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体舰队距太阳系2.12光年
这是大环泊入太阳系轨道的第一年,也是太阳系反吞食帝国战争胜利的一周年。
这一年里有许多大事,首先是压在全人类头顶上的灭世危机没了,联合政府与舰队国际都欢欣鼓舞,以暴龙卡尔为首的吞食帝国残部,宣布向庇佑太阳系的‘神明’效忠。
至于这神明是谁,自然就是罗清。
作为战败方,吞食帝国同样宣布向舰队国际与地球国际(联合政府)无条件投降。
大环互联网对人类互联网单方面透明公开,所有大环残余权限移交给数字共和国和MOSS进行控制。
这场大环战争,对吞食帝国的震撼固然很大,但吞食帝国毕竟是见识过大场面的,被神明打败并不丢人。真正陷入震撼的,是人类本身。
当柯伊伯带防线破灭,防御舰队被重创,舰队主力耗尽弹药后,罗清抡着冥王星登场的那一刻,整个人类文明社会都沸腾了。
BYD面壁者,我就知道你能行!
有幸存龙躲藏在废墟中,用摄影器拍下吞食大环遭遇‘神罚’而毁灭的场景,这些照片和视频也都陆续传到了地球的互联网中。
这些从大环回传的视频,成为了地球互联网的爆点,所有人都看见了视频里毁灭瞬间——一颗冰蓝色的庞大星球从苍穹隐现,随后迅速放大,压破蓝天白云,随后越来越庞大,最终遮蔽天空与大地,朝着地面坠落而了过来。
随后,星球诡异的重新被‘提起来’,朝着另一个方向,再次发动了猛击。
有幸存龙在网上自述:
【我知道帝国要毁灭了,但没想到会那么快发生,我只想把这一切都录下来,我望着天空,等待着准神的惩罚,随后我就看见了神罚本身——那是一颗极速扩大的银星。
应急广播里说那是神明在操纵着冥王星撞击大环,我知道冥王星,历史课我学过,我没想到这颗存在于古老太阳系的矮行星会有一天撞击大环。大环吃了太多星球了,终于遭报应了,我知道现在躲在环内是没有意义的,相比于死在几千公里深的地下,我宁愿目视着神罚死去。
银星出现后我就开始数数,当我数到3时,那颗银星的形状就已经膨胀到了半边天空,奇怪的是他仍然是冰蓝色,我物理学得不好,但也知道在布满星际尘埃介质的太空中高速飞行的星球应该像一颗烧红的铁球,而不是冰块的样子。我还记得那一幕,冥王星拖着几万公里长的等离子尾,这要比大环发动机的等离子尾壮观多了,原本经受大量核爆的大气层开始沸腾成金红色,我几乎以为我看见了传说中的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晚霞”。
然后是震颤,我已经分不清是空气在震颤还是大环在震颤了,如果大环有意识,我相信它此刻一定是绝望的,我听到了哭泣的声音,那是应急广播的女播音龙在哭,但这个哭声很快就消失了,冥王星的极速逼近让大环的电磁波完全紊乱了,广播的声音消失了,绝大多数龙都躲在地下等待着毁灭的降临,但我不一样,我站在了废墟上,张开上肢,昂首挺胸的感受着风的激荡,我都脑海里之回荡着三个字,最后我用尽力气把这三个字喊了出来。
“啊,生命!”
城市废墟开始噼啪作响,大地正在生成裂缝,我开始把摄影器的焦距调小,但现在哪怕我调成广角模式也无济于事了,那颗冰蓝色的,泛着金色纹路的星球已经占满了摄影器的所有镜头,占满了我所有的视线,也占满了——整个天空。”
预想中接近10%光速的星球毁灭撞击并没有发生,那个神似乎改了主意,他用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方式刹停了整个星,于是在我的视角中就出现了恐怖的一幕:天空变成了另一片大地,大地变成了另一片天空。我站在大地的此端,望着大地的彼端,感觉自己坠入了诡异的梦境。但神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很快就让我认识到这不是梦。
冥王星缓缓坠落在大环表面,仿佛是担心把整个大环砸坏似的。因为冥王星是球体,因此我侥幸逃过了冥王星与大环的直接接触面,但在我眼中,那个冰蓝色的大地已经触手可及了。
紧接着,冥王星开始朝着行星发动机的一侧摩擦了过去,这个神明真是一个细心的神,他选定的路径避开了草食龙的避难区,随后我看见冥王星如同橡皮擦似的抹过了大环发动机的区域。
大环发动机是很高的,一万多米,在大环匀速运动时,常年关闭的大环发动机的山峰处常年布满着积雪,不过这都是我听祖奶奶讲过的,自从大环朝着太阳系进行微调变道之后,积雪就融化消失了,通天的光柱燃亮了一切。
但这种喷发着通天光柱的巨峰,随着那颗庞大星球碾过,如同碎雪剥落,它们像被撞碎的纸,在冥王星的撞击中化作白炽的尘埃。
什么爆炸都没有,又或者发动机任何殉爆都无法动摇那颗庞大行星的分毫,就这样,我看见那颗庞大行星在犁平了上百座发动机之后,被神明又一次提到了天空,随后渐渐消失在了大气层中,成为了那颗我熟悉的银星。
