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 第208章 和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福康安率队抵达辽东之后,便不再继续加速行进,而是有意放缓了行军的脚步。

    他对外宣称,这是为了详细了解辽东当地的现状,故而走走停停。

    但实际上,他内心真正的目的,是在等待乾隆的圣旨。

    福康安心中十分笃定,乾隆收到自己呈递的奏疏后,必定会派人前往明国,就对付圣教一事展开商谈。

    那么,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毫无疑问,他福康安。

    毕竟在当前清朝的高官之中,对圣教最为熟悉之人,非他福康安莫属。

    所以,无论乾隆如何安排此次出使事宜,他坚信自己必然会成为使节团中的重要一员。

    然而,福康安心中也十分清楚,此事绝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和明显。

    那位高高在上的主子,最不喜欢的,便是被人轻易猜到自己的心思。

    乾隆向来追求十全十美,渴望掌控世间的一切。

    在他眼中,天下之人皆如同他手中的棋子,任由其摆布。

    若是让皇帝觉得自己的心思被臣子洞悉,那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有时候,在主子面前表现得愚笨一些,反而更容易获得赏识。

    毕竟,身为奴才若是不够“蠢”,又怎能衬托出主子的英明神武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福康安一路磨磨蹭蹭。

    终于,在他即将离开辽东的关键时刻,等来了乾隆的旨意。

    而此时,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崇祯六年的三月底。

    乾隆正式任命福康安为出使明国的使者。

    当然,此次出使并非他一人独行。

    他只是此次使节团中的副使,而真正担任使者这一职务的,是和珅的弟弟和琳。

    不过,乾隆还另有一道旨意,明确规定此次出使的一切事宜,均由福康安定夺。

    和琳虽身为正使,却仅仅只是明面上的领导者而已。

    福康安双手捧着乾隆的圣旨,站在春风之中,久久地凝视着京师的方向。

    良久,他才微微叹了口气,神情之中满是复杂之色。

    此时的他,已然完全领会了乾隆的深意。

    圣教之事极为敏感,绝不能大肆声张。

    此次与明国的谈判,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在朝中都必定会引发诸多非议。

    那么,作为此次事件的主角,承担最大风险之人,自然就是负责此次出使的使者了。

    而这位使者是谁呢?

    毫无疑问,正是和琳。

    乾隆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想方设法保护福康安。

    即便将来此事遭到清算,主要的罪责也只会落在和琳的头上,根本牵扯不到福康安。

    这份爱护之情如此明显,福康安又怎能不深受感动呢?

    时间就在这样微妙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一直到崇祯六年的四月,和琳才带着整个使者团队姗姗来迟。

    崇祯六年四月中旬,辽东大地之上,夏日的暖阳渐渐驱散了冬日残留的寒意,这片曾经冰封的土地,也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支规模庞大、足有百人的车队,缓缓行驶在辽东的官道之上。

    车轮滚滚,扬起漫天的烟尘,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在车队前方的一辆马车上,车帘突然被一只白皙的手轻轻掀开,露出了一张儒雅的面容。

    此人约莫三十岁左右,五官端正,虽说算不上英俊帅气,但浑身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儒雅气质,让人见之难忘。

    这正是和珅的弟弟和琳。

    和琳微微探出头,目光向外面扫了一圈,随后轻轻放下车帘,重新坐回到车内。

    他的目光微微上抬,看向了车内的另一个人。

    那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虽说样貌看上去还算年轻,可须发却已然斑白,显得颇为沧桑。

    此人,便是和琳的幕僚——范修。

    范修敏锐地察觉到了和琳微微蹙起的眉头,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壶,动作娴熟地倒了一杯茶,然后递到和琳面前,轻声说道:“大人,看您这心绪不宁的样子,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和琳闻言,双手连忙接过茶杯。

    对于范修,他丝毫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下属,而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怠慢。

    他彬彬有礼,此刻欲言又止,轻叹一声说道:“范先生,我……哎。”

    说着,和琳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纠结之色。

    范修虽说跟随和琳做事,但实际上,他是和珅特意为和琳安排的得力帮手。

    他与和珅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于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早已经了如指掌。

    此刻,他看着和琳苦恼的样子,微笑着说道:“大人,您可是在为使节团的决策之事而忧虑?”

    和琳微微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说道:“没错。我身为使节团的正使,本应手握大权,可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决策权,反而还要处处听从福康安的命令。”

    “这……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说到这里,和琳的双拳不自觉地攥紧,眼中难掩愤恨之色。

    要说和琳为何如此气愤,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这个正使有名无实,毫无权力可言。更重要的是,他与福康安之间,有着一段难以化解的仇怨。

    两年前,和琳奉命前往漕运一线进行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福康安竟然从湖北运输了大量木材,这些木材严重阻塞了运河的正常通航。

    和琳认为此事性质恶劣,当即向乾隆弹劾了福康安。

    而和珅得知此事后,也趁机在一旁推波助澜。

    最终,福康安因此事受到了乾隆的重罚。

    自那以后,两人便结下了仇怨。

    如今,和琳好不容易担任了使节团的正使,本以为能够大展拳脚,可万万没想到,竟然要在仇人福康安的手下做事,而且还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反倒是要受制于敌人。

    这让心高气傲的和琳,如何能够咽下这口气?

    他越想越是难受,怒火也越烧越旺。

    然而,就在和琳满心愤懑之时,范修却突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他一边笑着,一边手中不停地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与和琳的焦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范修的这一举动,让和琳感到万分不解。

    但和琳并非那种脾气暴躁、动辄发怒的人,他强忍着心中的疑惑和不满,语气谦恭地问道:“范先生,可是我哪里说错了话,让您觉得如此好笑?”

    范修把玩着手中的茶盏,脸上似笑非笑,缓缓说道:“大人,您不妨仔细想想,您这份差事,究竟是谁为您争取来的?”

    和琳闻言,微微蹙起了眉头。

    不过,他还是很快便爽快地回答道:“是家兄。”

    范修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在您心中,部堂大人是个聪明人吗?”

    和琳一脸正色,毫不犹豫地说道:“家兄自然是聪明绝顶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到这里,和琳的脸色突然一变,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这才意识到,这份差事是和珅千方百计为自己争取来的。

    既然和珅明知自己与福康安之间有仇,却还是安排自己与福康安共事,而且还是这样一个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那么,兄长此番安排,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