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55章 那就让温禾那竖子出来背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明白长孙无忌想转移他的注意力。

    从明日开始,他便是这大唐实际上的掌权人,差的不过就是一个皇帝的称谓。

    但谁敢不服?

    长孙无忌干干笑了两声,有点被揭穿心思后的尴尬。

    他轻咳了两声,正色问道。

    “臣是不解,温禾那竖子说过,您一定会收服魏徵那倔驴,可您为何方才要急切的和他打那个赌?”

    他话还没说完,李世民看出他的犹豫,让他继续说。

    长孙无忌沉吟了片刻,继续说道:“若是万一,明日佛晓前未出现太白经天,那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他不是不相信温禾所说的,而是这种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后人编造的。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过。

    李世民闻言,不禁大笑了起来,他伸手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

    “那就让温禾那竖子出来背罪?”

    “这……”

    长孙无忌苦着脸,犹豫的不知是该同意还是不同意。

    毕竟日后温禾还有大用。

    不能因为魏徵,让这少年心生怨怼。

    看他纠结的模样,李世民的笑声又大了一些。

    他指着长孙无忌,笑道。

    “辅机啊辅机,往日你最会变通,今日这是怎么了?”

    “魏徵如何懂得天象?太史局说有,他难道还能质疑不成?”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

    是啊,等佛晓过后,只要太史局说有,谁能质疑?

    大不了就说,太白金星转瞬即逝。

    “殿下圣明。”长孙无忌服气大拜。

    李世民失笑道。

    “本王也是无奈啊,和魏徵打这个赌,不是为了收服他,而是想让他替本王去做些事情。”

    “殿下何意?”长孙无忌不解。

    李世民长叹一声,似乎有些孤寂。

    他背着手,望着大殿之外,迎着外头吹来的风,声音沉沉。

    “你真以为本王要让魏徵上书劝谏,让他树敌于众,坏了他的名声?”

    “这对本王有何好处?”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他也是如此想的。

    魏徵不是武将,若是树敌太多,对他并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秦王日后要用他,绝不会让他做孤臣,否则他绝不会长命。

    殿下说要用他?

    长孙无忌顿时明白了,惊呼道:“殿下是要施恩,难不成是要让他去说服李建成的旧臣?”

    “辅机啊。”李世民大笑,向着他认可的点了点头。

    “温禾那竖子说你未来,将是大唐的顶梁,本王最好的托孤重臣,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如果此刻温禾在这里,一定会认同的李世民这番话,然后在心里腹诽:“才怪”。

    帝皇永远不会和臣子说真话,哪怕这个臣子是他最亲近的大舅哥。

    但长孙无忌不知,他感动不已,向着李世民作揖大拜。

    “臣不敢受殿下如此夸赞,臣只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愿殿下万年长寿。”

    他心中又是激动,又有些悲伤。

    他不愿意看到李世民过早崩逝,但又耐不住那颗对权力渴望的心。

    李世民扶着他的胳膊将他抬了起来。

    “你我君臣,何必说这些,本王如今只愿有温禾那竖子在,能够比原先的历史多活几年,让大唐不会那么早衰亡。”

    “若是能多了一两百年,那本王死也瞑目了。”

    他若不知道未来,或许还不会如此殚精竭虑。

    女主武氏、吐蕃攻陷长安,天子六逃,还有那个叫黄巢的。

    即便日后大唐主要亡,也绝对不能亡在外族人和女人的手上。

    否则,这就是他李世民的耻辱!

    他的后人哪怕是死,也不能做晋惠帝。

    “对了,辅机,本王有件事要你急去办,明日立储之事了解后,立刻传召应国公来长安,就在永乐坊给他寻一处府邸,最好旁边在安排一座空的府邸,日后让温禾居住。”

    应国公,武士彟?

    长孙无忌心中疑惑。

    殿下为何要让温禾与武士彟同住?

    难不成这武士彟日后有什么大用?

    长孙无忌心思顿时活泛了起来。

    他可还没忘记,之前温禾在与秦王胡说八道。

    说什么未来他会报复房玄龄家人。

    可笑,某岂是那种睚眦必报的小人?

    明日见了那竖子,一定要好好的训他,好叫他知道,什么叫做谨言慎行。

    日后某可是托孤重臣了,怎会斤斤计较。

    一想到这,他脸上便按耐不住露出笑容。

    李世民看在眼中,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却也能猜出一二。

    他并没有揭穿,负着手,转身进了大殿。

    第二日,子时刚过。

    太史局内顿时乱作一团。

    只见天边正南方,一颗星辰发出耀眼的光芒。

    “又是太白经天!”

    太史令望着夜空震惊的张大嘴巴。

    纵观历史,如今频繁的出现太白经天的记录,屈指可数。

    “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

    他身体猛然一抖,让人去叫醒太史局中的内侍。

    “快,去禀告陛下,太白经天再现正南!”

    从睡梦中被叫醒的内侍呆滞了几个呼吸,回过神来,连忙朝着内宫跑去。

    天象异变,这是重大变故。

    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第一时间禀告皇帝。

    在太极殿,李渊正搂着一个他也记不得名字的后妃,意兴阑珊的望着上方。

    门外突然传来响动。

    他虎躯一震,从床头拿起一柄横刀跳起。

    “那逆子要来杀朕了吗?!”

    他突如其来的暴怒,吓的那后妃猛然惊醒,龟缩到角落瑟瑟发抖。

    门外的内侍,顿时吓的跪下,战战兢兢的回禀道。

    “启,启禀陛下,太,太史局的张图求见。”

    李渊闻言,这才松了口气,但手上的横刀始终没有离手。

    他让后妃穿上去开门。

    等见到外头确实只有一个内侍后,他彻底的将悬着的心放下,让外头的人进来。

    太史局的中官躬身低头,进了寝殿,行了大礼。

    李渊才坐下,那后妃给他倒了碗蜜水,他才拿起来,就听那中官禀告。

    “启奏陛下,太史令观天象异变,又有太白经天出世。”

    “什么!”

    李渊大吃一惊,将手中的碗摔在地上。

    他脑海中顿时回想起昨日在咸池殿的那一幕。

    李世民指着那个高呼“万岁”的少年,说他来自后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