紧接着是第二次摩擦式撞击、第三次摩擦式撞击……那位神明以极其轻松的姿态,一边加固着冥王星防止它解体,一边又高效率的清理着大环上的发动机。距离我最近的一次,冥王星距离我不到15公里,那一次的坠落中,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我聋了,随后刺目的白光又让我成为了瞎子,我不知道摄像机还有没有继续工作,但我凭借着直觉,仍然在废墟中爬起身,艰难的对准那颗冥王星的方向。
但我失算了,这一次的冥王星离得实在太近,我闻到皮毛烧焦的味道,才发现自己的鳞甲在发烫。紧接着,冲击波传来,和我一起的几个胆大龙瞬间被掀飞,整个世界开始扭曲成波浪状。大地猛地向上拱起,我像片枯叶被抛向空中。
下落时,我用最后的意识护住了摄像机。忘了说了,我虽然是一只三角龙,属于四等素食龙,但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跨越阶层成为了一名《大环龙报》记者。
在最后,这句话是别人告诉我的,我早已看不见了,那只龙说,我们世代栖息的大环被杀死了,所有的发动机都被毁灭了,而剩下一半的冥王星则如同没事龙似的离开了。残留的恐龙们站在大环的尸体上,入目,是是漫天飞舞的冰晶与火星,它们在真空中无声碰撞,像一场帝国的葬礼。
不管怎么说,那个准神的心软是事实,吞食帝国在灭亡前大概率还能苟延残息几个世纪,生长于太阳系,衰亡于太阳系,这或许是龙类的最好结局了。】
这段自述内容,配合视频里的内容,给人类带来的震撼是极大的。
两个世界在这场毁灭中产生了细微的共鸣——原来大家不光是生命形式,连情感都是那么多相同啊。
罗清自然也看到了这封自述,不过他的决定并非龙或者人可以干扰的,他早在毁灭了所有的大环发动机之后,就已经决心让大环泊入太阳系。
不管怎么样,先给这些龙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但罗清没想到,自己早先试图引导大环泊入3AU(注:天文单位简称)的行为,遭到了丁仪的狂喷。
“你用你无敌的修仙脑子想一想,把大环嵌入3AU会导致什么?你是想毁掉太阳系吗?光是巨环的引力引动的小行星带紊乱就可以给地球、火星、木星带来极大的影响!你想要地球每天都下流星雨吗?”
罗清被骂的讪讪不语。
天文学界也联名上书,陈言巨环泊入太阳系内侧的危害,搞的罗清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柯伊伯带和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两个独立的行星带。
小行星带位于2.2-3.2(AU)轨道,内侧接火星轨道(1.5AU),外侧延伸至木星轨道(5.2AU)附近。整个区域呈环状分布,厚度约1AU(约1.5亿公里),总宽度超过2.5AU(约3.75亿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5倍。
小行星带中的天体成分以太阳系原始物质为主,且大小差异极大,绝大多数小行星的直径都小于1公里,但也不乏矮行星级别的存在。
比如谷神星(直径950公里)、智神星(520公里)、灶神星(580公里)。
虽然这些矮行星的质量不如柯伊伯带的四大矮行星,加一起还没有只剩一半的冥王星大,但也是货真价实的矮行星。
小行星带对人类的利用价值很低,几乎不存在经济价值。反而是地球、火星等行星的潜在隐患。要知道月球上几乎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基本基本都是小行星带的陨石砸出来的。
6500万年前,毁灭地球上残余恐龙文明的那颗希克苏鲁伯小行星,也是从小行星带中脱离出来的。
太阳系舰队在除了防御吞食帝国、防备三体舰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处理小行星带对陨石,减少其对宇宙航行飞船的危害。
太空战舰每经历一次小行星带,其表面装甲都会遭到严重的损伤。
如果按照罗清所设想的,让巨环泊入3AU,带来的威胁是极其大的。虽然吞食巨环已经失去了工业能力、太空舰队、360根‘日矛’、32000座大环发动机,但巨环本身的引力还在,引力才是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大威胁。
大环的体积是地球的十二倍,因其内部中空的设计,其质量是地球的三倍左右,大环泊入太阳系之后,将成为太阳系第五大行星,质量仅次于木(318倍)、土(95倍)、海(17倍)、天(14倍)。
太阳系是一个完美的恒星系,一个完美到令三体人嫉妒的恒星系,贸然引入大环级别的的天体,将会动摇影响整个太阳系的星系结构,短时间内可能维持平衡,但长期必定会导致太阳系动荡。
如果大环贸然泊入3AU轨道,以大环的质量,足以引起小行星带的连锁反应,比如急剧增加小行星带的小行星脱离轨道的概率,增加太阳系内撞击的风险。而且大环的长期存在将会受到木星的引力摄动的影响。对地火金三星的直接影响虽然较微弱,但仍然有风险。
