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314章 以物格物,以实证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么,回到双缝干涉。”

    有实证在眼前,陆北顾声音极大,气势极足。

    “我等当时所见之白光,究其根本,即是这七色光共同构成!白光干涉所呈现的条纹,无论有序还是混乱,皆是这七色光共舞之结果,是这光之本源状态受到外界扰动时的真实展现!”

    “而我等之心识,我等之‘观测意图’,竟能直接影响这光之本源状态的呈现方式,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禅师方才断言,‘光之空性’超越一切具体行迹。”

    “若‘光之空性’非心识所生,恒常不变,超越一切,那为何光之本然显现的‘波动’之空相,会被我这区区‘窥看’心识之念所惊扰、所彻底摧毁?”

    “若‘光之空性’真如禅师所言那般超然绝对,它在此刻为何如此脆弱,竟屈服于我心识的干预,被迫改换门庭,展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相’?”

    “这恰恰证明!”

    陆北顾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洪钟大吕般回荡在寂静的真如堂内。

    “禅师那‘即空即有’的调和妙论,试图将‘空性’与‘缘起之相’圆融为一,在此刻已被击穿!光之本然波动与‘窥看’所生之相,无法同时存在!既如此,何来‘即空即有’?此二相互斥!”

    “更证明!禅师断言‘空性非心识所生之相’,在此刻已被证伪!光之‘空性’所显现的本然‘波动’之相,已被证实会被‘心识’直接扰动、改变!它并未超越!它同样陷入了‘心识生相’的轮回!”

    死寂!

    一种被彻底颠覆了所有哲学认知后的死寂!

    所有人都看着如同神祇般宣告着真理的陆北顾!

    契嵩怔怔地看着那七彩光,又看看昂然而立的陆北顾,嘴唇嗫嚅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苦心钻研一生的禅理,在这煌煌七色之光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一生持守“缘起性空”、“万法唯识”之论,以其圆融无碍应对万般诘难,却从未想过,这“空性”竟可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如此精微的“格物”场合下,被如此凌厉地“实证”出其与“心识”如此诡异、如此不可分割的纠缠!

    这已非义理之辩,而是直示法相!

    若空性果真如此,那它还是那个超越的、绝对的、作为终极依止的“空性”吗?还是它本就如此,只是自己未曾这般“格”过?自己的“执着”,是否恰恰在于执着了一个被概念化的、死寂的“空性”,而非此生机勃勃、缘起无尽的“空性”?

    契嵩的身体猛地一晃,面色在刹那间褪得惨白,仿佛全身的精气神都被那墙上煌煌七色抽空。

    若非身后两名弟子反应迅捷,一左一右抢上扶住,他几乎要软瘫在蒲团之上。

    “禅师!”

    “明教大师!”

    身旁的僧众惊惶失措,低呼声此起彼伏。

    真如堂内原本死寂的氛围被彻底打破,士子们骇然失色,纷纷起身引颈观望。

    陆北顾亦是微微一怔,旋即收敛了方才那逼人的气势,默然肃立。

    他意在破执显理,却未曾想这“格物致知”的雷霆一击,对这位一生浸淫于空无之学的老僧冲击如此剧烈,几乎动摇其根本信念。

    契嵩在弟子搀扶下,勉强重新坐直,颤抖着抬起手,微微摆动,止住了身旁僧众的慌乱。

    他的目光却仿佛被钉死了一般,依旧死死盯着那面墙壁。

    尽管那绚烂的七彩光带已被慌乱上前的弟子们的身影遮挡、扰乱,但那光的轨迹,那色彩的分明,已深深烙入他的脑海里。

    堂内喧哗渐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的契嵩身上。

    只听得他极轻极轻地喃喃自语,若非堂内此刻落针可闻,几乎无人能听清。

    “缘起性空、万法唯识.竟、竟可如此格之?观测心识呃.”

    契嵩的话语断断续续,逻辑已然不清,显是心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毕生所持的禅理与眼前无可辩驳的“格”出的光之实相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撕扯,几乎要彻底倾覆他固有的认知体系。

    契嵩随后缓缓闭上双眼,眉头紧紧锁住,仿佛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不再看那光,也不再看任何人,彻底沉浸在了自身禅宗世界遭遇地动山摇般冲击的内省之中。

    至此,胜负已分,无需再多一言。

    张载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他看向身旁的陆北顾,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沈括亦是目光灼灼,紧紧盯着那犹在的七彩光带和三棱镜,作为一名涉猎广泛的全能天才,他比旁人更能体会到陆北顾今日所为那石破天惊的意义。

    ——这已远超单纯的儒释之辩,这是为“格物”本身,树立起一座前所未有的标杆!

    堂下士子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声音里充满了对陆北顾所展示一切的惊叹、思索与折服。

    而他们投向契嵩的目光,则多了几分同情。

    明教大师的辩才无人质疑,但其立论之基,却在今日被一种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即“以物格物,以实证虚”撼动了。

    “今日冒昧,非为胜败,只为求索真实。”

    陆北顾上前一步,对着仿佛入定般闭目不语的契嵩禅师,以及堂内众僧,拱手一礼,声音平和却清晰。

    “世间万象,纷繁复杂,然此格物之理,或可窥其一二.若有冲撞之处,还望禅师及诸位大德海涵。”

    言毕,他不再多言,对张载和沈括微微颔首。

    张载会意,亦向契嵩方向行了一礼,虽未言语,但姿态已然表明一切。

    沈括则负责把他们带来的东西都收拾好。

    随后,三人不再停留,在满堂目光的注视下,转身稳步走出了真如堂。

    身后,是依旧死寂的佛堂,是心神俱震、难以回神的僧众,以及那位在弟子搀扶下,依旧闭目枯坐的明教大师契嵩。

    阳光透过高窗照在堂内,那面墙壁上的七彩光带随着三棱镜的撤走已然消散,只留下一片白壁,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但又仿佛,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