光带如同活物,散发着令人心神摇曳、难以抉择的冲突气息。
叶昭凤刚靠近那赤红的“法不容情”碑,碑身便如同感应到她的气息,红光流转,上面清晰地浮现出一幕旧案的景象——正是当年震动朝野的“孝子复仇案”!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因老母被乡间恶霸凌辱致死,告官无门,悲愤之下手刃仇人。
按大乾铁律,“杀人者死”,此乃不容置疑的天条!然而叶昭凤在复核此案时,顶着巨大的压力(包括刑部、宗室甚至部分民意的质疑),最终力排众议,以“事出有因,情有可悯”为由,赦免了其死罪,改为流放边关效力。
此刻,这旧案在红碑上重现,那冰冷的“杀人偿命”铁律如同枷锁,拷问着叶昭凤当年的抉择是否违背了法的威严。
“此关之意,是要我们在看似绝对相悖的法理冲突之间,洞悉本质,找到真正的公平所在,明辨法理守护的终极核心。”楚凡沉稳的声音响起。他正站在那湛蓝的“法本乎情”碑前。蓝碑同样感应到他的存在,蓝光氤氲,浮现出另一幕景象——正是他亲自督办的一桩“清官误民案”!
一位素有清廉之名的州府官员,在处置一场突发的洪灾时,因过分拘泥于“不扰民”、“不擅动库银”的清规,延误了开仓放粮、组织疏散的最佳时机,导致灾情扩大,最终引发了小规模的灾民暴动,死伤数十人。楚凡查明真相后,虽心痛其清廉,却以“渎职误民,酿成大祸”之罪,将其严厉查办,削职为民,永不录用。此举当时也引来不少“法本乎情,应念其清廉网开一面”的非议。
“法理之辨,绝非简单的非黑即白。”楚凡的目光穿透蓝碑上的景象,声音带着穿透表象的力量,“其核心,在于审视最终的结果——是维护了秩序与公义,守护了更多人的福祉,还是纵容了恶行,导致了更大的不公与苦难。”
叶昭凤凝视着红碑上那孝子绝望而悲愤的眼神,以及那象征铁律的冰冷枷锁。她缓缓伸出手,温润的指尖轻轻抚过碑身上“法不容情”那凌厉的刻痕。指尖流淌出的,并非灵力,而是当年她做出赦免决定时,那份沉甸甸的考量和坚定的信念。
她的声音清朗而坚定,如同在朝堂之上宣示法理真谛:
“律法之威,在于其公正,在于其令人敬畏,而非在于其绝对的冰冷无情。若死守‘杀人偿命’之条,此案固然维护了律法字面上的威严,看似公正。然而,此举必将寒尽天下孝子之心!
会让世人觉得,律法只保护强者,无视弱者含冤莫白的悲愤与绝望!法是死的条文,人心却是活的源泉。
真正的法理,其威严与公正,应建立在守护人心向善的根基之上!应让百姓相信,善念得彰,冤屈可伸,而非一味以严刑峻法,扼杀人性之常情!此案赦免,非为纵容私刑,实为昭示:朝廷律法,有温度,有是非,护善念,惩奸恶!”
随着她掷地有声的话语,那赤红石碑上,“法不容情”四个冰冷的大字,如同被注入了一股温润而磅礴的浩然正气,凌厉的锋芒渐渐内敛、柔和,最终如同冰雪消融般缓缓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四个同样刚劲有力,却蕴含着守护与温度的金色大字,在碑面上熠熠生辉:
**法护善念!**
几乎在叶昭凤话音落下的同时,楚凡也面对着蓝碑上那位清官憔悴悔恨的面容,以及那些在洪水和混乱中哀嚎的灾民虚影,沉声开口,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清廉,是为官者的本分,是操守的底线,值得嘉许,却绝非渎职误民的挡箭牌!若因其清廉,便宽恕其因拘泥小节、延误时机而酿成的大祸,那数十条因他延误而逝去的无辜性命,该向谁讨还公道?
那些因暴动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他们的苦难又算什么?法理的公平,其核心从不是对某个个体品德的宽容与怜悯,而是对所有受其行为影响之事的绝对负责!是对每一个生命权责的平等审视!功过岂能相抵?小节之清,难掩大义之失!”
他并指如剑,指尖凝聚着洞悉权责本质的锐利锋芒,对着蓝碑上“法本乎情”四字凌空一划!
嗤!
如同利刃割开迷雾!那温润包容的“法本乎情”四字,在楚凡这斩钉截铁的道念冲击下,形态骤然变化!包容的圆润褪去,显露出公正的棱角,最终化作四个更加厚重、更强调实效的银色大字:
**法重实绩!**
当“法护善念”的金光与“法重实绩”的银辉同时在两座石碑上亮起时,那原本在中央激烈冲撞、如同仇敌般的红蓝双色光晕,仿佛瞬间找到了共存的平衡点!
炽烈的红芒收敛了锋芒,深邃的蓝光增添了力量感,两者不再撕咬对抗,而是如同阴阳鱼般开始缓缓旋转、交融!红与蓝的能量彼此渗透、调和,最终在关卡中央,孕育出一道温暖、博大、蕴含着至高法理平衡与智慧的——**紫色光晕**!
这道紫光,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平息了所有的冲突与悖逆,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悦诚服、洞察法理本真的庄严气息。叶昭凤与楚凡沐浴在这象征着“善念为基,实绩为衡”的至高法理紫光之中,对律法、权责、公平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澄澈境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