如果按照恐龙们在几个世纪内吃完地球就走的计划,那自然不会影响什么。
但巨环明显要常驻太阳系,这就必须要顾及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长效时间影响。
毕竟,辉煌的太阳系一定、肯定、必将在宇宙中燃烧几十亿年,为太阳系带来几十亿年的恒纪元。
人类不是短视的种族,自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天文学家们给罗清的最佳答案是10~12AU,这个距离位于土星轨道外侧,该区域轨道稳定性强,木星(5.2AU)是太阳系最大的引力扰动源,这个距离远超木星的强共振范围,长期引力摄动可以忽略,而且无小行星带干扰。该区域位于土星环外侧,大环的引力不会引发大规模小天体弹射,对太阳系现有秩序扰动极小。
对水、金、地、火、木等人类目前的传统势力范围几乎无影响。
唯一的问题是,距离太阳太远,大环无法接收到充足的光照,自身将陷入低温与状态。失去了“生命”的大环,如果没有核聚变燃料补充,大环地表将下降至-130℃,大气层则会出现低温凝结。
这种环境下,恐龙灭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要知道随着大环发动机的毁灭,大环已经消耗掉了所有的燃料,彻底“饿死了”。残存的轻核聚变能源体系勉强可以维持环内的温度稳定,但大环地表陷入了永恒的冻结是必然的事情。
罗清也没法凭空变出一个小太阳出来。
人类没有那么多燃料可以养活恐龙。
吞食大环已经为它的侵略和吞食付出了代价,食肉恐龙几乎全部死在了战场上,罗清也不忍把剩下的几十亿头被当做预备食物的食草龙全部冻死,毕竟老家人皇签订万界友好条约时,可是把所有智慧生物一视同仁的。
但自己没有人皇的实力,因此有些事情还是要动动脑筋,徐徐图之。
思前想后,大环还是被罗清拖拽到了2.8AU的距离,这个距离最大的问题是会引动小行星撞击——这也简单,我成尊(划掉)我把小行星全部收集起来不就是了。
要知道,小行星带的本质是太阳系形成时“未完成的行星”,在46亿年前,太阳系由原始星云演化而来,内太阳系的物质本应像形成地球、火星一样,聚集形成一颗新行星,但木星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过程,木星在形成初期就凭借强引力干扰了小行星带区域的物质。
木星的引力拉扯使该区域的尘埃和岩石无法通过引力稳定聚集(即“吸积”效应),反而将已初步形成的小天体“星子”撞碎,阻止了它们合并成一颗完整的行星。最终,这些被打散的碎片保留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
罗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小行星带,包括比如谷神星、智神星、灶神星在内的矮行星,全部收拢了起来,使其在引力的作用下自发聚集在一起,至于这些颗新诞生的的小行星放置在哪里……
大环不是被‘咬掉了一口’吗?填上去虽然不够,但是把大环附近逸散的物质和碎片带全算上,再把柯伊伯带的物质搞一点,内部再稍微架空一下,倒也勉强可以填满。
如此,一个修补了缺口的新甜甜圈出现在了2.8AU。
而且人类舰队再也不用担心小行星带来的负面影响了。
罗清伟大。
至于引力摄动影响,罗清咨询了地球科学界和MOSS后也放下心来,大环的引力摄动至少要数百万年后才能出现明显效果,到时候人类文明早发展成泛银河系文明了。
退一万步讲人类没发展,也还有罗清在,大不了每隔十万年把太阳系新‘九大行星’全部重新调整归位一下,就像是周期性修正钟表时间一样
嗯,包括最大的木星,也不是不能调整。
2.8AU也要比一开始的3AU更具备合理性,首先是2.8AU避开了3.2AU木星引力共振点,是兼顾光热与生存的最佳位置,单位辐射强度约100-180瓦/平方米,(约为地球的五分之一),足以支撑一般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大环理想的宜居带。
大环上极度缺水,不存在海洋,没有卫星,因此倒也不用考虑潮汐锁定问题。
虽然可能还是有的冷,但是以恐龙们的技术能力,倒也能维系生存了。
暴龙卡尔心心念念的吞食文明畸形化在这一刻起得到了改变,凭借着太阳源源不断的能量,大环上的生物们总算可以重新生活下去了。
虽然很艰难,而且大环就是个铁疙瘩,资源贫瘠,但总算能活下去了。
而且罗清将小行星带团成一团全部填补到了缺口位置,这个小行星带的总质量虽然只有地球的万分之一,但确实富含碳和水冰物质,也能解燃眉之急。
没有了真正消耗资源的的三万座发动机,这点物质已经足够大环运转最低程度的生态循环了。
恐龙们勒紧裤腰带,还是能活的。
唯一的问题是……
蘑菇们活不下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