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万界从港片开始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想成就功夫巨星,也是要讲形势的!(求月票)

第四百三十七章 想成就功夫巨星,也是要讲形势的!(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股票经纪家族的恩怨情仇,怎么也和所谓的‘大时代’不沾边吧?

    仔细分析,故事情节还是老一套。

    不过就是换了个现代的皮,老瓶换新酒罢了。

    还是猪脚遭逢家庭变故,家人一个个惨死刺激得发愤图强,最后大仇得报的模式。

    新奇的是加入了股市情节,还有亿点点玄学模式。

    这就,成就了所谓的港片经典!

    电影圈也十分热闹!

    随着李联结饰演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大获成功,标志着港岛正常时空的动作片,即将达到巅峰状态。

    当然眼下,情况比正常时空更复杂,也更好。

    锋锐影视开头,拍摄了大量的清末民初功夫片。

    比起传统的功夫片,这些清末民初功夫片,主要以打斗写实,情节干脆利索为主。

    而不是像成仕龙刚刚出道的传统功夫片那样,一场战斗有板有眼的打个十来分钟。

    因为有改编街机游戏的目的,所以这些清末民初功夫片的制作。相当的精良。

    这个时期,内地传武大师和宗师层出不穷,就是创功大宗师都出现了好几位。

    都不需要刻意虚构,他们的人生经历就是传奇。

    只要挑选其中精彩阶段,再经过小小的艺术加工,就是一部剧本充实,内容精彩的精品电影。

    因为锋锐影视不遗余力的推广,港岛观众已经知晓,霍元甲在那个高手辈出的时代,甚至都算不得宗师。

    这些有那么点子纪实意味的功夫电影大量出现,因为制作精良的缘故,票房成绩都很不错。

    而且那个时代,要是哪个传武大师没有教训过鬼佬高手,那就叫名不副实。

    港岛影视圈,制作相关影视剧又特别擅长。

    若是碰到了合适的时机,一部精品功夫电影,票房能够冲破三千万大关。

    就是正常水准,也基本超过了一千五百万港币!

    关键是,这种类型电影在外埠相当受欢迎。

    港澳台,东南亚都很卖座,就是宇宙国和小日子那边的票房数据,也相当亮眼。

    欧美那边,若是能够上主流院线,票房基本都能保证在一千五百万刀乐左右。

    要是没办法进入主流院线,票房数据维持在五百万到八百万刀乐水准,成绩也算不错了。

    关键是,录像带租赁相当火爆!

    由李小龙掀起的功夫热,还是培养积累了不少功夫电影迷的。

    单单票房收益,起码超过三千万不成问题。

    真正的大头,还是在同名街机游戏,以及卡带游戏上面,动不动就是千万港币级别的收益。

    不管是横版通关打斗游戏,还是单人对打的格斗游戏,只要推出市场就有游戏迷买账。

    特别是,游戏附带的故事,有纸质和漫画,也有录像带和光盘形式的影视剧宣传,相对于其他同类游戏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最爽的是,这些传武大师和宗师,甚至大宗师高手,大多出生一个时代,那就有了比较。

    不管是眼下时代还是后世,但凡涉及排行榜的排名,那就是天然的流量旋涡。

    别的不说,单单三国武将实力排行榜,就弄出了多少不同的榜单,每每都能在论坛上吵翻天。

    武锋早就吩咐手下电影公司,筹备制作相关电影的时候,就提前让策划部门以及编剧部门做好了安排。

    但凡清末民初传武高手系列电影成绩不错,达到了一定的流量标准,就开启多位猪脚同框以及交流模式。

    总之,里头能够开发的素材实在太多了!

    内地的武术冠军们,还有传武高手们,都享受到了这一波长期流量带来的好处。

    但凡身手达标,不管长相如何,都是有合适的角色等待他们,有机会在电影中露脸。

    也是因为清末民初传武名家太多的缘故,总不可能让同一个演员饰演众多的名家高手。

    要知道,每一个拳种都有不同的打法,拳师身上的气质也是有不小差别的。

    真有演员能够完全将不同高手的气质演绎出来,那绝对是功夫片的王者,李联结和成仕龙都得靠边站的那种,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牛人。

    除非,对方的一身传武功夫已经出神入化,甚至达到更恐怖的通玄之境。

    也是如此,众多功夫片的出彩主演,反倒分散了他们身上的明星光环,没有一个能够达到李联结当初拍摄《少林寺》横空出世的高度。

    想要打造功夫巨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武锋倒是有资源,也有能力打造几个功夫巨星出来,只是他觉得眼下没必要。

    事实上,他觉得影视圈的‘势’,和背后最强力的支撑力量,所处形势以及局面关系紧密。

    说白了,港岛影视圈的拍片趋势,和内地遭遇的形势息息相关。

    起码眼下时间段,不是捧出功夫巨星的好时候。

    李小龙能够横空出世,除了他本身确实能力突出之外,也不能忽略当时的国际环境。

    《猛龙过江》放映的那年,正好是一九七二年。

    然后,李小龙就和好莱坞联合制作了《龙争虎斗》!

    想想这个时间段,漂亮国想要做什么,就不难理解,当时对于华裔相当不友好的好莱坞,为何会给于李小龙成为世界巨星的机会。

    事实上,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也是一个相当好的时机,起码好莱坞不会明面上刁难华人演员。

    只是可惜,成仕龙正处于风格转型期间,加上母公司嘉禾不给力,这才错过了成为世界巨星的机会。

    等到九四年,漂亮国世界霸主地位稳固,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电影领域,全都在大踏步的攻略全世界。

    这时候,漂亮国好莱坞并不介意,吸纳华人功夫明星成为好莱坞的一份子。

    只是到了这时,成仕龙也就是好莱坞体系下的功夫巨星,无论影响力还是其他方面,和李小龙这样几乎是顺应时代崛起的全球巨星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这时候,漂亮国人正是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在电影中,拳打鬼佬出位的功夫明星上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